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翻翻書丨《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來了!向世界呈現2020中國...

2020-12-2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明媚初夏,悠閒假期,正是讀書好時光。今天我們翻的這本書,是一本文學選本——《中國當代文學選本》第一輯。在這本選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壇「高齡少年」、年至耄耋的王蒙最新小說《笑的風》,李舫的散文《南嶽一聲雷》,韓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馬加的詩歌《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等。這是一部季度文學選本,以比「年選」更快的出版節奏,向世界呈現2020年中國文學最新收穫。

有了《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之後,讀者不用再等到下一年,便能讀到盤點年度精品的中國當代文學好選本。既然是選本,那麼選出精品就很重要。在特邀編委的名單上可以看到,其中包括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幹,《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詩人、《詩刊》主編李少君;小說家,《長篇小說選刊》主編付秀瑩等。

《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主編,也是言實出版社社長王昕朋,他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入選本書的文學作品,均為新近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並且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一定影響的優秀作品。我們特別邀請到國內資深文學評論家來擔任編委,他們會定期為讀者,優中選優,為讀者奉獻文學精品。而且他們選編一部作品,都會給出詳細的選編理由。」

王昕朋既是出版人,同時自己也是資深作家。他曾先後出版長篇小說《紅月亮》《天下蒼生》《漂二代》《花開歲月》《非常囚徒》《團支部書記》《文工團員》等多部,中篇小說集、散文集、報告文學集等20多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漂二代》入選國家對外出版工程,在美國紐約出版。此次他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也是中國言實出版社為「中國政府出版品國際營銷平臺」量身定做的文學板塊,其目的是及時地向海外讀者推薦和介紹中國當代最新文學創作成果,促進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向世界。「這個選本將持續進行做下去。」

【目錄】

中篇

003 王 蒙 笑的風

099 笛 安 我認識過一個比我善良的人

130 凡 一 平 兩個世紀的牌友

162 尹 學 芸 賢人莊

短篇

213 裘 山 山 航班延誤

235 田 耳 瀑布守門人

254 江洋才讓 仲薩聆聽

269 劉 建 東 刪除

284 張 檸 瑪瑙手串

散文

299 李 舫 南嶽一聲雷

310 韓 少 功 重返雪峰山

315 龔 曙 光 鳥命

323 習 習 落地生根

332 葉 傾 城 明天是新的一天

344 王 開 嶺 在蓬萊,想一想神仙

詩歌

353 吉狄馬加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

361 李 少 君 風中消瘦

363 劍 男 今夜的武漢是安靜的

365 陳 先 發 入藏記

366 劉 笑 偉 珍藏

367 潘 維 長樂街抬閣會

369 李 元 勝 汨羅江邊的屈原

370 古 馬 疏勒河

372 趙 曉 夢 讓他們安靜地睡一會兒

374 龍 巧 玲 守夜

376 陳 勇 立冬的瓦片

377 李 瑾 湖邊

378 火 棠 雨水

379 王 小 海 遠方一種

長篇

383 2020年1季度優秀長篇小說選目

相關焦點

  • 揭秘系列翻翻書,獻給中國孩子自己的「百科博物館」!
    而這一套揭秘系列翻翻書更是輕鬆應對孩子時不時扔過來的「十萬個為什麼」。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套網紅少兒立體科普書。國內頂級科普出版團隊樂樂趣聯合全球優秀童書出版從業者專業打造,獻給中國孩子自己的「百科博物館」。
  •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翻譯的「無為而為」
    近10年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推動了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從星星之火漸呈燎原之勢,構建了從政府到民間、從作者到譯者、從譯者到讀者、從國內到國外、從主觀到客觀的良性「產-出」體系,形成了「剛介有為」的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助力系統,成效顯著。
  •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榜】《我真是大明星》向西方世界呈現現代中國
    這為日後網絡文學進一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 首先被多次肯定的一點是《我真是大明星》中的喜劇性。下圖這位讀者如是評價道:「喜劇性!這是小說的主要賣點。全新的情節在此產生了喜劇效果,顯得非常新鮮,與(武俠世界上)那些傳統的小說模式差別很大。」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首先由我社各編輯部室從2020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名得出參選書單,而後由九位專家、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初選書目進行評選。2020年12月15日下午,經評委會投票,最終產生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最美的書」。
  • 讓中國經典圖畫書一代代傳下去
    王志庚說,近百年來,中國眾多知名作家、畫家、教育家等積極投身圖畫書的創作,出版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圖畫書,體裁豐富,主題多元,其中不乏繪畫精湛、製作精良且貼近兒童的優秀作品。中國圖畫書作品作為中國兒童文學的重要分支,以文字和圖畫的形式記錄並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在兒童文學領域發展過程中的歷史變遷,反映了百年間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軌跡。
  • 明晚,和《世界文學》來一場「越境之旅」丨直播預告
    明晚,和《世界文學》來一場「越境之旅」丨直播預告 2020-12-09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奇趣科普翻翻書》解決幼兒啟蒙難題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奇趣科普翻翻書》解決幼兒啟蒙難題 2020-12-08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本引導我走上文學之路的書(作者:蔡曜陽)
    來了之後並不急於散開,而是痴戀山巒如訴說著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去年春天,我回閩南石獅老家探親拜祖,正值杜鵑花盛開時節,彥火散文中的描寫又浮現於我的腦海中:「家鄉的杜鵑花,漫山遍野地開放時,連天際也被映得紅彤彤……」彥火的作品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當代中國作家風貌》(以下簡稱《風貌》),這本書有正編和續編兩冊,上世紀80年代初出版,書中共收入好幾十位當代中國大陸,包括臺港老中青著名作家的訪談。
  • 中國出版致敬世界文學的雲端:列夫·託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一位是俄國的大作家,一位是中國大翻譯家;一位在文學創作的雲端,一位在文學翻譯的雲端,他們都值得讀者仰望。 2020年是列夫·託爾斯泰逝世110周年,這位有著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在生前就密切關注中國。
  • 鍾情中國當代文學譯介的雅拉·密斯裡:近距離感受當下中國脈動
    在雅拉看來,她的名字能與許多世界著名翻譯家和漢學家一同出現,是一種莫大的榮幸,是對她在譯介中國文學作品、向阿拉伯民眾傳播中國文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極大鼓舞。「我對中國文學的熱情源於不間斷的學習」1988年,雅拉出生在埃及北部海濱城市亞歷山大。說起與中文結緣,還得回溯到雅拉的中學時代。高中畢業後,她本想在理工學院學習地質學,或者在藝術學院學習英語文學。
  • 《中國作家》推出「仁美文學專刊」
    仁美文學專刊點擊購買《中國作家》推出「仁美文學專刊」仁者有愛,成善成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文學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服務過程中,殘疾人的文學創作與精神追求應該得到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加拿大漢學 || 梁麗芳:從古典到現當代與海外華人文學
    1990年代後期,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生在北美開始獲得博士學位,個別在大學獲得長期教職,成為新一代的華裔漢學家。他們的師承,直接或間接,乃是這些早期從中國來北美以及港臺的學者。直到1970年代末,北美漢學中的中國文學研究,幾乎是古典文學的天下。一般的看法是,古典文學比較現代文學優越,現代文學比當代文學優越。早期的西方漢學家,均以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為職志。
  • 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離岸流」還是「外省書」?
    這20年裡,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劇烈」「驟變」「創新」「多樣」來描述世界的變化、生活的變化。文學也一樣,從創作思潮到門類、題材、風格、群體,包括文學與生活、文學與讀者、與科技、與媒介、與市場的關係等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認知、理解這些變化,對於我們總結過往、思索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為此,中國作家網特別推出「21世紀文學20年」系列專題,對本世紀20年來的文學做相對系統的梳理。
  • 《新譯外國詩人20家》:呈現當代世界詩歌最新圖景
    他們中有首次在中國譯介的愛爾蘭詩人託馬斯·金瑟拉,葡萄牙語世界最高文學獎卡蒙斯獎得主曼努埃爾·阿萊格雷,兩度獲得加拿大最高文學獎總督文學獎的法語詩人露易絲·杜普蕾,西班牙國家詩歌獎得主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以及不久前剛獲得法國著名阿波利奈爾獎的塞爾日·佩伊,德國文學最高獎畢希納獎的揚·華格納等,還有享譽世界的小說家保羅·奧斯特的詩歌作品。所入選的詩歌,均為近兩年內在中國首譯首發。
  • 「中國詩歌十年成就獎」昨日在北京頒獎
    1994年經總政治部批准通過德國電視臺錄製專題片《一位中國軍旅詩人之路》,向國外宣傳。2013年華夏新詩研究會、中國蕭軍研究會授予「中國首屆『新國風』傑出詩人」、第十五屆(昆明.東川)國際詩人筆會授予「中國當代詩人傑出貢獻金獎」。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南京,1985年保送武漢大學,現任中國文聯出版社詩歌分社總監。
  • Usborne翻翻書,讓人雙眼發亮的book!
    國外大品牌 Usborne的書一定不能錯過,這家出版社匯聚了最專業的編書者,他們稱要給孩子們送去全世界最好的兒童書,事實上他們真的做到了,無論是視覺呈現還是內容編排
  • 論中國電影如何呈現文學經典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中國電影應如何面對文學經典與傳統文化?《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裡,有這樣一段關於莎士比亞的文字:看一看從18世紀到21世紀期間所有時代的文學作品,你就會驚詫於這位大詩人獨霸天下的影響力。他無處不在,存在於你能想像到的任何文學形式。
  • 專訪《文學的故鄉》總導演張同道:探尋中國當代作家的精神花園
    ,因「故鄉」的追尋而呈現出清晰的成長脈絡。 紀錄片《文學的故鄉》拍攝呈現了六位中國當代作家: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莫言,「與其說作家選擇了土地,不如說土地選擇了作家——高密東北鄉選擇了莫言,秦嶺商州選擇了賈平凹。」
  • 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
    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最新揭曉,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4類體裁的20部作品入選,每類體裁各有5部作品上榜。這些作品也為疫情時期的廣大讀者推送了一份文學「宅」讀物清單。
  • 透過文學 看見人生 走到新媒體平臺上的中國文學大師課
    這也是為什麼,當陳思和教授的一位學生找到他,邀請他領銜的高校中文系教學團隊,一起來打造一個解讀中國現代文學的音頻課程時,他為此設計的主題就是「文學和人生」。 目前,這個循著人一生的生命信息來串聯的《中國文學大師課》,在喜馬拉雅APP的播放量超過了1500萬次,同名圖書也已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