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範化、不斷法治化、不斷市場化、不斷國際化的過程。」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未來二三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由大轉強,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完成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變遷。
「30年的資本市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公布,我從始到終都參與了這項工作。」曹鳳岐說,這部證券法是從1992年7月開始起草,歷經六年多的時間才出臺,應當說這個過程還是比較艱苦和艱難的,發生過很多的爭論。
據曹鳳岐介紹,當時對證券市場的認識還不足,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發生一些爭論,討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個正常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我曾經為了一個好的條目或者一個準確表述跟同事拍過桌子。」曹鳳岐說,發布證券法以後,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從「在發展中規範」進入到「在規範中發展」的階段。
回顧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曹鳳岐認為「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破浪前行」是幾個關鍵詞。
「初期,在我們沒有什麼規則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要先發展,在發展中逐步規範。」曹鳳岐說,當證券法出臺以後,有了規範資本市場的大法。在這個時候,強調先規範後發展,再改革。
曹鳳岐表示,整個30年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破浪前行。
「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曹鳳岐說,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應該從有效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和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的戰略高度去規劃,這個市場不僅僅為中國經濟現代化服務,而且要在國際競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談及中國由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推進手段時,曹鳳岐強調,全面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僅要發展股票市場,而且要發展債券市場、基金市場,同時進一步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包括期貨、期權市場。應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比重,使資本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具體著力點包括以下三點。
一是培育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質企業發行上市。曹鳳岐表示,必須讓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上市,歡迎「獨角獸」企業回歸上市。優質企業在A股上市一定會產生帶動效應和示範效應,也一定會吸納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帶來企業長期價值化發展的效應。只有資產「優質」了,市場資金才會長期穩定下來。
二是發展高端資本市場,廣泛開展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為提升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為個人投資者帶來合理收益,曹鳳岐建議大力發展覆蓋更全面、更多元的資產管理市場,即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或理財管理市場。通過發展委託代理投資業務,提高居民購買機構投資者金融工具的比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居民從直接投資者轉變為間接投資者,降低直接參與交易的各類風險,獲得財富增值收益。
「目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初步實現了資產管理的良好開局。」曹鳳岐說,這將有機會改變個人投資者為主的投資格局,推動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是加快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曹鳳岐強調,中國資本市場必須進一步國際化,使之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助推中國從資本大國走向資本強國。包括繼續發展QFII和QDII,擴大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的規模和中國對外投資規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市場發行與上市等。
「中國應當從資本利用國逐步變成資本輸出國,從資本強國進而成為經濟強國。」曹鳳岐說。
曹鳳岐還強調,資本市場一定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為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服務。他表示,資本市場要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將會對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曹鳳岐表示,要從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把中國資本市場打造成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