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做的飯菜
作者 | 席延飛
也許是人到了中年,吃飯有些挑剔,不再喜歡大魚大肉,也不喜歡飯店的麻辣刺激。有時,反而更熱衷於農家菜,一碗蒜汁面加點黃瓜絲半盤炒雞蛋,感覺比滿漢全席還過癮。
總是在很多時候很懷念母親做的飯菜。說實話,母親做的飯菜並不好,不甜不鹹不辣,沒有什麼味道,很少加調料,孩子們都不喜歡吃奶奶做的飯菜,他們有時候寧可吃泡麵,但就是這種清淡讓我和妻子很喜歡。
我最愛的還是母親做的糊塗面。和好一團黑豆面,蒙上塑膠袋讓面醒一會兒,在用擀麵杖擀好,切成如韭菜葉寬窄的麵條,鍋裡下一點玉米糝兒,加一把花生米或者黃豆,熬上半個小時,然後下麵條,加入胡蘿蔔絲,菠菜或者芹菜葉,加鹽起鍋。就著油潑辣子或者炒辣椒圈,熱氣騰騰的我會一口氣吃上兩大碗,吃得額頭鼻尖都是汗,那感覺,就是有人拿紅燒肉咱都不換。每次回家,母親就會給我做糊塗面。
而妻子的最愛的是母親做的蒸菜和菜饃。春天裡,地裡的野菜如毛妮菜,構普穗,洋槐花,秋天的南瓜尖胡蘿蔔纓都是做蒸菜的好材料,用水淘洗乾淨後晾乾,再拌上白面,上籠蒸二十分鐘左右,或用蒜泥拌一下,也或者用蔥花蒜瓣加辣椒炒一下,再加上一碗小米紅薯稀飯。
菜饃是擀上兩層薄餅中間放些嫩紅薯葉或者南瓜絲,在鏊子上烙熟,蘸上蒜汁吃。
女兒平時不愛吃青菜,可最愛的是母親做的鹹蘿蔔絲和醃香椿芽。
每年,母親都要早早把香椿芽醃好,把白蘿蔔切成細絲,晾曬半乾,加大料水醃製好。每次喝稀飯,哪怕是炒了一桌子菜,女兒非要就著醃蘿蔔絲下飯。
兒子那天突然說,好想吃沒有油,帶著黑點烙的饃,我大笑,這饃恐怕只有奶奶會烙。兒子小時候,母親烙饃,一邊擀饃一邊烙饃,結果火太大,饃烙糊了,變成黑色。兒子問,奶奶,這饃咋成黑色了?母親騙他說,這饃吃後眼睛明,走路能撿到錢。兒子信以為真,吃了好多饃,結果下午在路上居然撿到了5元錢。從此,兒子每次都搶著吃烙糊的饃,希望能再次撿到錢。
雖說縣城離家並不遠,可是平時要上班,也只有周末才有一點空閒時間。
有時候回老家,早已過了飯點,因為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打擾,回家一趟也成為奢望。往往很多時候沒有預先準備,臨時起意回家,也就沒有給母親打電話。可是,每次回到家,仿佛母親有預感,母親的飯鍋裡總會有多餘的兩碗飯,有時我不回家,母親就會把飯留到晚上自己熱熱吃。這樣有過好多次,我在想,母親也許是怕自己的兒子突然回來,肚子餓了,怕家裡沒有飯吧。
雖然母親做的飯菜沒有飯店裡的飯菜那樣有滋有味,可是,那種清淡爽口的味道,讓我吃過後身心舒暢,神清氣爽。
母親的飯菜永遠對著兒子的胃味。哪怕是年過半百,有母親在,總可以撒嬌,總可以蹭吃蹭喝,母親總會勸你多吃一碗,不會勸你減肥。
你的喜歡和關注,會讓我開心好幾天。
席延飛,一介書生,生就武大的身材,卻常懷感恩之心,常念關注之情,常思教育之事。古道熱腸,願與諸位朋友一起喝酒品茶論道聊天。
公眾號:牽著蝸牛狂奔 (ID:qianzhewoniu2018) 電話:18736287799
微信號:xyf13643873997
郵箱號:banpo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