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屹峰 王錦毓 記者 柯靜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昨天,音樂人趙英俊因罹患癌症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年僅43歲。今年元旦大火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同名主題曲《送你一朵小紅花》 ,就是趙英俊包辦詞曲並演唱的。
國際抗癌聯盟(UICC)將每年的2月4日定義為「世界癌症日」,旨在加快腫瘤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民造福。今年是第21屆世界癌症日,主題為「關愛患者,共同抗癌」。
來源:攝圖網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首次入院就診患者中,排名前10的癌種依次為: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胃癌、宮頸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和卵巢癌。
腫瘤是伴隨著年齡增加而生的一種疾病。從目前腫瘤發病的統計學數據上來看,同樣印證了腫瘤是「老年病」的說法。我國權威的腫瘤發病統計數據顯示,腫瘤的發病率在0~39歲段處於較低水平,在4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在80歲以上的年齡組到達高峰水平。
大數據反映到醫院的就診人數上,也有據可循。國科大腫瘤醫院病案統計科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國科大腫瘤醫院40-49歲區間開始明顯上升,達20061人次,佔14.81%。因此,到了「四十不惑」,還是要非常重視防癌體檢和癌症篩查。在這個世界抗癌日,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預防這十大腫瘤。
目前,醫學界確認的肺癌致病原因是吸菸。想要預防肺癌,自己不抽菸,勸告周圍人不抽菸,不抽二手菸,就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研究顯示對中老年男性居民隨訪15年觀察發現,74%肺癌死亡歸因於吸菸,每天吸菸1-19支和大於20支的人與從不吸菸者相比,肺癌死亡相對危險度分別增加6.14倍和10.73倍。另外發現,被動吸菸顯著增加婦女發生肺癌的危險。此外,肺癌還和空氣汙染等因素有關。5%-10%的甲狀腺結節有發展為甲狀腺癌的可能,但絕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即使發現了,也不需要任何處理。
即使發展成腫瘤,甲狀腺腫瘤也是愈後較好的一類腫瘤。如果發現頸部不對稱,尤其摸到脖子這裡伴隨著吞咽有腫塊時,更要小心,馬上到醫院就診。
建議每年體檢時做甲狀腺B超,一旦觸摸到頸部有腫塊,尤其是不痛不癢的腫塊,就要提高警惕了,發現了甲狀腺結節,根據醫囑定期隨訪。結直腸癌有8大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慢性腹瀉史、大便隱血史、慢性便秘史精神刺激史等,也要少吃煎炸肉食。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檢查有便隱血試驗、肛門指檢和結腸鏡,特別是前兩項,建議年齡在4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不要怕不舒服,最好要優化生活方式。生活要規律,飲食結構要合理,減少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等脂肪類食物的攝入。以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多吃澱粉和纖維多的食物,比如芹菜、燕麥等富含纖維素。最後要多吃新鮮食物,少吃醃、燻食物,不吃發黴食品。預防乳腺癌,主要記住兩件事情,不要太胖和不要攝入過多雌激素。除此之外,乳腺癌還是種情緒病,如果總是悶悶不樂,影響內分泌,也會增加發生乳腺癌的概率。乳腺增生會變成乳腺癌嗎?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的發病率超過60%。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是乳腺細胞數量增多的表現,發病原因主要是內分泌失調。乳腺增生不是腫瘤,但如果乳腺細胞持續增多,其中一些細胞可能會變異,最終發展成乳腺癌。發生癌變的比例在1-2%之間,絕大多數的乳腺增生都不會變成乳腺癌。胃癌是生活方式疾病,與喜吃醃製食品、油炸食品有關。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胃癌的一類致癌原,認定胃癌和幽門螺旋桿菌有直接關係。醫學界認為,胃癌的發生和飲食有著密切的聯繫。高鹽飲食、黴制、醃製、燻制、油炸食品、剩菜剩飯、吸菸、酗酒、熬夜、肥胖、缺乏運動等不良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都是致癌因素。每日攝入食鹽的量要少於5克(每人≤5g/d,一啤酒蓋的量)。其次,多食用時令的新鮮蔬菜、水果、粗纖維食品有助於抗癌。宮頸癌——
未成年女孩接種宮頸癌疫苗成年女性每年做宮頸刮片
宮頸癌是醫學界唯一找到了確切病因的癌症,這個病因就是HPV病毒。而大多數男性生殖器上都有這個病毒,如果女性性生活提早、性伴侶偏多都有可能引起宮頸癌。接種宮頸癌疫苗可以避免感染HPV病毒,有效預防宮頸癌。十來歲的女孩,還沒有性生活之前注射疫苗,效果最好。對於成年女性來說,篩查有沒有得宮頸癌,最好的辦法是一年做1次HPV檢測。如果3年都是陰性,可以隔2-3年再做一次檢測。另外,每年到醫院做一次宮頸液檢查,準確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宮頸癌並不可怕,它從癌前病變到患癌症有8-10年的時間,很早期的宮頸癌積極治療後5年生存率是100%,可以治癒。世界衛生組織審議決定2030年全面消除宮頸癌,主要措施為接種HPV疫苗和開展篩查及早診早治。食管癌的4個危險因素是:喜食燙食、吸菸飲酒、平時不愉快和有既往疾病史。遠離燙食和醃製食品,可以預防食管癌。長期吃燙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會損傷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增生間變,導致癌症;少吃醃製食品也有預防作用,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居民有食用酸菜的習慣,酸菜中含有的亞硝胺類化合物是種很強的致癌物。此外,吸菸也是食管癌的重要誘因。肝癌和B肝、C肝等引起的肝硬化有關。我國80%以上的肝癌病人與患B肝有關。接種B肝疫苗,就能降低肝癌的發病率。得了肝炎後,應該積極治療,即使是小三陽,也要定期隨訪,必要時作肝穿刺,防止肝硬化。另外建議40歲以上患有慢性B肝、C肝的病人,每半年做一次超聲檢查(B超)和甲胎蛋白(AFP)。發現肝硬化,每3個月做1次篩查,如果有肝臟結節,要做CT、磁共振檢查。鼻咽部位置隱秘,不易檢查,所以鼻咽癌初診誤診率較高,患者延誤診斷的現象普遍存在,大部分鼻咽癌患者確診時病期偏晚。早期症狀缺乏特徵性,所以一旦出現復視和頭痛,病情都已進展到中晚期。如果出現頸部腫塊、回吸血涕、單側耳鳴耳悶等鼻咽癌常見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另外,鼻咽癌還會以頭痛、神經痛等非鼻咽部症狀為首發症狀。鼻咽癌如果早期治療,治癒率在90%至95%左右;但如果拖到後期,治癒率就差一點。但整體來說,這些年化療和放療等治療方案經驗累積,對於鼻咽癌的治療還是很有效的。卵巢癌的發病率排在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第三位,但是致死率卻是最高,卵巢癌早期症狀沒有特異性,卵巢又是在盆腔裡面,看不到摸不著,70%的患者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所以卵巢癌的防治關鍵在於搶佔先機,若能早期發現,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夠從20%-30%提高至60%-70%,部分可治癒。所以年輕女性要重視日常體檢,最好一年做一次盆腔B超檢查。中老年女性出現不明原因的胃脹、腹脹、乏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結合B超、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測可儘早發現病變。慎用一些用調經藥及避孕藥物,月經過早、未生育過或生育時間晚於30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危險會增加。懷孕、分娩、哺乳,雖然很辛苦,但這個過程中,孕激素會保護女人,大大增強女人的抗病能力,這種能力越早獲得,對於預防卵巢癌越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