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三十周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資本...

2020-12-23 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2015年股票市場的異常波動也促使我們去反思,包括監管層面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說也是後來中國整個金融監管架構出現大調整非常重要的一個觸發因素。」管清友說。

在管清友看來,如果用一個詞來描繪中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進步」是其首選。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無論從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從監管制度,以及發行制度、交易制度等諸多層面看,這三十年我們都經歷了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從不規範到規範的一個過程。」管清友說,總體而言,資本市場確實發揮了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一直在進步。

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管清友提出了三點思考。

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他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通過嚴刑峻法建立嚴格的懲罰機制,該退市的退市,該罰款的罰款,該禁入的禁入,投資者需要一個乾淨的市場。

「除了把上市公司監督好,更重要的是通過IPO和定增來引入新鮮血液。」管清友說,IPO應該常態化,不應被當作調節市場的工具。現在企業越來越複雜,監管機構審核和判斷的難度越來越大,壓力也越來越大,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力量來篩選。

管清友還建議要培養優秀的醫生,即成熟的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該真正讓中介機構為自己的籤字負責,出了風險必須付出代價。」管清友說,國外的配售制度是個很好的參考,科創板的券商跟投機制就是很有益的嘗試。

 

編輯:丁晶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資本市場三十年|管清友: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印象深刻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哪一個時刻值得被銘記?「從我個人而言,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是我印象最深的。」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近日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說,「在那過程當中,看到了人性的弱點,看到了市場在各種因素催化之下出現的劇烈波動,也看到了槓桿的威力以及它的破壞力。」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謝亞軒:中國金融市場應明確使命 與實體經濟...
    新華財經深圳12月23日電(記者吳燕婷) 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已走過30年,即將步入而立之年。2015年股災和「811」匯改等風風雨雨,並在這些經歷走向成熟。2019年8月5日人民幣匯率破「7」這一天,中國的股票市場可以說處亂不驚。在經歷2015年股災和「811」匯改等風風雨雨後,投資者成熟了,中國的資本市場穩重了。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
    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探索與創新中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以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業為起點,中國資本市場砥礪前行三十年。
  • 資本市場三十年:改革與創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道路上奮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同時,恰逢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怎樣的路程?有哪些振奮人心的改革與創新?上市公司發展經歷了何種變化?金融機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5:16:33&nbsp中財網   原標題: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  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我國的資本市場改革一直在持續。事實上,整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  「就股票發行來講,我們從最初的審核制,到核准制,再到試點註冊制。註冊制試點也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擴展到整個A股市場。註冊制的推進對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以及A股市場進一步市場化定價都將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原標題:下一個三十年 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
  • 【資本市場三十年】曹鳳岐: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劉玉龍) 「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範化、不斷法治化、不斷市場化、不斷國際化的過程。」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未來二三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由大轉強,中國資本市場必將完成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的變遷。
  • 資本來襲 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全國三十餘家券商將參加江西資本市場論壇!繼2019年首屆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召開之後,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承辦的「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南昌召開,主題定為「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包括長江證券、招商證券、中航證券、國信證券紛紛報名參加論壇,本土券商中航證券有限公司更是由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熊宏帶隊參加本次論壇。
  • 「數讀」資本市場30年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新華財經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陶俊潔 劉玉龍 閆鵬)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僅用30年的時間,就走過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百餘年的道路。現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市場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
  • 漢和資本:溯古論今——從歷次深調中看波動
    好買說:資本市場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短期看,其走勢是由海量信息交織影響而決定的。因此,不可預測性是其短期走勢的特徵之一。我們對短期波動的看法是:精選具備長期持有價值的標的,忽略短期的波動。 事實上,回顧過去15年,中國資本市場經歷過多次幅度不小的調整。
  • 鄭志剛: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三十年的「速度與激情」
    來源:人大重陽編者按:中國資本市場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三十年。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以資本市場為載體,實現權益融資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它同時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制度保障,也是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關鍵所在。那麼,在一個公司治理學者的眼中,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三十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
  • 資本市場加速繪就改革路線圖
    日前,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資本市場建立三十周年座談會上表示,要聚焦「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核心任務,以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強化優勝劣汰;統籌推進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領域關鍵制度創新,紮實推進位度型開放等。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再出發——訪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張望軍: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經過幾代人的拓荒努力,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已建成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第二大債券市場和全球領先的商品期貨市場,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 一是從「看」和「試」到「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一、深刻認識本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國家戰略地位中央一直注重資本市場改革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在國家頂層設計和各方面力量統籌推進的背景下,目前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共識已經基本形成,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也已成為本輪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 吳曉靈: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應「寬嚴相濟」 發展資本市場與是否...
    實際上,資管行業的規範,也會讓資本市場的發展受益。吳曉靈認為,資管新規允許合理地把各家資管組織在一起,資管產業鏈上的機構可以互相分工協作,但不能層層加槓桿,甚至規避監管。從這個層面來看,對解決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的資管產品方面引發的問題,資管新規是立竿見影的。
  • 專訪吳曉靈:發展資本市場和是否牛市沒有必然關係,資管新規過渡期...
    後資管新規時代如何要做好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如何平衡好企業融資和個體散戶投資的關係?如何看待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和後續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就吳曉靈進行了專訪。資管資金在股票市場中仍然舉足輕重證券時報記者:您曾指出了導致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的六大原因,5年之後,您覺得這六個問題有何改善?您覺得中國股市還存在哪些問題?
  • 全球監管大年資本市場「被迫」變局和重塑
    金融危機推動全球資本市場進入到旨在防範系統性風險、加強監管的制度變革時期。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軌跡,疫情的到來導致監管者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確保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與維護國際公認框架下的市場穩定同樣重要。
  • 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
    簡單來說,這個正向循環的路徑是這樣的:一些機構投資者集中買入一些優質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的股票因為大量的買入而大幅上漲,估值則達到六七十倍PE(市盈率)、甚至一百、幾百倍PE的水平。由於這種買入導致股票價格上漲,機構投資者的業績也就因此大幅跑贏市場。而隨著業績的上升,新發行的基金等產品也受到市場熱捧。
  • 資本市場:疾風知勁草
    全球資本市場上半年出現了「活久見」的巨幅震蕩,在各國央行強有力的貨幣寬鬆下,主要資本市場相繼走出「V」型大逆轉行情,尤其是代表著新經濟的中國創業板指數和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相繼創出新高,令投資者市場信心暴增。展望未來,疫情仍在歐美蔓延,國內時有局部偶發情況,猶如盛夏的天氣一樣,暴風驟雨隨時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