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做的飯菜

2021-02-16 牽著蝸牛狂奔

懷念母親做的飯菜

作者 | 席延飛

也許是人到了中年,吃飯有些挑剔,不再喜歡大魚大肉,也不喜歡飯店的麻辣刺激。有時,反而更熱衷於農家菜,一碗蒜汁面加點黃瓜絲半盤炒雞蛋,感覺比滿漢全席還過癮。

總是在很多時候很懷念母親做的飯菜。說實話,母親做的飯菜並不好,不甜不鹹不辣,沒有什麼味道,很少加調料,孩子們都不喜歡吃奶奶做的飯菜,他們有時候寧可吃泡麵,但就是這種清淡讓我和妻子很喜歡。

我最愛的還是母親做的糊塗面。和好一團黑豆面,蒙上塑膠袋讓面醒一會兒,在用擀麵杖擀好,切成如韭菜葉寬窄的麵條,鍋裡下一點玉米糝兒,加一把花生米或者黃豆,熬上半個小時,然後下麵條,加入胡蘿蔔絲,菠菜或者芹菜葉,加鹽起鍋。就著油潑辣子或者炒辣椒圈,熱氣騰騰的我會一口氣吃上兩大碗,吃得額頭鼻尖都是汗,那感覺,就是有人拿紅燒肉咱都不換。每次回家,母親就會給我做糊塗面。

而妻子的最愛的是母親做的蒸菜和菜饃。春天裡,地裡的野菜如毛妮菜,構普穗,洋槐花,秋天的南瓜尖胡蘿蔔纓都是做蒸菜的好材料,用水淘洗乾淨後晾乾,再拌上白面,上籠蒸二十分鐘左右,或用蒜泥拌一下,也或者用蔥花蒜瓣加辣椒炒一下,再加上一碗小米紅薯稀飯。

菜饃是擀上兩層薄餅中間放些嫩紅薯葉或者南瓜絲,在鏊子上烙熟,蘸上蒜汁吃。

女兒平時不愛吃青菜,可最愛的是母親做的鹹蘿蔔絲和醃香椿芽。

每年,母親都要早早把香椿芽醃好,把白蘿蔔切成細絲,晾曬半乾,加大料水醃製好。每次喝稀飯,哪怕是炒了一桌子菜,女兒非要就著醃蘿蔔絲下飯。

兒子那天突然說,好想吃沒有油,帶著黑點烙的饃,我大笑,這饃恐怕只有奶奶會烙。兒子小時候,母親烙饃,一邊擀饃一邊烙饃,結果火太大,饃烙糊了,變成黑色。兒子問,奶奶,這饃咋成黑色了?母親騙他說,這饃吃後眼睛明,走路能撿到錢。兒子信以為真,吃了好多饃,結果下午在路上居然撿到了5元錢。從此,兒子每次都搶著吃烙糊的饃,希望能再次撿到錢。

雖說縣城離家並不遠,可是平時要上班,也只有周末才有一點空閒時間。

有時候回老家,早已過了飯點,因為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打擾,回家一趟也成為奢望。往往很多時候沒有預先準備,臨時起意回家,也就沒有給母親打電話。可是,每次回到家,仿佛母親有預感,母親的飯鍋裡總會有多餘的兩碗飯,有時我不回家,母親就會把飯留到晚上自己熱熱吃。這樣有過好多次,我在想,母親也許是怕自己的兒子突然回來,肚子餓了,怕家裡沒有飯吧。

雖然母親做的飯菜沒有飯店裡的飯菜那樣有滋有味,可是,那種清淡爽口的味道,讓我吃過後身心舒暢,神清氣爽。

母親的飯菜永遠對著兒子的胃味。哪怕是年過半百,有母親在,總可以撒嬌,總可以蹭吃蹭喝,母親總會勸你多吃一碗,不會勸你減肥。

你的喜歡和關注,會讓我開心好幾天。

席延飛,一介書生,生就武大的身材,卻常懷感恩之心,常念關注之情,常思教育之事。古道熱腸,願與諸位朋友一起喝酒品茶論道聊天。 

公眾號:牽著蝸牛狂奔 (ID:qianzhewoniu2018) 電話:18736287799

微信號:xyf13643873997 

郵箱號:banpo2008@163.com

相關焦點

  • 亦夢(原創) | 懷念母親
    詩、故鄉、遠方 隨州文藝,關注了就會深深地愛上!一年前母親去世時,大雨滂沱,像我們傾盆的淚水。今天,天空依舊下著小雨,細雨濛濛,亦像我們眼中的淚,心底的痛,綿長徹心,這淚與痛無論用何種語言何種儀式都無法釋懷我們對母親的懷念。
  • 懷念母親感恩母愛
    懷念母親文/騰飛 中華美德永傳承,清明祭祖報母恩,未到清明夜做夢,見到偉大的母親。母親的一生是平凡而閃光的一生, 他勤勞儉樸,治家有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為人處事總是屈己忍讓,嚴以律己,寬待別人,善解人意,厚德善良,她一生以禮教為準則,給晚輩兒孫傳承指教,厚德載物,善行天下之理,因此母親的美德贏得街坊四鄰和眾人的讚譽。她生前的教誨,刻骨銘心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上。她的音容笑貌,時刻在我們的腦海裡浮現,母親的印象是難以忘懷:的,我們深深的懷念母親。
  • 韓文‖懷念母親
    學校一放學,母親就得扛著農具奔地裡,耕田播種,鋤鏤收割,碾打揚場,她樣樣得做,儼然一個標準的農婦。儘管這樣,在年終隊裡算帳分紅時,我家也永遠是村裡工分最少的戶,欠帳的戶,不但分不得紅,有時還要拿母親少得可憐的工資給隊裡交欠款。家大人多,缺少勞力,負債纍纍,這就是我家當時的境況。
  • 文學作品 | 何偉祥:父親母親,永遠的懷念
    冬月十九是母親離世三周年的祭日。我們兄妹幾個驅車齊聚老家,來到父母墳前為母親燃紙祭墓。時光飛逝,轉眼間父母雙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年了,雖然陰陽兩相隔,但是父母雙親的音容笑貌卻依然清晰。無論歲月如何滄桑巨變,我對父母的懷念永遠鐫刻心中,每每憶起他們生前的點點滴滴,總禁不住潸然落淚。父親是三年前春節時離我們而去的。
  • 母親我們懷念您
    老人離開我們已經二十五個秋冬,人去物留,手捧母親的照片思念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再也不見母親慈祥的笑臉和忙碌的身影,深深地懷念我們善良的老母親!  九十九年前的今天,外公、外婆的長女我們的母親喜臨人間。當年外公家是個殷實人家,頗有積蓄,外公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給我們一個舅舅,僅留下我母親姊妹三人就英年早逝。母親姊妹三人從小就失去父愛,註定她們姊妹三人後來坎坷多舛的人生!
  • 「讀通鑑講故事」親情篇 身陷囹圄,因分辨出母親的飯菜倖免於難
    有一天,監獄外面來了一位老婦,說自己是從吳郡趕過來的,給在獄中的兒子陸續做了一點飯菜,懇求能送進去交給她兒子。監獄的官員滿足了她的這一請求。監獄內,望著從外面傳遞進來的飯菜,陸續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吃著吃著,他突然號啕大哭起來。陸續的這一反常舉動,引起了看守人員的注意。
  • 散文:懷念母親,我想起了母親的心願
    作者:張力興我的母親去世多年了,但她有一個心願,至今沒有完成。母親出身書香世家,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姥爺,曾經做過教師,後因患病癱瘓在床,失去了教師工作。俗話說,禍不單行,我的姥姥也不知何故,突然病逝,身為長女的母親,自然就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 【文學作品】懷念母親
    【文學作品】懷念母親 2020-04-1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喬輝朗誦《懷念母親》|| 作者:吳士存
    本以為母親的離去帶給我的悲傷和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漠,然而快一年了,可我對母親的懷念卻絲毫沒有減輕。一年來,母親的音容笑貌幾乎伴隨我度過生活的每一天。母親在世時尤其是她生命進入倒計時的那些日子裡,我曾想像過自己未來沒有母親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 飯菜香,煙火暖
    我經常在上樓的時候在樓道裡聞到飯菜香,炸醬麵的香味兒,炒雞蛋的香味兒,炒辣椒的香味兒,燉排骨的香味兒,不時就會飄過來。說實話,每當這樣的時候,我都會放慢腳步,甚至停下來,使勁嗅嗅那股飯菜香。那股飯菜香,著實讓我感到了煙火可親,人間值得。即使我下班的時候心懷不快,聞到那股飯菜香,不愉快的情緒就會瞬間煙消雲散。
  • 吃貨閨蜜,吃了男友媽媽做的飯菜後......
    很多人常年在外,香妹子想問下大家,你們有多久沒回家了,有多久沒吃到父母親做的飯菜了, 你覺得你爸媽做的飯菜好吃?
  • 大學食堂飯菜的味道,像波形圖在變化?其實是你的情感在起伏!
    只是大家在回憶食堂飯菜的味道時,有沒有產生過一些疑慮,為什麼我記憶裡食堂飯菜的味道總是像個波形圖在不斷變化呢?其實是你內心的情感在背後偷偷操縱著你的味覺呢。特別是高中時期,你總會感覺吃夠了家裡的飯菜,突然來到大學,大學食堂裡的飯菜,是你從未見過的樣式,也是你從未品嘗過的味道,對於你來說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於是食堂裡的飯菜讓你食慾大增,對飯菜也是充滿了濃濃的感情。因此大學食堂飯菜的味道,也在大一時達到了波形圖的頂峰。
  • 我做的飯菜為啥味道不好?
    平心而論,我做的飯菜在男人群裡,雖然不是出類拔萃,但至少也是過得去了。
  • 【湖南寫作】杜玉琴:懷念我最敬愛的母親
    懷念我最敬愛的母親 作者:杜玉琴      母親1905年出生在遼寧省本溪市,出嫁後因生活所迫隨父親及全家老小來到北大荒,我與小妹就出生在這裡,母親月子裡吃高梁米飯,孩子沒有奶吃,就把高梁米飯咀嚼後,用布過濾出湯餵孩子喝。我與小妹就是這樣長大的。
  • 《橫山家之味》:母親的飯菜中,藏著不可說的家之味
    說起家的味道,我們最先想到的無疑是媽媽飯菜的香味,那是我們從小熟悉又懷念的家之味。如果說每個家庭都有特殊的味道,那麼飲食的獨特是一個家庭的「符號」。影片中橫山家之味,就聚焦在餐桌和廚房,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衝突和懸念,但在樸實平凡的生活瑣事中卻充滿微妙,飲食和其空間載體成為一家人聚散、對立、和解的關鍵。
  • 俞雲清丨懷念我的母親
    點擊右上側「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懷念我的母親
  • 唐斯發文懷念母親,這本是母親的生日,他曾一度潸然淚下
    北京時間7月21日,森林狼球員卡爾·安東尼·唐斯更新了個人社交媒體,他懷念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離開的母親,而這本是母親的生日,也是其父母結婚三十周年的紀念日。在24歲的年紀失去母親,這種痛苦難以想像,唐斯在這一年也經歷了很多!
  • 懷念母親
    儘管當時我不知道母親為什麼會常常這樣哭,後來慢慢地明白了,那肯定是在外面受了人家的欺負,又無處訴說,回到家裡就大哭一場,是在向死去的父親訴說她的艱辛,是向父親責問一個男人的責任。母親不只是艱難地養活著自己的六個孩子,而且時刻都沒有忘記為父親鳴冤,以一個柔弱的農村婦女的身份與當時高壓政治環境下的各種勢力做頑強的鬥爭,可想而知是多麼地艱難。
  • 陶本家 | 懷念母親
    本文通過懷念母親,記敘母親一生經歷的折磨和苦難,經歷的一次次人生打擊,在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坎坷命運,感知父母的不易,父母的偉大。也同時了解到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古鎮白雀園也不同程度受到了波及,白雀園那個年代的部分歷史。對於那段歷史和被那段歷史裹挾的人們,改革開放以後國家經過撥亂反正予以糾偏,反思過去,面向未來,相信我們的國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 周建和:周老爺子的飯菜
    幸虧母親能幹,每當有客或過年總是把飯菜安排的井然有序的豐盛。每年過了小年兒的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是我最有口福又最害怕的兩天,說有口福是平時吃不到的食物那兩天可以隨意吃,說最害怕是那兩天氣溫特低、勞動強度特大且大都是與冷水有關、勞而不出汗的手頭活兒:擇菜洗菜、殺魚殺雞、推磨打豆腐、剁餡包餃子包子、炸大蘇小蘇、炸棉羊尾巴園子、炸閃子麻花、炸花生油脆兒、做甜點花生沾核桃沾,煨據沫兒糠殼兒做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