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不死

2021-01-11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轉自犀牛娛樂,作者島主,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10月20日凌晨,豆瓣「廣播消失」後的第14天,動態功能正式恢復。

就在兩周前的差不多同一時間,豆瓣用戶們一如往常地發著動態,但漸漸地有人發現,刷到的友鄰動態停滯了,而自己發出去的內容後面會有一個小小的「鎖頭」,僅自己可見。簡單來說,「我發的東西別人看不到,別人發的東西我也看不到。」

一開始用戶們以為只是正常的系統調試,畢竟豆瓣的伺服器是出了名的差,出現「開小差」這樣的狀況很正常。但到了第二天動態功能仍舊沒有恢復,用戶們開始慌了。

按照慣例,流言四起。有人說豆瓣是被電影片方告了,攤上了麻煩;有人說豆瓣小組和動態裡有涉及政治的內容,被上級約談了;還有人說豆瓣這是要全面升級,開始把一些版塊進行合併優化……

眾說紛紜,但豆瓣官方始終沒給出一個解釋。動態功能停止的同時,部分小組也在陸續被雪藏,數量超過50個,其中也包括「瓜組」「鵝組」這樣的「頭部小組」。有網友發消息給豆瓣客服,對方回應:動態功能將在20號左右恢復。

對,也就是今天。

從零點開始,很多用戶焦急地反覆刷新,那種心情比過年回家搶火車票還要急切。還好豆瓣沒有令用戶們失望,在0:20分左右動態功能如約恢復,豆瓣社區頓時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仿佛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般,紛紛發動態問候慶祝,甚至有人提議,要將每年的10月20日定為豆瓣的復活節。

這當然是玩笑,但用戶對這裡的愛可見一斑。實際上這兩周以來,最心急的莫過於豆瓣用戶們了。豆瓣作為一款社交平臺,雖然最出名的是電影評分、書影音記錄等版塊,但很多忠實的用戶還是更注重其「社交」的功能,而動態就是他們發表言論、結交朋友的最好渠道。有的人甚至關閉了微信朋友圈,每天只刷豆瓣的動態。

豆瓣官方沒有正面回應是最令人心急的,用戶們不知道事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個個都如「老母親」一般:20號功能能否恢復?如果能,會恢復成什麼樣?如果不能,什麼時候可以恢復?

不穩定的因素出現,內訌隨之而生。一些激進的小組用戶指責動態用戶「不愛國」,而動態用戶則認為是小組用戶禍害了豆瓣,斷送了這最後的「精神角落」。平時看上去和和氣氣的豆瓣社區,瞬間亂成了一鍋粥。

官方不發聲,原因不明朗,但這阻擋不了用戶們對於豆瓣的熱情,一場「保衛豆瓣」戰役正在悄然打響。

保衛豆瓣

打這場硬仗首要任務,是儘量多地留住豆瓣現有的用戶,避免造成流失。對於豆瓣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社區來說,「人」確實是這個平臺能夠繼續走下去的重要元素。

既然動態發不了,我們還有小組啊。於是一些豆瓣用戶自發地建立了一些「過渡小組」,邀請了其他用戶進入小組中。動態和小組的不同之處是,動態即時性強,很像朋友圈,而小組更像貼吧、天涯時期的版聊,需要按「樓」回復,但至少還能讓用戶們有一些歸屬感。

很快,這當中最早建立的「過渡時期版聊」小組進組人員與日俱增,目前已接近十萬人。小組管理員生怕會有不安分因素湧入,及時關閉了進組大門。與其他平臺可能會有「殭屍號」等情況相比,豆瓣一般情況下帳號背後都是真人,可以想像一下十萬人擠在一個房間裡的盛況。

人暫且是留住了,但習慣了用動態的用戶們還是會覺得彆扭。畢竟如果喜歡版聊的話,直接去貼吧、虎撲等社區就好了,何必待在豆瓣?雖然大多數的用戶還是展現出了包容和理解,但仍有少部分人在小組中唱衰豆瓣,製造焦慮。

迫於無奈,用戶們只能不斷地向豆瓣官方求證具體的恢復時間,豆瓣方面雖然不便發聲,但也在做出一些積極的嘗試。比如用戶們最看重的書影音動態(為電影、書籍、音樂寫評論打分),就在「推薦」這個版塊中偶爾放出幾條來讓大家解解渴。

這當然還不夠,身為文藝青年的豆瓣用戶們深知輿論宣傳的重要性,於是紛紛拿起筆來,自發地為豆瓣寫文章。最近兩周,很多公眾號都布了關於「豆瓣不能死」這一主題的評論,都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用一位豆瓣作者的話來說:「我們除了買兩本豆瓣的日曆之外,也就只能通過寫字的方式來支持一下它了。」

精神角落

與動態相比,豆瓣用戶更願意叫「動態」為「廣播」。

其實「動態」原來的名字就是「廣播」,這個詞可能更有感覺一些。可以想像一個用戶舉著大喇叭對著社區裡的人說出自己平時在朋友圈裡想說但不敢說的話,這種感覺很獨特,也是豆瓣帶給用戶比較別致的體驗。

豆瓣創始人兼CEO阿北(楊勃),曾經說過一句蠻著名的話:「盈利一點也不庸俗,只有庸俗是庸俗的。」一直以來,豆瓣的變現速度都很慢,現階段除了線上課程、豆瓣豆品和廣告合作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更直接的變現方式。

豆瓣很注重用戶的體驗,所以就連露出廣告都儘量隱晦一些。除了平時打開APP能看到開屏廣告之外,大部分廣告都夾在動態當中,而且數量並不多,基本上都是與文藝青年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說起來豆瓣不是沒有進行過商業化的嘗試,2011年完成C輪融資後曾經推出多款產品,但最後大多都無疾而終。

一拍一、豆瓣東西、豆瓣一刻,還有差點消失的豆瓣FM……這些都是曾經令豆瓣用戶印象深刻的產品,推出之初都被寄予厚望,但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成為了歷史。用戶對於豆瓣產品的研發一直持複雜態度,一方面希望可以優化體驗,一方面又不希望它離想像中的樣子偏差太遠。

說起來豆瓣的註冊用戶量蠻可觀,至少有1.5億以上,但每天活躍在社區的用戶並不多。大多數人註冊豆瓣其實都是為了查電影評分、逛鵝組瓜組,需要的時候打開看看,不需要的時候也不會想起,這種性質註定豆瓣只能成為小部分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不過漸漸地,豆瓣電影評分已經成為了國內最權威的電影評分體系之一,與貓眼、淘票票等普通觀眾更多的情況相比,豆瓣用戶對於電影的打分更加苛刻,標準也會更高。尤其是近年來湧現了大批的豆瓣影評人,更是令影視從業者們不敢輕視豆瓣的力量。

對於很多用戶來說,豆瓣不僅僅是精神角落,甚至成為了精神世界的全部。在朋友圈信息愈加趨同、微博信息愈加流量化的今天,豆瓣上的交流還保有一絲難得淳樸與真誠,這分外可貴,也使得這批用戶們在「豆瓣遇難」的情況下,仍不離不棄,堅守在這片精神土地上。

豆瓣不死

其實近年來,豆瓣多次都從「死亡邊緣」被拉了回來。因為電影打分的事情,豆瓣攤上了不少官司;而部分用戶屢屢發布觸及高壓線的言論,更是讓豆瓣始終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面是用戶發聲,一面是大環境的壓力,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豆瓣,不得不學的「圓滑」一些。一個最近的例子,國慶檔三部影片,開分後豆瓣評分都在7.0分以上,而且部分給出低分的評價會進行審核,後臺有選擇性地放出。最嚴苛的豆瓣尚且如此,也難怪今年會成為一屆「沒有差評的國慶檔」了。

「圓滑」是為了更好地活著,雖然豆瓣選擇了這樣妥協的方式,但大多數用戶都表示理解,因為在潛移默化間,豆瓣已經形成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放到電影評論領域來說,是要堅持公平公正,而放到人生態度來說,是要活出最真實的自己,不畏懼別人的目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可能是豆瓣最可貴的地方,也是豆瓣精神不會衰亡的原因所在。自由與公平是人人都嚮往的,豆瓣只是這些精神的集中體現而已。即使有一天豆瓣真的「死」了,但在這些精神的感召下,也許還會出現「豆腐乳」「甜麵醬」也未可知。

當然經過十餘年的積累,豆瓣還是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很多創業者曾經試圖效仿阿北的模式,製造一個新的「豆瓣」出來,但大多無功而返。底蘊的積累同樣關鍵,豆瓣用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這不僅是讓用戶信任平臺,更是要讓用戶把這裡當成「家」。

如今豆瓣涅槃歸來,但接下來勢必會對觸及高壓線的言論管控更加嚴格。可能會有人說:「你們平臺倡導的自由呢?」但仔細想想,豆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護大多數用戶的「發聲自由」。

畢竟豆瓣確實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它平安回來了,回來就好,只要回來就還有希望,真誠地祝願它越來越好。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豆瓣不能死
    豆瓣不能死,豆瓣不會死 除了豆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中,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以「文藝青年」為目標用戶的大網站,因為文藝青年往往不是有錢人,更是因為文藝青年的錢不是輕易能賺到的。 即使放眼世界,也很少有人在文藝上做文章,其中之一是Goodreads,也有人將其稱為美國豆瓣。
  • 慢公司豆瓣:只要不死,就讓我們這樣喪著吧
    豆瓣的第一位員工,「教授」洪強寧是豆瓣的第兩千多號註冊用戶,副總裁耿新躍的員工編號是12,在來豆瓣之前也已註冊豆瓣,來豆瓣是想做個「自己也是它的用戶的產品」,Ran 出租過房子,甚至通過租房結識了至今關係很好的朋友。更多的豆瓣用戶因為「上班可以刷豆瓣」、「阿北死忠粉」、「崇拜豆瓣的編程技術」等原因加入豆瓣。
  • 豆瓣8.3分,《殺不死》殺死了一片國產劇!
    拍了一部豆瓣滿分作品《殺不死》,當然這只是首播當日的數據,現豆瓣評分已降到8.3!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這裡有「水分」!「裡面」公關團隊肯定了不得,收買起豆瓣網友來了。然而出乎意料,並沒有在網絡上看到太多《殺不死》的宣傳稿,僅有的幾篇微信文還幾乎都是出自劇組團隊。
  • 雖然豆瓣正在變成「另一個微博」 但豆瓣不能死
    甚至有人戲稱,在豆瓣的商業化道路上,用戶比創始人還要著急。 豆瓣不能死,豆瓣不會死 除了豆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中,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以「文藝青年」為目標用戶的大網站,因為文藝青年往往不是有錢人,更是因為文藝青年的錢不是輕易能賺到的。
  • 【沙發管家】良心推薦 豆瓣8.4高分的: 《殺不死》電視劇全集!
    由《毛騙》原班人馬打造的良心懸疑網劇《殺不死》正在騰訊視頻獨家熱播中,這部不按傳統超級網劇套路:非IP無明星加持的網劇,不僅僅是燒腦急智的故事大片
  • 史上最窮劇組竟拍出豆瓣最高分網劇 《毛騙》和《殺不死》成就不一樣的中國影視劇
    最近,由河北優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見獨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網劇《殺不死》,便在騰訊上熱播,業評和口碑都相當不錯,豆瓣評分高達8.3分。 據了解:網劇《殺不死》的導演李洪綢及製作團隊優映文化,正是2010~2015年出品的網劇《毛騙》的原班團隊。《毛騙》的豆瓣評分最高達到9.6,在國產劇口碑榜的金字塔尖,與它齊平的只有《大明王朝1566》。
  • 聽說豆瓣要掛,死忠粉表示淚流滿面,官方回應:假的
    今天聽說,豆瓣要閉站,嚇得我趕緊去查看真假。有網友說:豆瓣是被傳要清空了?網友評論:祝願豆瓣天長地久,感謝@阿北,他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豆瓣是目前最寬鬆的社交平臺了,要考慮到現實,我現在淚流滿面,不想豆瓣結束,思路很亂,因為不舍。
  • 我在豆瓣小組被人槓死了……
    昨天,小編刷知乎的時候,被推薦了這麼一個話題:豆瓣上最值得加入的小組有哪些?乍一看,這個問題很平常,回答不多,只有42個。但是我點進去看了一下回答時間,發現從2013年1月份到前兩天,每年都有人回答這個問題。一時間,我不知道該誇知乎推薦做得好,還是豆瓣活得老。我之前豆瓣刷得不多,平時就看看評分,標記下看過的東西,對我而言,豆瓣只是個工具。
  • 洛基不可能死!洛基不可能死!洛基不可能死!
    霎時間,大家鬼哭狼嚎、哭爹喊娘,所有關於洛基沒死的假設全部幻滅。如果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請跟著海豹君一起回到《復仇者聯盟3》的片場——「阿斯加德王子、奧丁之子、約頓海姆的合法國王、詭計之神。」洛基陳述完他的這四個身份之後,準備壯烈赴死。
  • 豆瓣9.3分,這部偶像劇天花板,嗑死我了!
    最近,在小清新界已經揚名立萬的泰國偶像劇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播出2集後,《假偶天成》就在豆瓣收穫了9.3的高分,第三集播出後,依然高分不下,甚至出現了各種嗑CP嗑到頭腦發昏,要拿腦袋哐哐撞牆的影迷們,在短評中頻頻留言虎狼之詞,以表達對這部劇的痴狂。在豆瓣9分以上是什麼概念,拿其他電視劇比較下就一目了然。
  • 豆瓣9.5!這個故事的男主一出場就死了~
    順帶一提,這款將近快10年前發售的遊戲,依然能在豆瓣獲得9.5的高評分——那究竟是什麼讓它如此「永垂不朽」呢?這是一款圈內驚嘆神作、圈外無人知曉的小眾佳作的代表,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說它到底有多「詭」。而如果我附身的對象是剛剛死去的人,則可以回到TA死前的四分鐘——於是我和那名女人靈魂連接,回到了她死前的四分鐘。這次,聰明的我附身在垃圾場裡的大鐵球上,直接砸死了殺手,救下了她。事情結束後,我發現死過的人會產生「靈核」,通過這個我也能和他們對話。因此我通過交談得知,我剛剛救下的這個女人是個刑警,名字是鈴音。
  • 豆瓣創始人阿北:我不喜歡被改變
    它無比堅定地捍衛者自己要成為某種文藝評價中的公器的地位,有媒體曾深入水軍群體揭秘採訪,水軍的圈中人聲稱,他們幾乎不願意接受那種在豆瓣刷單的工作,因為幾乎刷不動。阿北也曾經公開表達過,他們對於評價公正的堅持願意接受所有人檢視。不管是否是豆瓣的用戶,豆瓣這兩個字你肯定在熟悉不過了。
  • 多點這樣的良心劇,國產劇就殺不死
    它就是——《殺不死》這部劇有多牛逼,首播的時候,豆瓣的評分達到了10分。和那些靠著粉絲經濟的某些國產劇真的是一點都不一樣耶,《殺不死》就是以故事取勝。小編簡單說說這部劇講了啥吧。而所謂的「殺不死」又是什麼?小編認為,主人公木頭和哨子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之後,第一層的殺不死,是說兩個人在這些危險的事件中,都倖存下來。
  • 豆瓣評分最高的「禁片」:看完這部電影,就像死了一回
    此時的哈瑞和瑪麗安,也已踏上了這條不歸路,只不過他們現在還不願接受而已。為了滿足日益加劇的癮,哈瑞和夥伴走上了「以販養吸」的絕路。未來、理想、人生,都在這些化學品面前變得毫無意義。抱著這種「今宵有酒今宵醉」的逍遙態度,他們絲毫不顧及明天,在迴避與逃避中高喊著「活在當下」的口號,漸漸糜爛。
  • 豆瓣7.0,三級片+蒼井空的《復仇者之死》很值得看!
    今天十三要大家安利一部蒼老師的電影——《復仇者之死》。它是一部三級片。蒼井空+三級片,這兩者之間能擦出什麼火花?這兩個噱頭加在一起,不少人會嘿嘿一笑。《復仇者之死》【觀看地址:十三沒有】趕緊把奇怪的念頭掐死,這部三級片主題嚴肅而莊重。它入圍過不少重要獎項,包括臺灣金馬獎。
  • Netflix(奈飛)最新劇集・愛死機器人第一季中文版(成人動畫,豆瓣評分:9.4)
    關注愛貓狗商城,微信公眾號 回復五個字「愛死機器人」立即看劇—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評分 9.4)導演: 維克多·馬爾多納多 / 加布裡埃爾·彭納基奧利 / 阿爾弗雷多·託雷斯 / 弗蘭克·巴爾森 / 阿爾貝託
  • 一群不敢死的中國人,豆瓣9.3分年度最佳
    今天我不準備講虛構的電影要講一個完全非虛構的用純粹的真實和平凡感動眾生的一開話就豆瓣評分9.2分的中國紀錄片《中國醫生》第一集的名字叫做摯誠,不敢死的醫生>為什麼是不敢死我們一起往下看故事採用完全實拍的模式沒有找演員也沒有設計什麼虛構劇情的將鏡頭對準了那些為我們所有人守護健康甚至生命的醫生們第一位醫生叫做朱良付河南省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主任醫師
  • 來自生命的力量-《不死法醫》
    豆瓣評分 8.4,講述一個擁有不死之身的法醫的一生。兩百年前的一場意外,男主亨利獲得了永生。不僅長生不老,青春永駐,而且還獲得了超越生死的力量。如果不幸死亡,就可以立刻能在附近的一條河流裡重新復活。別人都在尋求各種辦法活著的時候,亨利卻在試圖尋找永久死亡的辦法。
  • 【不死法醫】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
    不死法醫 Forever (2014)導演: 布拉德·安德森編劇: 馬修·米勒主演: 艾恩·格拉法德 / 阿蘭娜·
  • 【美劇】不死法醫 Forever (2014)
    類型: 劇情 / 犯罪官方網站: abc.go.com/shows/forever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4-09-22(美國)集數: 22單集片長: 43分鐘又名: 不朽法醫 / 永恆不死法醫的劇情簡介 · · · · · ·  亨瑞(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 飾)是紐約城裡最著名的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