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集團三季度營收110億增7% 布局「千城萬店」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恢復,商旅住宿需求快速提升,帶動了酒店行業的業績復甦。

12月4日,回港二次上市的華住集團(NASDAQ:HTHT,1179.HK)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該季度,華住集團營收11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淨收入為32億元,同比增長3.4%,好於先前公布的預測收入0%至2%的增長,同時環比增長61.7%;如果不計入DH(德意志酒店集團),歸屬於集團的淨利潤為4.82億元。

據悉,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及其附屬公司持續恢復營運。截至2020年9月30日,約99%的華住及其附屬公司酒店(不包括政府徵用的83家酒店)已恢復營運。

資料顯示,今年9月22日,華住集團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並且成為了又一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企業,此前華住已經在美國納斯納克上市。

2019年,華住集團提出「萬家燈」和「千城萬店」的目標,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在今年10月舉辦的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上,基於對城鎮化和人口紅利前景的認可,華住集團認為三四線城市消費力在等待釋放,大品牌的品牌效應,在下沉市場中,會更能凸顯優勢,並且接下來會「重倉中國」。

業內人士看來,疫情短期內抑制了消費需求,但長期內消費升級會為中高端酒店發展提供新的契機,龍頭企業憑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存活下來,隨著行業的不斷復甦將會迎來更大的市場份額。

入住率回升至82%

日前,酒店行業龍頭華住集團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0年華住集團在第三季度酒店營業額同比增長7%至110億元;淨收入同比增長3.4%至32億元,好於先前公布的預測收入0%-2%的增長,但若不計DH酒店(德意志酒店集團),該集團淨收入為27億元。

淨利潤方面,華住集團第三季度淨虧損2.12億元,環比第二季度收窄,不計入DH酒店(德意志酒店集團),該集團在第三季度淨利潤為4.82億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第三季度華住租賃及自有酒店的淨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72.4%;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的淨收入為9.95億元,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47.2%;其他收入3200萬元,同比增長18.52%,環比下降21.95%。

華住創始人、執行董事長及執行長季琦表示,經調整EBITDA(非公認會計準則)從2020年第二季度0.97億元的虧損轉為第三季度1.84億元的盈利,主要是由於隨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呈增長態勢,華住酒店在第三季度持續強勁復甦所致。

據悉,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及其附屬公司持續恢復營運。截至2020年9月30日,約99%的華住及其附屬公司酒店(不包括政府徵用的83家酒店)已恢復營運。

從房價、入住率等經營數據來看,在第三季度,華住旗下在營業酒店(被徵用酒店除外)日均房價為218元,環比第二季度提升17.84%;入住率為82%,環比提升19.2%;RevPAR(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為179元,環比提升40.9%。此外,DH旗下酒店的經營表現自7月至9月中旬也一直在穩步恢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經營現金流入為11億元,投資現金流出為21億元,主要包括投資雅高股份的16億元;融資現金流入為38億元,主要為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二次上市所得52億元(淨現金流入)及償還銀行貸款的14億元(淨現金流出)有關。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疫情恢復,未來國內酒店行業有望延續疫情前的復甦周期,華住作為龍頭公司有望於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在同比低基數的情況下恢復至往期水平。同時,疫情加快了行業供給端的出清,單體酒店經營承壓,龍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下沉擴張趨勢加速

資料顯示,華住酒店集團於2005年成立,原名漢庭酒店,2012年更名華住,即為「中華住宿」。截至2019年底,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統計,華住為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的酒店集團。

據悉,華住集團旗下酒店包括經濟型酒店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中檔酒店全季、桔子、星程;中高檔酒店水晶、漫心、美居、美侖、IntercityHotel,高檔酒店禧玥、花間堂、Steigenberger、MAXX by Steigenberger等。

完整的酒店產品矩陣,也為華住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會員體系。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住擁有1.53億名會員,為中國最大的酒店忠誠計劃。2019年,約76%的間夜來自華住會的個人或企業會員,在全球十大酒店集團中比例最高。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即便是在酒店業整體受到疫情影響的環境下,華住仍在保持逆勢開店的擴張節奏,加速「跑馬圈地」,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集團全球範圍內的在營酒店網絡共有6507家酒店及634087間客房;待開業酒店2313家,包括華住旗下2272家酒店和DH旗下41家酒店。

眼下,華住正加速向下沉市場擴張。根據華住集團大股東、創始人季琦在11月13日的「2020華住世界大會北京站」演講時透露的信息,未來的華住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放慢發展腳步,「千城萬店」、「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而且他還特別表示,華住接下來將會「重倉中國」。

據了解,在華住集團下沉的進程上,中檔酒店和經濟型酒店仍將佔據主導位置,85%的新店將會是中端與經濟型定位,這也意味著,漢庭與全季兩個品牌成為了下沉策略的排頭兵。對於漢庭品牌,華住很早就表示要將漢庭開到中國的每一個縣城,而全季酒店則是於今年9月份在廣西南寧迎來第1000家門店,實現了廣西的零突破。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航空、高鐵等交通設施完善,下沉市場已經成為酒店業的發展新風口。雖然現在市場上酒店品牌很多,但還是缺乏有主題、有靈魂、有服務的酒店品牌,未來酒店的品質化可能會是競爭方向。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從下沉到高端,華住雙戰略並舉布局中國市場
    在新發展階段,華住將持續深耕本土,堅定貫徹「千城萬店」的戰略,把中國市場當做世界來做。  據《2020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酒店整體連鎖化率為26%,與發達國家酒店品牌連鎖化率60%以上相比,酒店品牌化空間依然巨大。與此同時,全國15-69間房的酒店家數為26.4萬,佔比達78%;而連鎖化率僅佔9%。
  • 透視中概股: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是不是偽...
    這番表態之前,由於美團、拼多多、滴滴近來一擁而上,社區團購市場熱度驟增,走向也變得撲朔迷離。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
  • 看好國內酒店業發展趨勢 瞄準中高端市場突破口
    在此次北京站上,華住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進一步解析了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全新格局下,酒店業該如何審時度勢,結合自身優勢調整戰略,加速本土服務業的變革與創新。 如今,國內旅遊行業快速復甦,酒店業發展勢頭良好,華住方面也多次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著重挖掘三、四線城市的潛力,把中國市場當作世界來做。
  • 華住集團-S(01179.HK):Q4國內業務繼續強勁回升,疫情後著力布局...
    華住 Q3 營收同比增長 3.4%至 31.6 億元,剔除DH 酒店後營收同比下降 10.5%,收入降幅符合預期,其中原有品牌加盟收入同比+4%。20Q3 GAAP 歸母淨虧損 2.12 億元,而華住原有品牌 GAAP 歸母淨利潤 4.82 億元。
  • B站三季度營收、月活大增,市值再超愛奇藝
    三季度平均月活達到1.97億,比二季度的1.72億增長2500萬。其中中國學生放假的8月,月活更是首度突破2億。營收略超分析師預期(雅虎分析師預計為30.6億)、月活日活雙增,B站股價盤後大漲6%,按照盤後股價計算B站目前總市值已經達到175億美元,今年5月短暫超過愛奇藝後,市值第二次超過後者(目前愛奇藝市值約166億美元)。
  • 旗下FILA店效超80萬的安踏體育,2019年營收爆增超339個億!
    公開資料顯示,安踏體育成立於1991年,經過29年深耕中國市場,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品牌。安踏集團主營品牌包括:安踏、FILA、DESCENTE、SPRANDI、KINGKOW及KOLONSPORT等。據歐睿國際統計,2018年安踏集團在中國體育鞋服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4.9%。
  • 趣頭條「沉沒」在下沉市場?
    文|異觀財經 炫夜白雪當一二線城市用戶流量增長見頂時,三、四線甚至五、六線等低線城市的用戶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網絡借貸平臺的「香餑餑」,而拼多多從「五環外」的下沉市場崛起,到市值破千億美元,挖掘下沉市場「寶藏」紛紛成為各大公司重要戰略。
  • 專訪斯凱奇中國高管張睿妍:看準下沉式市場,明年再開千店
    2007年,斯凱奇正式進入中國,與中國香港上市公司聯泰集團旗下聯泰企業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合資公司,共同發展斯凱奇品牌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國內2600家門店,全年營收超李寧據官方數據顯示,斯凱奇國內約有2600家門店,已覆蓋一二線城市,其中26家超級大店。
  • 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能阻止在華營收下滑嗎?
    此次合作是否對標星巴克對VSV基金的1億美元基石投資尚未可知。雙方的合作剛剛起步,但加碼數位化、提升零售業務運營效率對星巴克中國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2020財年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預計同比下滑超過15%的情況下。這一布局能阻止這家咖啡巨頭在華營收下滑嗎?
  • 國聯水產前三季營收逆勢增長7.64% 渠道下沉助力Q4業績彈性較大
    來源:時刻頭條水產食品龍頭國聯水產(300094)10月29日披露了三季度財報數據。期內公司營收同比增長7.64%,達到34.67億元;受公共衛生事件拖累,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虧損1.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挫達-743.86%。
  • 華住第二成長曲線改寫行業攻守轉換 民族自信奠定中國服務標杆
    他預言了酒店業發展的五大趨勢:星級走向品牌化、本土品牌逐漸崛起、單體走向連鎖化、全服務走向精選化、地產配套走向投資工具化,並提出後疫情時代酒店投資的八大紅利:投資紅利、品牌化紅利、內循環紅利、增長紅利、流動性紅利、城市化紅利、下沉紅利和人口紅利。一直以來,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是華住堅守的初心,基於科技基因和技術沉澱,華住運用技術與流量驅動數位化,搭建了1.6億的龐大會員體系。
  • 阿里第三財季看點:下沉市場再立功 疫情之下禍福相依
    年度活躍消費者更是達7.11億,同比增長1800萬。創業難,守業更難,對於阿里巴巴這樣體量的公司來說,上市之後,要想保持規模性的增長速度很難。不過,阿里也在用財報數據告訴投資者,自己仍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無論是新業務還是就業務,都在加速。
  • 快時尚想下沉?難!
    根據麥肯錫《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2010~2018年,三四線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30萬元的家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8%,高於一二線城市的23%。中低線城市消費新生代成為增長新引擎。
  • 活躍用戶增1億 京東客從何處來
    步入上市的第7個年頭,在疫情的催化下,京東剛剛破解了用戶增長的難題。11月16日晚間,京東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京東實現淨收入為17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2%;截至2020年9月30日前的12個月內,京東的活躍購買用戶同比增長32.1%,實現高速增長。
  • 焦點分析丨三隻松鼠萬店狂奔
    以往在線下開出的投食店採用的是直營模式,而新開出的萬家小店將採用IP聯盟的模式,由選拔出的店長作為合伙人,負責門店的運營,目前三隻松鼠已收到過萬份店長申請。 在布局方面,除了繼續落地一二線主要城市,明年三隻松鼠的門店還會大規模開到縣城。這種下沉的打法基於三隻松鼠此前對門店業績的觀察和發現:生意好的更多是縣城店。
  • 瑪氏在華掘金寵物市場背後的焦慮
    中國作為瑪氏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瑪氏最主要的增長驅動市場之一。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目前看,瑪氏將未來營收翻倍的希望寄託於寵物經濟。不過,在寵物市場紅利不斷放大的同時,瑪氏也將面臨來自健合集團、三隻松鼠等品牌的競爭。
  • 紅星美凱龍投資三立教育,要把國際教育做到三、四線城市
    記者 | 戴夢馨1曾經主打高端北美留學的三立教育,開始重點布局三四線城市國際教育。5月20日,三立教育宣布完成B+輪融資,將同本輪投資方紅星美凱龍一起在三四線城市打造新的教育空間。而在2017年,三立教育通過收購原新東方名師許建軍創建的小馬過河公司,開始加強託福教學布局,並開始創立分公司布局北京市場。北京、上海以及蘇州等一、二線城市,一直是三立教育重視的市場。但在2018年完成復星集團領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後,三立教育發現,三四線城市家庭也有著強烈的國際教育需求。三立教育創始人孫海牧告訴界面教育,公司在完成B輪融資後投資了出國考試培訓機構星馬教育。
  • CV晨讀:螞蟻集團前三季度營收近1200億元:特斯拉新電池續航提升16%
    創新經濟要聞1、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已提交註冊,預計前三季度營收接近去年全年正在尋求「A+H」同步上市的螞蟻集團又完成關鍵性一步,9月22日深夜,上交所信息顯示,科創板擬上市公司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註冊。同時,螞蟻集團在9月22日晚間提交了招股文件(註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