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堂】全新推出「優試用」平臺
為媽媽們甄選最優質的產品
每一款產品都有免費試用名額
申請成功的用戶即可成為
「優品試用官」
今日優品
豹米母嬰守護空氣淨化器(3臺)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申請
3月的天氣變化無常,常常是白天陽光和煦,倍感溫暖,早晚寒氣襲人,使人恍如又回到了冬天。這樣的氣候被稱之為倒春寒,寶寶很容易感冒發燒,令媽媽們傷透腦筋。孩子發燒,是吃藥打針還是淡定處理呢?看看中西方媽媽的不同處理方式吧。
寶寶發燒,外籍媽媽通常都很淡定,她們認為:每一次發燒感冒對孩子來說是免疫系統逐漸完善的過程,不需要過分緊張,通常無需用藥,孩子都能自愈。
法籍媽媽高女士有著一對6歲半的雙胞胎女兒,在她看來,一個孩子一年有幾次感冒發燒再正常不過了:
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通常37.8℃~40℃的普通發燒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發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是有好處的。
高女士認為,大部分感冒發燒都是病毒引起的,有一個自行性的病程,短則一周長則兩周,不用藥基本都能自愈。所以高女士對孩子的發熱護理十分簡單:
她甚至很少給孩子測體溫,頂多把自己的額頭湊到孩子的臉上感受一下孩子的體溫。對於孩子的發熱症狀,高女士並不會做很多特殊處理,通常是細心觀察,孩子發燒伴有咳嗽的情況比較常見,多數是病毒性感冒,但如果孩子持續咳嗽超過一周,根據嚴重程度,高女士說自己可能會去醫院給孩子做下檢查、驗個血,看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瑞典媽媽馬琳(音譯)有兩個兒子,每次孩子發燒感冒,馬琳不會急著送他們去醫院,而是第一時間回家陪伴孩子。
多數情況下孩子都能在三天內退燒,若是發燒三天仍不退燒才需要去醫院就診。此前的三天,父母在家的陪伴最為重要,並且想盡各種方法給孩子多攝入水分。
和一般的瑞典媽媽一樣,馬琳認為,此前的三天,父母在家的陪伴最為重要,她會想盡各種方法給孩子多攝入水分:
除了這些補充水分為主的食物,如果孩子沒有食慾,馬琳絕不強迫孩子吃東西,往往發一次燒,兩三天孩子也不吃飯,但當孩子想吃東西的時候,燒也就退了。
相較於外籍媽媽的淡定,國內很多媽媽就顯得特別焦慮了。寶媽們最怕寶寶發燒,冬春交替時間,很多孩子反覆發燒,有些媽媽一天跑三四次兒科急診,想方設法,恨不得馬上將孩子的體溫給降下來:
寶寶發熱,媽媽就下意識地找退燒藥、帶寶寶去醫院打退燒針,甚至輸液降溫。
孩子發熱是否需要用藥,主要是看發熱的情況而定:
❤37.5~38℃為低熱,多給孩子喝水即可。
❤38.1~39℃為中度熱,可以給予退熱藥口服。
❤39.1~40.4℃為高熱,<40.5℃超高熱,必須馬上去醫院,採取針劑退熱或其他方法。
有些媽媽認為寶寶感冒輸液比服藥退燒快,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實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作用。
寶寶感冒發熱,真正需要輸液的是極少數。因為絕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對病毒沒有特效藥,而且病毒感冒本身有「自限性」,其發生、發展、消退都有一個過程,不輸液也會好,輸液並不見得會好得更快些。
只有當長時間高熱不退、患兒精神不佳、進食差,飲水少或者餵藥特別困難時,才考慮輸液,目的是補充水分,預治脫水,改善電解質平衡。吃得少精神倦的寶寶在補了足夠的液體、糖和電解質後會感覺舒服一些。
很多媽媽都聽說過用酒精擦拭皮膚能夠幫助身體迅速降溫,但是這種方法並不適合用在寶寶身上。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明:在發燒時(38℃~41℃)用酒精擦浴降溫是不科學的,這樣做違反了生理的發燒調節機制,不僅無效,且可能使患兒發生顫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
寶寶發熱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物理降溫法:
寶寶發燒時,有些媽媽會把他們裹得嚴嚴實實,再蓋幾層厚厚的被子,覺得寶寶穿得厚點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燒了。
事實上,寶寶發高熱時常常出現末梢循環變差,於是出現頭部軀幹滾燙、手腳冰涼,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告訴家長說覺得冷。這時如果給孩子裹很多衣服往往越捂越熱,造成發熱難退。
發燒時應該儘可能地將熱氣散出去,而不是捂在裡面:
❤把寶寶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其充分散熱;而手腳冰涼的部位則要適當保暖,用溫熱水敷一敷,讓肢端循環改善手腳變暖才更容易散熱,有利於退燒。
❤給寶寶多喝點熱水以幫助發汗。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
發燒又稱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全身性防禦反應,是患病時所要表現的症狀。
孩子發燒90%以上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感冒」,包括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引起感冒的病原體90%以上是病毒,種類很多且極易發生變異,所以,孩子對感冒一般沒有免疫力,如果孩子的體質和抵抗力差,易反覆發生感冒。
寶寶的體溫超過正常範圍,當口腔溫度超過37.3℃或直腸溫度超過37.6℃,晝夜間波動超過1℃時即為發熱。
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的體溫稍高也不必焦慮:
★人體的體溫隨著外界環境和心理因素的變化,隨時會有小範圍的波動。即便一切正常,體溫在一天裡也會有變化,晚上溫度會比白天高一些。而兒童體溫的波動比大人更快,這可能跟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關。
★寶寶發燒時,媽媽一定要每30分鐘監測一次寶寶的體溫。
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熱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而發熱是身體對病毒的入侵所做出的自然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
有研究顯示,嬰兒如果在1周歲以內發過燒,長大後就不太會得過敏等疾病,這說明發燒也許能促進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同時,還有人認為,發燒就是身體在努力自愈, 所以不妨隨它去。
孩子患了病毒性感冒後,一般不需要服抗生素,只要加強護理、適當休息、多喝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高熱持續不退或發熱3天以上
★有發熱抽搐病史
★出現嗜睡或精神煩躁
★伴頭痛、噁心等症狀者
★伴嚴重咳嗽或氣喘者
★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原發病者
◆孩子發燒38.5℃以上,可以選擇美林或泰諾等,只需選一種就好了。在寶寶發燒溫度高、覺得難受的時候,用於降低體溫讓寶寶覺得舒服。劑量要嚴格按藥品說明書或醫囑執行。
◆如果寶寶服藥困難,媽媽可以備退熱栓劑,可以直接從肛門塞入達到退熱效果。
◆退熱藥都只是對症,而寶寶發熱的原因則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寶寶發熱,媽媽對病情拿不準,建議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生幫你做判斷。
藥物退熱只用於年齡稍大、高燒的孩子,因為3個月以下的新生兒及小嬰兒體重輕,體表面積大,服用退熱藥劑量不易掌握,容易出現虛脫或者胃腸道的損傷。可以洗溫水澡、貼退熱貼等物理降溫為主,簡單有效又安全。
預防感冒發熱
NO.1接種流感疫苗
低於10歲的兒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只要不是過敏體質,尤其不對雞蛋過敏,就應儘量接種流感疫苗。
NO.2多喝溫水排毒素
水是最好的良藥,平時要讓孩子多喝溫水,有助於新陳代謝,可將人體內的病毒和有害物質排出體外。
NO.3居室常通風
居室應堅持每天開窗通風 ,每次10分鐘左右。天氣冷的時候也要經常通風哦,家裡的垃圾儘量不要過夜,細菌的滋生易導致人體抵抗力的下降。
NO.4適當運動身體棒
適當運動能幫助孩子增強孩子抵抗力,足以抵禦感冒病毒的侵襲。
NO.5適當增減衣物
每個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都是不同的,抵抗力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在冷熱交替時適當添減衣服,儘量不要感冒。
父母堂·育兒編輯:Flora
部分素材來自:東方早報等
任何轉載須經授權
被上海市科協評為
2015十大社會類科普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