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專科學位;碩士博士畢業進行分級評價

2020-12-20 騰訊網

2020年全國兩會今天正式閉幕,還有哪些科技界代表委員們的聲音值得關注?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建議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分級評價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表示,當前我國研究生學位認定的相關制度尚不健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其中較為突出的有:考評方式異化,「唯論文」傾向嚴重;認定標準「寬嚴不齊」,培養質量難保一致;缺乏細化的劃分標準,畢業生質量「良莠不分」;認定程序不健全,極易導致「法律糾紛」。

「英國一直使用等級制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分級評價,同樣的碩士文憑會依據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不同,頒發不同等級的碩士學位。大部分分為通過、優和卓越3個等級。」

他建議,儘快出臺研究生畢業生等級劃分細則及評價辦法。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等級評定,明確是幾等學位,使國內的研究生畢業評價更加公平全面,為畢業學生以及企業提供更加合理的選擇參考。

中國青年報

中科院院士趙宇亮:設立聚焦科技創新鏈的國家研發機構

「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缺乏,很多人就覺得是中國科學家不行,抱怨他們只會發文章,這是認知偏差。」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趙宇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指出。

趙宇亮表示,科技創新分為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科學發現是科技創新鏈1~3級基礎研究的事情。科學家是做學術的,這是創新的基礎,科學家的責任是科學發現,包括提出新問題、設計新實驗、探索新現象、發現新規律、揭示新原理、建立新方法、提出新理論。而技術或產品創新屬於科技創新鏈4~6級的事情,需要工程師和科學家合作完成。科技創新鏈7~9級是產品和商品,是企業和產業的事情。

趙宇亮說:「美歐日大企業的工程師跟科研院所和高校科學家們合作研發指數在6~14之間,中國企業僅有0~2.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正是中國科技創新鏈4~6級的缺失。

趙宇亮表示,目前中國企業還沒有能力從科學原理出發去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沒有能力把科學發現的新原理和新技術迅速應用到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中,去搶佔世界技術和市場的制高點。

因此,趙宇亮建議,中國應該以新型舉國科技體制為牽引,儘快設立聚焦科技創新鏈4~6級的成建制國家研發機構,高質量高強度地把科學家們的基礎科學發現,高速度地轉移轉化成最終市場歡迎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中國科學報記者高雅麗)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孟洛明:論文和專利代表不了創新驅動發展成效

「'十三五'以來,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年均增長10%以上,與此對應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年均增長卻只有1%左右。可見,大量科研創新成果並沒有轉化成為發展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孟洛明在無黨派界別協商會的發言中說道。

「創新不是最終目的,發展才是。」 孟洛明解釋說,「經費增長是科技進步和提高創新能力的投入指標,不是產出指標。而論文和專利數量只是科技的產出指標,不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成效指標。」

「2019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9.5%,德國、英國等主要發達國家在本世紀初已達到80%左右。而且,與科研投入的增長相比,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年均增長為1%左右。」孟洛明表示。

「這也意味著科研經費的大幅增加,並沒有同等程度地轉化成經濟發展的成效。」

今年,孟洛明撰寫了《關於在「十四五」規劃中優化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指標的提案》。他認為,光有衡量創新驅動發展的定量指標還不夠,還要把這類指標納入考核體系中。

「在目前的體制下,績效評價指標是地方發展的『指揮棒』。只有制定、落實了適合創新驅動發展成效的政績考核指標,才能真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提高到應有的水平。」

除此以外,他也強調,提高創新驅動發展成效的關鍵還是釋放和激發科技人員的內生動力。因此,必須出臺精準的政策,「一方面,對從事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的科技人員要用不同的激勵政策,另一方面要讓優秀人員、一般人員等各類人員各得其所」。(中國科學報記者胡珉琦)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李健:增加專科、設置四級學位

「我國目前的學位層級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三層,沒有設置專科層級的學位,帶來高等職業教育無合適學位標準可依,嚴重影響了我國高技能人才培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李健如是說。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高職教育招生規模已經佔到整個普通本專科招生數的一半以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之一,與普通高等教育(學術導向教育)並行,是職業教育的高級層次形式。

但高職教育專門的學位制度卻一直未能建立起來。數百萬的專科生只有在專科院校學習的經歷而沒有獲得任何學位,這不太符合我國日益發展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嚴重阻礙了我國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和體系建設。

據他介紹,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實行的是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體系,但也有部分國家和地區實行的是四級學位。比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實行的副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亞美尼亞等國家實行的學士—碩士—副博士—博士學位制。

為此,他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在目前三級學位的基礎上,增加一級適合專科層次的學位,設置四級學位。(中國科學報記者溫才妃)

編輯 | 袁小華

排版 | 華 園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相關焦點

  • 黃愛龍委員:建議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分級評價
    「英國一直使用等級制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分級評價,同樣的碩士文憑會依據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不同,頒發不同等級的碩士學位。大部分分為通過、優和卓越3個等級。」他建議,儘快出臺研究生畢業生等級劃分細則及評價辦法。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等級評定,明確是幾等學位,使國內的研究生畢業評價更加公平全面,為畢業學生以及企業提供更加合理的選擇參考。他建議,分學科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及標準。
  • 增設8個碩士3個博士專業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溫州肯恩大學變更辦學事項的批覆》函,同意溫州肯恩大學辦學層次和類別變更為本科學歷教育、外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外國博士研究生教育,增設8個碩士3個博士專業。這意味著,溫州肯恩大學成為繼溫州醫科大學後,第二所在溫州本土培養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院校。
  • ...2021年6月預計畢業碩士、博士研究生進行學歷電子註冊圖像校對...
    內蒙古工業大學2020年12月和2021年6月預計畢業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照片已上傳到學信網,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規定,由新華社採集並且經學生本人確認無誤的電子照片將作為畢業研究生學歷電子註冊上的圖像信息,如學歷照片缺失則無法進行學歷註冊及學歷認證。
  • 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首先,要區分一點的是,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中,只有碩士和博士屬於學位,而博士後屬於工作經歷。換言之,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學歷,只射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兩種。通俗地講,一個人,書讀到博士研究生畢業,其實就已經到頭了。
  • 黃愛龍委員「建議對研究生畢業生進行分級評價」網民們各說不一
    可是評價系統怎麼操作,能否保證過程公平?如果不行就不要為難學生們。黃愛龍委員表示,當前我國研究生學位認定:考評方式異化,「唯論文」傾向嚴重;認定標準「寬嚴不齊」;缺乏細化的劃分標準;認定程序不健全 ,極易導致「法律糾紛」。建議對導師監督,希望可以管管學術存在的嚴重問題,比如學生都花很多錢發表論文,學校的各種發表論文的要求。誰對研究生導師進行規範和監督?
  • 國家擴招專碩、博士背後:遭遇「學碩優先」的專業碩士就業、升學之困
    其中提到,到2025年,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在研究生招收總量上揚的基礎下,要求繼續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數招生規模,佔比將超過學術性研究生人數。在這背後,專業性研究生教育質量能否得到保證?
  • 碩士研究生與博士有什麼區別
    本科畢業頒發學士學位,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就是研究生階段。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又分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又有學碩和專碩之分,一般來說,學碩學制為3年,為單導師制,多為培養科研型人才,專碩學制為2年,多為培養醫生、教師、律師、會計、工程師這些技術性職業,分為雙導師,以校內導師為主。
  • 考研考博難,畢業更難!博士為什麼畢業難?
    7月11日,上海體育學院對即將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研究生進行學業預警,名單給出了17名學生名單,只有4名學生是碩士研究生,相隔短短了三天,7月14日,上海體育學院發布了關於研究生退學處理決定的公告,對38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只有2名是碩士研究生,其餘均為博士研究生
  • 碩士、博士畢業進入高校?你的收入大概就止步了!
    好多人博士或者碩士畢業後,選擇進入高校當教師。很多人認為當高校教師是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高中的升學壓力、還有寒暑假可以享受!但是,有個問題是很現實的!那就是工資!畢業進入大學後,一般是沒有職稱的!想成為講師的話,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但是,成為講師後不能立刻起聘!也就是說,你還是不能立馬享受講師待遇。至於起聘時間,則和當地政策有關。在成為講師後,下一步是成為副教授!這一步非常困難!有些人在四十多都不能成為副教授,因為每個學校的名額是有限制的!小編的學校很多四十多歲早已完成副教授資格的教師在等待!
  •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其中碩士119名,博士117名。1.為什麼他們會遭到清退?根據公布的相關信息,這些被清退的碩博士研究生中有很多都是在職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是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論文不及格、學分未達標等。2.近年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高校對這些長時間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的研究生進行清退,其實是一種非常理智的行為。
  • 華北理工大學:恭喜這4名博士、500名碩士研究生畢業,都是誰?
    恭喜這4名博士和500名碩士研究生畢業!快來看看有認識的嗎?華北理工大學關於2020年夏季準予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決定根據《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文件精神,李玉紅等4名全日制學術型博士研究生,楊素賢等168名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邊薪宇等289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劉瀟等19名非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姬翔等
  • 進校門≠學位到手的時代,又有236名碩士博士研究生被清退!
    雖然說現在幾乎是大學生「爛大街」,但是博士碩士這等高端人才還是比較稀缺的。那麼一些高校為什麼紛紛對這些博士碩士「下手」呢?就在最近遼寧瀋陽農業大學同時清退了236名碩士博士,這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難道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不值錢」了嗎?
  • 博士畢業,都去幹什麼工作了?
    隨著碩士研究生的擴招,某種程度上是學歷的一種貶值,隨之引發的現象就是,碩士畢業後工作並不那麼理想,所以博士隨之多了起來。我國博士畢業的平均年齡為33.17歲,那麼博士畢業都幹嘛了呢?01為高校科研注入新鮮血液博士畢業,去高校當老師,是好多學生的夢想。
  • 這所985高校出臺研究生培養新方案,鼓勵碩士提前攻博
    計劃中明確了以下幾點重要內容:擴大直博生比例,完善科研項目博士的培養制度;打破修讀年限,鼓勵博士提前畢業和碩士提前攻博;增設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扶持跨類別,跨行業的專業學位;試點實施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初始年薪確定學費的制度;嚴格把關博士學位論文質量,促進博士生按期畢業;嚴格貫徹教育部意見,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做統一要求;嚴格博導的監督和管理
  • 同樣都是研究生,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差距有多大?
    我們最熟悉的三大學位應該是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三大學位按照高低由此排序上升,自然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層。現在社會所培養的人才大多是本科畢業,本科階段結束之後,一部分人會選擇繼續深造,考取碩士研究生學位。接著一步步往上走,成為博士研究生學位。那麼現代社會對於學位的看重到底有多重要?比如同樣都是研究生,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差距有多大呢?
  • 郭艾倫剛獲碩士學位!一人竟然擁2博士學位!
    郭艾倫的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是運動訓練專業,他答辯論文的題目是《遼寧衡業飛豹職業籃球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經過一上午的努力,郭艾倫順利通過了現場5位評委的評審,順利拿到了碩士研究生學位,他也就成為了目前CBA當中位數不多的高學歷球員!
  • 洪真英論文被母校判定為抄襲,碩士、博士學位不保
    明星的論文抄襲問題之前在國內引起過巨大風波,代表就是翟天臨,其實這個問題在韓國也非常嚴重,韓國已經爆出多起明星論文抄襲、學籍造假,而明星們抄襲、造假主要都集中碩士及博士學位方面,韓國網友爆料這些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的明星基本都不會去學校。
  • 高校老師如何申請在職讀碩士/博士,利用寒暑假時間拿學位?
    研究生進修分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一般來說,泰國留學集中授課碩士研究生項目每年費用為5-6萬,學制兩年,集中授課博士研究生項目每年費用為7萬左右,學制3年。 同時,大部分專業,如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等,也是適合教師攻讀的,畢業之後能夠獲得碩士或博士學歷學位證書的。
  • 碩博留學I1年碩士+博士,全程服務
    外文校名:Yanka Kupala State University of Grodno 項目說明:歐洲1年制碩士學位,1月批次入系,次年2月畢業。英國1年制碩士學位,1月批次入系,次年2月畢業、總學習時長12個月,正常標準下需要出國3個月,疫情原因,目前無需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