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轉型」一詞,不斷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一時之間,不管企業也好、平臺也好、明星也好,都在籌謀轉型之路,開闢新戰場。
很多行業積極從線下轉戰線上,平臺之間跨界合作,就連明星們也不斷放下身段,紛紛做起了帶貨直播。這其中,就有大熱女星劉濤。
5月12日凌晨3點多,劉濤發文感慨道自己天天失眠到天亮,還問這壓力是否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和動力。
原來,5月5日劉濤入職阿里,成為聚划算官方優選官,花名「劉一刀」,正式開啟了電商直播之路,也算是為中年女演員轉型之路做出了新的探索。
01
中年女星職場危機,轉型自救勢在必行
其實「中年危機」並不限於普通人,對於女明星來說,可能會面臨著比常人更嚴重的職場歧視。無戲可拍,面臨轉型,似乎成為中年女演員的普遍困境。
對於劉濤來說,因為家庭的變故,幫老公還債,所以轉型之路更早更主動一些。
歷數她演過的電視,角色從賢妻到霸道女總裁,大擴戲路。以後又參加《跨界歌王》,頻頻參與大型朗誦,她的驚豔表現,讓網友大為稱讚,屬於「全能型」選手,堪稱「教科書」級轉型。
如今再次轉型電商直播,抓住當下直播風口,不得不令人佩服劉濤的籌謀能力。
其實,女明星能放下身段,親民帶貨很需要適應能力。劉濤卻很善於經營與粉絲關係,自曝其牙齒幾乎都是假牙,迅速拉近與粉絲的距離。
在巔峰期就能進行長遠規劃,將自己的流量轉化為資源,未雨綢繆,以應對風險。說是主動轉型也好,說是被迫也好,劉濤的這種遠見不得不令人佩服。
02
高速運轉的網紅直播,轉型商業化或是後路
李佳琦的名字可謂紅遍全國了,那一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的『OMG』」成了網上的流行梗。
這個一年365天,直播389場的「口紅一哥」,收穫了大量關注,名聲、資本蜂擁而來,從一個頂級直播再到全域頂流,是一個了不起的出圈。
可是隨之而來的名利,也綁架了這個「拼命三郎」,他像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停不下來。無休息、無社交、嚴重的支氣管炎,都表明這種玩命直播的方式,長遠看來難以為繼。
前段時間,李佳琦直播間小助理轉做幕後,讓人解讀為,這是李佳琦團隊在謀求轉型的信號。未來他的團隊可能會走更商業化的路線,不斷扶持新的主播,走一個標準化的商業經營模式。
對於李佳琦的未來之路,大家可謂操碎了心,這也像是大家對超級內容IP平臺後續進化之路的共同探索。對於李佳琦來說,轉型商業化似乎也成了他不得不考慮的命題。
從頂流到商者,每一步都是不一樣的世界,每一步都是對自己能力圈的挑戰,對自己資源整合、戰略布局的考驗。同樣,每一步的進化,也都在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03
轉型自救是破局唯一出路,普通人的我們能做什麼
從劉濤、李佳琦的例子可以看出,不論是曾經多麼風光都會有盛極必衰的一天。如果坐吃山空,不主動轉型,危機到來時,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對於普通人而言,轉型自救的問題更為現實,因為一天沒工作可能一天就沒收入。尤其疫情之下,裁員潮、降薪潮此起彼伏,讓步入中年的我們更深切感受到,什麼是生存壓力。
持續加班、高強度工作、升職加薪無望、職業天花板,每一個槽點,都把我們帶入到困境,仿佛一眼望到了頭。
但也並不能就此沉淪,連明星們都這麼拼,我們更要尋找自己的轉型之路。而如何轉型也是小編一直在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這裡有一點想法跟大家分享。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除了本職工作什麼也不會,或者在興趣領域也不想持續去做,因為看不到結果。
其實,很多事情是做了才會有結果的。
之前,我非常想做一個花藝的公眾號,但是覺得自己純粹只是興趣,少許的經驗,所以遲遲沒開始。但同期一個女孩子就這樣從小白做起來了,從最基本的搬資料開始。
5年過去了,她現在已經活成我羨慕的樣子:有穩定的粉絲群,會花藝,時間自由,擁有很多合作機會。
總有些事情會失敗,這是不可能徹底避免的,但是你可以從中汲取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好。可是,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結果。距離成功最遠的那一步,叫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自身能力不佳,而可能是立足的土壤不適合自己。
身邊一個朋友,在公司做計算機之類的工作,日復一日加班,索然無味,內心彷徨。無意中加入了寫作訓練營,通過寫作,重新喚起內心的激情衝動,發現寫作才是他一生所向。
同時因為表現優異,還被這個培訓平臺聘任為產品官,每天做著喜歡的事情,對後續職業發展做了清晰的規劃。
所以在你沉溺案頭工作時,一定要多出去走走,見見不同的人,把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展示出來,或許一次溝通,一次嘗試,就能撥清你眼前的迷霧。
假如現實生活中,真的被裁員,或者轉做全職媽媽,又或者需要一邊帶娃一邊打工……都不要灰心,因為有門關上,就會有門打開,你要學著自己去打開那扇門。
母親節那天,一個女子把孩子放在花壇,自己光腳攪拌沙子水泥的新聞,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也許現實就是這樣困苦冰冷,可是還是有人在與生活以力相博,讓人忍不住淚目。
疫情過後,很多人開始開滴滴,送起了外賣,其實也沒什麼好悲情的,活下去首先就是第一要務。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能自己推開生活之門,就贏得下半場繼續奮鬥的資格。
對於普通人來說,哪有那麼多「幸運兒」,都不過是早早規劃,咬牙堅持,拼盡全力,最後自己把自己變成一棵大樹而已。
很喜歡袁泉說的那句話,她說自己沒有中年危機,因為:「要拿演員作為終生職業的人,心裡是要做好準備的;在不一樣的階段,會遇到不一樣的角色。」
提早規劃,專注提升自己,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或許就是面對危機最好的應對之道吧。
如果你現在感到處於中年危機困境,對轉型感到困惑,不妨多問問自己:
我擅長什麼?我愛好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以興趣為起點,從自己擅長的東西出發,持續投資自己,為他人創造價值,或許能把你帶到新的世界,找回自己的主場。
我是 ,專注思考職場轉型期自我成長,自渡亦渡人,願我的文字能給你帶來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