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年】曹鳳岐: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

2020-12-18 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範化、不斷法治化、不斷市場化、不斷國際化的過程。」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未來二三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由大轉強,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完成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變遷。

「30年的資本市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公布,我從始到終都參與了這項工作。」曹鳳岐說,這部證券法是從1992年7月開始起草,歷經六年多的時間才出臺,應當說這個過程還是比較艱苦和艱難的,發生過很多的爭論。

據曹鳳岐介紹,當時對證券市場的認識還不足,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發生一些爭論,討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我曾經為了一個好的條目或者一個準確表述跟同事拍過桌子。」曹鳳岐說,發布證券法以後,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從「在發展中規範」進入到「在規範中發展」的階段。

回顧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曹鳳岐認為「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破浪前行」是幾個關鍵詞。

「初期,在我們沒有什麼規則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要先發展,在發展中逐步規範。」曹鳳岐說,當證券法出臺以後,有了規範資本市場的大法。在這個時候,強調先規範後發展,再改革。

曹鳳岐表示,整個30年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破浪前行。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曹鳳岐說,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從有效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和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的戰略高度去規劃,這個市場不僅僅為中國經濟現代化服務,而且要在國際競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談及中國由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推進手段時,曹鳳岐強調,全面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僅要發展股票市場,而且要發展債券市場、基金市場,同時進一步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包括期貨、期權市場。應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比重,使資本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具體著力點包括以下三點。

一是培育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質企業發行上市。曹鳳岐表示,必須讓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上市,歡迎「獨角獸」企業回歸上市。優質企業在A股上市一定會產生帶動效應和示範效應,也一定會吸納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帶來企業長期價值化發展的效應。只有資產「優質」了,市場資金才會長期穩定下來。

二是發展高端資本市場,廣泛開展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為提升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為個人投資者帶來合理收益,曹鳳岐建議大力發展覆蓋更全面、更多元的資產管理市場,即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或理財管理市場。通過發展委託代理投資業務,提高居民購買機構投資者金融工具的比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居民從直接投資者轉變為間接投資者,降低直接參與交易的各類風險,獲得財富增值收益。

「目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初步實現了資產管理的良好開局。」曹鳳岐說,這將有機會改變個人投資者為主的投資格局,推動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是加快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曹鳳岐強調,中國資本市場必須進一步國際化,使之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助推中國從資本大國走向資本強國。包括繼續發展QFII和QDII,擴大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的規模和中國對外投資規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市場發行與上市等。

「中國應當從資本利用國逐步變成資本輸出國,從資本強國進而成為經濟強國。」曹鳳岐說。

曹鳳岐還強調,資本市場一定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為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服務。他表示,資本市場要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將會對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曹鳳岐表示,要從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把中國資本市場打造成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
  • 「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如何介入文化資本市場
    作者 | 劉金祥(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漸趨成熟與完善,為包括文化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面向社會融資提供了暢通快捷的渠道和平臺。
  • 「數讀」資本市場30年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新華財經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陶俊潔 劉玉龍 閆鵬)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
    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探索與創新中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以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業為起點,中國資本市場砥礪前行三十年。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資本...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 讓國家戰略新藍籌在中國資本市場撐起一片天
    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如沐春風,表現出了久違的活力。特別是中央定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要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興,經濟興;金融強,經濟強。讓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新時代。  新時代就該有新特徵,如果中國資本市場還是沉溺於追爛股、賺快錢將是極大的而悲哀。
  • 資本來襲 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繼2019年首屆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召開之後,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承辦的「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南昌召開,主題定為「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包括長江證券、招商證券、中航證券、國信證券紛紛報名參加論壇,本土券商中航證券有限公司更是由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熊宏帶隊參加本次論壇。
  • 資本市場三十年|陳靂: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閆鵬)來到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周年的時間點,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資本市場改革為企業融資提供更便捷、更高效通道,30年來,A股市場由最初的「老八股」發展到如今41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規模,資本市場始終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而蓬勃發展。
  • 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原標題: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
  • 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奮進
    「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有哪些振奮人心的改革與創新?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探索與創新中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
  • 博時資本總經理陳喆:REITs的推出利好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
    陳喆博時資本總經理談及REITs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博時資本總經理陳喆表示,中國是基建大國,基建強國,基礎設施 REITs 有助於資產方盤活存量資產,降低資產方槓桿率與財務壓力,減少對債務融資工具的依賴,一定程度上實現輕資產運營;同時可提升基礎設施證券化率
  • 回顧與展望|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回顧與展望 | 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也是試點註冊制改革第二年。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我國資本市場保持穩健運行,市場韌性不斷增強。
  • 大咖共話資本市場: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能力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20日在深圳召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等參加會議並發表演講。尚福林表示,資本市場要進一步發揮好將儲蓄轉化為資本的能力、提高資本配置效率和促進創新能力、更好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 鄭志剛: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的「速度與激情」
    來源:人大重陽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三十年。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以資本市場為載體,實現權益融資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它同時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關鍵所在。那麼,在一個公司治理學者的眼中,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三十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謝亞軒:中國金融市場應明確使命 與實體經濟...
    原標題:資本市場三十周年·謝亞軒:中國金融市場應明確使命 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   核心提示:招商證券
  • ...聯想控股喜摘「資本市場特別貢獻獎」丨資本市場30年
    《投資時報》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領先的多元化投資控股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想控股,3396.HK)今年以來,積極應對疫情給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主動開發新產品、新服務,協同產業鏈上下遊,啟動數位化管理,開展動態的風險評估排查等,在嚴格遵守國家和各地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保障員工就業及健康安全。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再出發——訪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等外部衝擊的嚴峻考驗,中國資本市場韌性提升明顯,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值此30年重要節點,《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望軍。30年來,黨中央始終把發展資本市場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逐步將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指明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 篳路藍縷三十載 銀行業踏浪遠航資本市場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中流砥柱大象跳起資本舞步大行「蝶變」再出發從「不良貸款率高企至20%以上」到「霸榜世界銀行1000強前四」,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從明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到2010年農業銀行成功上市,耗時近10年之久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終於成功收官。在資本市場上市是四大行改革的深化和升華。上市後首年,四大行業績水平突飛猛進。
  • 致敬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中國資本力量》盛大開播!
    致敬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中國資本力量》盛大開播!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卻有無數人為之前僕後繼。  近年來,隨著新《證券法》出臺,科創板設立、新三板分層改革、創業板註冊制等改革政策的成功落地以及A股在全球各大指數中的存在感逐步增強,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釋放出來的改革和開放信號,讓外界有了新的期待與展望。  2020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全景整合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重要的珍貴歷史影像,隆重推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專題片——《中國資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