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郵一學期5名學生自殺,研究生被延期畢業壓力山大到底誰之過?

2021-02-21 文匯教育

「曾經鮮活的生命悠忽而逝,曾經溫馨的畫面不會再現,曾經的曾經從此生死兩茫茫……我親愛的兒子,謝謝你25年對爸媽的陪伴!心愛的孩子生日快樂!」

2015年12月26日零點45分,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孫騰霄的微博出現了一條更新,但孫騰霄是再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憐愛痛惜之情了——

12月17日凌晨3時許,孫騰霄從學校宿舍樓上縱身一躍,他最後留在人世的,是紙條上的三行字:「活著真的很痛苦,不想再傷害自己的家人了……」

而就在此前一天——2015年12月16日下午4點45分,經過幾輪筆試面試後,一家知名銀行通知孫騰霄第二天下午2點籤約。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24歲的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今年三月即可順利畢業。畢業論文已按時提交,和女友感情穩定,找工作也籤約在即。

種種信息顯示,此前一年,孫騰霄曾因實習不順,畢業論文未能通過而延遲畢業一年。因為無法正常畢業,他不得不放棄了已經應聘成功的工作,這之後還被診斷為抑鬱症。

他的去世,顯然讓北郵的同學很震驚。12月23日,便有網友在知乎上設問:如何看待北京郵電大學半年內出現五起學生自殺事件?


據稱,這幾起自殺事件均為研究生,都和畢業有關。「前幾天全校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召開班會,輔導員給學生通報了三起研究生的情況,算是官方口徑:第一起:無抑鬱症,因家庭原因,國慶回家後返校,隨即發生墜樓事件;第二起:抑鬱症,服藥治療期間墜樓;第三起:抑鬱症。」

在這條問題下很多人談到,因為研究生畢業延期,遭受了很大的壓力。


@便秘的倭瓜說自己是和孫騰霄相處11年的好兄弟,他寫道:

曾經以為,我們會像電視裡演的那樣,成就一份偉大的友誼,你扶持我,我幫助你,闖出一片大大的天空。直到17號的凌晨三點二十四,這個美夢崩碎了——我親愛的兄弟,你的縱身一躍,解脫了你自己,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在這裡,我不想指責你的選擇,因為我了解你的本性,不是有些東西逼你到份上,你也不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只想問問這個學校,問問他身處的這個氛圍,你們到底怎麼了?

到底是因為什麼,把原本應開明自由的學校氛圍弄的比社會還要壓力山大?

到底是因為什麼,把一個還在追求生活真諦的學生,變成一顆螺絲,奉獻給了他人,卻牢牢束縛住了自己,到最後用廢了還被人無情的丟棄?

到底是因為什麼,把我認為必定擁有輝煌人生的人,逼得以如此窩囊的方式告別了人生的舞臺?

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因為什麼?到底是因為他真的做錯了什麼,還是錯的是他身處的這個環境?

大學時期的孫騰霄。他平時愛好攝影,經常背著相機出遊拍照。家屬供圖

籤約前11小時自殺,留言稱活著很痛苦

根據新京報記者王佳慧的報導,多年來,孫騰霄一直是家人的驕傲。初中時,代號「猴子」的他和好友組成了三人組。「我們在一起幹了學生時代能幹的所有壞事,也愁壞了當時的班主任。但不管怎麼瘋、怎麼鬧,他還是班級裡穩穩的第一名。」他的好友回憶道。

高中時期的孫騰霄依然成績優異,每每考試都是全校第一,與第二名有著二三十的分差。

2008年,他考入了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通信工程專業,並繼續著他的「意氣風發」。同學們都叫他「孫神」,一到項目小組討論作業,他總是可以提出好的解決方法與研究角度。團隊建模大部分工作都是他漂亮地完成,「聰明」是大家對他的共識。

在北郵的四年本科學習中,孫騰霄「碩果纍纍」:北京市數學建模、全國電子設計競賽、校級三好生、學業獎學金……諸多獎項都被他收入囊中。他還獲得了在617名畢業生中被保送讀研究生的資格,繼續在北郵深造。

孫騰霄愛好運動,濃眉大眼、有著1米8的大高個子的他,先後跑完了兩屆40多公裡的全程馬拉松。周末假日,他時常帶著女友小慶去滑雪、溜冰。多位大學同窗回憶起孫騰霄,提到最多的詞就是「開朗」。

按正常時間,2015年3月,孫騰霄會獲得工程碩士學位。但這一次,他遇到了一件難事延遲畢業一年。

2014年初,孫騰霄一行6人在與學校項目合作的某著名通訊科技品牌公司內實習。但當時他所在的公司項目組正是近乎停滯階段,多半年的實習,孫騰霄一行人基本處於無研究可做的狀態。

直至畢業論文即將開題時,孫騰霄等人都收穫寥寥。依靠項目研究作畢業論文的他們向學校申請終止實習,經多次協商後提前返校。

「導師也多是讓他自己找研究點。」據多位熟悉孫騰霄的同學透露,沒有較多實踐做支撐的畢業論文,孫騰霄做得並不好,甚至創新點極少且有篇幅雷同。最終,孫騰霄的畢業論文沒有通過,等待他的是延遲一年畢業的結果。

無法正常畢業,他無奈地放棄了已經應聘成功的某銀行總部軟體開發中心的工作,上交了5000元違約金。此後,他變得說話有氣無力、書也讀不進去,常常失眠。孫騰霄主動要求看醫生,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吃藥、看病、做心理輔導、母親在學校旁邊賓館陪著他。兩個月的時間,他的情況有所好轉,抑鬱症被診斷為輕度。

2015年11月底,孫騰霄重新提交了論文,導師給了2條修改意見。不出意外,他今年3月即可順利畢業。找工作筆試,他也恢復了一些自信。

他和女友感情穩定,雙方家長都很滿意。「一直花家裡的錢,現在論文交了,學校沒什麼事兒了,我想去實習掙點兒生活費。」孫騰霄對小慶講自己的計劃。

一切,似乎都在好轉。孫騰霄還成功應聘到了一家知名銀行的軟體開發中心工作。2015年12月16日下午4點45分,銀行通知他第二天下午2點攜帶三方協議等證件籤約,他迅速回覆:「孫騰霄,參加。」

最終,他沒有去。在籤約前11小時,他從學校宿舍樓上縱身一躍,辭世。

就在幾個月前,學校曾出現過學生跳樓事件,那時,孫騰霄在電話中和爸爸說「跳樓,太不可思議、太不應該了。」

孫騰霄媽媽12月30日上傳的手機截屏「千呼萬喚始不出」

孫騰霄的女友留言:


你出了一個我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題,我日夜後悔遺憾自責思考探求,但你不留痕跡不願透露。那我便接受你的決定,把你關進心裡的小屋子,昂起頭來往死裡幸福,待我看盡繁華在世間盡頭,說給缺席的你聽,可好?

五成博士生畢業延期

根據文匯報記者張鵬2013年所做的調查,碩士、博士研究生,這群站在大學生金字塔頂端的高材生,如今正因「嚴進嚴出」這一研究生培養機制的轉變,遭遇「延期畢業」的「共同的煩惱」,就業去向、國家補助、「面子問題」等壓力隨之而來。

當年已經博三的於彤(化名)是同濟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她最大的擔憂在於「是否可以按時畢業」。她告訴記者,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能夠如期畢業的博士生「鳳毛麟角」,「在學院,跟我同屆的博士生有20多人,目前聽說導師允許6月份答辯的不超過5人,那些表現很好的學生最早也要9月或者12月份才能答辯。」

和於彤有著同樣困擾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太陽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劉臣(化名),他告訴記者,研究所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博士不能如期畢業,有的確實是因為科研水平沒有達到學校規定的博士畢業標準,但也有達到標準仍被導師「扣留」的學生。這讓低年級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們誠惶誠恐。

與理工科專業博士相同,文科專業博士也有延期的擔心。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張曉晴(化名)告訴記者,博士生在原有3年制培養計劃下,約有90%的人需要延期。2011年起,歷史系將博士學制改為4年,情況才有所好轉,延期比例下降到20%-30%。但與理工科博士「被延期」不同的是,大部分歷史系博士生都是主動要求延期畢業,比如因為讀博期間出國交流,回國後撰寫畢業論文的時間不夠。

「延期畢業」的現象,已經逐漸向碩士研究生蔓延。復旦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碩士研究生葉鋼(化名)畢業前一年3月收到一份諮詢公司的錄用通知書,誰料5月接到導師的通知,要求他延期畢業,理由是「所從事的研究不夠完善,不全面,沒有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葉鋼說,除了他,同一課題組的其他三名碩士研究生也全部被要求延期畢業,原本找好的工作全都打了水漂。

「被延期畢業」壓力大

不能如期畢業,給大部分研究生帶來了心理和生活上的擔憂。除了可能丟掉原本已經「到手」的工作,被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都不再享受國家補助,部分高校學生宿舍也要重新申請。

「同濟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化學博士研究生的畢業標準是至少發表三篇SCI學術論文,並完成畢業論文;交大太陽能研究所的要求是發表兩篇B類SCI文章並完成畢業論文;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要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三篇學術論文並完成畢業論文……」據了解,在高校制定的研究生畢業標準基礎上,各個專業乃至導師會根據專業具體情況「抬高」對於研究生畢業的要求。

「被延期」,還會讓部分自尊心較強的同學感覺「丟面子」。「從小到大我都是眾人眼裡的高才生,一想到可能會延期畢業,實在沒有勇氣跟家人講,他們也不能理解。」劉臣告訴記者。有「延期畢業」壓力的,尤其是那些認為自己已經達到標準的研究生。被延期的學生,對導師的怨言隨之而來。「科研成果著作權、實驗室經費的分配……」諸多細節成了激發師生之間矛盾的導火索。

「延期畢業」,誰之過?


碩士、博士研究生「延期畢業」,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於彤說,現在確實有很多博士生並不是出於對科研的熱愛而選擇繼續深造。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本科畢業時還沒有清晰的發展路徑,同時為了躲避就業壓力而讀博。「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博士渾渾噩噩讀了兩年,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此時放棄又捨不得,只能硬著頭皮堅持混個學位。」

在理工科的實驗室裡,大家一致公認地稱導師為「老闆」。這個稱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工科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研究生每天在實驗室裡幫助導師做課題,導師每個月按照情況給學生發放一定數額的補助。「這種關係,更像是工廠裡的僱傭關係。」劉臣說,很多學生認為跟導師溝通是「不可能的」,他說「這就像一個在飯店端盤子的服務員,根本沒有資格跟老闆提出異議。」

不過,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教授認為,目前我國研究生教學採取的是彈性學制,「延期畢業」說法的合理性還有待商討,在允許的年限內拿到學位都是正常的。在國外,研究生畢業的唯一標準就是導師認可,而在國內,還需要同時達到學校為研究生設立的「最低標準」。

隨著國內對於研究生教學標準的提高,導師對於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更加嚴格。「針對不同學位需求,導師會提出不同要求。這是好事,說明國內研究生培養正在同國際接軌。」沈教授說。

據悉,目前各個高校也根據學校和學科具體情況對研究生學製做出探索。以復旦大學歷史係為例,不僅將博士研究生的學制由原有的3年轉為「默認的」4年制,即3年可以完成科研任務的學生可以畢業,即使要繼續進行第4年的研究,仍然可享受國家補助。從2014年起,歷史系對博士發表論文的要求也從「三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削減到兩篇,「這樣大部分博士生在規定學制內達到畢業要求應該比較容易了。」

同濟大學化學系學工部老師丁奇告訴記者,學校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導師指導博士生的數量,「如果博士生遲遲不能畢業,那麼導師招收新生也會受到影響,不會出現導師故意拖延研究生畢業的情況發生。」

轉載請註明《文匯教育(微信號wenhuieducation)》!


相關焦點

  • 痛惜,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自縊身亡|誰來關心研究生壓力?
    來源:弗雷賽斯綜合自微博、知乎、科研大匠、大連理工大學等 2020有些魔幻,開學短短一個多月,國內多所高校接連傳出研究生自殺事件。近日,又有網傳大連理工大學一研三學生在實驗室自縊身亡,並在微博上留下了遺書。剛剛,大連理工大學發布了情況通報。
  • 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想混學歷,很難了!
    2019-2020年,短短兩年間,多所高校陸續清退未在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的超期研究生、博士生,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及影響。 其中,上海交大清退21名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學生,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等等事件,均引發了網友一波一波的熱烈討論。
  • 按期畢業!1567名哈工程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
    日前,哈工程14個學院1567名2020年春季學期初畢業的研究生,圓滿完成在線畢業論文答辯,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不降低」「畢業不延期」。3月5日至15日組織209名碩士研究生進行在線答辯。
  • 美國本科留學被迫休學延期無法畢業怎麼辦?
    美國本科留學被迫休學延期無法畢業怎麼辦? 最近,因為國內疫情的發展,雅思和託福官方紛紛取消了3月在國內的考試,這讓很多原本計劃參加英語考試的同學苦惱了,耽誤了留學申請的時間,只能對留學規劃作出調整。
  • 研究生「就業率」排行:北郵位於榜首,北京交大高達99.4%
    ,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經想好了未來的出路,開始做準備。很多人都會選擇繼續升,大多數人都想要在「研究生」畢業後能擁有一個更好地工作,在面臨每一次的大考,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大多數都是為了能夠就業,所以如今出了新榜單,就是各大高校中「研究生」的就業率最強的10所,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
  • 四川大學清退百餘名研究生回應來了 學生未畢業導師將受罰
    近日,四川大學8個學院先後發布《研究生退學處理決定公告》,對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上百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這些研究生中,最早入學的是2002年,最晚是在2015年,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公布退學名單?學校規定的學習期限是否合理?
  • 延期畢業解決就業問題
    「新高考前沿」認為:最穩妥的辦法是今年春季學期不要開學,因為很多大學已經按照正常課表在線學習了。即使延後到5.1開學,學生回來再上2個月課又要放假,又牽扯到人員流動,學生回校後的各方面管理應急,都是需要人力物力去維持。不如9.1開學最穩妥,一絲不可馬虎。
  • 北大留美女博士自殺內幕曝光!面對壓力,左邊是死亡,右邊是槍手?
    2017年10月10日,噩耗傳來:唐曉琳的遺體在Muri海灘外一英裡被發現。有人猜測是因為在美國讀博士壓力過大,也有人說是因為導師的「騷擾」。這導致了她的學習和科研工作被耽誤了至少6個月,籤證遲遲沒有延期。3、人際關係緊張,矛盾頻出工作人員通過對唐曉琳所在的實驗室調查,發現他們的工作量巨大、負荷超額。唐曉琳和其他學生經常會工作到深夜,還必須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完成相關科研工作。因為壓力巨大,學生們常產生暴躁、煩悶情緒,經常因為實驗資源分配不均發生矛盾,人際關係緊張。
  • 研究生自殺新聞頻現!這所世界頂尖高校在事件發生後做了這事
    近來,關於研究生不堪重負自殺的新聞頻繁見於媒體。最終,使網友對「導師太嚴格」「研究生太脆弱」「師生關係太難處」等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而究其核心,社會爭論的其實無怪乎兩個主要問題:1)研究生的學術標準太過嚴苛嗎?是否該放低標準?2)導師制度是不是真的出現了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 「別和我提找工作,畢業延期了」,多數研究生很苦惱,後悔考研
    越來越多人報名,為了培養更多人才,很多高校敞開了大門,擴大招生,對於沒有考研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已經考上的學生卻很難過,因為高校也收緊了「出口」,所以很多在讀研究生延期畢業,他們也很苦惱。「別和我提工作,畢業都延期了」很多人認為,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但是,最近一位碩士研究生,在網上說出了自己的苦惱,因為學校對畢業論文的要求變嚴了,結果自己的論文出現了各種問題,論文答辯會的一致表示不送審,直接告訴他延期畢業,毫無迴旋餘地。
  • 山大研究生校長獎潘瀚:喜歡唱歌打球的全能學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實習生 李若琰山東大學2020年度研究生獎學金評審結果近日揭曉。一校三地2.7萬餘名研究生中,1.8萬餘人獲得獎勵,其中42人獲最高獎——山東大學研究生校長獎。能夠從2.7萬名研究生中脫穎而出,這些研究生學霸身上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 大連理工一研究生自殺身亡,留下千字遺書:學習壓力太大,害怕畢不了業
    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為的就是學習更深度的知識,將來尋找一份好工作,展現自己的才華。然而,大連一位研究生才華還沒得到展現,就在學校自殺身亡,留下千字遺書表達出自己絕望的內心。10月13日7早上時左右,大連理工大學有學生在化工學院實驗室內發現一名學生倒在地上,已經沒有了生命特徵,隨後報警。
  • 30所高校清退1300名碩博研究生,博士也會「過期」?
    6月28日,上海師範大學發布公告,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5月20日,中南大學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學期滿已超過2周仍未提出復學申請。對於6月3日後仍未辦理復學手續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將上報校務會給予退學處理。
  • 媒體追問研究生教育:邊偷菜邊看電視劇也能畢業
    研究生一向被認為是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但如今,「皇帝的女兒」也開始「愁嫁」了。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提供的統計數據,2009~2011年,研究生就業率分別為81.4%、81.5%、80.8%,分別比本科生高出2.3、1.3、0.2個百分比,就業優勢呈走低趨勢。
  • 論文作廢研究生重寫猝死家中:好學生幹不過賴導師
    此後8個月,因為疫情、畢業延期,他一直待在湖北的家裡,拼命趕論文、改論文。直到2020年9月14日凌晨兩點半,猝死在湖北的家中。就我自己了解到的這類新聞,我有如下兩點拙見:1.導師與學生之間的粘合度是不是太高了?換句話說,是不是導師權力過大,高校有沒有其他機制監督導師權力的正確使用。有監督才能有制衡,一方獨大的局面往往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試想一下,如果導師全權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那麼學生即使想過反抗也會因為害怕而退縮、忍讓。畢竟很多人都會想:三年忍一忍就過去了。
  • 南郵研究生自殺,導師被「免職」,研究生導師有何霸權?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大偉(化名)自殺了,多麼好的生命,說消失就這樣消失了。研究生大偉點燃了鋪滿實驗室的易燃易爆化學實驗試劑,讓自己葬身於大火中,他與家人,與世界就這樣不辭而別,令人揪心和痛心。為何陸經緯會選擇這樣的一條不歸路呢?
  • 南郵研究生的導師是個「狠角色」?研三學生用一句話回擊
    南郵研究生自殺,多文刷屏,學子給張宏梅教授諸多差評 南京郵電大學的張宏梅教授被撤職了,研究生導師的資格被取消,就是這樣一位美女博導和碩導被貼上了「黑心導師」的標籤。
  • 留學生掛科延期畢業怎麼順利就讀碩士?
    留學生掛科延期畢業怎麼順利就讀碩士? 最近因為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國外高校紛紛發布停課的通知,導致很多即將畢業的留學生也不得不暫停學業,延期畢業。
  • 3萬美金一學期,生物鐘顛倒上網課,第一屆家門口留學眾生相
    明慧是辭職之後申請的英國一年制碩士研究生,剛拿到Offer就趕上了疫情,她還沒能去學校裡走走,也沒有見過自己的老師。相比學生這個身份,她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無業游民。她甚至沒有學生卡,但研究生留學生涯確實開始了,在合肥家中臥室的小飄窗上。
  • 看看壓力山大的韓國年輕人,你還敢喊累嗎?
    《因為討厭韓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年輕職場女性因為不堪忍受壓力山大的韓國生活,不顧家人跟朋友的勸阻義無反顧移民去了澳洲,最終在澳洲找到幸福的故事。書的內容直指韓國青年們面臨的現實問題,頓時引發了韓國國民熱烈討論。韓國人表示一看到書的題目就有買書的欲望。對這本書的看法也是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