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殺死那隻看透了真相的猴子

2021-03-02 史料搬運工

洪武八年元旦,劉基拖著病軀,上朝給朱重八拜年,在奉天殿內寫下一首七言律詩,歌頌大明朝欣欣向榮、萬國來賓。末了一句,卻是悲難自抑:

朝堂上全是意氣風發的英傑才俊,只有我這個頭髮白了的糟老頭子是無用之物。

這是劉基留在世上的最後作品。

這位65歲的開國老臣,本已於洪武三年隱居家鄉青田,不交友、不接觸官府,不談論時政,只求有一個善終的晚年。然而,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有人告發他看中了談洋(位於福建浙江之間)這個地方有王氣,要在那裡給自己搞一塊墓地。朱重八勃然大怒,奪了他的俸祿。為求保命,洪武六年七月,劉基倉皇離開青田老家,趕赴南京城,向朱重八磕頭請罪,不敢有任何辯解,「惟引咎自責而已」。

劉基的主動來京,暫時保住了他和家人的性命。但朱重八沒說可以回鄉,他也只能繼續待在南京城,時刻準備好,迎接朱重八突如其來的各種羞辱。比如,回京後的第二個月,朱重八就小題大做,以「不陪祭而受胙」(不參加祭祀活動卻分享祭祀用的肉),把劉基拉出來點名批判,說他「學聖人之道」,卻如此這般不檢點,哪有半點符合「禮」;點名批完,又從側面插刀,說武人不懂禮,他們不去參加祭典卻吃了胙肉,倒是不必責備。

有家不能歸、有辱不能避,這樣的日子,讓劉基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洪武七年,劉基送宋濂之子還鄉時,鬚髮大半已白,牙齒掉了十三四顆,左手「頑不掉」(大概是麻痺不能動作之意),耳朵已聽不見,腳也跛了。

或許是親眼確認劉基已是風中殘燭,洪武八年三月,朱重八終於允許劉基返鄉。他抓住最後一個打擊、折辱劉基的機會,寫下一份非常冷漠、充滿了語言暴力的「允許歸老詔書」。

這份詔書,將朱重八的冷酷本性暴露無遺。所以,後來收入《太祖實錄》時,它成了「略稿」,所有無情的詞句都被刪除。惟《誠意伯文集》中,仍恭恭敬敬載有原文,照錄於下(不耐者可跳過):

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爾劉基栝蒼之士,少有英名,海內聞之。及元末群雄鼎峙,孰辨真偽者誰?歲在戊戌,天下正當擾亂之秋,朕親帥六軍下雙溪而有浙左,獨爾栝蒼未附,惟知爾名耳。吾將謂白面書生,不識時務,不久而栝蒼附,朕已還京。何期仰觀俯察,獨斷無疑,千裡之餘,兼程而至,謁朕陳情,百無不當。至如用徵四方,摧堅撫順,爾亦助焉。不數年間,天下一統。當定功行賞之時,朕不忘爾從未定之秋,是用加以顯爵,特使垂名於千萬年之不朽,敕歸老於桑梓,以盡天年。何期禍生於有隙,致使不安。若明以憲章,則輕重有不可恕;若論相從之始,則國有八議。故不奪其名而奪其祿,此國之大體也。然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己,將謂己是而國非。卿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趨朝,一則釋他人之餘論,況親君之心甚切,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惡言不出者歟!卿今年邁,居京數載,近聞老病日侵,不以筋力自強,朕甚憫之。於戲!禽鳥生於叢木,翎翅幹而颺去,戀巢之情,時時而復顧。禽鳥如是,況人者乎!若商不亡於道,官終老於家,世人之萬幸也。今也老病未篤,可速往栝蒼,共語兒孫,以盡考終之道,豈不君臣兩盡者歟?

詔書的大意是:你劉基早年歸附於我,幫助我建功立業,我也沒虧待你,給你加官進爵,給你各種榮耀。然而,你劉基犯下的罪行(即所謂給自己找有王氣的墓地),走法律程序,那絕對不可饒恕;講功勞人情,則有「八議」的條款可以減刑,所以朕只奪了你誠意伯的俸祿,沒摘掉你誠意伯的爵位。你如果是個愚蠢之徒,必然要來找朕申辯,強調自己無辜,進而凸顯是朕錯了。不過,你是一個善於為忠的人,不作任何辯解就主動跑來南京認錯。你是一個不向朕要好名聲的人,你是一個不向朕口出惡言的人。所以,如今你老邁多病,朕放你回鄉去,與兒孫好好團聚,好好死在家中。

這詔書的遣詞造句,全是秦制君王們發明出來的鬼話、渾話與屁話——君王永遠正確,即便君王錯了,臣子也不許辯解、不許反駁,臣子要用主動認錯來鞏固君王的永遠正確。臣子被君王污衊,天然沒有辯解的權利,否則就是不忠,不忠就該死,且會被剝奪死在家鄉、死在家中的權利。秦制之下,只有「國之大體」,沒有個人的尊嚴,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國」(其實就是他朱重八),追求「己是而國非」者,統統要死。

一個月後,劉基病死於浙江青田,他的臨終遺言,是告誡子孫千萬不要做官,千萬不要再去侍奉君王——因為所有的秦制君王,都會厭惡劉基這樣的知識分子,而且是一種基於價值觀的深層次厭惡。

比如,朱重八所要的「忠」,與劉基所願意奉行的「忠」,就永遠不會是同一種東西。

朱重八要的「忠」,是寫在侮辱劉基的詔書裡的那些鬼話、渾話與屁話——臣須永遠無條件服從「國之大體」,也就是永遠服從他朱重八,永遠奉朱重八為絕對正確。

劉基所認同的「忠」,寫在《春秋明經》當中。他說,忠之大者,是「以道事君」;他信奉孔子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他還說,所謂君臣交往要以「禮」相處,「禮」就是二者之間要不能徇私,因為彼此是公事上的上下級關係,不是私人間的主僕關係;所謂臣與君共事要以「忠」自處,「忠」就是站在公事立場責難、批評和提意見,不是阿諛、承順與唱讚歌。(劉基原文:仲尼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謂之以禮,則不可以為私也;謂之以忠,則不以趨走承順為恭,而以責難陳善為敬也。)

衝突的結果,是朱重八的屠刀,戰勝了劉基的信念。劉基為了活命,不但要卑躬屈膝去踐行朱重八那些關於「忠」的鬼話、渾話與屁話,還得忍受朱重八對自己政治理念的直接羞辱。「胙肉事件」中,朱重八的點名痛罵,切入點正是劉基的「謂之以禮,則不可以為私也」——你不是成天講君臣相處要遵循「禮」、「不可以為私」嗎?如今你不去參加祭典、卻堂而皇之吃起了胙肉,這不是「私」是什麼?你所謂的「禮」又在哪裡?

朱重八在玩殺人誅心。劉基能申辯說朝廷多年來一直這樣分胙肉嗎?能申辯說自己乃是無意之失嗎?能抗議胡惟庸也吃了胙肉、也沒參加祭典,為何皇帝不點名批判他嗎?當然不能,一旦這樣做了,就成了追求「己是而國非」,就成了朱重八標準下的不忠之臣,自然,也就永遠沒了死於故鄉、死於家中的機會。

唯一能做的,是含垢忍辱。

忍辱期間,劉基寫有一篇題為《二鬼》的寓言,將自己比擬為一隻被天帝誤會的鬼(該寓言的寫作時間存在爭議,此處是筆者的判斷)。天帝(暗指朱重八)派了飛天神王率五百夜叉,拿著金繩、鐵網來抓鬼,然後將之關在鐵柵之內,給衣穿給粥喝,惟獨不許這鬼「突出籠絡外」,因為天帝擔憂這鬼脫了牢籠,將會「踏折地軸傾天維」(暗指劉基被污衊尋求有王氣的墓穴),將地軸弄斷,將天維推到,掀起大風波。劉基在寓言裡說,天帝多慮了,這隻鬼如今所求,不過是「不寒不餒長樂無憂悲」,有衣穿有飯吃就很開心滿足,這隻鬼還相信,只要安靜待在鐵柵之內,終有一日天帝會「息怒」,會「解猜惑」,那時,鬼就可以離開鐵柵,回到天帝身邊,「依舊天上作伴同遊戲」。

滿篇皆是求生欲。

但朱重八不會放過劉基。他清楚劉基並非真的服膺於自己的價值觀,也清楚劉基真正的思想旨趣何在——寓言集《鬱離子》是劉基元末隱居時的名作,其中有一篇石破天驚的《楚人養狙》,朱重八是知道的:

楚有養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夭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悟。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鬱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來覺也,一理有開之,其術窮矣。(《鬱離子·術使》)

「狙」是一種猴子,說的是民眾;靠奴役猴子為生的「狙公」,說的是帝王。狙公霸佔了猴子們十分之一的勞動成果,卻說是自己養活了猴子。某天,一隻小猴提問猴群:山上的果樹是狙公種的嗎?沒有狙公你們無法獲得果實嗎?既然答案都是否定的,你們為什麼要受他奴役、並將這奴役視為一種理所當然呢?於是猴群幡然醒悟。寓言的末尾,鬱離子,也就是劉基自己,跑出來點題:世上那些用「術」來控制百姓、愚弄百姓,而不是以「道」治國之人,就是狙公。等猴子們醒悟過來,狙公的「術」就要失效,狙公就要餓死。

不幸的是,懂得許多道理的鬱離子,在元末亂世中不慎失足,投入到了狙公陣營;而待到他發現朱重八是一位活生生的狙公時,又已是泥足深陷難以自拔,只能在詩作中悲嘆「何如坐蓬蓽,默默觀大運」。

狙公,是不會放過說真話的小猴子的,即便這隻猴子已經屈服於狙公的淫威,不敢再說真相,滿嘴只剩下阿諛奉承之詞——對狙公而言,猴群中有一隻看透役猴之術真相的猴子存在,本就是一種不穩定因素。

朱重八這位狙公,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打扮成天下萬民的大救星。儒士夏伯啟叔侄害怕做官(洪武朝的官員大多數沒有好下場),又不敢對抗朝廷,就砍了自己的手指,成為不堪用的殘廢。朱重八把他們捉入京城,親自審問,痛罵二人:

你爹媽只能生你的身體,你能夠保命活到今天,全是君王的功勞。君王是你的再生父母。你自己說說,你現在剁了手指,卻還能以教學為生,過上不必擔憂遭受凌暴、不必擔憂被人搶劫的好日子,靠的是誰?你能過上這種好日子,靠的全是君王,也就是我,我是你們的大救星。爹媽你知道奉養,對待再生父母般的大救星,卻竟然把自己的手指給剁了,不願為其所用。我必須砍你的頭,抄你的家,以免天下人效仿。(《大誥三編》原文:人之生,父母但能生其身體而已,其保命在君。雖父母之命,非君亦不能自生,況常雲人有再生父母。……今爾不能效伯夷、叔齊,去指以食粟,教學以為生,恬然不憂凌暴,家財不患人將,爾身將何怙恃?爾所以不憂凌暴,家財不患人將,所以有所怙恃者,君也。今去指不為朕用,是異其教而非朕所化之民。爾宜梟令,籍沒其家,以絕狂夫愚夫仿效之風。)

不肯為狙公所用的猴子必須死;看透狙公役猴之術真相的猴子,當然也必須死。

洪武八年三月,劉基動身回鄉的前一天,朱重八向宋濂詢問了劉基的病情,重點是確認劉基能不能活著支撐到家(這關係到朱重八的形象)。問話完畢,賜了一部新印成的「朱重八文集」給宋濂,同時受賜者還有李善長和胡惟庸,沒有劉基。

沒有賜書的必要。那隻看透真相的猴子,馬上就要死了。

本號已無留言功能,想留言的朋友有勞點擊這裡(之前的留言小程序不能用了,又換了一個)留言點這裡

相關焦點

  • 12隻猴子:人能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嗎,答案是不能
    關於這部電影,可以根據一個悖論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悖論叫做「祖父悖論」,它講的是:假設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就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
  • 從性關係中的受虐傾向看芥子為什麼非要做那隻沙漠中的猴子
    電影中謝高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大沙漠裡有一個猴子。猴子有一天經過一塊大石頭,好奇心讓它把石頭掀起來了。石頭下有一條很大的蛇,猴子嘣的一下就暈了過去。然後猴子每次經過這裡都要掀開這個石頭看一看,明明知道自己會暈倒還是忍不住想看那條蛇還在不在。然後猴子就一直嘣嘣嘣的暈倒。」大家都知道這隻猴子說的是芥子。
  • 《DNF》看透真相之眼怎麼玩 看透真相之眼攻略
    導 讀 DNF9月17日國慶版本已於昨日上線,很多玩家體驗新版本之後,遇到不少問題,例如看透真相之眼正是其中之一。那麼該試煉怎麼打呢?玩法又是什麼?
  • 三目猴鍾傑:五指山上的那隻猴子
    不知道鍾傑在工作中會不會更像只猴子,而且因為喜歡猴子的精靈古怪,再加上能看透一切的「第三隻眼」,這就是鍾傑給公司起名「三目猴」的原因。三目猴科技公司地址在西三環外,一個普通的寫字樓裡,近150平方的空間布置的非常緊湊,鍾傑有一間自己的小辦公室,全玻璃做的隔斷顯得很透亮。非常安靜的辦公桌上只放著一臺電腦和筆記本,為了讓我方便放書包,鍾傑還特意從外面搬了一把椅子進來。
  • 《三隻猴子》:我看不見偷情、車禍、死亡
    老規矩,拖至底部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觀看影片《三隻猴子》
  • 《dnf》巴斯泰託的試煉看透真相之眼怎麼過 看透真相之眼快速通關...
    導 讀 dnf國慶副本巴斯泰託的試煉-看透真相之眼怎麼過?
  • 六隻猴子的管理哲學
    上帝把六隻饑寒交迫的猴子安排到一座山上,讓它們看管那裡的桃園,每日只供它們三頓飽餐。他們的工作就是看桃、摘桃,並把摘下的桃子及時送到上帝那裡去。上帝說:「從此以後你們就是一個集體了,你們要團結互助地做好本職工作,不能少收一個桃子,更不能弄丟一個桃子。」 上帝為它們做了分工,大猴子和二猴子是領導,三猴子和四猴子是管家,五猴子和六猴子是只管幹活的奴才。六隻猴子就這樣被分成了三等,當領導的只下命令不幹活,威風得很。當管家的只是看門望院收收桃子,也挺瀟灑。而當奴才的就是受苦的命,所有的活都得由它們去幹。
  • 【解局】D8遠徵和那隻醜爆了的猴子
    好吧,如果實在覺得攻城不夠勁兒,你可以吐槽下昨天醜爆整個朋友圈的那隻猴子。可憐韓美林大師筆下那隻毛茸茸的猴子,被可憐的設計師硬生生變成了這幅「尊容」。不過,雖然設計師掉鏈子,卻令網友們腦洞大開。誰說中國年輕人沒有創造力?還是要相信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高手還是在民間。
  • 陳天橋:在夢裡殺死那隻恐龍
    Andersen讓一個癱瘓病人用意念揮動了機械手臂。那隻機械臂在海對岸朝他揮動,像在招呼好人生的到來。不受頭腦中的化學電信號玩弄的人生。登上飛機舷梯時陳天橋42歲,有一點他倒在更早就明白了:不是錢,也不是愛、藥物或時間,是真相給人自由。引擎轟鳴,他想如果這是唯一正確的方法,那就從現在開始工作吧。
  • 十二隻猴子引發的血案與災難
    只看題目猜測病毒的來源與十二隻猴子密不可分,與曾經被謬讚為罪魁禍首的蝙蝠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像大猩猩身上的愛滋病毒怎麼傳染給了人類一樣耐人尋味。必修課本裡曾告訴我們,病毒沒有細胞核結構,只有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的基因組,其外面有一層蛋白或脂蛋白的保護性外殼。
  • 十二隻猴子引發的血案與災難
    只看題目猜測病毒的來源與十二隻猴子密不可分,與曾經被謬讚為罪魁禍首的蝙蝠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像大猩猩身上的愛滋病毒怎麼傳染給了人類一樣耐人尋味。必修課本裡曾告訴我們,病毒沒有細胞核結構,只有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的基因組,其外面有一層蛋白或脂蛋白的保護性外殼。
  • 一部反映哥武背景的電影《猴子》,揭露人性突變的真相
    他封任自己為隊長,接管看守人質的任務,不明真相的教官也認同了他的做法。他的野性開始萌動。 他說出了自己的野心:我們是自己的組織,博士是我們的。 「我們是自己的組織」——意味著這個突擊隊獨立了,而且日後只聽令於自己了。
  • 3次穿越,為求真相《十二隻猴子》
    不看簡介,只看名字,以為和動物園有關。弄不清楚為什麼這部電影要叫《十二隻猴子》?起一個關於宿命論,啟示錄的名字,不會更貼切嗎?畢竟最後的兇手,不是十二猴子軍團。倒序的手法開頭,其實小男孩就是死者。WHAT?我看著我在死亡。從現實生活來分析,就是一個年幼的我,看著年老的我在死去,這已經不是平行空間的事了,而是空間重疊。
  • 猴子挺著極為笨重的大肚子,以為它懷孕了,了解真相後忍不住心疼
    這個故事中的猴子挺著大肚子,行動緩慢,顯得極為笨重。一開始還以為它懷孕了,後來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某個周末,因為女兒一直嚷嚷著要看獅子老虎,這位男子就帶著女兒去動物園遊玩了。這趟遊玩,一方面他想滿足女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想順便散散心,釋放下壓力。剛到動物園時,小女孩極為興奮,因為很多動物只是在書本和電視上看過,還沒有見過活生生的動物。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三隻猴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隻猴子》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詞中描述的是誰?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有幾隻猴子?(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三隻猴子在幹什麼?(三隻猴子在床上跳) 後來怎麼了?(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麼啦?
  • 三隻猴子背後的故事
    這三隻猴子在不同節日也會換上不同裝飾來配合節日的氣息。其實這三隻猴子在iPhone的手機emoji中有出現。那為什麼會出現這三隻猴子呢?而不是其他動物呢?這三隻猴子半蹲著,一隻雙手蓋住耳朵,一隻雙手蒙住眼睛,一隻雙手捂住嘴巴。它們的姿勢又代表什麼呢?
  • 如果當時我沒有殺死那隻狐妖,故事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我哥哥十八歲的時候參加了武林大會,成功當上了武林盟主,我很佩服他,我從小就暗暗發誓,要成為和哥哥一樣的高手。飛揚跋扈的他在得到盟主的稱號後並未得到人們的尊敬,儘管他遭人記恨,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打敗他,唯一能置他於死地的就是傳說中生活在落日山上的那群狐妖了。我沒有和我父親說過關於我哥哥的事,我知道我的話所招致的後果,我只是暗自發誓,一定要為他們報仇。
  • 真相,或者你心中以為的真相,並不一定是真相,然而真相是什麼?
    網上看到很多,關於華為的討論大家都很八卦,討論來討論去,卻不去討論真相。因為也不知道真相,你只是個看客。你是個看熱鬧的人而已。真相很重要,但是人們就不一定關注真正的真相。人們只是在輿論的引導下去參與輿論,輿論並不一定就是真相。我剛才在網上看到,吉林好像有個事情是關押5年多的。還有山東的那個博士的。這些在網上都沒有討論,實際上都是一個事情。
  • 「江湖險惡,人心叵測」,3句話,帶你看透人生真相
    今天,我只需用3句話,就會帶你看透人生的真相。第一句:首先,我們在生活中能看到的一切,並非真實,而是某些人,故意讓我們看到的。凡事我們普通人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有錢人或資本家操控的局,這是天大的謊言,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卻為他們布下的局,探討的不亦樂乎,甚至我們會分成很多派系在網絡上互噴。
  • 死神官方小說:藍染解釋自己為何殺死東仙要 期待京樂會有所改變
    在上一期中我們了解到藍染並不是為了懲罰東仙要戰敗而殺死他,並說殺死他是自己的慈悲。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隱情呢? 檜佐木修兵無法理解為何藍染殺死東仙要的理由是慈悲。憤怒地質問藍染到底要愚弄東仙要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