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兒》:了解英國歷史必看的電影——斯圖亞特家的那些事

2021-02-08 草莓與巧克力

《寵兒》推薦指數:★★★☆☆

 

一、摘要

 

《寵兒》是希臘鬼才導演的蘭斯莫斯的最新作品,蘭斯莫斯的作品向來以荒誕和詭異著稱。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蘭斯莫斯的老搭檔科爾曼、微茲和奧斯卡影后石頭姐三個人就演繹了一臺精彩的大型英格蘭古裝宮鬥劇。在剛剛落幕的第91屆奧斯卡中,儘管之前《寵兒》以10項提名與《羅馬》並肩領跑成為大熱門,三名女性主演均獲得了女主和女配的提名,但最終僅有科爾曼封后,10提1中略顯尷尬。

二、影片背景

 

英國有著恢弘的千年王朝往事,也有一大批對當今影視屆影響重大的英國導演和英國演員,所以有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來講述英國的歷史故事,比如近年來比較有名的《國王的演講》《至暗時刻》和《敦刻爾克》的奧斯卡三部曲、神劇《王冠》和之前斯嘉麗·詹森和娜塔麗·波特曼演繹的另一部英格蘭宮鬥劇《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由於英國皇室的國王都是通過繼承的,儘管王朝更迭,皇室的姓氏會改變,但從威廉一世開啟的諾曼王朝開始,歷代國王都是血脈相承。這一點不像中國的歷史,只要打得贏,外姓外族的普通人都能當皇帝。但也正因為需要繼承,所以英國的皇室經常要面臨絕後無人繼承的問題,所以王位的繼承有時就會十分混亂。

 

故事還要從安妮女王的爺爺講起,她爺爺是歷史書赫赫有名被送上斷頭臺的查理一世(堂堂國王被公開處死太慘了),之後英國差點沒改朝換代,還好之後安妮女王的伯伯查理二世復闢了,這才拯救了英國皇室。查理二世被人民稱為「快活王」,儘管查理二世和情婦有14個私生子,但和正宮王妃並沒有一個孩子,所以查理二世死了之後王位就傳到了安妮女王的爸爸詹姆斯二世這。

 

但她爸爸詹姆斯二世命也不好,被歷史書上一個不流血的光榮革命給打倒了。安妮女王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她姐姐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同性戀女王(還有其他的同性戀國王,不得不感慨腐國文化源遠流長),她姐姐深深的愛著一個王家管理員的女兒,奈何另外一個小姐姐是個直女,就算你是皇室也掰不彎,於是她姐姐就嫁給了她哥哥(喵喵喵?),還聯手繼承王位治國。因為姐姐是同性戀,自然和她哥哥又絕後了,於是王位才跌跌撞撞的到了安妮女王這。

 

結果就像《寵兒》電影裡講的,安妮女王隨在造人方面兢兢業業,卻皆以流產和夭折等失去了這17個孩子,屢屢經歷喪子之痛的安妮女王在電影中養了17隻兔子,並賦予了他們名字以及生日,來紀念自己的17個孩子。安妮女王駕崩之後,王位又傳到了她爺爺的姐姐家那面,也就是現在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她們家,這就是後話了。

 

在歷史上,安妮女王和丈夫還是十分恩愛的,而且也並不是同性戀,這一點應該是故事矛盾需要的改變。雖然在劇中安妮女王是一位昏庸無能、沒有主見、被人擺布的國王,但在歷史上,安妮女王統治期間實現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真正的合併,成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奠定了之後大英帝國最輝煌時代的基礎。

 

三、影片故事

 

扯完了歷史上斯圖亞特家族的事之後,再回來說幾句電影本身。

 

開頭的時候提到過蘭斯莫斯導演的作品向來以荒誕和詭異著稱,儘管蘭斯莫斯在本片中已經收斂許多,但還大量的慢鏡頭,魚眼鏡頭、巴赫和維瓦爾第的古典配樂,以及荒誕的人物表現和故事情節的濃鬱都彰顯著濃鬱的個人色彩。

 

本片還有導演精心設計的三場打獵戲,夾雜著一些隱喻作為劇情發展的標誌。

薩拉剛剛提攜阿比蓋爾為貼身侍女帶她第一次去打獵時,阿比蓋爾迷茫的眼神中是沒有目標的,自然也打不到鳥。在薩拉教導阿比蓋爾「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後,阿比蓋爾喊「Throw」時眼神堅定了很多,說明這時她已經有了目標,而且想好了要付出什麼代價。果然,第二槍打中了。

 

緊接著的一場戲阿比蓋爾就展示了她的目標是什麼:她開始勾引有過一面之緣的馬沙姆上校,利用和貴族的婚姻重新恢復自己的貴族身份,但第一次勾引馬沙姆之後背過身的表情告訴了我們,阿比蓋爾並不是很情願的。

 

但在勾引過馬沙姆之後,阿比蓋爾無意間發現了女王和薩拉之間的秘密,並在第二次打獵時暗示薩拉,這時阿比蓋爾只是想以此為把柄從薩拉這多得到些好處,但薩拉朝她放了一個空槍,讓阿比蓋爾動了和薩拉開戰的心思。

 

這時恰好薩拉忙於政務,兩個人出現了感情危機,給了阿比蓋爾趁虛而入的好機會,當阿比蓋爾用花言巧語和陪伴贏得女王好感時,薩拉及時的感到了危機,並在第三次打獵時警告阿比蓋爾,但這時阿比蓋爾的槍已經對準了薩拉,用鳥濺了薩拉一臉的血,宣示著兩人正式開戰,也為後面毀掉薩拉的臉埋下了伏筆。

 

隨後阿比蓋爾火力全開,一邊勾結託利黨黨首哈利,一邊加快了勾引馬沙姆上校的進度,一邊對女王展開了色誘,最終爬上了女王的床。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石頭姐演出時大尺度露胸的鏡頭原本是不在劇本裡的,是石頭姐表演時自己要求加入的,故意露出自己的胸面對著門假睡,這樣才能給薩拉最大的刺激和打擊。

 

但薩拉與女王的青梅竹馬並沒有那麼不堪一擊,面對兩人回暖自己即將失寵被趕出宮門,阿比蓋爾拿出了終極武器——下毒,並在薩拉消失的時間裡,把之前的資源都利用了起來,和哈利正式結盟,並嫁入貴族豪門,成為了貴族小姐。在新婚之夜用手給馬沙姆上校解決問題時,石頭姐瞪著大眼睛迷茫的看著牆壁,配合著節奏越來越快的交響樂,嘴裡自言自語的在念叨著,在宮鬥這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已經著了魔。

 

影片的最後,薩拉失去了權力和愛情,和丈夫被驅逐出境;阿比蓋爾在宮中生存了下來手握大權卻只能每天沉溺於花天酒地,屈膝於女王的腳下;只有安妮女王擁有著永恆的權力,但除了權力之外,她已一無所有,只能被這深宮永遠的囚禁。結尾阿比蓋爾和女王的臉與一群兔子重合在一起,仿佛寓意著故事裡的每個人都是兔子,在被人寵愛和餵養時,也會被人拿在手裡玩弄,在這鴨子賽跑和血橙砸裸男的荒誕世界中,誰又是真正的寵兒呢?

相關焦點

  • 想全面了解英國歷史文化嗎?有這些紀錄片就夠了!
    >你對這裡的歷史和文化真的了解嗎?都會對英國有更深的了解!A History of Britain對於一個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來說,本片是很好的教材。對英國歷史有點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風流的亨利八世因為有六個妻子,但傳說他的每個老婆都十分短命,因此每當他挑選新的妻子的時候,父親們都會帶著女兒離得遠遠的。
  • 極簡英王世系——斯圖亞特王朝
    與之相比,斯圖亞特家族的國王們,實在是太普通了。甚至連東方的蠻夷,俄國的彼得一世的光芒,都比他們閃耀。估計好萊塢也這樣想,描繪斯圖亞特王朝的影視作品比較少,2000年後更難看到。大家如果想要輕鬆地了解這段歷史,可能需要去找BBC紀錄片了。但是,在我們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它卻是被著墨最多的一個(但沒什麼卵用,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還是沒什麼映像)。
  • 福利 | 奧斯卡頒獎禮上名副其實的寵兒——《寵兒》,劇本下載!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編劇:德博拉·戴維斯 / 託尼·麥克納馬拉主演:奧利維婭·科爾曼 / 艾瑪·斯通 / 蕾切爾·薇茲 《寵兒》是由歐格斯·蘭斯莫斯執導,蕾切爾·薇姿、艾瑪·斯通、奧莉薇婭·柯爾曼主演的英國真實歷史改編劇情片電影,於2018年8月30日在義大利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
  • 從西方人姓名的含義切入,說說英國斯圖亞特家族和王朝的盛衰興亡
    他們很快想到了蘇格蘭,想到了斯圖亞特家族。 當時的蘇格蘭並非英格蘭的附屬國,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國王正是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詹姆斯·斯圖亞特。他們和都鐸家族是親戚關係,所以在接到英國人的邀請時,他欣然接受,成為了詹姆斯一世。接下來,他和他的子孫們開始統治英國,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斯圖亞特王朝。
  • 「女王」科爾曼奪威尼斯影后 《寵兒》成最大贏家
    》)、喬·阿爾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眾多實力大咖聯袂出演的歷史宮廷大片《寵兒》,在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真正成為「寵兒」,主演奧利維婭·科爾曼摘得影后桂冠,影片獲得評審團大獎。《寵兒》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口碑炸裂,爛番茄新鮮度在影片首映後一出爐便飆升到100%,之後穩定在96%,而觀眾想看指數一直保持97%的高水品。MTC評分也高達91分,五家媒體打出了滿分。專業媒體人和影迷都毫不吝嗇給予高度評價。
  • 你該了解的英國歷史,關於查理一世——英格蘭斯圖亞特王朝國王
    從而開始斯圖亞特王朝對蘇格蘭的統治。1503年斯圖亞特家的詹姆斯四世與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女兒結婚。其後裔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繼承英國王位,是為英王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詹姆斯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統治時期,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推翻查理一世,英國成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闢。
  • 關於寵兒,安妮女王的幸與不幸,你會想了解的幾件事!
    《寵兒》是以18世紀初英國安妮女王時期,發生的新寵女官艾碧嘉與莎拉詹寧斯即馬爾堡公爵夫人的政治鬥爭事件做為改編,導演尤格藍西莫以黑色幽默的驚悚調性,訴說了這段歷史。《寵兒》這部電影在各大影展的評價極佳,其中在最受矚目的2019年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一共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10個獎項。電影主要落在安妮女王及艾碧嘉、莎拉三個角色身上,不過如能知道一些電影的故事背景及真實歷史,相信對《寵兒》能有更多的了解,以下提供5個重點,供你在觀影前或觀影后,皆可閱讀參考。
  • 瑪麗•斯圖亞特——選擇的力量
    瑪麗•斯圖亞特茨威格擅長寫歷史傳記,寫了很多文學家,也寫像拿破崙這樣的偉岸人物。她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審判並被處以極刑的國王,開創了君主也可以被審判處死的先例,如果沒有她的引頸就戮,她的嫡孫查理一世不可能被推上斷頭臺,法國的路易十六與其王后也不可能被推上斷頭臺。
  • 電影中的名畫·17 ||「英國版<延禧攻略>」《寵兒》中的三幅世界名畫
    這是關於英國版<延禧攻略>——《寵兒》(The Favourite, 2018)中的三幅世界名畫的藝術分享!蘭斯莫斯執導的影片《寵兒》由希臘鬼才歐格斯·蘭斯莫斯執導的影片《寵兒》(The Favourite, 2018),圍繞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國王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現在筆者趁熱打鐵,介紹英國歷史的十個冷知識,同樣的,歷史教科書不會教任何一個,只有自己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5世紀的七國時代,但七個國家都不被視為英國歷史的朝代,後世把威塞克斯王國統一英格蘭後,變成了威塞克斯王朝,視為英國歷史第一個朝代,這個朝代第一個國王就是統一英格蘭的愛格伯特。
  • 【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巡禮③】《寵兒》:獨得恩寵不過是個笑話!
    在前不久的第76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上中,奧利維亞·科爾曼憑藉在《寵兒》中的精彩表現捧得了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的獎盃,隨後這部由歐格斯·拉斯莫斯導演的電影又以最佳影片、導演、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等共計12項提名領跑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8部BBC歷史記錄片,輕鬆了解英國以及世界歷史
    絕對適合英國方向的國際生觀看。總共15集,內容豐富、涉獵廣泛,生動詳細地講述了英國歷史上的那些事兒。  從新石器時代到日不落帝國,這部紀錄片能夠滿足觀眾了解英國文化的全部需求,比歷史教課書生動有趣多了,還能沉浸於醉人的英音中聯繫英文發音和語法,對學生不論是英語還是歷史方面的學習夠很有幫助。
  • 艷后瑪麗一世之子——詹姆士 斯圖亞特,英格蘭、蘇格蘭的雙料國王?
    瑪麗一世——瑪麗 斯圖亞特 在西歐的歷史上,中世紀及其後期的封建王朝曾經有這樣一條繼承規矩——只要擁有王室血統,就能獲得合法的王室繼承權。 但是,16世紀的貴族們曲解引申了《薩克利法典》的內容來部分否定這一繼承規矩。
  • 英國的王朝歷史丨知多少
    「懺悔者」愛德華愛德華的繼承人哈羅德二世,在黑斯廷斯之戰殉國,徵服者「諾曼第的威廉二世」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開啟了英國歷史上的諾曼王朝。伊莉莎白一世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 《寵兒》:權力與愛情的泡沫
    《寵兒》以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任女王安妮的統治時代為背景,講述女爵莎拉和僕人阿比蓋爾為了得到女王信任而勾心鬥角的故事。電影內容、人物塑造等均以真實歷史為藍本,當然也不乏野史八卦,是一部不很嚴肅的歷史題材影片。不過電影素材本身兼具人性與歷史深度,解讀空間可謂巨大,「權力與愛情」則是解讀《寵兒》必不可少的關鍵點。
  • 【英國歷史劇觀影指南】漫天的亨利與伊莉莎白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英國歷史劇是大量集中在「蘭開斯特王朝」到「都鐸王朝」時期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都鐸王朝,誕生了一位偉大的作家,他寫了大量以描寫前朝國王八卦為主的歷史戲劇,從蘭開斯特王朝如何奪得王位,一直講到約克王朝如何失去王位。這位偉大作家的名字叫——
  • 【票·資訊】《寵兒》包攬英國獨立電影獎10項大獎,《羅馬》獲最佳國際獨立電影
    點擊上方關注 ↑希臘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的新作《寵兒》,本周日成為了英國獨立電影獎(British
  • @全體成員,金融界人士必看的9部經典金融電影
    電影是一門藝術,投資也是一門藝術,那麼當電影遇上金融,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金融電影一般取材於真實事件,還原了當時驚心動魄、爾虞我詐的金融職場,也讓觀影者回顧了這些「金融戰」的前因後果,也讓我們了解金融史發展的脈絡。
  • 推薦4部女生成長必看電影,帶你了解別樣的電影人生
    大家認為女生成長過程中必看的電影有哪些?是哭的天昏地暗的泡沫劇,還是高顏值歐巴的韓國偶像劇。其實不止如此?今天影子給大家推薦幾部我認為女生成長必看的電影,顛覆你對女生觀影水平的認知。了解一下吧!電影講述一個叫千尋的9歲城市女孩與父母迷失在一個神隱的國度,父母被魔法變成了豬,女孩便一個人開始在這個奇幻國獨立成長之旅的故事。影片通過千尋的故事告訴所有女生相信自己的潛力是無限的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身處陌生環境也要發揮自身最大潛能贏得挑戰。
  • 【投稿】《男神》同人文——塞伊*斯圖亞特by無瀾
    難道是因為那些年的鬥嘴嗎?他想到這裡,忍俊不禁。真得已很多年了,找了很多年,兒女屬下都勸他別那麼執著,好似他是詩中因愛死因愛生的悲情主角一樣,實際上,只有斯圖亞特自己明白,在這麼多年裡,他從未感到過分的失落與痛苦,不會瘋魔,也不哀慟。他很輕鬆,來來往往他樂在其中,按理說不狂熱不真愛,但他確實明白他對塞伊不一樣,姑且先用人類的「喜歡」「愛」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