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貨殖列傳》之商人祖師爺白圭的錦囊秘密

2021-02-23 聚成股份河南分公司

在我國歷史上,白圭被譽為商人的祖師爺。司馬遷就說:「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史記•貨殖列傳》)意思是說,全天下經營產業的人,都學習白圭、效仿白圭,都把白圭奉為祖師。

白圭憑什麼得到這樣高的地位和聲譽呢?並不單純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大商人,更重要的是,白圭完全稱得上是我國先秦時期商業理論的集大成者。他把當時的商人智慧和道家、儒家、兵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熔於一爐,構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白圭還開門授徒,大力開展商業教育事業。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創辦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商學院。

白圭集商業實踐家、理論家、教育家於一身,他被奉為一代宗師,完全是當之無愧的。

白圭的商業理論,最主要的東西有哪些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當中,其中「八字秘訣」,即「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另外還有四個字,我們可以稱之為「四字箴言」,所謂四字箴言,就是「智、勇、仁、強」。這四字箴言是幹什麼用的呢?這就是白圭開辦商學院的教學內容了。


我們知道,孔子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民辦大學校長,孔子培養學生的教學內容包括六個方面,叫做「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

那麼,白圭開辦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商學院,他的教學內容,就是「智、勇、仁、強」了。

白圭曾說,如果「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史記•貨殖列傳》)。就是說,如果做不到智、勇、仁、強,最終是不可能學到我的經營之道的。

白圭對於自己的商業理論和商業活動,非常自信。他曾經宣稱:「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史記•貨殖列傳》)就是說,我在經營產業時,就像是伊尹、姜子牙那樣老謀深算,也像是孫武、吳起用兵作戰那樣變化無窮,還像是商鞅執行法令那樣堅定明確。

白圭把自己的商業理論和商業活動,與這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相提並論,他不是非常自負、過度自信嗎?

白圭的自負、自信其實是胸有成竹的。司馬遷就評論說:「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矣。」(《史記•貨殖列傳》)意思是說,白圭的說教,是經過了他自己的實踐檢驗的,並且在實踐中獲得了成功。白圭並不是浪得虛名,不是瞎忽悠人的。

實際情況也的確是這樣。白圭的商業理論和教學內容,確確實實影響了很多商人,並使這些商人獲得了巨大成功。


那麼,白圭的「智、勇、仁、強」的四字箴言究竟有什麼深刻的內涵,蘊藏著什麼樣的商業智慧?又有哪些相關的傳奇故事呢?

所謂的「智」,按照白圭的說法,就是「權變」。什麼是「權變」呢?就是隨機應變的智慧。權的本意是秤砣。稍微有一點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知道,賣東西的人在稱東西的時候,秤砣在秤桿上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要想稱得準確,一定得按照秤盤上的物品的重量,來回調整秤砣的位置。因此,所謂的「權變」,就是頭腦要靈活,凡事不能一根筋,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白圭提出的四字箴言的第二條,叫做「勇」。所謂的「勇」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決斷」,也就是堅決果斷的勇氣。白圭特別強調,在捕捉商業時機、抓住市場行情的時候,尤其要有堅決果斷、敢於冒險的勇氣。他說:「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史記•貨殖列傳》)就是說,抓住賺錢的時機,應該像猛虎雄鷹撲向獵物一樣,毫不猶豫,迅猛果斷,不怕冒險。

白圭提出的四字箴言的第三條,叫做「仁」。所謂的「仁」,就是仁義之心。白圭認為,商人的仁義之心,表現在一取一予的過程之中。也就是,商人必須懂得「取予」之道,必須什麼是「取」呢?「取」除了買進,還有獲得的意思。什麼是「予」呢?「予」除了賣出,還有付出的意思。所謂的「取予以仁」、「取予有道」,也就是得到應該得到的,同時,又付出應該付出的。對於商人來說,就是公平買賣,誠實經營,既得到合理的報酬,同時也要讓客戶得到物有所值的好處。

商人必須有仁義之心,這是白圭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非常值得我們重視。

白圭認為,商人賺錢,確實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但是,商人有仁義之心,也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上的一切商業活動,實際上都只跟兩個字打交道,一個字是「取」,再一個字是「予」。而「取」,又是以「予」為前提的。商人之所以應該賺錢,是因為他們給客戶提供了物有所值的產品或者服務。他賺的錢,是他這些付出的應該獲得的報酬。要賺錢,必須先付出。天底下,沒有隻獲得、不付出的。你要想賺大錢,就必須給客戶物有所值的付出。比如說,做奶粉的不能往裡面摻三聚氫氨,建房子修大橋的,不能用竹片代替鋼筋。對於商人來說,仁義之心不是別的,誠實守法、公平買賣,就是仁義之心。不要以為幹傷天害理的事能賺便宜,不會的,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白圭提出的四字箴言,除了智、勇、仁之外,還有一項,就是「強」。「強」是什麼意思呢?白圭自己的解釋,叫做「有所守」。拿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有堅強的意志、嚴於自律。


白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說:白圭「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就是說,白圭自己的生活非常儉樸,他不講究飲食,能克制住享受的欲望,穿衣服也很節約,常年與手下的奴僕們同甘共苦。

作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大商人,白圭的這種做法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史記•貨殖列傳》是通過第一部為商人立傳的史書,總結了非常深刻的商業哲學經營規律,被中國時代商人譽為「商道聖經

•《貨殖列傳》不但是一部「商賈傳奇」史,更是一部「商道聖經」!

國學大師南懷瑾在太湖大學堂為大陸傑出企業家講學時曾說:

•《貨殖列傳》是作為中國企業家必讀且首先要讀的一部經典之作!


著名經濟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曉教授帶領企業家走進《史記·貨殖列傳》的世界,學古今名商巨賈致富之道,領悟司馬遷闡明的商道智慧。聆聽古今中外商業傳奇人物和傳奇故事,領略古代商人商場謀略,引領現代企業家在強手如林的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在知進知退中從容駕馭自己的人生。

【課程時間 2016年1116-17日  8:30-17:30

【課程地點 鄭州逸泉國際酒店(鄭州市商都路與通泰路交叉口向南700米 )

適合人群 限董事長、總裁、總經理

主辦單位 華商書院河南校友會 聚成股份河南分公司

【協辦單位 華商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聚成實戰大學、光大銀行鄭州分行



◆使命:幫助企業成長,富強我的祖國,為世界和諧發展而努力奮鬥!

◆願景:成為世界一流的管理諮詢培訓公司,成為世界一流的服務品牌!

:0371-63577118

相關焦點

  • 史記 · 貨殖列傳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現在再回看2000多年前的太史公的貨殖列傳,一點都不過時。     讀《史記》而未讀《貨殖傳》,可算未讀《史記》。貨殖列傳記述了許多富商大賈的傳奇致富,也記述了一些靠盜墓犯法、賭博惡業發家的人。還有賣漿水致富、磨刀致富、賣小食品致富、獸醫致富的人。除盜墓賭博之外,司馬遷對這些致富都是肯定的。司馬遷充分體會到財富對人的重要性。中國這塊土地自古養官不養民,官有俸祿,民不但要自食其力,還要抽糧納稅養官。     但是,民有民的優點,不能官封,但能素封。
  • 中華商祖白圭的大智慧
    白圭,很多人對他可能並不熟悉,白圭遠遠沒有範蠡、子貢的名氣大,但提起他的老師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則無人不曉。成功的企業家均善於使用謀略這隻」無形的大手「長袖善舞呼風喚雨,同時用「明文規定」經營管理企業。「無形的大手」在於用,而不在於說,神龍隱首又隱尾,讓人捉摸不透。而「明文規定」必須與時俱進適時修訂。2、精準行情調查,果斷把握商機白圭治產,善觀天象以預測農業生產的豐欠,《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比如白圭經多年觀察得出:「太陰在卯,穰;明歲衰惡。至午,旱;明歲美。
  • 五千年曆代首富沉浮錄之白圭
    白圭是範蠡之後的又一大富豪,與範蠡一樣,他們都做過官,都精通中國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都重視經濟周期的運用,但同時白圭對於商道的興趣與專研更加深透。白圭是一個有意思的商人,他在魏國做過官,政績突出,但也看透了官場而厭惡政治;他一生賺錢無數,自己卻過著異常節儉的清苦生活。白圭的人生一大樂事則是如何倒買倒賣的賺錢,他賺錢的一大法寶就是天文、五行生剋之術,這個行當也被稱為陰陽師。
  • 商祖尚書兩白圭
    《史記·貨殖列傳》、《漢書》、《孟子·告子下》、《韓非子·喻老篇》等都有記載,可惜沒有詳細記載白圭的籍貫,傳為中原(洛陽北)人。白圭(前370年———前300年)與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為同時期人,另說為(前463年———前385年)人,名丹,字圭,有說字「珪」。曾為魏惠王宰相,主張減輕田稅,徵收產物的二十分之一;又善於修築堤壩,興修水利,在當時很有名氣。
  • 中國智慧商祖——白圭
    365年),中國古代傑出的大商人,由於其卓越的經商才能及對商業的突出貢獻,周天子賜白圭為「華夏第一商人」, 白圭被歷代商人奉為「祖師爺」,有「人間財神」之譽。白圭雖富甲天下,但生活儉樸,摒棄嗜欲,節省穿戴,與奴僕們同甘共苦。白圭的經商速戰速決,不誤時機。  白圭的經商理論,概括為四個字:智、勇、仁、強。他說,經商發財致富,就要像伊尹、呂尚那樣籌劃謀略,像孫子、吳起那樣用兵果斷。如果智能不能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善於取捨,強不會守業,無資格去談論經商之術了。白圭的這些經商理論,為後世商人效法和借鑑。
  • 秦始皇以上賓之禮待之,司馬遷為她作傳
    文|書生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建時期一般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商人地位普遍比較低下,但戰國末期有一位女商人,連秦始皇見了都要以禮待之,她就是巴寡婦清。首先,巴寡婦清並不是人名,巴指的是巴郡地區,清才是人名,翻譯過來就是「巴郡一個叫清的寡婦。」
  • 秦始皇以上賓之禮待之,司馬遷為她作傳
    文|書生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建時期一般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商人地位普遍比較低下,但戰國末期有一位女商人,連秦始皇見了都要以禮待之,她就是巴寡婦清。按照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清出生在戰國末期,距離現在約2200多年,具體出生年月不詳,祖上因為掌握了獨特的開採和冶煉丹砂技術而聚集無數財富,成為戰國最富裕的家族之一。
  • 古代十大商人,富可敵國卻不得善終的呂不韋沈萬三胡雪巖排第幾
    古代有「士農工商」的說法,商人地位最低。不過商人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掌握大量財富,所謂錢能通神,商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往往選擇參與政治,但政治這汪渾水實在太深,就算是精明的商人也不一定玩得轉,所以很多富可敵國的商人卻不得善終。
  •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經商如孫吳用兵,審時度勢;如商鞅變法,順應時機。白圭對經商的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提出了著名的「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商理念,靠賤買貴賣獲取利潤。他用觀察天象的經驗預測下年的雨水多少來估計這一年穀物的豐歉。為掌握市場的行情及變化規律,他經常深入市場,了解情況,對城鄉谷價了如指掌。
  • 《史記》整本書閱讀之《伯夷列傳》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是《史記》中的《伯夷列傳》。本篇位居七十列傳之首,且在形式上有別於其後諸篇。其後諸篇多是先記敘史實,再發表簡要的議論,議論前冠以標誌性的「太史公曰」,而本篇則先議後敘、夾議夾敘,且議多於敘。可算是列傳中的特例了。
  • 張大可先生談《史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傳記著作。西漢司馬遷撰。歷來受到眾多讀者追捧,魯迅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天就由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先生為大家詳解,《史記》究竟有哪些值得捧讀深思之處。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 史記•鄧玉嬌列傳
  • 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寫人物為中心,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 「二十四史」 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 3000
  • 能讓秦始皇行上賓之禮,又破例修臺懷念的巴寡婦清,是何許人也?
    但不可否認是,秦始皇的能力、魄力、威望是得到肯定的,他自認為自己功過三皇五帝,故稱皇帝之尊號,是為始皇帝——秦始皇。而能讓秦始皇行上賓之禮,又破例修臺懷念的人並不多。不過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這裡要說的就是一個寡婦——巴寡婦清。
  • 史記 趙忠祥列傳
    或有政令宣天下之時,則趙公必運動七竅,腹走真氣,胸溢豪情,啟丹朱之唇,轉多情之珠,掀忠厚之鼻,乃至垂涕泣之淚,娓娓而誦,款款而宣,聞者如痴如醉,聽者欲仙欲死,如是則上悅下喜,趙公名矣。然趙公之計不止此耳:臘盡除夕,宮中宴舞,與民同樂之際,則趙公必粉妝登臺,執文武山呼之牛耳,頌河海清晏之辭賦,宣五洲捷報之瑞祥,化幹戈為玉帛,由是而趙公受賞無算,老而愈名也。
  • 《史記》經典名句12句,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司馬遷的《史記》不僅在史學上有深遠的影響,使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裡取得了獨立地位,也對後世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事情有不可以忘記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記的。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史記 黃繼光列傳
    旦夕有暇,則潛至庠序,因師不備伏木上而窺之。某夕,母令繼光執蝦河中,至,有毛犬斃浮其上,方驚立,毛犬之主亦至,以死於繼光,大怒,令繼光負犬穿市而行,曰:「爾命不及愛犬,當為具棺以覆之,不然,爾將犬死。」母懼罹禍,急出是載衣食之資而償。毛犬之主,甲長也,繼光因益怨望,常草偶豪紳惡霸,持刃霍霍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