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2020-06-25 溫木墀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電影,尤其聲色犬馬、名利昭彰,不像寫作,天生來的是一種寂寞勾當。然而大隱隱於市。在這洶湧的市場激流中,匹馬單槍殺出個姜文來,直讓人感嘆造化不死。


——史鐵生

姜文從1993開始做導演,27年裡只拍了6部電影,按照時間軸來看,1994年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橫空出世,然後是文革時期的《太陽照常升起》,接下裡是抗戰時期的《鬼子來了》。之後是「北洋三部曲」,首章《讓子彈飛》講的是北洋南國鵝城的土匪故事,次章《一步之遙》講的是北洋東國上海的愛恨情仇,終章《邪不壓正》故事又回到了民國時期的北平。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姜文的6部電影


姜文幾乎5年才拍出一部電影,放在當今一年一部是標配,兩年一部算漫長,三年以上實屬異類的影視圈來看,他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導演,而且除了站著把錢掙了的《讓子彈飛》和深刻寫實的《鬼子來了》,其他四部作品觀眾都不怎麼買帳,叫囂著故事太破碎,情節太隱晦,直呼看不懂。

所以作為一位導演,姜文在圈內圈外的地位十分特殊,認同他的人將他視作不世出的天才,認為他的作品是電影史上的獨立章節,無法複製也無法模仿。不認同他的人則不以為然,認為他是個充滿「精英主義」的才華賣弄者,過度自戀的瘋子,只管拔腿狂奔,卻不顧觀眾是否跟得上。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讓子彈飛》海報,姜文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姜文的電影,場面精緻,人物豐滿,在單純的敘事技巧外,又充斥著大量政治隱喻、歷史解讀、人性戲謔、黑色幽默和浪漫主義。

知乎上說,看姜文的電影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通讀中國近現代史、熟稔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的政治背景,對美國大片如昆汀全系列、教父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等滾瓜爛熟。才能理解他虛無的英雄主義一二,在他片中突如其來的的致敬環節會心一笑。

以上都OK了,觀影過程也未必遊刃有餘。對中國特殊時代的特殊情結、對西方聲是聲,色是色拍攝藝術的強烈認同和引用,夾雜著他的個人經歷和父輩記憶的姜文電影,只能說你都看見了,但不能說你都看懂了。

我不能說我把姜文的6部電影裡的東西都看懂了,但也勉強看出一些,在這裡我就把看出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中:姜文 右:昆汀


(一)電影是借小說的殼,還導演心中的魂

姜文的電影除了《一步之遙》是根據當年轟動上海的真實事件「閻瑞生案」改編,其他五部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來,他習慣將原著砸爛重塑,弄得面目全非後注入新的精神內核,這種改編風格用姜文的話說就是:「電影是借小說的殼,還導演心中的魂。」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閆瑞生案」簡介


  • 《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中篇小說《動物兇猛》

原著只有6萬字,硬是被姜文改成了9萬字的劇本。1993年王朔把自己的小說遞《動物兇猛》遞給姜文,姜文看了第一頁就入了迷,看了十頁目瞪口呆,看了三十頁感嘆萬分,大呼真他娘的寫得好,央求王朔把小說改成劇本,王朔堅決不改,姜文自己找了間9平米的小屋,閉關半年,開始人生中的一個次劇本創作。

姜文對於原著的處理避開了王朔筆下時代的殘酷,更著重於講述那個時代下一群少年的獨自成長。他還在電影中專門給王朔留了一個角色:小壞蛋。王朔後來回憶起參演經歷說:「去盧溝橋拍第一場戲的時候我就後悔了,大冬天北風呼嘯拍大夏天的戲,凍得我又流鼻涕又躥稀,斯文掃地。」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王朔飾演的小壞蛋


  • 《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的中篇小說《生存》

原著大約四萬字,附帶的政治意義很少,描寫的是大時代下小人物面對生存問題做的無力掙扎,扣題在生存上。姜文的《鬼子來了》把小說中的人物、地名都換了一個遍,主角也從抗日村村長趙武變成了村民馬大三。將原著中描寫「軍民奮勇抵抗侵略」的主題擱置,注重提煉「農民愚昧」和「戰爭荒誕」的一面,筆鋒直指國人弱點,將更多的憂患意識注入到影像化的故事中。

《鬼子來了》用了48萬卷電影膠捲,為了影片最後看透的那抹鮮紅畫面,將整部電影拍成黑白片。電影無論是從故事到內涵深度,還是技術到成片的感染力,都近乎完美。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曾說:「《鬼子來了》是一部使得後續的電影都變得渺小的片子。」但這部影片卻在國內禁止公映,因為姜文未經審查擅自將影片送去坎城電影節參賽,還被處罰五年內不得導演電影。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鬼子來了》這部影片很多小細節都值得考究,牆上的字從最開始的「黃軍必勝」,「東亞新秩序」到後來的

  • 《太陽照常升起》改編自葉彌的短篇故事《天鵝絨》

原著只有8千字,短的不足以撐起一部電影,姜文將它改編成4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分別發生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影片採用環形敘事手法很像他的好友鬼才導演昆汀的《低俗小說》,把一些茶餘飯后街邊閒聊的離奇故事糅合起來,每一個單獨的故事沒有多大意義,但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社會的大圖景,讓人驚心動魄的是整體印象。

《天鵝絨》的故事本身並不複雜,姜文加入的大量改編已經和原著相去萬裡,變成了一部獨屬於姜文的電影,看原著是一個農村題材的故事,看《太陽照常升起》像讀一首長詩,隨著姜文穿梭在一個詩意的夢境裡,回顧一段破碎的歷史,於色彩斑斕間超脫,感受世事無常,太陽終會照常升起。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太陽照常升起》劇照


  • 《讓子彈飛》改編自馬識途的長篇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

原著情節相對單薄,馬識途借坐冷板凳的科員「巴陵野老」之口採取龍門陣的方式講述,語調娓娓道來,節奏悠緩,有種民間文學的散漫親切感。經過姜文操刀,故事似被按下快進鍵,山城亂戰猶如春秋爭霸,將一段民間傳奇演繹成了時代史詩,他把故事放在了曠野蒼涼的西南,原本文藝纖細的美感一下子變得大氣磅礴,將一場復仇升格為萬馬奔騰,千箭齊發的硝煙戰爭。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 《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長篇小說《俠隱》

俠隱講的是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師門血案元兇,深入古都胡同巷陌的故事。張北海寫盡出生地老北京的無限風情,整部小說中俠的部分多是被一筆帶過,倒是涉及吃喝的內容,都從來沒有被省略過,街頭的豆汁、包子、烤白薯,館子裡的炙子烤肉、涮羊肉,背包裡的大餅卷肉、罐裝啤酒。在小說裡,能讀出汪曾祺的味道來。這樣的故事交給李安或許能拍出原著的味道,但姜文是暴力美學的擁躉,沒有細膩委婉,他愛的是長槍大炮,子彈亂飛,是溢出屏幕的荷爾蒙。所以《邪不壓正》延續了他一貫的荒誕幽默風格,生猛、魔幻、戲謔,叮叮哐哐,砰砰作響。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俠隱》


(二)姜文的電影是一場音樂會

《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兩部作品的靈感姜文都是從音樂中找到的。他在和阿城的採訪中提到:「我聽馬斯卡尼的音樂,像一個火兒,把天點著了,想抽根煙,白日夢,跟著走,走都你能聞到那味兒的程度,景色能看到,對話能聽到,電影先在腦子裡看到了。」

姜文除了自己愛在音樂裡找靈感,他給自己電影配樂也十分講究。

  • 《鄉村騎士間奏曲》馬斯卡尼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鄉村騎士間奏曲》一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是主人公馬小軍看了米蘭照片後在屋頂上焦躁遊蕩時響起的背景音樂。那是影片中十分經典的一個鏡頭,馬小軍赤裸後背,叼著菸捲,把軍裝搭在肩上,獨自徘徊在被金色陽光籠罩的屋頂上。他時而跳躍,時而沉默注視,焦躁、迷茫又孤獨。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在屋頂行走

第二次出現是在馬小軍跳入泳池後奮力想要遊向岸邊,卻被米蘭等人推回水中無法掙脫。同伴都在水上,只有他在水下掙扎。偌大的水池是他心中無窮無盡的青春欲望,面對現實的撥弄,他發起了一次次挑戰,卻還是被現實壓制禁錮。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陽光燦爛的日子》女主米蘭由寧靜飾演


這首義大利歌曲同樣被馬丁·西克賽斯用在《憤怒的公牛》開頭。姜文在剪輯《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一直是以《鄉村騎士間奏曲》做基調,電影和《憤怒的公牛》在內核上是一致的,表面的故事都是瑣碎與暴力,但真正的內核是深沉的孤獨。

  • 《太陽照常升起》久石讓

姜文一直很仰慕久石讓的才華,2007年他想請久石讓為自己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配樂。姜文在樣片中把需要音樂的地方配上了自己想要的音樂,並在郵件中寫:「我想要和這些音樂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麻煩您配合情節和鏡頭體會。」

久石讓看完樣片後苦笑不得,姜文給的配樂正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等經典片段。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久石讓,宮崎駿御用配樂師

「這可是莫扎特啊!」

「對,那您就莫扎特好一點就行了。」

後來久石讓雖然姜文氣的把香菸摔在了鋼琴上,還是創作出了《太陽照常升起》電影的同名配樂。3年後,在製作《讓子彈飛》時,姜文又對久石讓說:「希望你做一個比《太陽照常升起》再好一點多的音樂。」這次久石讓被姜文逼得撂挑子了,最後姜文只好把《太陽照常升起》拿來在《讓子彈飛》中又用了一遍。

《讓子彈飛》的片頭,白馬脫韁,火車冒著濃煙哄哄而來,麻匪們追趕火車,畫面伴隨的激昂音樂正是《太陽照常升起》。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讓子彈飛》劇照


  • 《偶遇》王菲

《偶遇》改編自英國作曲家Eric Coates創作的輕音樂作品《By The Sleepy Lagoon》,由天后王菲演唱,據說很多人是因為這首歌才去看的電影。

「命運若是風,欲望是片雲,愛情是場雷雨」,隨著王菲娓娓動聽的聲音,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騎車在北平青磚疊疊的屋頂上悠然而行,遇到了同樣身負秘密的關巧紅,成就了必然的偶遇。亂世中,屋頂之上是浪漫,屋頂之下是陰謀。李天然和關巧紅的相遇是緣也是劫,理智與情慾博弈,國讎與家恨裹挾,兩人如何選擇,也不過歌詞裡唱的那句「情死於無趣,愛生於無懼」。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邪不壓正》宣傳海報

6部電影中還有很多經典的音樂,比如《一步之遙》中花域大選時的舞蹈配樂《Sing Sing Sing》,《邪不壓正》中北平皚皚白雪的老胡同配著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號爵士組曲》,還有從《一步之遙》到《邪不壓正》,一直被姜文偏愛的《索爾維格之歌》。姜文的電影,之所以能讓人真切實在地感受到「姜文」這兩個字,除了瘋狂而浪漫的想像力,天馬行空的敘事手法,配樂也是極其講究。

(三)無處不在的彩蛋

看姜文的電影有一個很大的樂趣,就是尋找影片中的彩蛋,別人的電影也許一部作品看完最後藏一兩個彩蛋。姜文不同,他是個很玩世不恭也很張狂霸道的人,恣意在電影中埋彩蛋,他的才華撐得起他不把彩蛋當彩蛋,四處揮霍這種聰明的瘋狂行為。彩蛋被觀眾找到了,他會心一笑,沒被找到也無所謂,他拍電影得先自己過癮。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邪不壓正》中舒淇飾演完顏英

這樣任性的行為在《一步之遙》中更是井噴式的出現,所以也讓這部影片成了他的一大敗筆,電影中涉獵的東西太紛繁,容納的旁枝末節不勝枚舉,少了節制和利索,觀眾反而沒有時間去體會影片本身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邪不壓正》也犯了同樣的毛病,有些彩蛋對劇情的推動來說可有可無。在此我羅列這些彩蛋,只是對姜文本人知識儲備的讚美,並不認為以此為看點的影片一定是好影片。

  •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彩蛋

1.《美國往事》

童年馬小軍偷看小女孩跳舞,致敬《美國往事》麵條偷看黛博拉跳舞。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上《陽光燦爛的日子》;下《美國往事》

2.《計程車司機》

馬小軍被警察抓抓去後,回家對著鏡子發揮阿Q精神,假裝自己是警察上司訓斥警察的情節,致敬《計程車司機》中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上《陽光燦爛的日子》;下《計程車司機》

3.《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馬小軍屋頂獨行是的旁白說:我終日遊蕩在這棟樓的周圍,像一隻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焦躁不安地守候著畫中人的出現」,這段旁白致敬美國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名作《熱鐵皮屋頂上的貓》,這位作家的作品中充斥著欲望和壓抑,正好吻合影片中主題。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 《一步之遙》中的彩蛋

1.《教父》

馬走日一出場的造型、場景燈光都是在有意模仿教父,就連馬走日念臺詞的嗓音都在模仿馬龍·白蘭度,看到這一段,大家都明白姜文這是在刻意致敬《教父》,只是教父懷中的貓換成一隻兔子,皮椅換成了太師椅,平添了幾分獨屬於姜文的戲謔味道。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上《一步之遙》;下《教父》

2.《大獨裁者》

馬走日和項飛田操辦「花域大選」的過程被拍成紀錄片,這一段致敬默片時代,其中有些鏡頭更是隔空對話卓別林的《大獨裁者》。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上《一步之遙》;下《大獨裁者》

3.《罪惡之城》

馬走日帶著抽大煙的完顏英在上海街頭飆車兜風,不難看出《罪惡之城》的影子,一樣的敞篷跑車、一樣的城市街道和全景展現。不同都是《罪惡之城》中馬弗驅車害死了溫蒂,《一步之遙》中馬走日驅車出城完成了對完顏英的復仇和救贖。其實上海也儼然是馬走日心中的一座「罪惡之城」。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上《罪惡之城》;下《一步之遙》

  • 《邪不壓正》中的彩蛋

1.李小龍

李天然的英文名叫布魯斯·亨德勒,唐鳳儀在李天然洗澡的時候說你應該叫布魯斯·李(Bruce Lee),這正是李小龍的英文名。李天然在對戰朱潛龍的時候起手也是李小龍的招牌動作。

姜文之前也說這部電影就是「李小龍在拉薩布蘭卡的故事「,原著作者張北海的偶像就是李小龍,這部電影也是姜文送給張北海的禮物。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邪不壓正》劇照

2.帕梅拉命案

血液被抽光,內臟被掏空,美國少女帕梅拉死在京城外,最後被栽贓在死無對證的亨德勒醫生身上。電影中這個詭異又血腥的故事其實是真實事件,「白人美女慘死狐狸塔」當時轟動一時。

2013年紀實犯罪小說《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講的就是這個故事,作者法蘭奇憑藉此書,一句贏得全球偵探小說界的「奧斯卡」愛倫坡獎,不僅有離奇的謀殺,還有那個年代北京外國人的生活。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


3.亨德勒的車牌

亨德勒去火車站接李天然回家,當時開的老爺車的車牌號是「2333」,這是姜文導演創作這部電影時所在工作室的門牌號。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4.李天然站在房頂眺望

影片結束時,李天然穿上巧紅做的一件白色長袍,站在屋頂上眺望大喊巧紅的名字。相似的一幕還出現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中,這是姜文在向自己「致敬」,看過他其他兩部電影的影迷在這裡自然會心一笑。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邪不壓正》劇照

我是尾巴

姜文曾說電影是自己的理想國,如果把他的理想國比喻成山川湖海,《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水手,駕著一葉扁舟,載著觀眾在群山環繞的湖面閒散遊玩。

《鬼子來了》是這個水手成長為了一個大膽的船夫,肆意行船卻又張弛有度,帶著觀眾去領略大江大河的風採。

《太陽照常升起》是這個水手來到了一片夢裡的湖泊,景色壯麗瑰奇,卻充滿不真實感,只有水手自己欣賞的盡興,觀眾沒法和他感同身受。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太陽照常升起》劇照

《讓子彈飛》則是水手從夢裡醒來,又將小船駛向了江河之中,帶著觀眾穿林過山,在蜿蜒的山澗中激流勇進,在湍急的江河上冒險漂流。雖然水下暗流湧動,礁石叢生,但水手掌舵的技術嫻熟,將觀眾平安的送到了彼岸,觀眾緩過神來覺得危險又刺激,但確實好玩。

《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像是水手來到了混亂的水系中,一會兒是山間蜿蜒的小溪,一會兒是疏闊廣袤的江河,一會兒是恣意汪洋的海面,一會兒是秀麗婉約的湖泊,甚至還出現了斷崖式的瀑布。最終水手只顧著自己前行,船上的觀眾淹死在了這一片水系混雜的澤國之中。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左:姜文; 右:夏雨 照片拍攝於《陽光燦爛的日子》獲獎後

謝晉說過:每個時代都該有一個這樣的導演,他的存在是為了電影拓寬表達的空間,他為了整個電影人去冒險。

姜文就是這樣一個導演,他覺得講故事對來他說太容易了,要單純為了敘事,他一年能拍10部電影。但他不屑這樣做,他野性霸氣,一身才華,他反叛質疑,桀驁不馴,但他對電影藝術有著足夠的熱忱。他對自己電影的要求是無法被複製,是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都千錘百鍊。


27年只拍了6部電影,為配樂差點逼瘋久石讓,姜文到底有多厲害?

圖丨姜文


世人只細看他電影中可供解讀的豐富內涵和磅礴的歷史觀,未曾細看他在電影背後的付出和執著。有人說姜文作為電影人,其實有些悲哀,因為他腦袋裡的東西,太少通過電影表現出來。

但是能夠享受這種奢侈的悲哀,也只有這種天才。他似用著紅拂女招式的虯髯客,在詭譎紛亂的劍法下,是苦練多年的深厚內功。

青山多嫵媚,但姜文已近遲暮,惟願他再多拍幾部電影。

相關焦點

  • 久石讓:從宮崎駿到姜文,每一部配樂電影都是經典
    久石讓也曾表示,這部電影作曲讓他有了許多新的挑戰。久石讓表示:讀劇本時我想了很多,我用當面臨真正的生與死時所產生溫柔情緒去寫出這首樂曲。電影中的音樂更去掉小提琴、中提琴,全以12人大提琴樂團搭配鋼琴與其他樂器呈現。
  • 姜文到底有多野?
    從1994年到2018年,姜文在二十餘年裡只拍了6部電影:從一上映就獲得追捧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到被禁播的《鬼子來了》,從《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慘敗至《讓子彈飛》的票房與口碑的雙贏,再到幾乎一邊倒「差評」的《一步之遙》,以及去年毀譽參半的《邪不壓正》。
  • 姜文:憋了7年拍了部電影,你們不認,隨便拍的,卻被吹上了天
    在拍完《太陽照常升起》後,姜文找到配樂大師久石讓作曲,但久石讓的曲子遲遲沒達到姜文要的那種「莫扎特《讓子彈飛》,他又找來了久石讓,這一次他要求作一首「超越《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久石讓直接瘋了,他說,我的腦殼已經被你掏空了,這樣會出人命的,原先那首你就湊合著繼續用吧。
  • 姜文:我憋了7年拍了部電影,你們不認,隨便拍的,卻被吹上了天
    姜文電影裡有個最大的彩蛋:《讓子彈飛》和《太陽照常升起》使用了同樣的配樂。雖然看上去是件小事,但卻很值得好好說道一番。人們常把姜文比作電影詩人,一個詩人最大的忌諱就是重複,況且《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的第三部電影,《讓子彈飛》是他的第四部電影。
  • 除了宮崎駿,在中國導演姜文劉振偉等導演作品中也有久石讓的身影
    在過去幾十年,久石讓對音樂行業作出傑出貢獻實在毋庸置疑,作為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久石讓為著名的動畫師宮崎駿的電影創作了優美而難忘的音樂,並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譽。2006年,久石讓為中國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配樂,著力於亞洲市場的開拓;在當時的採訪中,久石讓曾說:「我是從這部影片拍攝的中期才參與配樂的,中國的電影質量很高,故事性很強的作品也有很多。
  • 姜文如何逼瘋久石讓:你比莫扎特好一點就行了
    壓力可能來自工作也可能來自生活,有時候壓力會產生積極的動力,當它超過一定限度的時候也可能導致崩潰
  • 純真的魅力 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
    優質配樂的前提是電影對音樂有追求,基礎是作曲家與電影主創理念相合,最理想的則是彼此相知互相成就。有童年的自由好奇、天真夢幻,有少年的恣意歡快、明媚憂傷;成年聽來不由浮想清澈愜意的時光,想來待到一把年紀了聽著還是會笑著感動。久石讓-宮崎駿電影配樂系列作品年年在音樂會奏響,交響樂團的演奏有著直擊心靈的壯麗恢宏,又是另一種感動。
  • 久石讓經典電影配樂——《入殮師》
    《入殮師》是一部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日本電影,除了發人深思的電影主題,電影的原聲配樂也是一大亮點,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影片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
  • 姜文花了7年拍一部大片,觀眾沒看明白,他的速成片卻被吹上天
    像這樣自我致敬的導演還有姜文,姜文在2007年上映了影片《太陽照常升起》,這是他潛心花費了7年拍出的一部大片,2010年又上映了自己的另一部作品《讓子彈飛》。兩部影片的名字看上去毫無關聯,實際上它們選擇了同樣的電影主題,還用上了同樣的配樂。
  • 姜文用7年拍的電影,觀眾:看不懂,隨手一拍的,反而成功了?
    從那之後,姜文就走上了自導自演的道路,有成就、落寞。因種種原因,他五年內都不能擔任導演,用7年時間拍了一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被觀眾稱:看不懂。後來隨心拍了《讓子彈飛》成功走紅,讓他很是摸不著頭腦。就拿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與《讓子彈飛》來說,這兩部作品都是出自姜文之手,而且不知觀眾們有沒有發現,這兩部作品姜文都用的是同一首音樂。就連某百科上,也有相關的說明,誰也不知姜文為何不換,也許是因為那首音樂蠻珍貴的。
  • 姜文用7年拍的電影,觀眾:看不懂,隨手一拍的,反而成功了?
    那會兩人因為角色的塑造問題,就爭執了很長時間,那時的姜文就有自己的想法與思維,不僅出演了《芙蓉鎮》,還擔任了一年多的話劇工作。從那之後,姜文就走上了自導自演的道路,有成就、落寞。因種種原因,他五年內都不能擔任導演,用7年時間拍了一部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被觀眾稱:看不懂。後來隨心拍了《讓子彈飛》成功走紅,讓他很是摸不著頭腦。
  • 宮崎駿最美的配樂 ·你最美的童年 都在久石讓音樂會
    一定有配樂好聽的宮崎駿動畫!有人想到了貓巴士和胖胖灰龍貓。有人想到了千尋和白龍,湯婆婆和小煤球。久石讓除了參與過宮崎駿的動漫電影的音樂外,他也擔任過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讓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不計其數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2018年,久石讓憑藉《明月幾時有》榮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和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完全久石讓 | 宮崎駿、北野武、姜文...總有一首感動過你!
    久石讓,這個名字總是和 宮崎駿 聯繫在一起其實,久石讓還和「北野武」是好基友和「姜文」互通過書信他的67歲生日剛過,這裡有24首音樂今天他第一次為日後成為自己事業夥伴的宮崎駿擔當配樂,是在劇場動畫作品《風之谷》中。
  • 電影音樂魔法師久石讓
    久石讓跟導演宮崎駿的合作最多,他的音樂總能為那些眩迷夢幻的動畫營造出一個奇異的魔法世界,這種結合是如此融洽,以至於誰離開誰單獨存在都是不完整的;他跟北野武導演的合作被稱作「黃金組合」,只有久石讓的音樂才能表達出北野武電影暴力中溫情的一面。  許鞍華談起久石讓的配樂時,大笑著說了一個字——「值!」  「久石讓先生會先看電影劇本,跟我和編劇交談。
  • 《太陽照常升起》:姜文最難懂的電影,原來有這麼多隱喻
    昨日武漢風雪交加,今天竟晴空萬裡,一如我剛看完的姜文的這部影片名《太陽照常升起》。此片被公認為姜文最難懂的作品。我曾經好幾次點開過這部片子,但很久都看不進去,只得放棄。前面周韻演的瘋媽的部分,太天馬行空,太荒誕,只看到她不停地跑,不停地爬樹,不停地喊,而房祖名演的兒子則不停地找,不停地追,不停地問。如果能耐心看完片子,才會看懂這些情節,瘋媽的瘋自有原因。瘋,是逃避極致痛苦的出口。電影一共演了四個故事,都跟情慾有關。
  • 姜文:曾給周潤發寫情書,婚後和男星同床,他太牛逼了
    到底有多彪悍呢,emm……在2018年的微博電影之夜上,姜文說:(電影)其實我很業餘。那年,姜文參演張藝謀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有一次,竇文濤問姜文:為什麼(喜歡)拍屁股?兩人結婚後,姜文的每部電影,都有她的身影。
  • 姜文近年來最好的電影,野心、詩意、獵奇
    假如你果真弄懂了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你說不定也就能由此而知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有趣的是,若干年之後,有位導演也拍了一部電影叫《太陽照常升起》,兩者並無太多聯繫,可你無法跳脫在這部電影所得到的迷惘和對人性慾望的認知。
  • 【宮崎駿&久石讓】宮崎駿電影與十大經典配樂
    -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2013年9月6日,動漫大師宮崎駿在東京正式宣布從長篇電影製作中退休,令無數漫迷倍感惋惜。每次看完宮崎駿的電影,總有那麼一兩首旋律,久久縈繞在心頭。       這些迷人的旋律得以流傳於世,自然與宮崎導演挑選歌曲時的精準眼光分不開,而最大的功臣,則是與宮崎駿保持了近三十年合作的配樂大師:久石讓。
  • 為什麼國產電影喜歡請日本配樂家?
    比起請來好萊塢大牌配樂師打造電影音樂,似乎選擇日本作曲家在保證高水準的前提下,更能貼近東方趣味。早在大陸電影市場大發展之前,港臺作為電影工業高度發達的先行者,已經從採用日本配樂裡嘗夠了甜頭。而近年大陸電影拍攝,經常有兩岸三地的團隊共同協作,特別是港臺老牌電影人為大陸電影擔任監製或出品人等情形數見不鮮。
  • 揭秘久石讓鋼琴曲《Summer》(菊次郎的夏天)
    他把Quincy Jones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聯上最近似的漢字姓名,就變成了「久石讓」。 他是日本最多產,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現代音樂藝人之一。在長達20年的傲人音樂生涯中,他擔任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為超過20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層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從1992年起連續三年獲得日本最高電影音樂大獎,1999年又第四次獲得此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