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格!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想混學歷,很難了!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阿柴

來源:經管之家,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與來源。

2019-2020年,短短兩年間,多所高校陸續清退未在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的超期研究生、博士生,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及影響。

其中,上海交大清退21名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學生,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等等事件,均引發了網友一波一波的熱烈討論。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清退的高校中,不乏985、211等知名院校。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就在今年4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公告,對符合應予退學情形的21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據中國青年報報導,自2019年以來,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圖片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十年寒窗無人問,漫漫求學路,憑心而論,對能夠考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同學們來說,這條路奮鬥過來其實多少並不容易。高校也同樣不容易,碩博士生們處於國家人才培養的頂端,每培養一名合格的碩士、博士,國家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高校同期配備投入的師資、科研經費、後勤保障也是同樣巨大的。

然而,事實上,近幾年清退超期碩博研究生的高校已經超過30家。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大學嚴出,大勢勢不可當。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文章《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同樣讓大家震撼的是,在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某西部高校一名博士研究生最久的就讀時間竟長達十五年!成了不折不扣的「過期博士」。

1

痛心!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 淘汰機制VS鯰魚效應

學生訴苦:其實我們也不容易

對每一位有志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學來說,選擇讀研讀博或許意味著放棄工作,放棄收入,在接受專科或本科教育之後,再投入一段寶貴的時間追求更高的學歷、汲取更多的知識養分,提升個人的學術及科研水平,這也是為未來個人打下夯實職業基礎和研究能力的關鍵一步。儘管古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新時代下有了更多維的解讀,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使讀書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可否認的是,對很多家庭和學生來說,讀書仍然是一條「康莊大道」、「光明之選」。

研究生(Postgraduate)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一般由擁有碩士點、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科研機構開展,近幾年來,我國在校生的規模呈直線上升態勢,我國的高等教育向更多人暢開了大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圖片來源:智研諮詢預測報告)

然而 ,大學畢竟是求學之地,而非混學之地。「清退」作為一種頂格處罰的教育評價措施,其嚴厲性非同一般,非萬不得已而為之。高校清退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舉措,本身也在說明為了維護培養質量,不惜出「重拳」加「鐵拳」。我國教育資源匱乏,區域教育資源不平衡,「物以稀為貴」,能夠一路從本科考上博士,本身就經歷著「過五關斬六將」的淘汰之旅。對於被清退的博士研究生來說,在最後的「臨門一腳」黯然退場,更是讓人痛惜惋惜。

事實上,在校的碩士生,特別是博士生們並不輕鬆。武漢大學被清退的網紅博士喬麗婭曾稱「讀博很多年了,但寫不出博士論文,最終被清退。」畢業論文讓很多博士生表示壓力山大,隨著科研門檻水漲船高,對博士生的學術能力、數據分析及處理能力、創新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更有不少博士生在網上訴苦「在校期間SCI和核心期刊論文是有指標要求的,一邊上課修學分,一邊到處找數據爭取在期限內論文,說真的,熬到博士,頭髮稀疏」。

此外,部分學生也吐槽,由於遇到了「甩手掌柜」的導師,導致論文和研究沒有得到有力的指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圖片來源:智研諮詢預測報告)

由此,也引發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博士畢業的年限該不該設置?如果設置的話,又以幾年為宜?2019年《北京日報》曾有文章指出,美國高校只有不到60%的學生能在六年裡順利畢業;德國高校的淘汰率常年穩定在30%左右。這也間接激勵「學生們在最好的年華裡,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學業上。」

西南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閆月勤曾在接受中國科技報專訪中指出:關於博士修業年限,以美國為例,其規定也是3~4年居多。其實,博士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學業,延期畢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且延期時間越來越長。

2

博士四年制漸成主流 從「嚴進寬出」到「嚴進嚴出」

高校也很難:各種資源配套得跟上

我國是14億人口大國,有媒體曾報導「在每萬人中僅有博士5.7人」,可見在高等教育的賽道上,能成為一名博士,經歷的是百裡挑一甚至萬裡挑一的激烈競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通過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相應學術水平者,即應授予博士學位。

(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2019年,中國著名公司華為曾以200萬年薪招聘博士引發巨大的關注。近幾年中國各地越演越烈的「搶人大戰」,也紛紛給碩博士生在戶口、職稱、評級、薪酬、子女教育等方面以各種激勵。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世界頂級名校的博士依然是極度稀缺的人力資源。多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有增無減,科教興國,人才先行。然而,培養一名合格的博士越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資訊時代和AI時代的到來,對博士生們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博士修業年限中位數為5.8年。攻讀博士,意味著要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孤獨探索與求學之路,意味要忍受一段時間的清貧與寂寞。近年來,各個高校對於博士培養都向著「高標準高要求高素質」的全面考核方向探索,「寧缺不濫」和「嚴進嚴出」成了很多學校的標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曾表示「要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談戀愛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學位本就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可以說,高校的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並保證了我國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質量,為創造公平嚴謹的學術環境提供了保障,也讓那些試圖「混水摸魚」的學生,不再有機可乘,讓讀博變成一件真正高標準嚴要求的事情,維護了學位的嚴肅性。

另一方面,高校在培養博士上所投入和花費的社會資源、人力資源、高教資源也相當巨大。從總體來看,很多高校的嚴格管理主要針對學習年限,大學的師資力量、後勤資源等也是有限的。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喻海良教授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中指出「給博士生設定就讀年限是有必要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規定,很多學生就會成為「老賴」,拖著不畢業。而在這種情況下,導師比學生還要著急。因為這會佔用導師的招生名額、學校的教學資源——如果學生遲遲無法畢業,會導致博導無法招生,乃至博士生招收資格被取消。

3

破局與探索:不能僅「清退」了事

高校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呼喚多元化的解決之道

培養一名合格的碩士或博士,經過漫長的培養周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但沒有成才,反而中途夭折、半途而廢,最終被迫「清退」,這與其說是懲戒之舉,不如說也是一種迫於無奈。

對學生「嚴進嚴出」,意味著從招生、培養、論文到畢業,每個環節更要嚴要求、嚴導師、嚴考察、嚴監督。國運興盛於系教育,沒有嚴格的研究生培養教育體系,就沒有強大的科技創新體系。研究生培養事關高校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迫切需要高校重視過程管理、導師督導、過程評價、教研服務等環節。

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指出:教育部今年2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要求培養單位要珍惜用好辦學自主權,加強自律,科學合理設置培養要求和學位授予條件,重點抓住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嚴格執行學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進一步強化研究生導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責任。其中提到的「全流程管理」,就是對研究生進行過程管理和過程評價,而非集中清退。

另一方面,客觀來說,有些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也面臨著專業選擇不對口、個人生活或大齡婚育問題、讀博動機不純、缺乏科研興趣等多種原因,影響了順利畢業。針對這些多元化的延期的因,目前,各個大學也在做出各種積極的探索。

3月13日,清華大學新規提出,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導師應及早提出分流建議。據報導,深圳大學通過學業考核、中期考核、學位論文審核和查重、學業溫馨提示和成績預警等方式嚴控培養過程,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預警—淘汰」制度體系,形成了有效的分流淘汰機制。

在今年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也明確提出:相關部門應做好指導引導督導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有利於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研究生培養單位惟有用心謀劃、加強落實,增強改革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才能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那麼,對此問題,小夥伴們怎麼看呢?

歡迎文末評論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吧。

參考文獻:

1鮑南:《北京日報》 不學的學生就應該清退

2李一陵:《光明網》博士生被「批量」清退,問題出在哪?

3募格學術:從高校大量「清退」博士事件,看博士畢業難!

4智庫諮詢:2019年中國研究生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及畢業生人數分析

5中國教育在線《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6科學網:讀博8年超期被清退,博士生畢業到底難在哪?

7清退超期研究生,強化教育質量評價正當時 | 人民時評

8鄒玉英:在「清退」研究生之前,高校要做的還很多

9中國新聞周刊:研究生大清退

10所高校已出手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相關焦點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博士也會「過期」?
    公示顯示,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時間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 33名博士研究生被清退:多數讀博時間已達到15年
    (原標題:33名博士研究生被清退!本次僅公示了聯繫不到的33位擬退學處理的博士研究生,還有聯繫上的並未公示,因此,西安電子科大此次給予退學處理的博士生不止33人。從名單上的學號來看,這次被退學的很多同學讀博時間已經達到15年。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名單)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近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擬對52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此次擬退學處理的52名博士研究生均超過「在校最長年限」。其中,最早入學的一位是在2002年,意味著截至當前,其學習年限已達18年。此外,2003年入學,「讀博」17年的還有2人。
  • 33名博士研究生被清退!原因竟是……
    公示稱,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有關規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擬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本次擬退學人員中,有33人聯繫不到,校方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8月21日—2020年9月1日。
  • 千餘碩博研究生為何被清退?知名高校專家深度揭秘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千餘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申請退學」「未報到入讀」「已超最長學習年限」等各個方面。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碩博生被清退?國內在碩博研究生培養方面是何機制,下一步又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試圖揭秘千餘碩博研究生被清退背後的原因。
  • 春城夜譚|高學歷也會「過期」,知名高校擬清退33名博士生
    >並對本次聯繫不到的33名擬退學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示顯示,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時間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讀時間竟長達十五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教育失信」現象「零容忍」多所高校釋放
  • 進校門≠學位到手的時代,又有236名碩士博士研究生被清退!
    就在最近遼寧瀋陽農業大學同時清退了236名碩士博士,這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難道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不值錢」了嗎?讓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他們會遭到清退。高校對「特殊」的研究生「下手」。
  • 瀋陽農業大學清退236名超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網友:退得好!
    近期,多所高校清退超期不畢業的各級學生,這些學生包括大學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近日,瀋陽農業大學也根據相關規定,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瀋陽農業大學超額完成對表示超期沒能畢業的研究生全部實現「清零」,釋放出研究生「嚴出」的強烈信號。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針對本科生也來一次這樣的清退?
  • 考研熱度居高不下,然而讀博人數寥寥無幾,過來人:並非不想讀博
    今年報名研究生考試學生數量為341萬人,比2019年高出了50多萬人,增長的幅度超過了17%,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而研究生畢業後,這些學生大部分卻不會選擇繼續讀博,據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超80%的研究生畢業生,不會選擇讀博。
  •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大多數都不會選擇讀博,導師說出其中緣由
    現在報考研究生開始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不禁會擔心,幾年之後,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會不會像本科生一樣「爛大街」。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考研之後的學生,要不要有先見之明的直接讀博呢?之前看到一份高校研究生學院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生畢業之後,真正選擇讀博的人其實連10%都不到。
  • 四川大學清退百餘名研究生回應來了 學生未畢業導師將受罰
    近日,四川大學8個學院先後發布《研究生退學處理決定公告》,對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學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公布退學名單?學校規定的學習期限是否合理?
  •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其中碩士119名,博士117名。1.為什麼他們會遭到清退?根據公布的相關信息,這些被清退的碩博士研究生中有很多都是在職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是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論文不及格、學分未達標等。2.近年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高校對這些長時間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的研究生進行清退,其實是一種非常理智的行為。
  • 瀋陽農大清退236名超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日前,瀋陽農業大學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及遼寧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瀋陽農業大學超期研究生全部實現「清零」,釋放出研究生「嚴出」的強烈信號。
  • 研究生日記:關於放棄讀博,你遺憾嗎?
    上周參加了碩士中期答辯,原則上對於中期答辯不合格的及畢業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勸退處理。但大家一開始就沒有重視,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只不過走個形式罷了。不同的是,讀博的學生一律考核為優秀,不讀博的一律良好。獎學金的發放也是根據這個考核結果。由此可見,很多事情實際操作和紙面規定還是有很大的轉圜空間。
  • 山大研究生校長獎王朋:碩士畢業後工作4年,重返校園讀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實習生 李若琰山東大學2020年度研究生獎學金評審結果近日揭曉。一校三地2.7萬餘名研究生中,1.8萬餘人獲得獎勵,其中42人獲最高獎——山東大學研究生校長獎。能夠從2.7萬名研究生中脫穎而出,這些研究生學霸身上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 上海交通大學清退21名研究生,看到名單後,網友一片叫好
    上海交通大學清退21名研究生,網友一片紛紛叫好,看到名單明白了!最近幾年,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多,人們對研究生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而以往考上研就能順利畢業的觀念也被打破;最近傳出很多學校清退本校研究生,把握「嚴進嚴出」的原則;這不,上海交通大學就發布關於清退該校21名研究生的通知,不過這次網友卻大聲叫好,這是為什麼呢?
  • 最頂級的學歷與最底層的學術工人,讀博,你想好了嗎?
    1最近我寫了不少「喪」的研究生方面的文章,保研難,考研難,讀研難,找工作難。這裡面最難的應該是博士了。很多人曾經說過,讀了博士,才知道自己是不是搞科研的料。大家要去看大佬的故事,很多人會說到讀博的時候遇到困難,幾乎每個人都會說到這個事。
  • 【社會新聞播報】 1.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10月20日...
    【社會新聞播報】1.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10月20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官網發布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共52名博士研究被清退。
  • 規定年限未完成學業、休學期滿未復學,21名研究生被上海交大清退!
    其中8名學生2019學年沒有註冊,還有4名學生休學沒來復學,顯示他們處於與校方的「失聯」狀態。 請以下同學收到本公告後立即與所在學院研究生教務辦聯繫,領取書面退學決定書,並按規定辦理離校手續。」 其實在我國高校中,研究生被退學的新聞時有發生,原因主要是由於未在規定年限內完成學業。 2019年3月,合肥工業大學對46名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同年3月,廣州大學對72名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