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服務資本市場遇冷,「綠色」故事能否講入資本「心扉」?

2020-11-21 驅動中國
  • 作者: 藍鯨財經   2020-10-26/08:47
  • 經過了聚光燈下的甜蜜歲月,資本市場對於上市物企的態度似乎愈發趨於理性。

    10月22日,當代置業(HK:01107)旗下物管平臺第一服務控股(HK:02107)在上市首日便遭遇了大幅破發的尷尬。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行業整體估值回落有著密切關係,但同時與其自規模量體亦存在關聯。

    可以看到,在馬太效應的預期下,行業內頭部企業與中小企業的估值已加快兩極分化,而選擇「差異化」的發展方向,或是資本市場為中小物管企業的估值留下的一扇窗。

    在首日遭到資本冷遇的第一服務,能否憑著「綠色科技」的稀缺性贏下一個未來?

    第一服務上市首日遇冷

    踏著物業「上市」的浪潮,年內第8家物管企業正式登陸港交所。

    10月22日,第一服務控股完成了其資本市場的首日旅程。與過往多數「前輩」上市之初的極高禮遇不同,第一服務控股的股價在首日遭到了「滑鐵盧」,全日累計下跌26.67%,且在次日亦未見起色,仍以小幅下跌報收。

    有業內人士表示,能夠順利實現上市無疑是件可喜的事情,但當前中小物業企業或已錯過今年最佳的IPO窗口期。

    事實上,儘管物業仍然不改資本「寵兒」的身份,但其年內整體走勢卻維持著「先揚後抑」的態勢——在年初因為「全民居家」而地位驟然拔高的物業企業,隨著社會秩序的基本恢復,估值正在回歸著理性。僅從年內上市「新人」的表現來看,在9月份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除剛剛上市的卓越商管、第一服務外,其餘6家年內首發上市的物業企業股價跌幅均超過15%。

    IP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藍鯨房產表示,前段時間物業服務股普遍被高估,虛高的股價的回歸影響了第一服務的股價走勢。

    但這並非是第一服務遭遇冷遇的全部原因。柏文喜進一步指出:「第一服務和其母公司當代置業都不是業內的一線企業,不能給市場以業績穩定和高速成長的預期,這讓第一服務的股價缺乏想像空間。」

    可以看到,隨著上市物業企業的增多,資本在投資中「抓大放小」的邏輯已愈發明顯。例如,不久前,在規模上位於第一梯隊的恆大物業管理在引入戰略投資時,依然成功吸引了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中信資本、農銀國際、紅杉資本等一線企業、機構的 「豪華」陣容。

    相較於龍頭企業以「億」計的管理面積,第一服務尚屬於小型物企的範疇。根據第一服務招股書披露,在2019年,第一服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24億元,實現淨利潤8386萬元,近兩年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28.4%、41.6%。截止2020年5月22日,管理總建築面積為1500萬平方米,合約建築面積約2720萬平方米。

    從資本市場的反饋而來看,在近期的連續調整之後,保利物業(HK:06049)等行業龍頭依然保持著接近50倍的市盈率。相較而言,在上市兩個交易日後,第一服務19.67倍的估值,與之差距可見一斑。

    以「綠色科技」尋求差異化

    事實上,在規模擴張的主賽道之餘,行業內的中小企業也在尋求差異化的發展方向。

    有觀點認為,在琳琅的物業企業中,缺乏強有力母公司支持的中小物業企業想要獲取更高估值,除了以卓越的規模增速增強資本信心外,便是講好差異化的資本故事,讓資本看到未來的更多潛力。

    如今,醫療健康、教育服務、智慧社區等已經成為諸多物管企業為自身打造的「獨特」標籤。在此背景下,繼承母公司「綠色家園」理念的第一服務控股也打出了 「綠色牌」,其「綠色人居解決方案」業務與物業管理、增值服務並列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根據招股書披露,「綠色人居解決方案」主要包括能源運維服務、綠色科技諮詢服務、系統安裝服務、及恐龍系列產品銷售;其中,能源運維服務為該業務實現營收的主要項目,往期營收佔比均超過55%;而恐龍系列產品,則是第一服務內部開發的專利產品,擁有單獨整合新風通風、空調、淨化及溼度的調節能力。

    在2019年「綠色人居解決方案」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近兩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3.5%,截至2020年4月30日,實現營業收入6890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9.1%。用第一服務董事長張鵬的話表述,「綠色人居解決方案是第一服務所獨有的一部分業務收入,也是其它物業公司在國內目前所不具備的。」

    而從募資用途上,第一服務對於「綠色人居解決方案」的青睞亦可見一斑。披露顯示,「公司約20%的資金將用於投資能源運維項目及取得能源運維權」、「約5%將用於研發綠色科技」,即約1/4的募集資金用途明確與該業務直接相關。

    「第一服務強調其主營業務中的綠色人居解決方案,是想以此來抵消其業務規模不夠大的欠缺,並藉此支持其股價。」在柏文喜看來,未來,這一業務對第一服務的業績有多少幫助還有待時間和實踐來驗證。

    事實上,雖然在物業領域,「綠色科技」存在一定稀缺性,但對於房企母公司來說,這個概念並不算陌生。例如,萬科、碧桂園等頭部房企均在「綠色科技」領域布局多年,而包括朗詩等同規模房企亦在此領域有著不俗的建樹,可以看到,「綠色科技」雖為第一服務及其母公司當代置業所長期倡導、推進,但競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反映到數據之上,作為第一服務差異化的「賣點」,「綠色人居解決方案」並未展現出超過物管主業的增速,在2017年-2019年,該業務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6.7%、26%、24.7%,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在2020年前4月,該業務佔比雖大幅提升至30.6%,但亦存在了一定季節性因素。

    正如第一服務在招股書中所言,「可能在較冷的月份收取更多的能源運維服務費。」顯然,相關業務能否真正在上市首年實現突破,尚需在全年業績中證實方才知曉,而在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尷尬的第一服務控股,想要憑此在未來獲得更多資本市場認可,勢必也要付出更多努力。

    相關焦點

    • 中盛資本副總裁看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獨得資本青睞
      然而,最快IPO的背後,究竟是「實力」還是「泡沫」,我們或許可以從瑞幸咖啡IPO後的市場表現看出一些端倪。IPO前的各輪融資,瑞幸咖啡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短短幾個月時間,估值從A輪的10億美元增長至B+輪的29億美元。「神州系」對於瑞幸咖啡的扶持,可以說是行業公開的秘密。從天使輪到上市前的最後一輪B+輪融資,「神州系」的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多次出現在投資者名單中。
    • 【資本市場三十年】曹鳳岐: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曹鳳岐說,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從有效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和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的戰略高度去規劃,這個市場不僅僅為中國經濟現代化服務,而且要在國際競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 「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如何介入文化資本市場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的調查,截至到2017年年底,A股共有文化傳媒類企業144家,加上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品製造等方面的文化企業,在A股上市的文化企業的總體數量非常龐大。 從文化產業行業類別上分析,2017年IPO的文化企業大部分為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等,這說明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 資本市場加速繪就改革路線圖
      30多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今後,資本市場改革將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努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強化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功能互補、有機聯繫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11月投融資觀察:國內資本遇冷 境外市場投資活躍
      2018年11月已結束,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1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83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10月投資事件率增加了28.16%,11月主要變化在於境外投資數增加,收購、併購事件增加。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壓艙石」作用凸顯1990年,滬深交易所相繼成立,樹立資本市場的第一座豐碑,直接融資市場迅速發展。1995年,建設銀行設立的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成為當時國內銀行唯一在境內設立的投資銀行機構。1998年,工商銀行開始為滬深交易所實行的證券資金法人清算制度服務,與多家券商籤約,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1999年11月10日,浦發銀行4億元A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這使得浦發銀行成為《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頒布實施後,第一家規範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 資本市場法律服務建設再擴維 深交所專設諮詢委員會
      為充分發揮社會各界法律專業人士在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中重要作用,12月5日,深交所召開法律專業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第一屆法律專業諮詢委員會共22名委員,分別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市場機構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等單位。
    • 金融業30年蛻變:板塊市值佔比逾17%,服務資本市場大有可為
      來源:投資時報作為資本市場的服務者和參與者,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同樣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破浪前行,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廣大投資者創造了收益,在資本市場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超過4000家上市公司、投資者超過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助力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下面,我想主要從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角度,就如何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談三點個人看法:   第一、資本市場對於科技創新發揮著樞紐作用   從歷史上看,資本在社會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佔據重要地位,上世紀60年代,經濟學家索洛明確提出「資本體現的技術進步」概念。
    • 專訪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方偉:堅持資本市場普惠金融服務...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立足建好多層次資本市場塔基基礎的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下稱「浙股交」),掛牌企業超1200家,已推動100家企業轉「新三板」,4家企業分別在滬深交易所、港交所上市;累計實現轉讓67.24億元,各類融資439.95億元。  浙股交有哪些特色服務?如何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浙股交總經理方偉。
    • ...聯想控股喜摘「資本市場特別貢獻獎」丨資本市場30年
      基於多年來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建樹及貢獻,聯想控股近日喜獲《投資時報》社聯合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頒發的「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特別貢獻獎」。戰略投資板塊穩健成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6個月時間裡,聯想控股實現收入1848.66億元,同比上升3%。
    • 靠爛片圈錢 被投資方控制 電影市場被資本玩壞了?
      電影市場遇冷,除了觀眾觀影習慣的改變,大量資本熱錢的湧入也有很大關係,電影市場被賺快錢的風氣籠罩,大量爛片出現,觀眾開始不買帳。正在舉行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絲路電影節」)上,電影與資本成為業內大咖熱議的話題,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深入採訪,面對不專業的投資方,大腕導演紛紛吐槽:靠爛片圈錢,被投資方控制,電影市場被資本玩壞了。
    • 寶利翔源:服務機器人市場格局生變,資本市場布局下一個千億市場
      武漢市中心醫院和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點收治的第三人民醫院,就部署了優必選的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完成人體測溫、環境消殺、宣導諮詢等諸多工作。2020年以來,疫情蔓延後,企業停工停產,而服務機器人反而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
    • 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熱搜事件TOP1:中國資本市場新冠疫情阻擊戰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運行的第30年,這30年的發展歷史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並不斷完善的歷程。  2020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優化頂層設計、全面啟動質效改革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數讀」資本市場30年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新華財經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陶俊潔 劉玉龍 閆鵬)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
    • 投資億元成立相聲劇場 相聲能否與資本共舞?
      原標題:投資億元成立相聲劇場 相聲能否與資本共舞?  原標題:相聲能否與資本共舞?  據記者了解,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利用自身的綜合性平臺優勢,將充分對自身及在其平臺登記代理的所有新興相聲劇,從相聲劇的音樂、劇本、舞美、服裝等,在創作出來的第一時間在版權中心的智慧保險箱做線上登記,完成版權保護。
    • 回顧與展望|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回顧與展望 | 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也是試點註冊制改革第二年。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我國資本市場保持穩健運行,市場韌性不斷增強。
    • 致敬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中國資本力量》盛大開播!
      致敬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中國資本力量》盛大開播!
    • 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絕對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到底怎樣結束我得想想,可能有很多種路徑,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除了創造真實的價值以外,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而如果資本市場真的有永動機,錢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人們還搞實體經濟做什麼呢?」我回答道。其實,正如物理世界沒有永動機一樣,資本市場上的盈利模式,除了通過創造真正實體經濟的價值實現,也不會永遠保持利潤的增長。
    • 美團「強勢」入局,小電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資本故事還能講多久?
      殊不知,此時共享充電寶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美團共享充電寶能贏否?美團一旦進入到市場當中,其他巨頭如何反應,勢必會引起一股腥風血雨,甚至是新零售場景之戰的新號角。讓整個市場的形式變得更加複雜,甚至有可能引起新一輪的資本大展,讓各大資本方不斷地燒錢來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