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并州,昨天小編和大家簡單聊了一聊。昨天對於并州的猛將集團做了一點介紹,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些來自於并州的三國名將。其實想想如果真的并州形成了一個統一陣營,其實力也是相當可怕的!
飛將呂布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以勇武著稱,善弓箭,號為「飛將」。初從并州刺史丁原。董卓入京師。欲殺原,並其兵眾,他為董卓收買後殺原歸卓,被任命為騎都尉。後又與王允合謀殺卓,受任為奮威將軍,封溫候,割據徐州,建安三年,為曹操所殺。其故事流傳民間,成為有勇無謀、反覆無常者之典型。
義絕關羽
三國時期劉備部將。字雲長,河東解縣人,東漢末,亡命奔涿郡,時劉備在鄉裡招合徒眾,他與張飛往投,誓共生死。官渡之戰前,曹操分兵東徵,擊敗劉備,他被俘,被曹操拜為偏將軍,封漢壽亭候。後仍投劉備,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為漢中王,任他為前將軍,率眾圍攻曹仁於樊城,降于禁,殺龐德,北方震動,曹操擬遷都以避其鋒。不久,孫權襲取荊州,他因驕傲輕敵,後備空虛,兵敗被殺。
五子張遼
張遼,字文遠,三國時代雁門馬邑人。少為郡吏。東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其武力過人,如為從事。旋而降曹操,為其五大名將之一。任中郎將,賜爵關內候。因數有戰功,遷裨將軍,從攻袁尚兄弟,和烏桓。建安二十年(215),孫權攻合肥,他率死士八百餘人,奮勇突擊,大破吳軍,拜徵東將軍。後率軍攻吳,病死於軍中。
亞夫徐晃
徐晃,字公明,平陽郡楊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徵伐、漢中徵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河內張楊
張楊,字稚叔。并州雲中人,漢大司馬、河內太守,以武勇著稱於并州,漢末群雄之一,割據河內。東漢末年,他奉大將軍何進之命回并州募兵,得到一千餘人,此後一直留在上黨,以上黨為中心發展軍事,兵數達到數千人。後漢獻帝因為李傕、郭汜叛亂而流落到河東,張揚想迎獻帝至洛陽,然而諸將不從,因此張揚在給獻帝供應糧草後回到野王。之後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圍攻,張楊素與呂布相交,想要出兵相救卻因實力不足而辦不到,於是出兵東市,遙為呼應。不久,其部將楊醜殺張楊、致使曹操盡收其部眾。
守城郝昭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中國東漢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將領。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為郝昭所阻,勸降不成,晝夜相攻二十餘日後被迫退軍。魏明帝因此封其為關內侯。不久因染疾而病死。
魏忠賈逵
賈逵,字梁道,本名衢,河東襄陵人。漢末三國時期名臣。西晉開國功臣賈充的父親,他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權中具有政治、軍事才幹的人物,終其一生為曹魏的統一事業作出貢獻。擔任豫州刺史期間,曾建起了一條二百餘裡的運河,稱為「賈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戰中,率軍救出曹休。去世後諡曰肅侯。
御蜀郭淮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東漢末年,郭淮被舉為孝廉,先後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徵西將軍司馬。徵西將軍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得以穩定局勢。曹魏建立後,獲封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準確,多立戰功。正始元年(240年),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年),升任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追贈大將軍,諡號「貞」。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王允,溫恢,王昶,王凌,宋憲,李肅,秦朗等人,由於靠近邊疆,并州並沒有成為諸侯的起家之地,但也正是因為靠近邊疆,使得并州成為了武將的發源地。或許我們該把目光投向并州,在這片土地上,無論是黑山軍,還是南匈奴,在三國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記錄,但或許正是他們的存在,才使得并州並未成為中原諸侯的目標。
碼字為生 感謝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