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重要還是物理重要?教育改革要有大格局,對著「鏡子」該反思

2020-12-27 騰訊網

新高考改革走到今天似乎陷入一個怪圈,浙江和上海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實行3+3模式,結果物理遭殃了,大批學生因為害怕物理,物理難學而主動選擇放棄,這符合人性的基本心理。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改革者又「收縮戰線」實行3+1+2模式,物理和歷史必選其一,然後再選其它,這種看似溫和的模式,卻又把化學推向懸崖邊,江蘇省2019年30多萬考生僅有不到3萬選化學可見一斑。

當很多人把焦點放在救物理還是託化學的時候,似乎把語數英三個大學科給忘記了,語文關乎母語文化,這個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就更不用說了,那就剩下英語。高考150分的英語其意義何在?物理、化學等都是100分,甚至在文理分科時期有過80來分的時候,英語幾乎是它們的二倍分數,所以,不是物理和化學誰重要,而是物理們和英語誰重要?

毋庸置疑,無論是物理還是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它們之間有共性,那就是都是工具性學科,都可以解決相應領域的問題,比如語言交流,比如生活中各種工具的製造。似乎從實用性來講,從現實意義上看物理作用更大,大到汽車、輪船、航天設備,小到一把鉗子,一個檯燈都離不開物理知識,但似乎不怎麼需要英語。

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在和國外醫學專家進行交流的時候,多次使用英語表達,但是,我們也同樣看到李蘭娟院士在和這些人交流的時候用「浙江」普通話,但對方一樣聽得明白,記得認真。這說明即使僅從語言交流層面,不懂英語也不是問題。

另外,這次疫情也真實地讓每一個人見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首先是疫苗研究,這是個科技難題,生物技術的基因序列,各種醫療設備如口罩,呼吸機等似乎都需要科技的支撐。當然,還有多次關鍵時候出馬的「人工肺」設備,目前這樣的設備咱還整不出來,得從德國進口。

除了這些醫療設備,疫情期間我們的網課,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網絡視頻等等等等,都體現了科技在抗疫過程中的巨大魅力。所以,僅從實用性這個「狹隘」的視角來看,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似乎更重要一些。

高考不僅是一個作為選拔性的考試,它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指向性和引導性。就如同目前的改革,怎麼設計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實際去怎麼選擇。究竟是往重視科技的方向引導呢?還是往其他方向引導?這裡面是大學問,需要大格局才行。

高考改革不是打遊戲,不是玩貓捉老鼠,它關乎國家一個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群體的發展方向問題,當我們在反思為何中國總出不來科學領域的諾貝爾學家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看看國外的模式,未必都適合,但是肯定可借鑑。

高考改革其實就是模式選擇,設計什麼樣的模式最科學,最適合人自身和社會的發展,我們就要什麼樣的模式。很顯然,目前的改革還無法滿足這一需要,有爭論是好事,但是不要在大方向上爭論錯了,不是物理和化學誰重要,而是應不應該在英語上動刀子。

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活躍性的因素,但是這個「人」也是需要被解放了才可以發揮它的這種活躍性,這不僅是150分和100分的問題,而是數字背後對科學的尊重和堅定。疫情是面很好的鏡子,應該對著這面「鏡子」好好反思。

相關焦點

  • 新發展格局下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的重要意義
    上述重大舉措,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賦予未來五年和更長時期職業技術教育新的使命,具有以下重要意義。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是全方位多層次適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求的基礎環節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不久,在經濟全球化浪潮面前,我國抓住國際產業分工「洗牌」機會,利用勞動力等要素低成本優勢,形成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發展模式,穩健參與國際循環,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實現了全面小康。
  • 落實評價改革的重要路徑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強調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肯定了信息技術在創新評價工具和支持評價實踐方面的積極作用。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評價改革有了方向   如顧明遠先生所言,《方案》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細緻要求,但改革的關鍵在於落實。為此,資訊時代落實評價改革應在現有基礎上,沿著四個評價的基本方向繼續紮實推進。在結果評價中,繼續朝著提升測試效率和範圍的方向努力。
  • 英語教育改革的理念問題——李寶忱老師訪談錄
    他們均強調中學階段,一定要打好雙基,除對課本教材要精讀外,要適當配合教材選好的閱讀材料開展泛讀。我把他們的回覆轉發在英語報刊上,受到全國各地英語同行的關注,得到了區教育局長的點讚,因而調入了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擔當英語教研員,關注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教師的發展、教學質量的提高。
  • 學評融合:落實評價改革的重要路徑
    ■聚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強調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肯定了信息技術在創新評價工具和支持評價實踐方面的積極作用。
  • 英語教育落後中國20年?日本反思落後原因
    保守意識下不受重視的英語隨著少子化越來越嚴重,日本為了發展經濟,勢必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對於國際社會的共通語言——英語,日本不得不抓緊改善相關教育情況,趕上世界的步伐。在今年的教育改革中,日本就英語教育進行了根本性改革,即小學的英語必修化。
  • 疫情反思,我要教育12歲孩子「獨立思考」了
    看來平時還是對孩子關注得太少,教育出了大問題。 是自己的責任,如果父母不引導他的「世界觀」,在這個信息無所不在的「社交時代」,就有其它因素來點燃他。 所以,擁有真實本領非常重要,別以為你學的那些知識沒有用。 醫學的後面是化學,化學的後面是物理,物理的後面是數學。 你現在學的這些知識,都與生活密切相關。
  • 「建築界」鏡子對著床是臥室風水上的大忌,真遇到了該怎麼化解?
    臥室鏡子對著床好不好?臥室是我們休息的地方,風水不好的話可能會影響人睡眠, 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臥室的風水,那麼臥室鏡子對著床好不好?有什麼風水禁忌?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臥室鏡子對著床好不好其實從風水學上來講,臥室鏡子對著床並不好,是會影響衣櫃門,照完後關上。這種布置的好處,是家中的鏡子不會露光。但是如果因為客觀環境,鏡子對著床的位置不能變更, 你不妨在鏡子上安裝一個布套,睡覺時把套子放下來。
  • 物理「遇冷」怎麼辦?上交大書記:可考慮物理、數學合併為一科
    在教育部的指導之下,上海和浙江率先開始新高考的試點改革,在實行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薄弱。新高考改革之後,客觀上存在嚴重的棄選物理的現象,這一點倒沒什麼可以否認的,很多學生對物理都不再重視,而且無論是哪個選考的省份,均出現了參加物理考試的人數大規模下降的現象。
  • 思想者|胡偉:中國現代化大格局與教育的未來
    【編者按】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加快教育現代化。在中共上海市委黨校胡偉教授看來,加快教育現代化,不能單就教育談教育,而是要從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上來思考,應立足於我國現代化的大格局來審視中國教育的未來。以下是他在第17屆上海教育博覽會開幕式上的演講。
  • 臥室鏡子擺放禁忌 鏡子對著床擺放好嗎
    臥室這個地方是主人的休息場所,因此在與很多情況的處理方面,也是要更加細緻的進行,就像是各個物品擺放,大家肯定也知道,每一個物品它的風水聯繫都很不同,有些物品風水較為重要,有一些風水情況就很輕了,但是鏡子這個東西風水講究是特別重要的,那麼臥室鏡子擺放禁忌?鏡子對著床擺放好嗎?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物理在初中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難度一下子增加不少,很多學生聽物理課就像在聽天書。考試100分也就考個二三十分或者四五十分。以前文理分科,選理必須學物理,沒辦法。現在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力,乾脆就不選物理了。而物理這科有比較重要,為了糾正這種現象,就開始實行3+1+2.
  • 高考英語命題的改革之路——孔德惠教授訪談錄
    現在各省執行情況不一,儘管高考改革步伐在加快,還處在調整期。高考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經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試點,考試權進一步收攏,全國還有8套高考英語題。考試命題仍然是個大問題。考生怎麼能考出水平,高校怎麼能選拔出人才,這些都和命題直接相關。
  • 都說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你認為幼少兒英語教育重要嗎?
    另外,也突出了一點,就是現在會有蠻多的家長朋友會將幼少兒英語教育看得很重要,甚至是看成孩子能夠成才的重要標誌之一。家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將來能夠成才成器呢。那麼,問題也來了,作為家長的您是否了解,幼少兒英語教育究竟重要嗎?
  • 邏輯思維對孩子有多重要?該如何培養?從美國天才班甄選標準說起…
    我當時也沒怎麼聽明白,只知道鬥大的英文單詞他認不到幾個,老師就單獨給他講每道題是什麼意思,再讓他在幾個選項中選出最合適的。後來成績單下來,居然還通過了,我這才對著單子一個個在網上查找這個考試的考核標準和參考內容。
  • 讓國人不滿的英語教育該何去何從?
    因此英語地位很高,記得那時候考大學英語專業比其他文科科目分數線要少20分。即使這樣,英語專業畢業生仍供不應求,非常搶手。90年代初及之前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國家分配工作,英語專業基本上是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之後英語專業受到熱捧,學習者一多,就像商品飽和就會貶值。
  • 英語高考分值該調整了!小學3年級開始學英語,工作後幾乎用不到
    1978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法案),重新對英語課的開設、教學目的和要求、課時和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定,並重新編寫中小學英語課本;1983年起,英語成績正式計入高考總分,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熱潮,英語從此被提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1993年《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特別提及了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係:「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 物理減20分,化學減30分,江西中考改革你怎麼看?
    語數外是基礎學科,別說外語沒用,以後是全球化的時代,你英語不行根本沒法參與交流,這跟計算機一樣是基礎工具了。歷史、政治這種學科,初中可以學習,但是否有必要當主課? 個人認為文科類的很多知識,需要理解能力強大,初中學生很難理解高深的知識,如果只是淺層次的學沒用,至少要到高中以後再深入學習。
  • 央視教育紀錄片《鏡子》,你到底是在「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紀錄片選取了鏡子的題材,將孩子與家長作為鏡子的兩面。並非以教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為目的,紀錄片的推出是為了警醒當代家長對教育事業的鬆懈,讓家長們重新審視自身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父母一生中的必修課。不僅是孩子需要得到教導,對於家長來說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 張軍擴:構建新發展格局靠改革開放,把創新當作社會系統工程
    12月20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國家發展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改革開放問題,要在突破對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隱形歧視限制、優化創新這一社會系統工程、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見效等方面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 扶放有度: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主張
    原標題:扶放有度: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主張  由費希爾和弗雷兩位合作撰寫的《扶放有度實施優質教學》一書近日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兩位作者本來是在美國中小學長期任教的語文教師,在閱讀、識字和寫作教學上耕耘多年,逐步提出和完善了由兩個三角形組成的「扶放有度」教學模式,目前該模式已經推廣到各個學科,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