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嘗試用不同的節奏表現歌曲,培養幼兒感知節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若干節奏卡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隻猴子》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詞中描述的是誰?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有幾隻猴子?(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三隻猴子在幹什麼?(三隻猴子在床上跳) 後來怎麼了?(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麼啦?(媽媽急的大聲叫) 叫它幹什麼?(趕快下來別再跳)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清楚歌曲內容。幼兒每說一個內容,教師就唱出這部分歌詞,直到播放的內容全部用圖片表示出來。
二﹑節奏遊戲,感知歌曲
談話:小朋友們知道小猴在床上幹什麼?為什麼猴子的頭上會摔了一個包呢?怎樣跳頭上才不會摔出包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如果我們有節奏地跳,頭上就不會摔出包了。
1.播放音樂一遍, 幼兒站在原地,跟著節奏嘗試跳。
2.剛才,我們是按自己的節奏隨意跳,教師出示小卡片ⅹ,出示節奏︳ⅹ ⅹ ⅹ ⅹ︳要求幼兒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師給出前奏,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約定前奏不動,音樂起才開始跳。
3.幼兒三人一組,扮演三隻猴子,根據節奏︳ⅹ ⅹ ⅹ ⅹ︳手拉手跳。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
4.更換節奏跳。
更換節奏︳ⅹ ⅹ ⅹ ⅹⅹ ︳觀察XX這個一拍要跳兩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師唱,幼兒用手拍出節奏。
師:哪只小猴子想來試一試?
幼兒三人一組跳出節奏︳ⅹ ⅹ ⅹ ⅹⅹ ︳再次更改節奏型︳ⅹ ⅹ ⅹⅹ ⅹ ︳請一名幼兒上前示範,再次出示︳ⅹ ⅹⅹⅹ ⅹ ︳和︳ⅹⅹⅹ ⅹ ⅹ ︳。
5.分組練習。
幼兒三人一組,自己編一個節奏,跟著音樂(三段)跳。教師每組進行指導。
6.分組練習後,教師把幼兒練習的節奏類型都放到了黑板上,進行集體練習。此時要求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進行伴唱。
7.合作練習。
一句歌詞有四拍,有三隻猴子,每人跳一拍,還多出一拍怎麼辦?老師讓孩子們商量出怎麼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後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兒自己商量誰跳每一拍,幼兒集體三人一組跳節奏︳ⅹ ⅹ ⅹ ⅹ︳。教師請三隻跳得好的幼兒上前示範跳︳ⅹ ⅹ ⅹ ⅹ︳,教師再次挑選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兒上前跳︳ⅹ ⅹ ⅹⅹ ⅹ ︳。
8.教師小結:小猴子要是向我們這樣跳的話,頭上一定不會摔包了,因為我們會按節奏跳,才會比小猴子跳得更安全,頭上才不會摔出包,我們一起唱一唱。幼兒聽音樂,和音樂一起做動作唱。
三﹑聽歌曲的第四段,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提問:孩子們,最後這三隻猴子都到哪裡去了呢?(醫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第四段音樂)為什麼小猴子都有去了醫院了?(是頭上摔包了)為什麼會摔包了?(從床上摔下來)那你想對小猴子說什麼?(以後你別在床上跳了)我相信小猴子聽了你們的話,再也不會在床上亂蹦亂跳了。
在床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遊戲,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去,也可以像我們今天這樣有節奏的跳。當然還可以和小夥伴們邊唱邊跳,這樣一定會比小猴跳得安全,安全了我們才會開心。因為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們了,要學會保護自己。好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說再見吧。
教案原文連結地址:
https://www.qulaoshi.com/daban/yinyue/21071/
(長按複製上面網址,用手機或電腦的瀏覽器打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以閱讀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