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吸金爭議 臺灣共享單車免收押金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因為向每名會員收取900元(新臺幣,下同)押金,新加坡共享單車品牌o-Bike遭質疑變相吸金數億元。為了避免爭議,臺灣oBike公司12日正式宣布,將於8月底前調整為「免押金」。

  新加坡共享單車品牌oBike今年4月進駐臺灣至今,主打隨借隨還,在島內大部分縣市都已投放車輛,註冊會員數已超過50萬,此前因違規停車問題在島內引發民意反彈,大量單車被拖吊罰款。近日又因為押金問題引發爭議,oBike規定每名會員註冊需先收900元押金被質疑為吸金,「4.5億押金,若營運方倒了,該向誰討債?」這一話題持續在島內引起網友和媒體討論。臺灣oBike公司曾公開澄清押金會放入指定銀行帳戶進行信託管理,從未進入公司帳戶。但有使用者稱,發現押金被扣款交易到香港,還出現被扣14元手續費的情況,oBike的押金問題由此進一步受到質疑。

  臺灣oBike公司總經理王妍婷12日指出,該會員所遇情況,其實是支付時剛好遇到系統進行臺灣版、國際版測試切換,導致支付方式被導向國際版,屬於個案,而多付的14元手續費也已經退回給會員。她表示,島內部分媒體質疑押金管理有問題屬於誤會,共享單車屬自行車租賃業,但島內相關規定對押金問題並沒有明確的規範、使用及管理辦法。為了避免爭議,臺灣oBike營運以來收取押金一直暫存到島內銀行進行信託管理。但礙於臺灣相關規定限制,oBike之前向島內多家銀行申請押金信託專戶都遭到拒絕,現在所用的信託帳戶實際上也並非信託專戶。

  王妍婷表示,在臺灣自行車租賃業押金與銀行信託相關規定尚未完善前,oBike決定於今年8月底前調整會員政策,在臺灣市場採用免押金政策,已有會員可選擇將押金轉為充值費用或直接退款,希望藉此避免爭議。(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劉強 文/圖)

相關焦點

  • 摩拜押金299元、ofo199元,町町跑路,臺灣共享單車免收押金
    自今年4月份以來,町町單車長期被投訴押金難退,熬到8月乾脆「跑路」了。據媒體報導,8月上旬,町町單車辦公地點已經人去樓空,公司失聯,每輛車199元押金未退,再次給共享單車市場敲響了警鐘。  時下共享單車習慣向用戶收取數百元不等的押金,如摩拜299元,ofo押金199元,小藍單車99元遭到不少吸金非議,新加坡共享單車oBike在臺灣也向會員收取900元新臺幣(約200元人民幣)押金,遭質疑變相吸金數億元。  為了避免爭議,oBike臺灣公司8月12日正式宣布,將於8月底前調整為免押金。
  • 共享單車押金:如何解決仍在路上
    以四個品牌的共享單車為例,摩拜押金為每人299元,OFO為99元,小鳴為199元,優拜為298元。以摩拜為例,2016年  12月活躍用戶量已達313.5萬人,每月活躍用戶押金總額超過9億元。很多用戶反映說,押金退款均不能實時到帳,提交退款申請後要等待1到7個工作日才能成功退款。企業還要求,在押金申請退還期間,不能使用該公司共享單車。
  • 小鳴單車員工爆公司實控人「跑路」;交通部回應共享單車押金難退...
    交通部回應已關注共享單車押金難退的問題近期,多家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閉,大量用戶押金難以退回。昨日,在召開的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回應稱,交通運輸部正密切關注、跟蹤有關情況。吳春耕同時表示,由於行業業態模式新、發展潛力大、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中、小型運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發展路徑不明確,經營效益不佳,失去造血功能,出現了經營困難。針對這些問題,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
  • ofo退款押金上熱搜目前國內共享單車發展如何?
    ofo退款押金上熱搜近日,「ofo退款押金要先交6100元的仲裁費,清華女生起訴ofo」的話題上了熱搜,其主要由來是ofo在《用戶服務協議》中規定:凡因本協議引起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應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 小鹿單車停止運營押金怎麼退?共享電單車被叫停
    (原標題:小鹿單車停止運營 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10月23日是小鹿單車暫停運營的時間。  近日,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鹿單車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通知稱,計劃於2017年10月21日起回收車輛,10月23日暫停運營。消息顯示,小鹿單車是北京市出臺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政策後首家宣布暫停運營的企業。
  • 共享單車爛尾局面下各路企業大敗退,你們的押金還能回來嗎?
    共享單車今年的結局並不是多麼的美好,多數共享單車企業的爛尾局面已經逐漸形成。東書書最近三天也在連續聚焦小黃車退押金事件,其中我也對於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共享單車未來的命運如何?我們應該交給時間裁判。悟空單車首次在共享單車大戰中敗退根據我的相關查閱得知酷騎並不是第一家出現運營危機,然而就在之前的悟空、3Vbike等這些共享單車企業,都因單車被盜、資金告急等原因徹底敗退共享市場。2016 年 11 月酷騎單車浩浩蕩蕩殺入共享單車市場,並且曾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長沙、西安、太原、石家莊等 50 多座城市共投放超過 100 萬輛單車。
  •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 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
    共享單車臺灣遇冷,網友抱怨:第一次騎就討厭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共享單車oBike進入臺灣,違停、佔用停車格等亂象頻生,也引爆「oBike還沒準備好進入臺灣」,或是「臺灣人還沒準備好迎接oBike」的爭論。撇開各項外部爭議,單純從消費者觀點來看oBike「好不好用」。
  • oBike退出新加坡、ofo取消免押金服務,全球共享單車都怎麼了?
    團購、O2O、共享單車、共享打車、無人貨櫃……幾乎每一波熱潮在退去後會暴露出存在的問題。但通常而言,一般是會將大多數濫竽充數、跟風的企業淘汰,最終會剩下幾大巨頭完全把控行業。如,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等。但共享單車行業卻很「奇葩」,在絕大多數共享單車企業倒閉、跑路後,剩下的巨頭也沒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實現新生。相反的是,它們同樣陷入苦苦掙扎的窘境。
  • 無樁共享單車進軍臺灣,為何遭遇尷尬?
    oBike進駐臺灣花蓮市區。(許家寧 攝)  今年4月,新加坡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oBike開始進軍臺灣。騎到哪、停到哪,oBike主打「無樁共享模式」,號稱要「打造臺灣人的環保新生活」。截止目前,oBike已經在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等臺灣縣市提供租車服務。  綜合臺媒報導,目前oBike是在臺灣的唯一一家無樁共享單車公司。有人會認為,一家獨大,繼而形成壟斷,瘋狂吸金,豈不是要賺翻!
  • 共享單車進軍港臺 水土不服前路漫漫
    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規範共享單車發展。相對於共享單車在大陸方興未艾,在臺灣和香港地區,共享單車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進軍臺灣  怎一個「慘」字了得  今年4月,新加坡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oBike開始進軍臺灣。
  • 哈羅,單車!咱滎陽也有共享單車了!
    可能很多人知道,去年這個時候,滎陽的大街小巷同樣出現了共享單車,名為自由騎,是一個洛陽一個商貿公司搞得,押金達到299元,過了沒多久,這個共享單車就不行了,押金退不了,客服電話聯繫不上,導致很多人都被坑了299元了,現在都沒退出來了。
  • DDBIKE單車怎麼使用押金如何退還 ddbike單車使用教程
    DDBIKE單車怎麼使用?ddbike單車押金怎麼退還?DDBIKE單車是一款自行車租賃服務,用戶可以使用DDBIKE單車app來租借單車輕鬆出行。那麼DDBIKE單車怎麼使用?如果交了押金之後,ddbike單車押金怎麼退還?快來一起看看吧!
  • 體驗臺灣共享單車Obike 和摩拜幾乎一模一樣
    體驗臺灣共享單車Obike 和摩拜幾乎一模一樣 2017年07月10日 15:16作者:趙雷編輯:趙雷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新加坡共享單車服務
  • 國內最大共享單車倒閉,今欠債15億人去樓空,退押金需要等572年
    共享是一個跨時代的概念。相信在這個概念被實物推廣之前,就有很多類似的想法,但真正付諸實踐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當共享單車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同類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一眾共享單車品牌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短時間內,終於由小黃車脫穎而出。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2017年2月2日,記者通過摩拜APP登記註冊,交了299元押金後,成為一名摩拜單車車主。摩拜單車通過掃碼方式開鎖,這對年輕人來說,沒有太大問題,但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人來說,他們必須有智慧型手機,如果是個普通的手機只能「望車興嘆」。  為防止共享單車無序發展,濟南實行市場準入制,來濟南的單車要在主管部門登記備案。「摩拜橙」是濟南首家引進的具有合法身份的單車。
  • 被抓進看守所的共享單車創始人:除了一條狗,我已一無所有
    截至目前,町町單車仍有一萬多用戶的押金未退。面對押金退不出的問題,丁偉想以車來抵押金。然而因為股權變更,這位町町單車的創始人的言辭並不能作為官方回應。丁偉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採訪時說,公司倒閉、家庭破產、女友分手,他現在除了一身債務和一條狗,已一無所有,而自己即將北漂打工。
  • 臺灣共享單車走到十字路口
    臺共享單車走到十字路口  本報記者 任成琦  臺灣共享單車分有樁和無樁兩種。原本有樁的Ubike(微笑單車)一枝獨秀,去年4月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型oBike進駐臺灣,隨後VBikes打著來自美國的名號,也跟著oBike於去年8月在宜蘭插旗。臺灣「共享單車大戰」開打,形成「三強鼎立」。
  • 共享經濟的前世今生:一場遊戲一場夢
    共享經濟在資本裹挾下狂奔的日子結束了,但這場爭議與光環夾雜的大潮也早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玄璇編輯|馬吉英 插畫|王超ofo「消失」了。等待退押金的用戶、被拖欠款項的供應商、法院……似乎沒有人找得到ofo公司總部在哪裡。只剩下ofo微信公眾號還在更新,但都是各類廣告。ofo在某種程度上映射出共享經濟大潮退去,曾經有多瘋狂,現在就有多落寞。近兩年,共享經濟明星公司接連失去光環。
  • 摩拜也「無了」,共享單車的危機來了麼?
    突然發現月卡還剩三天,正糾結要不要這次一定,又想起了排隊快兩年的ofo押金還沒退給我,共享單車,真是個坑…從2016年火起來至今,共享單車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2020年12月14日,摩拜單車正式宣布全面接入美團,曾經作為共享單車「高端服務輸出點」的摩拜終於也難以獨步四方,以「寄人籬下」的方式繼續存在。不過,相對於早就退不起押金的ofo,摩拜的結局還算不錯。
  • 共享單車迎調整 再見小橙,你好小黃!
    曾被視為共享出行「優等生」的摩拜單車,於12月14日23時59分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消息一出,民眾對於停止服務的摩拜單車關注度急劇提升,那麼,原有的套餐、餘額和押金要怎麼處理?  再見摩拜橙,你好美團黃  12月14日23時59分,是摩拜單車App和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及運營的時間點,也就是從15日開始,「摩拜」這個名字就一去不復返了,有的只有「美團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