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大多數都不會選擇讀博,導師說出其中緣由

2020-12-20 曉寧說教育

文/曉寧說教育

2021年的研究生初試時間臨近,相信考生們目前都進入了最後的衝刺備考階段。近幾年考研的人數逐漸上漲,導致備考壓力大增。

我們從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中了解到 ,在2019年的時候,研究生錄取人數只有80萬人左右,但是在2020年直接擴招了18.9萬人。

大家紛紛選擇考研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就業壓力增加現在考研中大部分都是高校畢業生,隨著近幾年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導致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據了解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874萬人,可想而知就業市場呈現怎樣的一個趨勢,要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實屬不易,所以考研就是最好的選擇。

原因二:求職門檻升高因為現在大學生已經普遍了,所以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就開始提升門檻,重要的崗位從原來的本科畢業提升到研究生畢業,這樣一來,要想進入大企業工作,就不得不選擇考研。

原因三:追求起點更高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大學生們在求職的過程中,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那麼獲得研究生學歷之後,不管是薪資待遇還是就業起點都會增高。

現在報考研究生開始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不禁會擔心,幾年之後,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會不會像本科生一樣「爛大街」。

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考研之後的學生,要不要有先見之明的直接讀博呢?之前看到一份高校研究生學院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生畢業之後,真正選擇讀博的人其實連10%都不到。

為什麼考研的人很多,但讀博的卻很少?

或許這一點只有讀過研究生的同學才深有感觸,在你即將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導師會想像設法的「開導」你,讓你讀博士,甚至有人調侃:考研的時候爭先恐後,讀博的時候卻要導師「求著讀」。對於這種現象,研究生導師給出了理由。

原因一:再讀博士就要花費更多時間我們都知道大學本科是需要四年時間的,而研究生階段也需要2年到3年時間,在讀博士的話,就需要再花費4年的時間。

或許等你博士畢業就已經28歲了,如果是男生還好一些,但如果是女生,就會被稱為「大齡剩女」,不能說這是一種性別歧視,但是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

原因二:研究生畢業已經不易,博士更難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前期還會有正常的課程安排,後期就都是科研項目的研究了,現在對研究生畢業抓的比較嚴,但你知道嘛?博士畢業比研究生還要難。

在讀博階段,每一位學士不僅僅需要有自己的原創成果,同時也會從學習的階段進入到學術階段,而且對學術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原因三: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雖然讀博期間每一位學士是可以實習、工作的,但實際上,也是沒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份事業中,這樣其實收入並不穩定,很多時候也需要家裡的接濟,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讀博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原因四:考研是為了求職,而不是做科研其實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選擇考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然後在求職的時候能佔據一定優勢,可以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在考研的隊伍中,真正想要從事科研事業的人並不多,所以說,大部分選擇放棄讀博也是正常的,畢竟研究生學歷就可以讓自己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了。

但是讀博也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好處

好處一:提升英語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在博士階段,對於學士英語水平的要求很高,不管時平時的論文書寫還是閱讀,英語都是必備的工具,久而久之,英語能力的提升是必然的。

好處二:未來獲得領導崗位的機會更多根據歐盟勞動統計局的一項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博士都能在第一份職位中擔任領導崗位,當然,這也是取決於你所涉獵的從事領域。

寫在最後:

現在考研已然成為了當下的一個大趨勢,但是讀博這件事,卻是值得大家深思熟慮之後在進行決定的。

畢竟要想順利的拿到博士學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兩年碩士研究生未能順利取得畢業證的有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能力水平不滿足畢業要求,而博士對於學生的要求其實要比碩士高出很多,所以是否選擇讀博,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今日話題討論:你覺得為什麼考研的人很多,但讀博的人卻很少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山大研究生校長獎王朋:碩士畢業後工作4年,重返校園讀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實習生 李若琰山東大學2020年度研究生獎學金評審結果近日揭曉。一校三地2.7萬餘名研究生中,1.8萬餘人獲得獎勵,其中42人獲最高獎——山東大學研究生校長獎。能夠從2.7萬名研究生中脫穎而出,這些研究生學霸身上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 碩士畢業後,讀博和不讀博,10年後發展有什麼差別
    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繼續攻讀博士,或者是不讀博、及時找工作,10年之後,彼此的差別有多大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捋一捋這個話題。繼續讀博:專業上的提升更大繼續攻讀博士,對於大學生個人來說,在專業上的提升,很顯然是更大的。
  • 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想混學歷,很難了!
    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 淘汰機制VS鯰魚效應 學生訴苦:其實我們也不容易 對每一位有志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學來說,選擇讀研讀博或許意味著放棄工作,放棄收入,在接受專科或本科教育之後,再投入一段寶貴的時間追求更高的學歷、汲取更多的知識養分,提升個人的學術及科研水平,這也是為未來個人打下夯實職業基礎和研究能力的關鍵一步。
  •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郵導師張宏梅:讀研時如何選擇一個好導師?
    她畢業後原本分配在原郵電部工業總公司長春電話設備廠,從事大學專業方面的工作。在工廠工作八年,她參與了中國第一臺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研發工作,還做了大量的研發和測試工作,之後1997年辭職考研,順利進入中國科學院長春所就讀電路與系統專業。2000年碩士畢業後的張宏梅在吉林大學的通信工程學院信息工程系當了一名教師,並評上了副教授。
  • 為何國內高校部分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的學歷是碩士?
    小西在大學做老師,對於碩士生導師、博生生導師遴選有點了解。本質上,導師的遴選和學歷之間存在聯繫,會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為青年教師(青椒),近幾年進入高校教學和遴選為碩士導師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但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遴選的條件是有差異的,相對來說,能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的,不管什麼學歷,學術能力和地位都不會差。
  • 四川這所高校4名碩士遭辭退!因外出讀博多年逾期不歸
    裡面涉及6名老師,其中4人予以辭退,2人解聘合同。其中4名教師因為自費出國留學讀博之後,常年未歸因故被辭退。《決定》中顯示,4人自費去往這些大學讀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美國西肯塔基州立大學、斯洛伐克考門斯基大學。
  • 這所985高校出臺研究生培養新方案,鼓勵碩士提前攻博
    計劃中明確了以下幾點重要內容:擴大直博生比例,完善科研項目博士的培養制度;打破修讀年限,鼓勵博士提前畢業和碩士提前攻博;增設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是不是看起來都很激動人心,又是一所「別人家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和準備報考的同學應該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來的羨慕目光吧!整個方案裡,本科生的利益點是直博名額增加,碩士生的利益點是鼓勵提前攻博,博士研究生是最大受益人。
  • 研究生日記:關於放棄讀博,你遺憾嗎?
    上周參加了碩士中期答辯,原則上對於中期答辯不合格的及畢業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勸退處理。但大家一開始就沒有重視,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只不過走個形式罷了。不同的是,讀博的學生一律考核為優秀,不讀博的一律良好。獎學金的發放也是根據這個考核結果。由此可見,很多事情實際操作和紙面規定還是有很大的轉圜空間。
  • 碩士研究生與博士有什麼區別
    研究生是一種高等學歷,是相對於專科、本科來說,現在我國各地高考學生上大學的錄取率達到近90%,基本上只要孩子們在高中階段正常學習,在高考後都有大學可以上,但是本科率各地不一,基本在40%左右,而一本率在20%左右。本科畢業頒發學士學位,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就是研究生階段。
  • 學霸夫妻攜手進入武大讀博,兩人的碩士導師也是一對夫妻
    他們從碩士時期相戀,雙雙考博進入武大開啟新的學術徵途,更巧合的是,他們倆人的碩導,也是一對夫妻。 學霸夫妻攜手進入武大讀博 兩人的碩士導師也是一對夫妻 「我們剛結婚,就怕開學後太忙,沒時間!」 前段時間,武漢大學迎新點來了一對25歲的博士夫妻,他倆告訴記者,能一起考上武漢大學非常開心。
  • 我放棄讀博選擇去工作時,在想什麼?
    本文為募格科聘原創,轉載請在文章下留言 最近一些天,對自己來說是比較特別的日子,大概也是因為自己終於決定了暫時放下讀博的念頭,準備踏實迎接研究生畢業以及工作種種事情了。
  • 考研熱度居高不下,然而讀博人數寥寥無幾,過來人:並非不想讀博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每年報名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都非常多,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研究生畢業後選擇讀博的學生卻非常好,難道是因為博士沒用了嗎?今年報名研究生考試學生數量為341萬人,比2019年高出了50多萬人,增長的幅度超過了17%,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而研究生畢業後,這些學生大部分卻不會選擇繼續讀博,據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超80%的研究生畢業生,不會選擇讀博。
  •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提起博士生,我們都會覺得很厲害,在我們的印象裡一般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要麼就是學習成績非常好,要麼就是比尋常人有耐力,因為它不是那麼容易攻讀的。
  • 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6大出路利弊分析來了,建議提前看看有好處
    話雖如此,但在研究生畢業以後,將來的出路有哪些,應該去找什麼樣的單位呢?這些問題在讀研之前就要想明白,對此,一位資深導師分析6大出路的利弊,聽聽導師怎麼說。研究生畢業能做什麼?出路二:國企優勢:有些研究生在畢業後會繼續參加國企單位的招聘考試,一般來說,效益好的國企收入要比公務員高許多,工作也相對穩定,部門較多,上升空間較大,可以說,這是處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第三個鐵飯碗工作。
  • 按期畢業!1567名哈工程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
    2017級碩士四班的張羽寒假「兩手空空」就回家了,「看到學院採用在線畢業答辯等相關通知的時候真是感覺措手不及。」和張羽一樣,很多畢業班的學生關於畢業論文答辯的進展,都停留在提交盲審版論文的狀態,寒假回家沒帶電腦,沒有相關資料,沒有來得及做ppt......
  • 北郵一學期5名學生自殺,研究生被延期畢業壓力山大到底誰之過?
    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張曉晴(化名)告訴記者,博士生在原有3年制培養計劃下,約有90%的人需要延期。2011年起,歷史系將博士學制改為4年,情況才有所好轉,延期比例下降到20%-30%。但與理工科博士「被延期」不同的是,大部分歷史系博士生都是主動要求延期畢業,比如因為讀博期間出國交流,回國後撰寫畢業論文的時間不夠。「延期畢業」的現象,已經逐漸向碩士研究生蔓延。
  • 供一個博士研究生讀完五年,究竟要花多少錢?算出來有點驚訝
    隨著國家碩士研究生的不斷擴招,而今碩士畢業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未來可以獲得更好地發展,有的碩士畢業生選擇攻讀博士研究生。畢竟如今博士研究生稀少,大多數在就業時會獲得不菲的安家費。自從國家取消了公費研究生政策之後,攻讀研究生需要自行承擔學費。
  • 讀博的3W法則:Why、What、How
    不論是在讀博前,讀博過程中,還是博士畢業後,很多人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為什麼選擇讀博?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之所以選擇讀博,是因為我熱愛科學研究,無論是否能夠拿到博士學位,我都希望我能一輩子在自然、生物、數字和數字所反映的自然規律中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地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 中國傳媒碩士研究生黃靜怡,帶著永久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這位17級碩士在讀女生,疑因導師對其百般刁難,不準予其畢業,導致精神崩潰,而引發悲劇。黃靜怡,湖南岳陽市人,從小到大,都屬於」別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學霸,高考考了上海華東大學,後入讀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跟了一個姓薛的導師。
  • 了解導師類型對你畢業太重要,別怪我沒提醒你!
    2不怎麼著急的導師這是我同學身邊赤裸裸的例子,她在某211讀碩士,按理說師資比較好。但她總覺得老師根本不管她。可能是因為導師快退休了的緣故,也可能是導師不喜歡親力親為,總之就是她的導師平常就不怎麼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