陽氣,胃的本錢!陳廷儒的醫案,教你補陽氣、治反胃

2020-12-26 張凱醫生說健康

前幾天,我寫文章提到,陽氣是心臟的本錢。很多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以陽虛論治、保養,會得到一些效果。

其實,何止是心啊。我們五臟六腑,哪一個離開陽氣能行?

現在,我給你講一則清代的醫案故事。我們來感受,胃和陽氣之間的關係。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陳廷儒。他是清代的一位醫學家。

這個人啊,有一次,在一個冬天,去了一趟天津。

正巧,在天津,他碰上一個蘇州患者,姓龐。

這個人啥毛病呢?就是反胃,吃啥吐啥,嘴裡頭時不時吐清水、痰涎。這個情況已經連續一個多月了。由於吃不下東西,所以患者暴瘦,身體羸弱不堪。如果再不想辦法,恐怕是要不治身亡了。

陳廷儒趕過去一看,發現患者從前用的藥,幾乎都是以調和肝脾的角度來論治。肝屬木,脾屬土。肝氣不平,克傷脾土,則發為嘔吐。這個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是,患者用藥無效啊。這就逼著陳廷儒另想辦法。

他給患者診脈,發現脈象遲弱,四肢不溫。結合當時的季節,恰好是冬季,於是在腦海中升起一個想法:

是不是患者中焦脾胃陽虛,為寒邪所傷,導致胃不受納呢?想到這兒,他立刻寫了一張配伍。藥用附子理中湯加上肉桂、丁香。

附子理中湯是什麼?它是中醫裡頭的溫裡劑,主要構成就是附子、白朮、乾薑、炙甘草、黨參(人參)。陳廷儒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了肉桂和丁香。

最終結果,醫案記載,患者痊癒,胃納如常。

這裡頭什麼意思呢?我想跟你好好說一說。

原來,陳廷儒認為,患者脈象,以及四肢不溫的整體狀態,還有當時發病的季節氣候特點,決定了,患者可能是「胃中無陽,命門火衰」所致。也就是說,他陽虛。陽虛,導致患者吃啥吐啥。

為什麼陽虛會讓人嘔吐?說起來,到底也簡單。我們的中焦脾胃,氣機運行順暢的前提,一個是肝氣疏洩如常,另一個就是得有脾陽。胃受納功能的正常開展,是在脾胃陽氣的支持下完成的。你不給胃充足的陽氣,就好像讓人幹活不給工錢,它肯定不樂意啊。所以,中焦陽氣虛弱的時候,胃受納失常,所以就吃啥吐啥,身體吐清水。

脾胃陽氣,又源於腎陽。腎陽在下,脾陽在上,這就好比篝火和鍋灶的關係。下面腎陽不足,脾胃這口鍋,陽氣一定不足。所以說,這類人,往往伴隨腎陽不足的問題。陳廷儒所謂「命門火衰」,其實指的就是腎陽不足。

正因如此,陳廷儒用到附子理中湯加肉桂和丁香的配伍。其中,附子理中湯負責溫補脾腎。肉桂增進溫陽之能,丁香降逆止嘔。

這就是陳廷儒的思路。不過,由於年代久遠,這張醫案裡具體的用量,已經無法考證了,所以在這裡只能欠奉了。

從這個小醫案,我們能感受到什麼呢?

這就是,陽氣,的確是胃的本錢。

我們養胃,很多人主張養胃陰。其實,胃陽同樣要重視。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我們更要保護胃陽,不受寒邪所傷。一旦寒邪傷及胃陽,會帶來多種多樣的問題,小到偶爾胃痛、胃脹、不適,大到如醫案裡所說患者那樣,吃啥吐啥,嘔吐不止。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重視。

而胃陽的虧虛,往往又以腎陽不足為基礎。我個人的觀點是,腎主封藏納攝。胃受納食物,一定程度上,也是封藏納攝之能的體現,和腎的納攝功能分不開。陽虛的人,胃的受納就一定容易出問題。所以,我主張,人到了一定年齡,尤其是進入中老年,有陽虛之虞了,就應該禁用涼食、冷水,哪怕是冷水洗臉、洗澡,都不可取。這是保護一身陽氣、維持身體健康的手段之一。

相關焦點

  • 陽氣「飄起來」,雜病就冒出來!餘聽鴻的醫案,教你收好陽氣
    閒言少敘,我現在要跟你說這個話題,就是一種中醫文化的再現。我想說的是,我們體內的陽氣,必須要「收得住」。收住陽氣,我們氣定神閒。陽氣收不住,飄上去,雜病就冒出來了。我給你講個例子吧。還是那句話,如我開篇所說,陽氣是不能「飄起來」的。陽氣一旦飄起來,雜病就呼呼呼地冒出來。顯然,上文中的患者,就是陽氣「飄起來」了。你看,這個人面紅目赤,牙齦出血。這個現象是熱象無疑。但是,餘聽鴻通過望診、聞診,問診,以及切診,發現患者的所謂熱象,是虛假的。
  • 古今醫案研讀:王希知治嘔血案(滋水瀉肝清胃,涼血止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王希知(1915~)男,漢族,武漢市人,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內科主任醫師。從師周惠庵。曾任市人大常委委員。對中醫的氣血,痰,溼理論頗有研究。【醫案】王希知治嘔血案(滋水瀉肝清胃,涼血止血)孫某,男,48歲。病史:患者於6天前,突然嘔血,約20餘口,呈鮮紅帶少許瘀塊,後不時零星嘔出鮮瘀相雜之血,口苦心煩,脘脅隱作脹痛。
  • 古今醫案研讀:黃振鳴治肝鬱氣滯,胃失和降型賁門痙攣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原廣州市越秀區中醫雜病醫院黃振鳴老中醫,出身於中醫世家,對治療疑難雜病有獨到的經驗,而且擅長使用蟲類藥。【醫案】黃振鳴治肝鬱氣滯,胃失和降型賁門痙攣案唐俊秀,女,51歲。初診:1978年5月10日。
  • 中醫教你三個補陽的方法
    儘管如此,可還是有很多人會感到莫名的怕冷,因為他們體內的陽氣不足,身體缺乏陽氣的支撐,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現象,自然就會覺得身體免疫暖和氣。陽氣是什麼?陽氣指六腑之氣、營衛之氣,它是摸不著,看不透存在與我們身體之中的一絲真氣,對人體的成長起到至關性的作用。
  • 古今醫案雲平臺應用系列(十)——龔廷賢治療洩瀉的用藥規律研究
    關聯的核心藥物中,陳皮健脾理氣,人參、甘草益氣健脾,生薑辛散水氣。六藥相合,共奏健脾利溼、分利小便而實大便之功。3.2 溫陽化溼,辛開苦降        溼勝則濡瀉。溼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溼勝則陽微。四氣統計中,龔廷賢治療洩瀉以溫性藥味為主溫補陽氣,常用的溫藥有白朮、肉桂、肉豆蔻、炮姜、補骨脂、吳茱萸等溫陽助陽之藥,溫化寒溼而能止瀉。
  • 每天幾分鐘,補陽氣、護五臟,很簡單
    每天幾分鐘,補陽氣、護五臟,很簡單健康中國★★★★★古語有「背者,胸中之府」的說法,背部的養生保健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中醫按摩、拔罐、刮痧、捏脊、督脈灸等許多治療方法都是在背部進行的。可以說,注重養背護背,可祛病延年。
  • 陽氣脫了?中醫用三味藥,守住陽氣,讓腎「回春」
    其實關於「酒囊飯袋」這個詞語,從中醫的角度來解釋比較有意思,如果說每個人都是酒囊飯袋,你聽到是否會很不高興呢?千萬別誤會啊,中醫說的並非是貶義詞,指的是我們存在於大自然中,身體為一副軀殼,裡面裝滿了臟腑、血肉以及筋骨等。
  • 心陽,活著的本錢!三味藥,補心臟陽氣,改善心慌、胸痛、憋氣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人活在這個世上的「本錢」。 人活著,需要什麼本錢? 我告訴你,這本錢,就是我們的心中的陽氣,即心陽。 我們的心,五行屬火。它天生必須有陽熱之性。正是因為心臟有了陽熱之性,它才會跳動不已,不斷地生成血液、輸布血液。
  • 經方應用之四逆湯醫案
    本方證可見於下列之因:急性傳染病後期三陰受損者,病熱危篤,邪盛正衰;誤治大汗或霍亂大吐大瀉,陰津耗渴,「氣隨液脫」,陽氣大衰;外感初期,病家素體陽虛,寒邪侵之,陽不御邪,而直中於裡。凡此種種,其因各異,而病機均為陽虛陰盛,腎陽虛衰,陰寒內盛是也。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邪入裡傷及腎陽,腎陽乃一身之本,溫煦生化五臟六腑。
  • 腫瘤的本質是陽衰寒聚,補足陽氣讓腫瘤君滾蛋吧!
    其實,很多腫瘤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陰寒不足所致。中醫學認為,生命就是生物體的氣化運動,人體的正氣是無形的,屬陽;精血津液為有形的,屬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自然界萬物的生化,人體生理活動過程中的新陳代謝,都可以概括成「陽化氣,陰成形」。從人體病理來說,凡是成形的疾病,一定是陰性的。
  • 古今醫案研讀:蒲輔周用四逆散合左金丸、良附丸治十二指腸潰瘍案
    其著作有《蒲輔周醫案》《蒲輔周醫療經驗》《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對幾種婦女病的治療法》《中醫對幾種傳染病的辨證論治》等多種醫籍。【醫案】蒲輔周用四逆散左金、良附丸治十二指腸潰瘍案吳某某,男,42歲。1962年9月12日初診。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四君子合良附丸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案
    【醫案】趙冠英四君子合良附丸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案黃某,男,47歲,教師。1998年6月14日初診。經我院纖維胃鏡檢查診斷為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活動期。給予雷尼替丁、麥滋林、嗎丁啉治療症狀稍減輕,但依然發作,並仍伴上腹部脹滿,食後加重,噯氣不舒,食欲不振,故要求中醫診治。來診時尚訴腹部怕涼,喜進熱飲食,查見患者身體消瘦,精神不振,舌淡紅、苔白脈弦細。辨證:證屬脾胃虛寒,中焦鬱滯。
  • 大寒 | 2019年的「五運六氣」,增補陽氣,預防流感.
    中國人愛講運氣,其實最早的運氣學說,是出自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古人很早就懂得用天幹地支來推算當年度的「運」和「氣」,還觀察出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五運」代表的金木水火土,可以對應五臟;「六氣」就是中醫說的風寒暑溼燥火,對應天地變化。「五運六氣」就是對天地的推算,根據氣候變化就能預測每一年可能流行的疾病變化。
  • 古今醫案研讀:蘇州市中醫院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
    【醫案】何煥榮治萎縮性胃炎並慢性腸炎案黃某,女,32歲,工人。1986年5月20日初診。辨證:久洩傷脾,健運失權,陽氣不振,清陽下陷。治法:治以健脾溫中,益氣昇陽。處方:黨參,白朮,炙升麻,柴胡,炙甘草,扁豆衣,炮姜炭,補骨脂,官桂,煨木香,雞內金,楂炭。
  • 反胃吃什麼好 如何緩解反胃想吐的症狀
    大家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會容易出現反胃的現象,不僅僅是懷孕,很多人在平時也會出現反胃的症狀,那麼反胃吃什麼好呢?反胃想吐是怎麼回事?反胃想吐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反胃吃什麼好1、生薑生薑是抵擋反胃、吐逆最有效最簡便的辦法。你反胃想吐逆,能夠切一片薄薄的生薑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薑汁吞入胃中,就能緩解吐逆症狀。
  • 逢九必灸 || 夏季到來灸補陽氣!夏季不補,秋冬受苦!
    此時,人體陽氣布於體表,人體的皮膚腠理開洩;自然陽氣最旺盛,再加上艾灸補元陽,故而雙重陽氣相加直達體內,實現冬病夏治。所以,如果汗出的多,傷的不僅僅是陰,一開始是「氣陰兩傷」,時間長了就是「陰陽兩傷」了。有時候大汗以後,人會感覺非常疲乏勞累,其實就是傷了陽氣的表現。此外,天熱時人的本能反應是尋求降溫,但如果降溫過了頭也會傷陽。比如空調溫度太低,時間長了就容易傷陽氣,容易造成一些「空調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涼,也會傷到陽氣。
  • 怪不得體質虛寒 原來是這些食物偷走了你的「陽氣」
    體質虛寒真是個難辦的事情,特殊生理狀況本就使女性的「陽氣」在不經意間流失,再加上有些女性粗心大意,讓日常飲食把偷走了所剩無幾的「陽氣」給偷得差不多了。  缺了陽氣,你的身體老這樣  有話調侃「手腳冰涼的女孩們都是斷翅的天使」,體質虛寒的人常年手腳冰涼,臉色蒼白,吃東西總感覺沒味道,這還只是外在表現。
  • 《禁閉島》一樣的醫案:謝映廬重證頭痛案
    陳玉佳 陸雁點評有一類電影,比如小李子的《禁閉島》和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樣的電影讓不同的人看,看出的是截然相反的東西。病人主症是頭痛,嘔吐。根據本句「發熱惡寒」,病人一定是有外感的,風寒或者風熱等,影響津氣的正常宣降作用(這可能是誘發嘔吐的因素)。嘔吐黃水膠痰,寸口洪滑,可知痰熱膠結,氣逆衝上(此時必然傷津氣,故口渴);此證確屬於火,但用滾痰丸①和小承氣湯②來滌痰下氣、通腑瀉勢,不免引外邪入裡、且更傷津氣。病人病機關鍵點應為:1虛實夾雜。正充邪實,津傷燥熱。2病勢為表氣鬱閉,宣降不利,火逆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