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江說起「茶水奶奶」李茂蘭,大家並不陌生。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奶奶就在鎮江伯先公園門口擺放愛心茶水,如今,李奶奶的愛心茶水在鎮江桃花塢路上擺放,夏天是解暑的大麥茶,冬天是熱騰騰的開水。春去冬來,李奶奶已經堅持了整整30年。
李奶奶和她的茶水攤
11月5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鎮江桃花塢路上,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個簡易的桌子上面擺放了一個紅色的大水壺。茶水桌上醒目地寫著:「桃花塢社區——李奶奶的愛心茶水鋪」。「喝的人越多越好,人家認可你,你弄的乾淨」,李奶奶告訴記者,能為路人提供一口熱水熱茶,自己很開心,「人家相信你,才肯喝你家的水。」
抓雪兌水,母子討水觸動內心
今年89歲的李茂蘭,原先住在鎮江大西路。夏天時分,每天都會在伯先公園門口擺放愛心茶水攤,為來往行人、遊客提供大麥茶,防暑降溫。多年下來,李奶奶的「愛心茶水」儼然成了鎮江伯先路上的「地標」,老鎮江人都知道老太太免費供應茶水不收錢,太多太多的外地遊客,都在那裡喝過免費茶水。
怎麼想起來為路人提供茶水的?李茂蘭稍稍回憶了下,告訴記者說,我到現在都記得那個母親和孩子,母親過來向我討水喝的情景。那是一個下雪天,孩子要喝水,母親捨不得買,便過來向李茂蘭討一口水,李茂蘭立刻用大茶缸倒了一杯熱水,誰知那個母親接過熱水就跑到對面去了。
「我當時還想,喝水就喝水,怎麼把茶缸也帶走了,哪知道不是那麼回事」,李茂蘭說,由於剛倒出來的水太燙,這個母親跑到對面抓了一把乾淨的雪摻到茶缸裡,把熱水兌溫後母子喝掉後,這才過來還茶缸。
李茂蘭難受的說:「我當時看了很痛心,如果有一杯溫水在這裡,她也不用跑去抓雪兌水!」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多人家過的很苦,都很節約,出門在外不容易,老人當即就想:「我能為大家做點什麼?」
自這次後,李茂蘭就有了為路人提供一口熱茶的想法。
起先,李茂蘭一直燒煤球,用茶壺煮大麥茶,由此開始了她的「愛心茶水」之旅。
一個承諾,風雨無阻三十年
「一定要弄的乾淨,人家才肯喝,喝的越多越好。」李奶奶57歲的女兒佘春萍告訴記者,「就是這句承諾,母親為了燒大麥茶,吃了很多苦。夏天炒大麥,溫度高,蒸的一頭痱子的她,一再叮囑大麥要弄乾淨,泡出來的茶人家才喜歡喝。母親的所作所為,我們作為子女的都很支持,我們也一直謹記她的話,做好她的事」。
「買回來的大麥,我們還要再炒一炒,」一個夏天通常要用掉400斤大麥。佘春萍介紹,現在買大麥很方便,網購就可以,以前買大麥,丹陽、淮安都去過。並且,以前步驟更加多,還要漂麥芒,漂乾淨了再炒,由於溫度高,母親弄的一頭痱子。「我兒子1991年出生,兒子出生前,母親就開始提供愛心茶水,風雨無阻,如今已經三十年了。」
不僅如此,李茂蘭以前住的地方修過兩次路,李茂蘭為了給工地的工人送茶水,還特地買了三輪車回來學著騎,學會了就去工地給工人送水。「現在工地喝水什麼的很方便,以前他們都要自己帶,苦的很。」李茂蘭說,有時候工人們幹的晚,他們就和我說,「李奶奶,你今天多燒點茶水,我們要加班!」
「冬天提供的是熱水,夏天是大麥茶,可香了。」採訪中,過來倒水的桃花塢社區居民唐勇開心的告訴記者,經常過來倒水的人都知道,夏天帶個空杯子來倒大麥茶,冬天就帶保溫杯倒熱水。而來倒水的,大多是環衛工人和快遞員,以及周邊做小買賣的,還有就是鄰居。
唐勇是一名電工,他還告訴記者,自己還幫李奶奶家修過插座,因為每天燒水用的多,插座壞的也快。「自從李奶奶來了後,我們都很高興,她人好,沒搬過來的時候,我就知道她了」,唐勇也不無自豪的說,李奶奶是我們鎮江人的驕傲,真不容易,堅持了這麼多年!
愛心茶水,用壞了十幾個保溫桶
從一開始的紫砂壺到後來的雙層茶桶,再到水壺,隨著歲月的變遷,李茂蘭用壞了十幾個雙層保溫桶。「保溫桶的開關用不了兩年就壞了,而且還換不了,因為雙層的換了水龍頭,還會漏水,只能換新的桶。」佘春萍說,現在很多壞了的保溫桶,都給鄰居用來裝米了。
2019年7月,李茂蘭剛搬到桃花塢新村六區,在桃花塢路邊擺攤時,很多人對這個茶水鋪並不熟悉,來喝水的人並不多。社區知道這一情況後,特地為李奶奶做了一塊「桃花塢社區——李奶奶愛心茶水鋪」的牌子,讓更多的人了解、認可她。
目前,李奶奶在桃花塢路上擺放茶水鋪也已經一年多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身邊有這麼一位令人尊重的「茶水奶奶」。記者採訪中,太多的路人都熟識李奶奶,紛紛豎起大拇指,都為慈祥的李奶奶點讚。一名來倒水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他們上班早,忙活一陣大概8點的樣子就過來倒水喝,天天如此,有了這個茶水鋪,真市方便了不少,李奶奶是好人。
記者了解到,夏天的時候,李奶奶一般5點多鐘就起床燒水,將20L保溫桶裝滿,她的女兒在桃花塢路上開了一個鮮花茶葉店,每天就協助李奶奶將裝有大麥茶的保溫桶放在自家花店門口,方便周邊路人和居民。到傍晚六點才將茶水鋪收回,茶水鋪從5月1日開到11月1日,讓來往居民路過都能喝上一口大麥茶。
眼下秋冬季節,李奶奶用水壺提供熱水,一般每天燒到4大瓶水,不夠再燒,白天不間斷供應。
愛的傳遞,人間真情換來愛的回報
愛與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這些年來,李茂蘭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同樣,也有很多人讓李奶奶感動。在伯先公園擺放愛心茶水期間,轄區的社區給她送過保溫桶,期間還有一名男大學生也送過來一個保溫桶。另外,李茂蘭至今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她去鎮江朱方路菜場買菜,當她買了山芋準備往家裡抗的時候,一個小夥子主動要送她回家,並稱「自己喝過李奶奶家的大麥茶,知道李奶奶家住哪裡」,說著把山芋和李奶奶用車送回家。
李奶奶喜歡看書,還有人專門從外地寄過書籤給李奶奶。佘春萍告訴記者,當時母親開了一家小店,其收入也來補貼茶水攤。空下來時母親就看看書,一旦忙的時候就用一個紙板往書裡一夾,放在一邊。有次一個遊客來倒水,被母親的愛心所感動,這個遊客還是個畫家,回去後給母親寄了一套自己畫的書籤。
「李奶奶是好人,每天燒水,我們在隔壁也跟著沾光,有時忘記燒了就來倒點,來不及自己就不燒了。」在佘春萍鮮花茶葉店隔壁開淨水器專賣店的彭軍,告訴記者。
記者還了解到,李茂蘭還沒有搬到桃花塢的時候,在李奶奶言傳身教下,大概十年前,佘春萍就在自己的店門口擺放水瓶,免費給過往的路人提供茶水。如今,她們母女倆就一起為路人提供愛心茶水。
一杯熱水一口熱茶,潤了喉嚨暖了人心。現在天氣冷了,李茂蘭年紀也大了,為了母親能多睡會,每天早上佘春萍就最早起床燒水,她們用真情傳遞著愛心和正能量。一代傳一代,小小的「愛心茶水」,已成為鎮江街頭巷尾,一道靚麗的風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凌雲 文/攝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