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芬奇的記憶》:將人生與解謎相結合,從迷霧之中感悟生與死

2021-01-08 樹哥的遊戲世界

從古至今,關於生與死的思考從未停歇,在莊子的眼中「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對於先哲而言,人的一生就像駿馬穿越狹窄的通道一般,瞬間而過,轉眼即逝;「要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則認為生命要像夏天盛開的花朵那樣絢爛奪目,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等到面對死亡的時候,才能像秋葉般靜美地接受它。生是不可控的一個偶然事件,而死則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因為能在最大程度上抓住大眾的共鳴,所以無論是文學還是影視作品都會圍繞這一話題進行深刻討論,而在遊戲領域內《艾迪芬奇的記憶》通過一系列的故事,講述了生命的消逝,它並沒有嚴肅莊重地與玩家談論生死觀,只是想讓他們明白,「依然擁抱著生命的你,已是如此得幸運」。

《艾迪芬奇的記憶》是由Giant Sparrow製作的一款沉浸式步行模擬遊戲,玩家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探索隱藏於「芬奇」家族中的秘密。說起Giant Sparrow工作室,「最會講故事」的稱號非他莫屬,雖然目前只有兩部作品,但無論是《未完成的天鵝》還是《艾迪芬奇的記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通過五年的努力,製作團隊向玩家呈現出一個只有2個多小時體驗的《艾迪芬奇的記憶》,高度濃縮的劇情設計打動了無數玩家,在被譽為「遊戲界奧斯卡」的TGA頒獎典禮之上,它一舉拿下了「最佳敘事獎」。一個僅有13個團隊憑藉著匠心細緻打磨遊戲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迎來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

《艾迪芬奇的記憶》講述了一系列詭異的故事,玩家所扮演的 Edith是芬奇家族中最後一個活著的人,為了尋找親人死亡的真相,玩家將以家族後人的視角探索充滿秘密的老宅。在一些玩家眼裡,步行模擬類遊戲只適合休閒娛樂,但是《艾迪芬奇的記憶》卻在玩法、敘事結構、劇情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在玩家探索真相的過程中,每位家庭成員都有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可以說《艾迪芬奇的記憶》是形式與內核均屬上乘之作,IGN也給出了8.8的評分。在充滿懸疑色彩的古宅之中,玩家將要踏上一次次生與死的旅途。

畫面與音樂的巧妙搭配,烘託出懸疑的氣氛

作為一款充滿懸疑色彩的遊戲,「營造氣氛」成為了極為關鍵的一環,而《艾迪芬奇的記憶》則通過畫面與音樂的巧妙配合,很好地將懸疑氣息展現出來,牢牢抓住了玩家的好奇心。

遊戲的主要場景就是一座小島之上的大別墅,無論是四周的雜草還是鏽跡斑斑的扶手,都體現出荒涼之感。在找尋線索的過程中,昏暗的房間、忽明忽暗的燈光將玩家內心的恐懼感深挖出來,伴隨著充滿詭異氣息的背景音樂,玩家時常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巨大反應。無論是構圖,還是光影效果,剪輯、音樂,《艾迪芬奇的記憶》都極為考究,兩個小時的流程帶給了玩家電影般的體驗,畫面與音樂的巧妙結合,大大提升了遊戲所帶來的沉浸感,從而讓玩家更好地融入故事之中。

獨特的謎題設計,勾起玩家「破案」的好奇心

在《艾迪芬奇的記憶》中,玩家所飾演 Edith是家族之中唯一的倖存者,因為某種「詛咒」的存在,所有的家族人員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不幸身亡。有人打獵時莫名其妙被鹿撞下山崖,有人參加婚宴被龍捲風颳起的帳篷砸死,更有甚者,連蕩鞦韆都會飛入懸崖。 主角Edith的母親在離世之前,將老宅的鑰匙交給了她,為了揭開延續500多年的詛咒,玩家需要破解一個個謎團。

簡單說來,《艾迪芬奇的記憶》就是一個主角在老宅之中探索的過程,不過,製作團隊卻通過「高度互動式」的方式激起玩家的「破案」欲望。遊戲的謎題設計充滿了生活氣息,想要揭秘家族成員的死因需要從他們的生活物品入手,信件、衣服、日記、玩具,在看似普通的物件之中,隱藏著13位家庭成員離奇死亡原因。另外,製作團隊還創造出了許多新穎的玩法,在遊戲中,玩家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幻化為貓咪、嬰兒、鯊魚等形態,不斷去回顧家族成員的生前所發生的故事,可以說充滿了「魔幻色彩」。當玩家一次次走進家族成員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後,就可以將眾多的線索串聯起來,最終發現共同之處,籠罩在真相之上的陰影也會慢慢散去。《艾迪芬奇的記憶》將謎題融入到家族成員的日常生活之中,它通過十幾個截然不同卻又絲縷相連的小故事不斷向玩家傳遞「生與死」的哲學問題,在滿足玩家遊戲體驗的同時,更引起了他們深刻的思考。

優秀的劇情編排帶給玩家深深的震撼

《艾迪芬奇的記憶》最吸引玩家的一個因素就是它的劇情故事,作為一款曾拿下TGA「最佳敘事獎」的遊戲,它在敘事結構上面帶給了玩家不一樣的體驗。《艾迪芬奇的記憶》通過倒敘、插敘等手法,引出了一系列詭異的死亡事件。遊戲一開始,玩家就接觸了故事的結局,為了弄清楚真相,只有從頭重新回顧一遍家族成員的死亡過程,這種敘事手法充分調動了玩家的好奇心,引起他們對於故事內容的關注。

隨著劇情不斷深入,玩家將要走進13名家庭成員的精神世界,從他們的視線中,不斷將完整的故事框架搭建起來。多視角的運用讓玩家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與結果,當走完每一條故事線後,一個完美的環形敘事結構就此結束。從《艾迪芬奇的記憶》的敘事手法中,玩家放佛看到了昆汀·塔倫蒂偌的影子,在他電影中,環形敘事結構就將獨立又相互重疊的故事緊密相連。《艾迪芬奇的記憶》通過極具特色的敘事手法向玩家講述一個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但「悲傷」卻不是它想要傳遞的核心。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為有了它的存在,生命才會顯得更加寶貴,面對籠罩於家族之上的詛咒,唯有鼓足勇氣勇敢地去面對它,才是最佳的解決之法。如何才能戰勝死亡?《艾迪芬奇的記憶》告訴玩家,坦然面對它,才是人生真諦。

高度精準的情感傳達,引發玩家對於生與死的思考

故事的最後,雖然Edith並沒有找到破解詛咒的方式,但是經歷了種種事件,她對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哪怕詛咒奪去家人的生命、奪去與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死亡卻無法阻斷相互之間的情感。愛可以穿越時空與生命的阻礙,它可以抵達世間的每一個地方,即便是死亡也無法阻止愛的延續。Edith的孩子得以倖存,或許他也難逃被詛咒的命運,但是玩家卻堅信他肯定能夠帶著前人的祝福與勇氣,繼續勇敢地活下去。《艾迪芬奇的記憶》將生與死的思考融入遊戲之中,並通過愛與勇氣將故事框架組合起來,對於玩家來說,這將是一場思想之旅。

結語

《艾迪芬奇的記憶》是一部優秀的步行模擬遊戲,畫面與音樂巧妙組合帶給了玩家極佳的沉浸感,懸疑感撲面而來。其次,《艾迪芬奇的記憶》將謎題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通過第一人稱的視角,真實感被烘託出來,這也極大地滿足了玩家的娛樂要求。作為一款主打敘事的遊戲,該作通過多種敘事手法講述了一個生與死的故事,在享受遊戲的同時,更能引發玩家對於生命的思考,它真的做到了娛樂與思想的統一。

相關焦點

  • 《艾迪芬奇的記憶》:學會直面死亡,才能活出人生的意義
    舉個例子,由史克威爾發行的《奇異人生》系列一直注重互動性、故事情節、分岔點選擇,但有些遊戲只存在肢體上的互動,無論怎樣選擇都不會影響結局,比如《艾迪芬奇的記憶》。身為玩家的你需要有心理準備,可能前一秒自己還是只動物,下一刻就變成蕩鞦韆的男孩,甚至是躺在浴缸裡的寶寶。
  • 《艾迪芬奇的記憶》:死亡、荒誕、壓抑與愛
    《艾迪芬奇的記憶》是一系列詭異的故事,它講述了華盛頓州一個家族的種種怪談。
  • 文藝遊戲《艾迪芬奇的記憶》新預告 追憶失落
    索尼電腦娛樂近日發布了由Giant Sparrow工作室製作的冒險遊戲《艾迪芬奇的記憶》的新預告「老宅介紹」。從預告來看遊戲文藝範十足,類似另一款佳作《伊森卡特的消失》。
  • 遊戲中的空間驅動時間與《艾迪芬奇的記憶》敘事藝術
    那麼本篇文章作為《艾迪芬奇的記憶》系列的尾篇,我將開始圍繞遊戲的全文本開放的核心探索遊戲在文本的鋪設的有意思的地方,那麼沒有看過前兩篇的讀者我在這裡先補充一下:(1)《艾迪芬奇的記憶》與魔幻現實主義關係不大並且魔幻現實主義並不僅僅指一種敘事層面的技術活,即便純粹提煉敘事技法再冠上魔幻現實主義之名,也與魔幻現實主義不符。
  • 《迷霧之夏》燈泡解謎答案分享
    迷霧之夏是一款解謎遊戲,受到不少玩家的喜歡,遊戲中有很多的謎題需要玩家解答,有的謎題比較難,玩家不知道怎麼解答,比如說,燈泡謎題。燈泡謎題怎麼解?這是很多朋友們在解謎的時候都會遇到的問題,不要害怕,今天小編為各位玩家們帶來的是燈泡選擇的順序攻略。想要知道答案的玩家趕緊來看看吧。
  • 記憶大師電影同名手遊解謎道具整理
    即將於4月28日上映的驚悚懸疑電影《記憶大師》獨闢蹊徑,於影片上映之前便推出了正版授權的同名手遊,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影遊聯動」方式。那麼,在主打解謎玩法的《記憶大師》手遊中,我們又將會見到哪些驚奇元素?
  • 真人解謎遊戲《記憶重現》,你能解開記憶碎片嗎?
    沒玩過的胖友們看過來,《記憶重現》就是一款線上真人解謎遊戲,那種緊張的氛圍不亞於線下體驗。作為《記憶重構》的續作,《記憶重現》再次強烈來襲,甚至更刺激了!一旦遊戲變成真人演繹,那麼視覺交互感受將會無限放大,讓你處於腎上腺素飆升的狀態。
  • 薦書|這部小說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向死而生
    尼採說:「人註定死亡,所以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但即使這樣,我們仍要快樂的將它演完。」麥家說:「人生就是向死而生,我們註定孤獨,也註定堅韌。去年因為《人生海海》大火的麥家,帶來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風聲》。
  • 環境藝術家分享遊戲《艾迪芬奇的記憶》的製作過程 簡直太詳細啦
    我最近完成了一個遊戲項目——《艾迪芬奇的記憶(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我是這個項目的藝術總監。這是一部第一人稱的敘事探索性遊戲,在自己的空間中,探索一切未知的線索。這篇文章中,我將會與大家分享我們這樣一個小型的藝術團隊,是如何完成整個遊戲中所有內容的製作的。
  • 《艾迪芬奇的記憶》:學會接受死亡
    比如被自己主演的電影裡的怪物吃掉的家族童星Barbara(這點在遊戲沒說太清楚,只能說真正死因不明)、因為飢餓而變成各種動物最後讓一條巨蛇吃掉了自己的Molly、還有可能知道真相最後卻選擇走出畫門消失於世間的Milton……這些人離奇無比的死因也仿佛在提醒著我們,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而在這其中,有幾個人的死因故事是最令我記憶深刻的。
  • 《艾迪芬奇的記憶》玩後感:不幸的詛咒是我們的家徽 | 不是專欄
    而這一切也都幾乎發生在芬奇家那幢嚴重違章的古怪老宅之中,那裡承載著一切的不幸,也保有著一切的記憶。為了揭開在那看起來悲慘十足的家族歷史背後的一個個故事,我,也就是芬奇家暫時唯一的倖存者艾迪,回到了那讓人感到害怕的建築。進入老宅,裡面的一切仿佛是置於時間靜止的裝置之中,保存著一切離開前的樣子。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事物,也仿佛讓我想起了那些曾經的家人。
  • 解謎AVG《我死了》實機預告公布 將於9月登陸PC/NS
    發行商Annapurna Interactive宣布,探索死靈世界的精彩解謎冒險遊戲《我死了(I Am Dead)》將於9月在Steam和Switch平臺推出,官方也公布了最新實機預告,一起了解一下吧。
  • 解謎遊戲特輯 人家是女孩子了啦!
    該作是一款音頻敘事解謎遊戲,將廣播式的音頻表演 與沉浸式的多線敘事手法相結合,玩家依靠聽覺,在各個場景中漫步,通過竊聽各個角色之間的對話與空間中的音效,不斷進行跟蹤,推理與標記,從而最終發現故事真相。看似簡單的追兇和找貓過程,女孩對於貓詭異的執著,和拼命回到那個空無一人的家中,在父母死亡後過於冷靜逃亡和少量的悲傷,阿姨奇怪的態度遊戲採用了點擊解謎方式,點擊物品,產生對話,讓遊戲進行。對話設置了 A、B 兩種答案,玩家的選擇會影響解謎。總之還是一個很值得玩的遊戲。
  • 心靈感悟 | 森林閉關後感 — 對療愈和人生全新的感悟
    住在繁榮及交通便利的城市之中,我們完全與大自然和土地失去了聯繫,逐漸忘掉了,我們最原始所生活的樣子。以至於我們完全無法感悟到,相比我們最原始的生活,我們現代的生活已經有多麼的幸福。在此次閉關之中,我也有幸體驗了來自遠古印第安原始部落的一個極強的淨化儀式,我會在文章後期進行分享。首先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來自Orion的對於療愈/療愈師的感想和個人的感悟。Orion在他早年的經歷中(30歲之前),是個遇到了許多許多重大人生挫折和坎坷的人。
  • 《迷霧偵探》評測:有3個小時的時間享受半場好戲
    《迷霧偵探》看起來不僅忠於始祖,也參考了許多類似的優質題材,再將一些獨有的設計元素置入其中,讓它看起來既眼熟,又充滿新鮮感,仿佛在隱晦地暗示其中的奧秘,告訴玩家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地方。你可以隨意遊逛,很多地方暫時不能去,這些神秘地點會弔起你的胃口,讓你心生狐疑,想著以後再來探索。整個序章和第一章的節奏是穩定而緩慢的,作為頭陣,我認為這種節奏恰到好處。謎題有點緊俏,但這時還沒有多到讓人感覺畏懼。
  • 魔獸世界9.0塞茲仙林的迷霧走法教學 仙林迷霧怎麼走
    魔獸世界9.0塞茲仙林的迷霧走法教學 仙林迷霧怎麼走 發布時間:20-12-11 14:57 來源:遊民星空
  • 馬雷:做一個幸福的人,向死而生
    馬雷,後人生一站式服務平臺一空網創始人。他將殯葬搬到網際網路之上,搬到陽光中,讓更多人理解死亡,珍惜當下。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命的長度我們無法預測,生命的寬度和厚度我們可以活的更精彩,無悔這一段時光旅行。」馬雷用自己對生命的感悟,想要改變社會對殯葬和死亡的認知。
  • 人生感悟淺談
    因為工作原因,常會到學校做一點勵志類的演講,總會談到「人生」一詞。對於人生的理解,也基於自己的經歷和認識,自然膚淺而單薄。「人生」實在是一個深可深,淺可淺,人人都可談,人人都有感的話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經歷,就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活法,就有不同的精彩。那何為人生?我只能簡單說,就是人活著的過程。
  • 2018解謎類熱門手遊推薦 好玩的解謎推理遊戲排行榜前十名
    帶上有限的物資,你將進入危機重重的古墓之中,四處都有機關暗道,你只能憑著直覺和火光前行。棺材下可能是寶藏,亦或是怪物,戰鬥或是逃跑?這是你要考慮的問題。重重機關下,你又能走多遠?死亡隨時降臨,財物或是食物,你會帶走什麼? 人點燭,鬼吹燈,在火把熄滅前,記得一定要回去。
  • 國產解謎遊戲永進評測:與白裙蘿莉捉迷藏
    作為一款解謎遊戲,在遊玩過後,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它感人肺腑的故事,而非它的遊玩解謎過程。至於我是在誇它的劇情好,還是在說它的解謎差,任君想像……大背景,小故事  玩家剛進入遊戲,就被扔到有著奇怪廢墟的海灘上,伴隨著不斷閃回的記憶斷片,恐怕都會發出人生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