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正值畢業季,跟的導師各不一樣,研究生的命運也各不相同。我身邊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明明大家一起進校園,卻沒有辦法一起畢業。
我們專業今年有3個延畢的,相比於去年而言,這個數字相當高了。個人認為除了他們自己的努力沒跟上,跟導師也或多或少有點關係。
思來想去,總結了以下三種導師類型,快來看看你的導師在不在其中。
1
對學術容不得半點含糊的導師
我們院就有一位這樣的導師,大家都說他的目標是成為院士。這位導師人挺和藹可親的,就是對學術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嚴厲,他不管學生有沒有科研天賦和興趣,對所有學生的要求都一樣,不允許他們發普刊,英文普刊也不行。
最起碼得是中文核心,但賊尷尬的地方就在這裡,要畢業,一篇核心不夠,必須兩篇才行。而一篇英文普刊,一步到位,剛剛好達到學校要求的成果分。這就導致很多學生衝著畢業的標準去,避免麻煩,直接投英文普刊。
當老師的要求和畢業的要求相背而行,兩難的只有學生本人。這時候,個人的選擇就顯得很重要。
這位導師今年帶了兩個畢業生,一個是女生,她被老師要求寫Sci,但她自知不是寫Sci的料,背著老師偷偷發了一篇英文普刊,臨近畢業才敢跟老師說,結果可想而知,老師勃然大怒,說之前沒有跟他商量。
不過女生有自己的套路,她就態度很好地跟老師說「老師,我延期畢業的話,籤好的工作就保不住了,您看......」
這位老師自然明白了女生的心思,心不甘情不願地同意她申請畢業了。
另一個被他帶的學生就很慘了,這個學生超級聽話,老師不讓發普刊就不發,快到畢業了,試探性地問了一下,依然感覺到老師強烈的反感情緒,於是把話咽進嘴裡。
然而這一次,船到橋頭沒有自然直,拖的不能再拖了,眼見著學術成果審核的日子已經逼近,他還是拿不出來小論文,於是,只能沒有懸念地延畢。
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其實還挺替他難過的,不過既然老師的意願難違,除了服從,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但其實如果他能早點跟那個女生一樣偷偷發篇英文普刊,或許現在也已經申請畢業了。畢竟老師的標準和畢業的標準沒那麼容易同頻,誰都想發高級別的文章,但咱也得保底畢業不是。
2
不怎麼著急的導師
這是我同學身邊赤裸裸的例子,她在某211讀碩士,按理說師資比較好。但她總覺得老師根本不管她。可能是因為導師快退休了的緣故,也可能是導師不喜歡親力親為,總之就是她的導師平常就不怎麼管她。
最明顯的體現,導師看了她的開題報告後,對還在讀研二的她雲談風輕地說了一句「大概率會延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平常寫的小論文,發給老師,老師也不會給具體的修改意見,就說寫的不行。
我同學也不敢多問她導師,就私底下各種問師兄師姐應該怎麼辦。
因為眼瞅著自己2020屆的師兄已經延畢,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
她慌得一批,天天問我怎麼辦怎麼辦,我就儘自己最大可能幫助她,雖然科研方向不一樣,但畢竟有些東西是相通的。
我聽她說,她師兄延畢是因為論文寫的不行,但導師不明確說怎麼改,然後他就自己各種修改,然後導師還是說不行,然後再修改的時候,已經跟不上畢業了。
個人覺得,遇上這樣的導師,自己得上點心,早為自己做打算。求助師哥師姐,求助外校同學都是可以的啊,但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導師一個人身上,不然很可能就延畢了。
這個例子顛覆了我的認知「曾經以為,你畢不了業,老師比你還著急。」後來發現,你如期畢業或者延期畢業對有些老師來說,並不重要。所以自己對自己上點心,比較穩。
3
行政事務繁忙的導師
有一說一,行政事務繁忙的導師有的是院長,有的是書記,還有的身兼數職,他們需要經常出席各種會議,參加黨務活動等等,而且可能出差也比較頻繁,平常疏於對學生的管理,學生學術成果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在校的自覺性和上進心。
我們院院長就是這樣的導師,而且今年他帶的三個畢業生裡面,有兩個都延畢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當時驚呆了,一直以為延畢都是新聞裡的事情,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邊,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這三個畢業生性格差別還蠻大,如期畢業的那個自己平常比較上心,在圖書館自學Matlab,跑程序,出數據,寫論文。
另外兩個延畢的,由於我只跟其中一個女生有過接觸,就聊聊她的情況,她性格超級開朗,喜歡交朋友,考研數學滿分,很聰明,就是對學術沒興趣。她畢業也沒有發小論文,而是拿到數學競賽的三等獎抵了科研成果。
可沒想到,大論文這關,她竟然沒過。因為畢業論文沒寫完,她被延畢了。我覺得,除了老師工作繁忙,沒有過多時間管他們,跟他們自己不怎麼上心也是有關係的。
所以,如果你遇到的導師不會緊跟在你後面問你這個星期讀了多少文獻,小論文寫的怎麼樣了,你一定要自己上點心,研究生真的不比本科生,延畢不是開玩笑的。
你不著急自己畢業,老師可能更不著急你畢業。
可能這三種情況比較特殊,但鑑於真的有學生因此而延畢,還是希望為那些沒有畢業的研究生們敲醒警鐘。
本來畢業這件事,自己就得上心,如果遇到這樣的導師,就更得未雨綢繆了。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分緊張,因為其實大多數的導師都不太會在畢業這件事上為難學生,他們知道你考個研不容易,也知道大多數人沒有讀博的打算,所以不會用特別高的標準要求你。
如果覺得你有點學術造詣,就對你提點高要求。如果覺得你態度還不錯,但缺了點科研創新精神,就覺得讓你發篇核心已經足矣。
但不管怎樣,研究生們都得自己上點心,如果平常什麼都不做,船到橋頭是不會自然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