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有多崇拜李小龍,特意拍了部電影致敬,還深含政治隱喻

2021-01-08 素衣卿

李小龍,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的武打明星,

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尤甚。

韓國就曾經特意拍過一部電影來向李小龍致敬。

這部電影名叫做《馬粥街殘酷史》(2004年)。

電影《馬粥街殘酷史》基本信息

導演: 庾河(韓國);編劇: 庾河

主演: 權相宇 / 李廷鎮 / 韓佳人;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04-01-16(韓國);片長: 116分鐘;

又名: 1978年高校往事;

獲獎情況:第25屆韓國電影青龍獎(2004年)-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獲獎;2004第4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劇本獎-獲獎;2004 第41屆大鐘獎-人氣男演員獎-權相佑-獲獎。

相關評價(以發文時間為截止時間)

豆瓣評分:7.8分;

爛番茄新鮮度:N/A(無) 、爆米花指數:78%;

主要看點

1、關於情節:

高中生鉉洙(權相佑 飾)因為家庭關係,從外地搬到韓國的江南區。

鉉洙也就轉學到了江南區馬粥街上的江慕高中。

鉉洙(權相宇 飾)

江慕高中是一所出了名的黑暗高中:

這裡的老師對學生十分不尊重,出口辱罵,甚至對學生拳打腳踢都是家常便飯;

這裡的學生經常會欺凌弱小,高個的學生,或是高年級的學生,經常暴力毆打其他同學。

鉉洙被揍

鉉洙是這所學校裡為數不多的還在努力學習的孩子。

但也正因為如此,一直被其他同學冷落,甚至欺凌。

雖然鉉洙長得人高馬大,也出生在跆拳道世家,但他內心顯得十分軟弱,不敢出手還擊。

不過,

當自己班身邊的同學一再受到欺凌的時候;

當他為數不多的好友佑植(李廷鎮 飾)被學校的「老大」毆打致傷的時候;

江恩珠(韓佳人 飾)

當他佑植離開這個學校,不再回來的時候;

當他心愛的女孩江恩珠(韓佳人 飾)不見了的時候;

……

這些的這些,都讓少年鉉洙性情大變,

他開始努力練習身體、練習雙節棍,

只為了……

記住,請千萬不要欺負老實人!

2、韓國的校園暴力的呈現:

這部《馬粥街殘酷史》展現了韓國學校內存在著的校園暴力有多可怕,

這種暴力不僅僅來自於同學,甚至還來自於老師、教官。

眾所周知,韓國學校內老師對學生的體罰是常見且合規的。

特別是在七八十年代,還沒有體罰尺度的相關規定之下,針對學生的懲罰往往是很變態的。

韓國學校的體罰制度直到2010年11月,首爾市教育部門宣布了體罰禁令之後,才被廢除。

(當然,這部電影中有著如此變態的體罰,還和1978年這一年份有關,這會在下面的第5點中詳細講到。)

權相佑飾演的鉉洙在影片最後滿臉鮮血地大喊:

"操韓國所有的學校!"

可見,當時的學校對於真正想要學習的少年們來說,是多麼殘酷的存在。

3、關於致敬李小龍:

整部電影中的一條暗線是李小龍。

無論是鉉洙的父親,還是鉉洙,抑或江慕高中裡的這些少年,他們心中的偶像都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當紅武打明星——李小龍。

影片中的很多情節和畫面、雙截棍的元素,都體現著對於李小龍的致敬,甚至電影開頭的畫面就是李小龍的《精武門》的片段。

一方面,這說明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韓流」還未來襲的時候,我們中國的電影明星在韓國有著多大的影響力。其實,當年不僅是李小龍,還有後來的張國榮、周潤發等等,在韓國都是人氣值很高的。

另一方面,以李小龍為偶像,其實還暗含著導演想要在電影中詮釋的抗擊黑暗,抗擊壓迫的意思。(這也會在下面的第5點中細細說來)

4、關於權相佑與韓佳人的初戀愛情:

青春校園電影當然不能少了愛情這條線,韓國電影一貫的煽情與錯過,鉉洙對恩珠的愛情是如此懵懂而純真:

那個雨夜,一個女孩跑來躲在我的傘下,我的心至今仍留在那個夜晚,那個時候我感覺我們心靈相通。可她卻愛上了別人,一個讓她流淚的男孩。心痛的是,我不能為她做什麼。她總讓覺得整個世界已經終結,我寧願把她就這樣忘記,好像公車上那把傘一樣。——鉉洙

馬粥街的殘酷史,殘酷的又何止是校園暴力的問題,又何止是社會壓抑的問題,還有青春愛情的殘酷。

5、關於這部普通的校園電影為什麼能獲青龍獎,1978年對於韓國而言有何意義(政治隱喻):

電影還有另一個名字——《1978:校園往事》,

1978年,對於韓國來說,到底有著怎樣特殊的意義?

為什麼這樣一部簡單的校園劇能夠獲得不少的獎項?

1978年,樸正熙第四次成功當選韓國總統,其以軍事政變的手段上位,用鐵腕的政策統治韓國。

韓國民眾敢怒而不敢言。

也是在他的執政期間,韓國參加了臭名昭著的越南戰爭。

電影中鉉洙所上的江慕高中其實是整個大環境的縮影。

彼時的韓國,不平等的現象處處存在著,就一如江慕高中裡優秀生和後進生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級,普通學生哪怕稍微犯點錯誤都會被拳打腳踢,而家裡有背景的則會被特別關照。

整個學校,也就如整個社會一樣,以鐵腕的手段管理著。

教官和老師出於絕對的權威,學生不能說任何一個「不」字。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鉉洙(權相佑 飾)和佑植(李廷鎮 飾)打架,被教官抓到後,一頓猛扇耳光,鉉洙實在忍不住反抗了教官。教官怒火中燒,把他們拉到柜子裡,一頓猛踹,一邊踹一邊喊:"你知道我在越南殺過多少人嗎?"

這裡的教官面對著這樣一場侵略戰爭,不以之為恥,反而以殺過人作為一種光榮和炫耀,這也就不難想見這個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是如何地泯滅人性、如何地荒誕。

不止教官,連老師都很難稱得上為人師表的稱呼,無止境地羞辱學生的人格,英語老師在教五類名詞的時候,用下流的繞口令教授學生的場面也是讓人唏噓。

《馬粥街殘酷史》最後結局,一年後,鉉洙(權相佑 飾)與恩珠(韓佳人 飾)在公車上再次相遇,他們簡單地寒暄,平靜地告別。大街小巷中曾經熱播的李小龍電影,也已經變為了成龍的《醉拳》,在鉉洙與好友漢堡的嬉鬧佯打中,電影拉遠鏡頭,定格、落幕。

而現實中的韓國,在這一年(1979年),樸正熙遇刺,一個時代落幕,一個新時代到來。

說到這,或許你也就懂了,為什麼這部青春校園電影能夠獲得青龍獎,為什麼一條街道的過去要用「歷史」的「史」來命名。

相關焦點

  • NBA球星多崇拜李小龍?科比歐文爭相出李小龍配色球鞋
    電影《死亡遊戲》中,李小龍以一身黑黃色的練功服出鏡,這也是李小龍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電影,從此黑黃色的李小龍形象便深入人心。 這雙鞋汲取了李小龍在電影《死亡遊戲》中黑黃練功服的靈感,以優質的黃色皮革打造鞋面,並選用了黑色作為點綴。在鞋頭處有著 Bruce Lee 的字樣,後跟處更是使用了李小龍經典飛踢動作的剪影,BAIT 的標誌則是出現在了鞋舌前端,鞋墊更是細節滿滿,向李小龍致敬。
  • 一個韓國人頂替李小龍拍了兩部電影,卻成了中國人心中的經典之作
    1978年,首次以李小龍「替身」參演嘉禾公司翻版電影《死亡遊戲》飾演盧比利,1981年主演電影《死亡塔》分別飾演李小龍的替身及李小龍的弟弟李振國,1986年在元奎執導的動作電影《血的遊戲》中再度飾演李小龍,隨後淡出人們的視線
  • 四位模仿李小龍最像的幾位演員,最後一位曾代替李小龍拍電影!
    李小龍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而李小龍也影響了幾代人,在早期電影中,很少看到有中國功夫的電影,後來在李小龍的影響下,中國電影在世界邁出了很重要的一大步!而香港在李小龍去世後的那幾年,中國功夫電影也呈井噴式發展了起來!雖然李小龍去世了,但是他的身影跟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
  • 影評:整部《寄生蟲》電影就是一本韓國政治隱喻的《黑話白皮書》
    在第72屆坎城影展的官方競賽單元中獲得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的韓國電影。在第77屆金球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成為大韓民國首部拿下金球獎的電影。在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名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原創劇本獎,是史上首部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的亞洲電影及非英語電影。
  • 《機遇之歌》,政治隱喻與電影復調性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1996)  《機遇之歌》是基氏嚴格意義上的第三部劇情長片(繼基氏1976年的電影《生命的烙印(The Scar)》和1979年的《影迷(Amator)》之後)。基氏是一個拍紀錄片出身的導演,他的劇情片創作生涯極其短暫(將《十誡》拆成十部且包括短片基氏一生也只創作了25部故事片)。
  • 「死亡的遊戲」後,那些向李小龍致敬的遊戲們丨觸樂盤點
    在成為武打明星前,李小龍出演過近30部電影,比如話劇改編的《雷雨》;他演過美劇《青蜂俠》,出演常駐角色加藤,後來還客串了《蝙蝠俠》的真人劇集。他一生拍過的動作電影只有4部半,然而他在遺作《死亡的遊戲》最後、身著黃色戰服的形象,早已像「Icon」一樣,烙印在流行文化中: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昆汀的《殺死比爾》、韓國電影《馬粥街殘酷史》……日本格鬥漫畫《北鬥神拳》的主角設定參考了他,漫威也以他為原型創造了超級英雄齊尚,連周杰倫也在美國翻拍的電影《青蜂俠》裡,出演偶像演過的角色來致敬。
  • 李小龍電影裡的功夫高手實戰都很厲害,為何是韓國人?
    李小龍是中國功夫電影的祖師,他是第一位進入好萊塢的中國演員,他在拍電影的時候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往往對手都是找的功夫高手來對戰,下面就來看一下李小龍電影中的五大功夫高手。
  • 賈木許回應《喪屍未逝》差評:內容無政治隱喻,其實在宣傳環保理念
    不少外媒的評價集中在影片沒有新意,以及政治隱喻的話題上。隔日,該片在坎城舉行了首次發布會。賈木許攜蒂爾達·斯文頓、賽琳娜·戈麥斯、比爾·默瑞等主創來到現場,針對昨晚的首波影評,發表各自的看法。賈木許認為影片沒有任何政治隱喻,而是在表達自己的環保理念。對於影片的評價,他回應:「如果你覺得電影是負面的,那我真的不知道,我盡力了。」
  •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讓子彈飛》海報,姜文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姜文的電影,場面精緻,人物豐滿,在單純的敘事技巧外,又充斥著大量政治隱喻、歷史解讀、人性戲謔、黑色幽默和浪漫主義。李天然在對戰朱潛龍的時候起手也是李小龍的招牌動作。姜文之前也說這部電影就是「李小龍在拉薩布蘭卡的故事「,原著作者張北海的偶像就是李小龍,這部電影也是姜文送給張北海的禮物。
  • 讓音符代表懷念,用音樂向李小龍致敬
    你還累不累,還是像個發動著的機器。你絕不後悔,是否還那麼倔強的前行。《青蜂俠》,向李小龍曾經參演的好萊塢同名電視劇致敬。周杰倫在片中飾演青蜂俠的助手加藤森,而《雙截棍》則被用作該片的片尾曲,同樣是為了向李小龍致敬。對於此次出演,周杰倫說:李小龍是神,我是人。我覺得沒有人可以取代他。有很多關於李小龍的電影和戲,本來想找我來演,我拒絕了,我覺得他很難演,他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這樣的傳奇人物怎麼能演出來。不過,雖然李小龍很難取代,沿著李小龍走過的路走下去,這不是沒可能。
  • 電影《龍之誕生》致敬李小龍誕辰75周年
    《龍之誕生》正式進入拍攝階段,力圖將李小龍的傳奇經歷完美重現,致敬這位最具全球影響力之一的華人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動作非常快,所以拍電影時只好放慢膠片的速度。在好萊塢拍攝《龍爭虎鬥》的時候,李小龍和敖家達擂臺比武,李小龍有一個飛踢的動作,一開始攝影機是按照正常速度拍攝,但是出來的效果非常模糊,他們迫不得已將轉速調慢。
  • 李小龍死後「假李小龍」風氣盛行,洪金寶為了偶像,拍出這部電影
    今年年初,有一部甄子丹主演的影片《肥龍過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影片中那個模仿李小龍甩雙節棍的胖子極富喜感。偶像李小龍讓洪金寶印象深刻從名字上看,這部電影就很有山寨味。但是習武之人,最深的感情莫過於不打不相識,李小龍為了緩解洪金寶的緊張情緒,雙方決定相互切磋一番。
  • 李小龍死後「假李小龍」風氣盛行,洪金寶為了偶像,拍出這部電影
    偶像李小龍讓洪金寶印象深刻 從名字上看,這部電影就很有山寨味。 但是習武之人,最深的感情莫過於不打不相識,李小龍為了緩解洪金寶的緊張情緒,雙方決定相互切磋一番。
  • 李小龍想拍「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偉大的電影」
    當李小龍告訴他的朋友他想拍「全世界都能看到的偉大的電影」,他的朋友說,「你現在就幹得很好…一步一步來」。《李小龍傳》的中心人物琳達在《李小龍傳奇片中只是一個模糊的存在,直到在《唐山大兄》的首映式上才出現,但僅僅是起著使這一幕看起來更為真實的作用。《李小龍傳》中,李按照父親的吩咐啟程回美國,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母親的缺席。
  • 都以為李連杰的《精武門》是在向李小龍致敬?實際上這部電影才是
    不過他們都是後繼者了,最早的當屬李小龍,他是中國武術的先驅者,也是他將武術推廣到了世界,他在武術上的造詣和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即便他已經離世了40多年,但他的名字依舊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面,致敬他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從未斷過。
  • 李小龍電影有哪些
    掰著指頭算一算,距離李小龍去世至今已經45年了。但是「李小龍」三個字擺在當今的功夫電影節仍然如雷貫耳,足以可見這位傳奇人物的影響力。他是真正身懷武功的一代宗師,也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可惜,被無數光環籠罩的他年僅33歲去世,成為了無數影迷心目中最大的遺憾。
  • 李小龍扮演者陳國坤八年只演兩部劇,《少林足球》、《功夫》
    陳國坤出生於香港,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長大,陳國坤從小就喜歡李小龍,有一次他過生日,那天他向父親要生日禮物,父親給了他一本李小龍撰寫的跆拳道介紹,他的母親知道兒子喜歡李小龍,因此特意帶他去看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奇怪的是,陳國坤的長像更像李小龍,他十歲那年,母親開始稱呼他小龍,他周圍的人也覺得他越來越像李小龍,但是陳國坤沒想到的是,他有一天會與李小龍有牽連
  • 嘴炮曬合體海報致敬李小龍:古有李小龍 今有我嘴炮
    日前,The Mac Life製作了一張嘴炮&李小龍合體海報:「吸收有用的,摒棄沒用的,增加唯你所用的。」康納熱衷於李小龍的名言,從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中學習,你會不斷成長。,今有我嘴炮。我很崇拜李小龍的武術哲學,如今很多MMA格鬥選手很慢很笨,而李小龍的速度很快,他的動作很有效、很實際、很順暢,放到現在他絕對是MMA世界冠軍。
  • 拳霸託尼·賈:人稱泰國李小龍,曾因出手招招致命,被禁止拍電影
    從那以後,他便開始跟隨一位電影武術教練學習,經常在電影中擔任替身,這算是走上了影視化的道路,而由於託尼賈的泰拳殺傷力太大,還要求他不能演攻擊力強的角色。為了這個,他特意休息了一年,控制著自己的呼吸和力量。
  • MAMA獎項揭曉…你們深深崇拜的韓國偶像,原來愛的都是港星
    ======我是韓國人香港情節的分界線======說起來呢,這也是MAMA第四次在香港辦頒獎禮了。有人說,之所以選擇在香港辦,原因不外乎:有人、有錢、有需求。當然從利益的角度上來說,這麼想沒錯。只是拋開這些理由,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國人或多或少都有香港情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