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丨18mm、10-24mm、70-300mm 各焦段XF鏡頭風光旅拍體驗

2022-01-24 成都迪比特攝影俱樂部

富士X系統相機輕巧便攜,高顏值,畫質優異,適合帶出門作為長途旅行拍攝使用。那麼在旅途中,我們搭配哪些鏡頭可以更好地發揮X系統相機的實力、獲取滿意的照片呢?

今天,攝影師朱皓宇為我們分享了他的鏡頭選擇策略和使用體驗,讓我們跟隨他的鏡頭,看看哪些鏡頭更適合你吧。

朱皓宇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會員

視覺中國籤約攝影師

四月時,四川盆地開始進入初夏的時節,川西高原的春天才開始姍姍到來。作為川藏線、川西高原的一名「老司機」,我利用教學閒暇之時,用富士最新發布 XF10-24mmF4 R OIS
WR 及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兩款鏡頭拍攝一些樣片,供影友們分享交流。

那麼,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款鏡頭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期待的呢?

拿到這兩款鏡頭的第一反應,好輕呀!

重量分別為580g和385g,這裡非常有必要跟各位分享一個心得,在我的認知中,行攝應該是一個使人愉悅和享受的過程,但試想一下,當我們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進行創作時,儘量輕量化的設備可以保證我們的體力和精力,換做過去,動輒背著10多斤的設備徒步尋找機位,當我們到達想拍的美景時或許已力不從心了。

再來看看,這兩款鏡頭分別都帶有OIS(防抖)、WR(全天候三防),這對於一個經常在戶外拍片的人來講太重要了。

即使在高原這種瞬息萬變的氣候下也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甚至可以在極端天氣下拍出不一樣的大片。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F20,60秒,ISO100

這裡需要提到,我們拍風光片為了更加清晰的景深,經常會用到小光圈,但由於光的衍射問題,越小的光圈畫質越差,我一般不會用小於F16的光圈,因為這次是體驗這款超廣鏡頭,所以我故意用到了F20的小光圈(後面的樣片所用超過F16的小光圈也是同一思路),從照片看,這麼小的光圈拍攝,畫質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F11,5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F8,6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32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10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32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32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64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40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1/125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4,50秒,ISO3200

上圖可以看出,在高ISO3200的情況下噪點以及畫質在可接受範圍,並且用到50秒的曝光時間,再一次體現出防抖的優勢。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8,6.5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22,5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20,4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20,40秒,ISO100

同樣的地點,角度,在相機前期拍攝時在白平衡設置上加了一點紅,天空就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這也是富士相機可玩性高的一個體現。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22,1/60秒,ISO100

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WR丨

F11,1/20秒,ISO100

以上這兩幅圖可以看出,我又一次使用了很小的光圈,但作為一臺C幅相機在這麼頂格的小光圈下依然能保證可以接受的畫質,讓我很是感到欣慰。

XF10-24mmF4 R OIS WR 相比前代的改進:

改善密封性與加入光圈環數值刻度

二代具有3.5檔光學防抖性能,相比上一代提高了1檔,搭配X-T4等五軸防抖機型,可實現6.5檔有效防抖性能。

增加全天候功能

鏡身前後比例明顯協調,並且減重25g,看得出是輕量化設計的方向。

新鏡採用10組14枚鏡片,其中包含4枚非球面鏡片和4枚ED鏡片,非球面的使用減少了球形相差、場曲率和畸變。而ED鏡片的使用校正了色差,進一步增強了畫質。

比一代輕了25g,為385g。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32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32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14,1/25秒,ISO100

本次使用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全程為手持拍攝,上圖可見在ISO100 速度為1/25秒的情況下手持拍攝畫面依然非常銳利,OIS防抖功能大大的提升了畫質。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14,1/8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500秒,ISO32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64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80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7.1,1/125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125秒,ISO100

對於有長焦拍攝需求的影友來說,目前富士新發布的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確實是一款焦距足夠長、價格相對親民、畫質尚可的變焦鏡頭。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8,1/250秒,ISO100

X-T30丨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F4,1/640秒,ISO100

富士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和 XF55-200mmF3.5-4.8 R LM OIS 相比有什麼優勢?

這次出行所帶的這兩款富士新款鏡頭,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一位風光愛好者的需求,超廣配合長焦本來已是最經典的搭配,想要表達的視覺衝擊力和景深壓縮感等都可以勝任,並且無論相機和鏡頭都在逐漸輕量化的當下,不難看出這已經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所以,對於這兩款新款鏡頭我還是極力推薦的。

5月初仿佛還在「醉氧」中慢慢適應,突然一個振奮人心,令人期待已久的消息瞬間傳遍攝影圈,富士XF18mmF1.4 R LM WR上市了,這讓更多富士用戶在廣角焦段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F8,1/500秒,ISO200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F13,6秒,ISO100

該鏡頭具備(等效35mm格式下的)27mm焦距,最大F1.4光圈,專為X系列無反數位相機而設計,從焦段上看,這支鏡頭可以滿足風光、掃街、環境人像、人文、靜物等拍攝,可謂是滿足了絕大部分攝影師的需求了。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

F1.4,1/80秒,ISO640

而且從鏡頭標識可見該鏡頭還搭載了線性對焦、三防功能,這說明我們在戶外拍片時,這款鏡頭可以應對不同天氣,特別是像在高原這類風雲莫測、變化多端的極端天氣下也能完成創作。

想到以上這些,我仿佛瞬間從「醉氧」中緩解過來,鏡頭好不好要拍過片才知道啊!於是,立馬安排再次進入川西試鏡。

這支鏡頭重量僅為370g,雖然和老款相比體積大了一些,但是和 XF16mmF1.4 R WR 和XF23mmF1.4 R 相比,我個人覺得其大小和重量是可以接受的,雖然鏡筒採用金屬製成,但巧妙的設計既減輕了重量,又兼顧了整體強度。

整支鏡頭只有一個光圈環鎖止按鈕,並沒有其他按鍵和開關,非常簡潔的設計。

這款全新的 XF18mmF1.4 R LM WR 最大的亮點之一是搭載了LM(線性對焦馬達),更加安靜、迅速以及追焦精準,這讓我們在拍攝時更加專注於構圖。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F5.6,1/640秒,ISO200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F5.6 1/1250秒,ISO200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F11,1/20秒,ISO100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

F1.4,1/8000秒,ISO200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

F5.6,1/200秒,ISO100

通過這次川西高原行攝,可以肯定的是 XF18mmF1.4 R LM WR 這款鏡頭無論在光圈全開的室內弱光環境下,還是戶外拍攝風光以及靜物都是表現非常優秀的。

X-Pro2丨XF18mmF1.4 R LM WR丨

F1.4,1/80秒,ISO640

XF18mmF1.4 R LM WR 無論中心還是邊緣都有著非常不錯的銳度表現,這無疑是讓人感到非常滿意和驚喜的。

總而言之,我對這幾款鏡頭從焦段到做工再到配置來說都非常喜歡,可以說愛不釋手,掛機頭最佳的選擇。

迪比特富士印象店地址:

一環路南二段17號A世界電腦城6樓6002室

諮詢電話:15008474172(陳經理)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一環路南二段17號A世界電腦城6F-6002

更多的攝影活動、技巧、趣事、賽事,盡在下方二維碼中,記得掃碼關注哦!

-迪比特門店地址-

一環路南二段17號A世界六樓6057室 

電話:028-68687221  

13679000666馬經理 

華凌西南婚紗攝影器材城一樓A3號

電話:028-66616339  

13541139629孟經理

成都迪比特貿易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富士】試用丨18mm、10-24mm、70-300mm 各焦段XF鏡頭風光旅拍體驗
    作為川藏線、川西高原的一名「老司機」,我利用教學閒暇之時,用富士最新發布 XF10-24mmF4 R OISWR 及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兩款鏡頭拍攝一些樣片,供影友們分享交流。
  • 富士XF鏡頭試用丨18mm、10-24mm、70-300mm 各焦段鏡頭風光旅拍體驗
    作為川藏線、川西高原的一名「老司機」,我利用教學閒暇之時,用富士最新發布 XF10-24mmF4 R OISWR 及 XF70-300mmF4-F5.6 R LM OIS WR 兩款鏡頭拍攝一些樣片,供影友們分享交流。
  • 心得丨試用18-35/1.8mm 弱光變焦之王
    適馬 18-35mm F1.8 DC HSM丨ART 是適馬公司在2013年上市的一款超大光圈APS-C畫幅變焦鏡頭
  • 全焦段高畫質胖白 佳能70-300L試用體驗
    ,70-300mm鏡頭覆蓋了中焦到長焦的焦段,非常適合風光、街拍、運動、動物、人像等題材的拍攝,很多影友都親切的稱呼這支鏡頭為「胖白」。  其實使用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這支鏡頭,由於其焦段覆蓋了中焦到長焦,可拍攝的題材非常多。
  • CP+2017:C幅廣角利器 騰龍10-24mm鏡頭試用
    2017年2月3日,騰龍正式發布了旗下的鏡頭新成員:騰龍10-24mm F3.5-4.5 DiⅡ VC HLD(型號B023),而一同發布的還有一支騰龍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 【評測】全畫幅微單最長焦 索尼70-300mm鏡頭試用
    索尼FE 70-300mm F4.5-5.6 G OSS是目前索尼FE卡口原生鏡頭中焦段最長的產品  70-300mm焦段鏡頭兼顧了中焦和長焦和300mm等5個焦段數字。在靠近卡口的旁邊,詳細列舉了FE 70-300mm F4.5-5.6 G OSS鏡頭獲得的各種安規標準、鏡頭型號和生產地。不難發現該鏡頭的生產地為中國。·畫質測試:長焦端畫質異常出色  對於較小最大光圈的中遠攝變焦鏡頭來說,各焦段全開光圈下的解析度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CP+2017:騰龍新升級70-300mm鏡頭試用
    2017年2月3日,株式會社騰龍在其日本官網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全畫幅、浮動光圈中遠攝變焦鏡頭——騰龍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鏡頭(以下簡稱騰龍新70-300mm鏡頭)。
  • 鏡頭 | 12-24mm F4 Art 室內/外建築攝影運用
    所以除非是在一些狹小的空間或是刻意的需要強化透視的場景中,一般我都會避免使用 18mm 以下的焦段。而通過這兩個案例的拍攝,適馬12-24mm F4 Art 讓我對超廣角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要將諸多的元素集中表現在小小的畫框之內,一顆超廣角鏡頭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一毫米的焦段優勢,都給了攝影師更多的取景空間,如果一毫米不夠,那就兩毫米吧。
  • 讓人又愛又恨的鏡頭 一定首選24-70mm
    不少朋友其實在剛接觸的攝影的時候肯定聽到最多的就是24-70mm鏡頭,作為「大三元」鏡頭裡中焦段的主力鏡頭,這款鏡頭可以說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有人愛它覺得這支鏡十分實用,但又有人覺得這款鏡頭太過平庸,你怎麼看?下面我們就綜合一下網上大家的評論,來點評一下24-70mm鏡頭的優缺點。
  • 心有所屬,24-70mm F2.8 DN旅拍不列顛
    SIGMA 24-70mm F2.8 DG DN | Art這支鏡頭的11片光圈葉片和F2.8大光圈帶來的良好虛化也可以滿足旅拍人像的需要,這也是大部分24-70mm F2.8鏡頭相比24-70mm F4鏡頭更受歡迎的原因吧。
  • 漫談24mm鏡頭
    參數中的18-55mm標識的就是焦段,通俗講就是鏡頭能拍到畫面的視野範圍。其中焦段數值越小視野範圍也就越廣。在如今數碼全畫幅無反相機橫行的時代,常見的鏡頭焦段涵蓋了16mm - 300mm很大的一個範圍。不過如果你和我一樣是買不起全畫幅相機的窮屌絲,那麼手上鏡頭所標識的焦段還要乘以一個換算係數。
  • 【全能鏡頭】騰龍16-300mm f3.5-6.3 VC人像拍攝體驗
    為了更好地體驗這支鏡頭的成像、畫質、對焦速度、色散、畸變等各方面的表現,我分別在兩個場景進行的拍攝體驗。要重點指出的是在拍攝過程中我始終都開啟了鏡頭的VC防抖功能,我們知道一般防抖功能都會多多少少減慢合焦速度,但我在這支鏡頭上沒有感受到絲毫防抖功能減慢合焦速度,而且幾乎聽不到鏡頭內防抖產生的摩擦聲。在人像攝影中經常會使用50mm的中焦焦段,騰龍這支16-300mm恰恰也覆蓋了這個焦段的範圍,所以在這次試用中我特意使用了32mm附近的焦段拍攝,轉換35mm後為50mm標準鏡頭焦段。
  • 風光攝影的另一種神器——佳能、索尼70-300mm規格鏡頭測評
    (蘭拓的老粉絲應該記得2015年蘭拓菌去稻城亞丁拍片子為了圖輕便只帶了一支蔡司15,到地方之後發現自己活像一個sb,很多場景只能掏出RX100M4湊合……)然而,各家的旗艦長焦都是70-200/2.8這種規格,這種規格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實際上是光圈嚴重溢出而焦段有所不足(對於風光攝影用鏡來說,不客氣的講實際上最大光圈f/5.6同時保證全開素質的鏡頭是最佳選擇,拍星空另計)
  • 【富士新品鏡頭 現貨在途】XF10-24mmF4 R OIS WR
    這款新品鏡頭售價6990元大恆現貨在途購買新款鏡頭贈送價值380元 立拍72mm UV除了全能性價比選手 X-S10 的登場之外,今天富士膠片還正式發布了一支風光利器——超廣角變焦鏡頭 XF10-24mmF4 R OIS WR。
  • 索尼A7R4+24mm+50mm鏡頭人像拍攝體驗
    這篇長文會以地點來做不同章節的分隔,呈現出用24mm和50mm兩支不同焦段鏡頭在同一場景中的運用技巧及特性。24mm定焦鏡頭可以帶來令人爽快的廣角透視感,同時避免超廣角過分誇張的畸變。是一支可以容納更多視覺信息。Alpha 7R IV FE 24mm F1.4 GM F2.2 1/4000s ISO100
  • 富士新定焦鏡頭XF 18mm f/1.4曝光 發布在即
    Nokishita曝光了富士膠片Fujinon XF18mm f/1.4 R LM WR照片,鏡頭兼容62mm螺紋濾鏡,帶有光圈環,其它規格未知
  • 想知道富士鏡頭xf100-400拍出來的照片是什麼體驗嗎?
    這個鏡頭陪我走過東非大草兩次,記錄了東非草原上許多動物廝殺的殘酷瞬間,也陪我多次登上各種高山,記錄著中華大好山河風光的細節;這支鏡頭在半畫幅裡是100-400,但切換回全畫幅,就等於一支150-600的超長焦鏡頭;不管是動物題材,還是超遠端的風光題材,不管是荷花題材,還是體育題材,他都得心應手。      在說富士的100-400之前,我想先說說全畫幅的適馬150-600!
  • 24-70mmF2.8鏡頭適合拍什麼?拍攝人像怎麼樣?你怎麼看這款鏡頭
    適馬(SIGMA)ART 24-70mm F2.8 DG DN 全畫幅微單 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 人像風光旅遊第三,拍攝人像片。50mm端,是最接近人眼視覺的焦段,其人像拍攝也最為親切自然,而且人體幾乎沒有什麼異樣。
  • 風光利器,適馬14-24mm DN
    三家發力,L卡口很快有了豐富的相機與鏡頭選擇。作為風光攝影師,拿到S1R後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超廣鏡頭,直到SIGMA 14-24mm F2.8 DG DN | Art上市。不出意外,這成了L卡口必備的超廣鏡頭。拿到這支鏡頭的第一感受是:作為大燈泡,這支鏡頭比我想像中輕便不少,價格也很實惠。
  • 【乾貨來了】拍星空,用什麼鏡頭才稱得上極致?
    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運用星空拍攝的300法則了。想在不使用赤道儀的前提下獲得相對完美、不脫軌的星點,就需要根據所使用的鏡頭焦段限制單張照片的曝光時間。以24mm的鏡頭為例,理論上用300÷24得到12.5秒曝光時間,可以保證星點基本不拖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星空攝影單張安全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