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世 界 都 在 吃 中 國 菜

2021-02-26 HOT男人

秋風肅殺,萬物凋敝,阿秘煢煢孑立。自從那些妖姬朋友取消了拼單派對,阿秘已經很久沒有吃上好東西了。就在某日放工,頓感人生蒼涼的時候,一個好友打來電話:「走,姐帶你去吃頓好的!」

 

說時遲那時快,三炷香的功夫,我們已經坐在了宇宙中心大望京的一家高端食肆中。這家餐廳主打的是精-致-韓-式-中-餐,翻開菜單,一副光怪陸離的景象在面前乍現:所有菜式都熟悉又陌生,並且單價極高,幾乎找不到150元以下的菜色——這就是中華料理的排場吧——秘姐暗自盤算著。

 


記得那天,我們吃了糖醋裡脊和鍋包肉的遠房親戚糖醋肉、和八珍豆腐殊途同歸的溜三絲、勾芡版軟炸蝦仁-幹烹蝦,以及意面為面底兒的老首爾炸醬麵。酒足飯飽之後一結帳,近千元的帳單讓我們回想起了東北菜館的好。

 


這頓遠走他鄉又回歸故裡的改版韓式中餐並沒有哪道菜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味道甚至可以說有些平庸,卻是韓國衍生版中國菜的真實寫照。被修改過味覺基因的中華料理,帶著自己過去的記憶,在世界上的許多角落綻放著別樣的光彩。

 

全世界都在吃中國菜

有些味道卻很奇怪

 

這些年,跟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國內的小夥伴們才逐漸意識到,在外國也是有中餐可吃的——但是,是給外國人吃的中餐。

 

說起美國的中餐,這些年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大爆炸》(TBBT)裡幾位大仙的每周「中餐日」,雷打不動的吃中餐,永遠就是那老幾樣菜,盛放在由中國古塔裝裱的餐盒中:

 


除了TBBT,《老友記》、《愛情與靈藥》中,都有這個小盒子的低調鏡頭。

 

而最為著名的菜式,是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沒有辱罵李大人的意思)和橘子雞之流——或為酸甜醬汁與炸肉塊的勾芡混合,或為時蔬肉類的簡單翻炒,符合中餐「炒」的標準,迎合了西方人喜酸甜的愛好,除此之外,並無烹飪技藝的升級,所以沒法說它是「改良」,只能評價為「改版」。

 


畢竟,吃了一輩子酸甜炸雞塊的老美是不會想到,我們已經把酸甜味道分為糖醋、魚香、大荔枝口、小荔枝口等多種分支,甚至想像出了美輪美奐的冰糖咕咾肉:

 


最近,有家在美國很火的中餐連鎖餐廳Panda Express慘遭山寨,又很快被扒皮。畢竟Panda Express的創始人,美國華裔程正昌說過「我們永遠不在中國開店」,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美食王國,左宗棠雞實在是太渺小無助了。

 

中餐到了亞洲其他國家,同樣怪裡怪氣。《七龍珠》裡,餃子和天津飯兩兄弟的名字就來自舶來的中餐。天津飯,是自清朝起就在日本很受歡迎的中餐,具體做法有點像賽螃蟹——在蛋液中加入少量蟹肉蟹黃和蔥花,攤成一個蛋餅蓋在飯上,再澆上番茄醬或者醬油做的澆汁,就形成了一道簡單、快速而聽起來沒什麼勁兒的初代蓋澆飯。

 


而餃子則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道配菜。在影視作品和日本餐館中,經常可以看到主食配主食的究極碳水套餐,記得某一年,阿秘就在吃完拉麵+糯米飯+煎餃的套餐後,因為積食被送到了醫院。並且在日本,餃子的餡料並不像國內這樣五花八門,霓虹人民獨愛的還是豬肉大蔥\白菜餡餃子。國內的餃子館近年來確實陷入了一個怪圈——沒用30種餡兒,都不好意思開張——秘姐最愛的是胡蘿蔔羊肉餡兒,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種呢?

 

 

全世界都愛吃中國菜

或許只是文化自信的誤區

 

坦白說,在剛剛知道國外中餐廳這些五花八門的硬菜時,秘姐除了佩服洋廚子的整活功底,心裡其實也有點竊喜:自己原來站在了世界美食的鄙視鏈前端,看見誰都想說一句「你到底會不會吃啊」。而當我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國外中餐廳,才發現事情並非「中餐NB」那麼簡單。

 

首先溯源。中餐在國外的源頭不外乎外交傳播和早期的移民。各個國家的中餐廳,都會因為移民的主要來源而有不同的菜系傾斜。比如在東南亞,早期移民大都來自中國南部的福建廣東,甚至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就是廣東人,所以閩粵地區的飲食習慣傳播得更遠;

 


在歐洲,有大量的東南沿海移民,溫州人的生意遍布法國義大利,所以在這些國家,找到正宗溫州菜的機率就高得多;

 

英國則是特例。過去的日不落帝國殖民了大半個地球,雖然本國菜被各種嫌棄,但架不住人家的原材料豐富呀,所以才形成了許多味道非常「米克斯」的靈魂料理。從中餐來講,因為與香港百年來的羈絆,讓英國人有了吃粵菜的好品味。在倫敦,可以找到不少吃廣東菜的好餐館。

 

而外國人有了吃中餐的條件和契機,就一定會愛中餐,甚至因為中餐而愛上中華文化嗎?這是一道送分題。


 

讓海外中餐的口味還原度低的原因,不止是採購原料的困難或廚師的水平,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家老外愛的就不是這口兒。一千個人嘴裡有一千盤宮保雞丁,中餐遠渡重洋,除了發揚自己的魅力之外,也註定要被對方的文明所同化,才會有被接納的可能。

 

韓劇《一起用餐吧》裡面,男女主在爭執「糖醋肉要蘸著吃還是澆汁吃」的時候,甚至提到了鍋包肉的來歷:

 


女主的立場非常鮮明,到了我們國家,就要按我們國家的喜好來。

 

所以國外的中餐現在有兩個支線:

 

給外國人吃的中餐

給中國人吃的中餐

 

和一個副線:

 

不明所以的中餐自助,平價、豐盛、味道不太對。

 

B站的「英國蝴蝶奶奶日記」記錄了英國老太和中國鄰居的故事。那日,英國老太興衝衝地帶著中國鄰居跑到她很滿意的一家中餐館,推薦鄰居吃「李鴻章雜碎」(沒有看不起李大人的意思),經過老闆娘的翻譯帶暗示,中國鄰居才知道這又是一道為了照顧西方人口味而衍生出的特餐。而且在外國人去的中餐廳,餛飩這類帶湯麵點,居然成為了前菜。

 


老闆娘為了照顧中國鄰居,給她炒了一道並沒有在菜單上出現的鐵板老乾媽雞片,聊以慰藉中國女孩的中國胃口。

 

海外中餐

舌尖上的鄉愁

 

誠如我們每個人所見,中餐已經在世界上好多角落開枝散葉了。它們如今所呈現出的形態,或許和我們平常習慣的口味不太相像,讓我們對外國的中餐產生了疏離感。但中餐也只是一個泛泛的詞彙,它涵蓋了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在不同氣候、地形、文化場景中生活的人們所痴纏的一切美味。

 


中餐總是在變化中的。它依人們的喜好而變,依世界的情勢而變。但唯一不變的,是烹飪中餐的人,想要慰藉饕客味蕾的宏大目標,還有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中國人,在舌尖上的那一點點鄉愁。

別走,跟秘姐聊聊你在國外吃過的奇葩中餐。

PS: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周一談資 | 全 世 界 都 在 吃 中 國 菜
    寒風陣陣,又到了「貼秋膘」的季節。
  • 【饕餮】全球國宴菜都吃些啥?
    菜餚如下,點心:炸春卷、豆沙包、菜肉燒麥、千層油糕;涼菜:桂花鴨子、油雞、桃仁冬菇、蝦仔冬筍、油吃黃瓜龍、五香燻魚、鎮江餚菜;熱菜:草菇蒸雞、鮮蘑菜心、紅燒鯉魚、清燉獅子頭;主酒:汾酒。出席國宴的人都著正式服裝,按排定的席位入座。大家談政治、談友誼,當然也說天道地,天南海北。國宴一吃常常就是兩三個小時,但飯菜卻遠比人們想像中簡單:往往是少許冷盤,一或二道熱菜,一道甜食,外加麵包和飲料隨時應索提供。當然,飯菜簡樸不代表「禮輕情不重」,實際上西式國宴特別注重禮儀,其功夫往往在飯菜之外。菜式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甜點上裝飾有瑞士國旗圖案,狀若熊掌的蘑菇牛排看起來賞心悅目。
  • 家庭自製泰國菜,小夥伴們都吃哭了
    究其原因,無非是貌似泰國菜的製作非常麻煩,不論是品種繁多的新鮮香料,還是複雜的烹飪過程,都很難hold住,不過泰國菜的酸甜辣味卻讓人難以放棄。今天有客人造訪,打算挑戰的是泰國菜。怎麼會有這樣的底氣呢?關注暴走夫婦的人都知道,劉大強和斯嘉麗曾經在曼谷米其林三星的藍象餐廳研習過,當時還做過一場微信直播,那時候在看直播的親,現在過得還好嗎?哈哈哈。
  • 國外飲食丨英國「國菜」炸魚薯條,到底是不是黑暗料理?
    平時喜歡旅行、喜歡寫作,目前已遊歷歐洲十幾國,探索世界,也探索各地美食。希望用文字和美食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分享給更多人。說起美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拿手菜,而談到英國,似乎很難跟「美」沾邊。 「沒有美食天賦」的英國人可不是鬧著玩的。要說英國有哪些美食?
  • 一起來看看旅行必吃的各國國菜有哪些吧!
    或許可以先從吃當地人喜愛的食物開始。我們旅行的意義不僅是為了看世界,有時也是為了滿足胃。一起來看看各國的經典國菜有哪些吧,不知道你吃對了嗎?吃過了多少呢?歡迎留言給小編交流心得哦~~筆芯>,遍地都是炸魚薯條的小鋪子,這就是當之無愧的國菜!
  • 【美食】細數地球上28個國家的國菜!你知道中國的國菜是什麼嗎?
    與我們常吃的烤牛肉不同,它不加調料,只在牛肉表面撒點食鹽,表層油脂滲出,外面焦黃,裡面鮮嫩,有一種特有的香味。烤牛肉依部位有大腿、前臀尖、後臀尖、牛峰、牛排、裡脊等十多道,道道色澤不同,風格各異。你要吃什麼,服務員便削什麼到你盤中。加拿大:Poutine
  • 值得一吃再吃 老饕才了解的5道印尼國菜
    2018年,印尼旅遊部長阿里夫宣布,他們已從5000多道印尼菜餚中,精選出5道官方認定的「印尼國菜」。這5道經典的印尼菜分別是印尼雞湯、 仁當、沙嗲、印尼炒飯和有印尼沙拉之稱的加多加多。有趣的是,這5道菜餚在印尼都有許多種版本,顯示了印尼飲食文化的多元與趣味。
  • 【大清國180道菜的滿漢全席!】真正高大上!
    「滿漢全席」總共有180道精品菜!你知道嗎?幾乎每道菜品都有幾十道工序。一道「攢絲鍋燒雞」需要三十多道工序;一道灌湯黃魚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你知道嗎?許多單菜品耗時幾十個小時!滿漢全席許多菜品選料極其苛刻!一道冷葷「燻魚兒」,選用的原料只是豬腦門上有筋的一小塊肉,看似白色的肥肉吃起來卻脆爽有韌勁,一頭豬只做兩道菜!單獨用老柏木的鋸末和小黃魚一起燻制,香味濃鬱撲鼻,現在早已無處尋覓。
  • 什麼才是天朝的國菜? 西紅柿雞蛋,青椒土豆絲,火鍋?網友有毒
    說道中國的國菜,這是一個大家爭論已久的問題了。到底哪道菜最後被定為國菜?看到最後的主頁君竟然無言以對文|高雪瀅From 觀察者網微信號:guanchacn最近,豆瓣網友「大菠蘿」的一條帖子,引發了一場關於中國國菜到底是什麼的討論。
  • 【吃堂】爭鮮鬥草上春碗,花花草草都是菜,昆明這家店你來10次,都吃...
    雲南菜的多樣性真的是外地人無法想像、本地人吃不完的。正如春碗slogan所說:「爭鮮鬥草上春碗,花花草草都是菜」。菜市場裡一年四季瓜果野菜不斷,你都來不及去思考自己想吃什麼,這季節的沒吃完,下季的時鮮又上市了。「春食花,夏吃菌。在雲南,我光說能吃的花類,就有700多種,我們雲南的菜真的是豐富到讓人捉急。
  • 自助餐界「愛馬仕」!¥248/人,暢吃小龍蝦、進口海鮮等200+道菜暢吃、啤酒暢飲!
    魔都自助餐界「愛馬仕」: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洲際酒店,小龍蝦自助晚餐上線啦!和我們常見常吃的小龍蝦不同,這裡是武漢風味的香辣小龍蝦,不限量暢吃!還有啤酒,無限量暢飲!市面上要三位數的澳洲牛排,接地氣的燒烤檔、中式小火鍋、當季中西熱菜,近30種西點和自製冰淇淋…200多種自助菜界沒有或少有的「奢侈品」任你刷,很多是高檔餐廳單點都要過百元的菜呢!
  • 《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HD高清中字韓版,整個劇情緊張刺激,畫面效果很逼真,值得一看!
    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6-15(中國大陸) / 2018-06-22(美國)片長: 128分鐘又名: 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臺) / 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港) / 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 / 侏羅紀世界2:墮落王國 / 侏羅紀公園5 / Jurassic Park 5 / Jurassic World 2侏.羅.紀.世.
  • 4種老外「寧死不吃」的中國菜,貝爺都怕了,國人全敢吃也是大神
    4種老外「寧死不吃」的中國菜,貝爺都怕了,國人全敢吃也是大神! 臭豆腐:長沙臭豆腐正所謂聞著臭吃起來香。炸的焦焦的豆腐塊配上熬製的醬汁,十分美味。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但是對老外而言,聞著臭,不敢吃。
  • 春節系列之:日本也要吃「年菜」?——年節菜中的寓意與講究
    馬上就是我們中國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不知道各位家裡要準備怎樣豐盛的年夜飯一起過年呢?而在日本,日本也有著被稱為「年菜」的料理,但與我們的年菜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日本的年節菜吧。
  • 《今世未了緣》今日上映 家國情仇下亂世奇緣再現
    由資深導演聶如良執導,實力派演員劉思瑩、李立、劉勇、王奕盛、羅藍山、蕭寶鍾等主演的奇世愛情片《今世未了緣》已於3月14日全國公映。影片根據湘西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段跨越30年的曠世奇緣,憑藉純美愛情故事成為最契合白色情人節的情侶觀影選擇。
  • 滿漢全席,108道菜,你吃過多少?
    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流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滿漢全席以北京、山東、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龍江地區特產(或出產):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
  • 十月· 家宴 - 一桌香料國的菜(上)
    我終於回來了~至於為什麼家宴忽然做重口味的印度菜,起因是這樣的:以及9-10月間,每天至少一部地刷了大約30部印度電影和一部幾百集的電視劇,全化作食慾了...裝入密封袋/罐中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印度香葉和平時中西餐中用到的香葉是兩個事兒,不管是尺寸氣味葉脈都有極大的差別。看圖認一認,葉片比手掌還長,收到時驚奇了下。(下圖來自網絡,侵刪)
  • 全 世 界 為 什 麼 只 有 中 國 人 愛 喝 熱 水?
    《孟子·告子上》中說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湯=熱水)。「喝涼水會死」的傳言曾廣泛流行於民間。明朝諫臣楊漣在遭受迫害、一心求死時,便作出驚人決定:「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以至於現代英文中提到「drink」一詞,如果後面沒有指明具體喝什麼,則會默認為喝的是酒精類飲品。 ▌飲茶讓中國人愛喝熱水?中國人自漢代開始燒水煮茶。
  • 舌尖上的世歐(上)
    今天橘長要來整理幾家世歐廣場南區的美味店鋪下班再也不用憂心吃啥啦!圖片來源:發財窩蛋肥牛,這道菜是經典中的經典。圖片來源:吃吧_皮卡丘赤炭在福州日式燒肉界中赫赫有名,身邊很多朋友都曾安利過這家店。隨處可見的櫻花樹、日式暖橘小燈籠等元素,使得店裡頗具日式風情。
  • U16國青力爭晉級世少賽 U21國青目標杭州亞運會
    U16國青力爭晉級世少賽 U21國青目標杭州亞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