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博士或者碩士畢業後,選擇進入高校當教師。
很多人認為當高校教師是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高中的升學壓力、還有寒暑假可以享受!
但是,有個問題是很現實的!那就是工資!
對於一般的院校來說,工資的組成分為兩部分!基礎工資和績效部分。
基礎工資
基礎工資和上班年限和職稱掛鈎!
一般來說,你工作的年限越久工資會有所漲幅。但是,基本微乎其微!可能一年的浮動沒有幾塊錢!
而職稱呢?畢業進入大學後,一般是沒有職稱的!想成為講師的話,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但是,成為講師後不能立刻起聘!也就是說,你還是不能立馬享受講師待遇。至於起聘時間,則和當地政策有關。
在成為講師後,下一步是成為副教授!這一步非常困難!有些人在四十多都不能成為副教授,因為每個學校的名額是有限制的!小編的學校很多四十多歲早已完成副教授資格的教師在等待!
而即便是成為副教授,也是需要等待起聘的!路途漫漫啊!
績效工資
績效是和日常課程量有關的,簡單說多勞多得!同時,每節課的費用也和你的職稱掛鈎!也就是說,你是講師和你是教授每節課的費用差距很大的!
同樣,作為一名新教師,你的課時也不是想多就能多的!畢竟,每門課都有老教師固定在授課的!
總之,進入高校後你的工資基本不會有大的浮動!每年的起伏最多幾十元!而且,實際情況並不比小學、初中或高中的工資多!
路漫漫其修遠兮!大家只能都在這條路上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