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好萊塢千篇一律的宏大製作不同,電影《杯酒人生》只是一部小製作、低成本的公路電影,但同時,它也是廣大影迷心中值得細細品味的經典。在我看來,影片之所以能收穫影迷們的鐘愛,並斬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很大原因得益於亞歷山大·佩恩。
佩恩除了好萊塢引人注目的導演身份之外,他還是一位著名的電影劇作家。
在創作中,他不僅善於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而且他的處理方式往往是舉重若輕的,常將諷刺意味頗濃的社會問題融入幽默的喜劇中。
這部影片就講述了一對陷入中年危機的老友驅車追尋美酒、佳人,發生的一段看似不羈、愜意,實則惶惑、迷失的心靈之旅。
影片《杯酒人生》雖然有著一個略帶痛苦與悲涼的故事內核,但在導演充滿節奏感而且輕快的配樂編排下,那種苦與悲被巧妙地淡化了。
作家卡夫卡曾說,「日常生活,才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懸念。」
這不僅僅適用劇中角色,也同樣適用於身為觀眾的我們。
就好像那句話說的,「無論是偉大的發明,偉大的藝術,偉大的革命,都必須紮根於真實的生活。」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主人公之一邁爾斯了。
這個男人,雖然擁有令人羨慕不來的葡萄酒鑑賞能力,但他卻不懂得品味自己的人生。
邁爾斯的本職工作是一所中學的英文老師,他的業餘愛好是文學創作,他用3年心血寫成了一部小說《The Day After Yesterday》,把手稿寄給了出版商,期待著他們為自己順利出書。
由於對葡萄酒情有獨鍾,邁爾斯珍藏了一瓶1961年的紅酒。原打算在結婚10周年紀念日享用這瓶美酒,可曾以為互為靈魂伴侶的邁爾斯和前妻,卻在這之前分道揚鑣了。
2年後,邁爾斯還未從失敗婚姻中走出來,而那部經多方輾轉依舊無法出版的手稿,也似乎向他宣告了作家夢的破滅。
一時之間,中年生活灰暗至極。
他的老友傑克,曾經是名演員,但過去的輝煌早已不在。他金色捲髮下那張臉龐,依稀可見帥氣,可皺紋卻盡顯容顏已逝的尷尬。幸運的是,他果斷抓住了歲月的尾巴,即將迎娶一位富家千金。
身陷中年危機,生活鬱悶又無趣,這兩個好朋友一拍即合,決定自駕外出,去好好享受一段單身男人最後的快樂時光,用傑克的話說就是, 「我要好好放縱一下 。」
驅車前往葡萄莊園的路途中,白天有陽光藍天作伴,晚上可以享受美食和美酒。
一心想要在婚前放縱的傑克,很快和餐廳女招待史蒂芬妮打得火熱,而邁爾斯,也與同樣對葡萄酒有著獨到見解的瑪雅互生好感。
瑪雅是名溫柔可人、活得通透的女子,剛與教授前夫離婚的她,準備攻讀碩士課程,她喜歡研究園藝,夢想著種植葡萄,能擁有自己的葡萄園。
儘管有傑克的鼓動,但面對瑪雅,邁爾斯仍然躊躇不前。
沉浸失敗婚姻中無法自拔的他,在得知前妻再婚後,情緒甚至還一度失控。
邁爾斯將傑克即將結婚的消息不小心說漏嘴,導致另一邊傑克與史蒂芬妮的豔遇,在真相敗露後戛然而止。
由愛生恨的史蒂芬妮,用摩託車頭盔狠狠地痛打傑克,並擊碎了他的鼻梁。然而,風流的傑克竟不思悔改,轉身又搭上了另一名女服務員 ,不料被其丈夫在家中抓了現行。
慌亂之中,裝有定製婚戒的錢包被他落在了女子的家。
但傑克當時什麼都顧不上了,寒冷也好,5公裡的路程也罷,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緊遠離那個女人牛高馬大的丈夫。
帶著這樣的念頭,於是他赤裸著身子,倉皇而又狼狽地逃回了酒店。
七天的放縱之後,傑克若無其事地回去,按部就班地迎娶了新娘。
這件事情在很多觀眾看來,也許滑稽,甚至有些荒唐,但傑克其實正是代表了普通至極的一種人生態度。
持這種態度的人,安於平庸,對生活沒什麼遠大的追求。偶爾也想追求刺激,但卻不敢走得太遠。這種人通常沒什麼成就,往往也不受人尊重,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超強。
相較於神經敏感、多愁善感的邁爾斯,想法簡單、欲望直接的傑克,其擁有的人生顯然更為輕鬆和快意。如果單從這個層面來說,讓人不禁覺得有些悲哀。
加州之旅後,邁爾斯的生活還是毫無起色。
老友傑克結了婚,邁爾斯卻依舊孤身一人,小說還是無法順利出版。為了生活,邁爾斯只得回去繼續教授學生英文。
他一如既往地過著單調的生活,心中的夢想依然遙不可及。
直到某天回家,聽到瑪雅給他的電話留言,邁爾斯才徹底激起了自己重新生活的熱情。
原來,邁爾斯上次給瑪雅的作品手稿,她已經認真地看完了。在電話中,瑪雅不僅由衷讚嘆了邁爾斯的對葡萄酒的鑑賞能力,而且她認為邁爾斯的作品很感人,相信他會成為好作家,並鼓勵他繼續寫下去。
那個瞬間,邁爾斯猛地回想起了加州之旅。
那段和瑪雅一起品嘗美酒,談論生活種種喜悅與煩惱的日子,以及兩人之間難得的心靈共鳴。
麻木度日的邁爾斯,似乎若有所思……他決定不再等待,他喝掉了珍藏多年的那支葡萄酒,並決定從此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影片最後一幕,路上下起了小雨,邁爾斯開車去到了瑪雅的住處。
不得不佩服,導演這個下雨與敲門的情節設計,真是別有深意。
影片中除了最後一場雨,其他的天氣都是陽光與藍天,在我看來,這場下雨的設計,在影片中即寓意著「洗刷」,寓意著「告別」。
邁爾斯從被動地等人來敲自己的心門,到最後主動出擊,開車去敲瑪雅家的大門,也說明他在自己人生旅途中,已經邁出了很大、很重要的一步。
從這天開始,他打開了自己的心門,慢慢學著去品味除葡萄酒之外的、更豐富的生活了。
片中的幾位主人公,無論是邁爾斯、傑克,還是瑪雅、史蒂芬妮,都有著其各自失敗的人生。
這些小人物,或有點文藝,或有點通透,或有點自私墮落,或有點利他上進,幾乎不囿於森嚴的道德規範。
其實,正是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反而讓觀眾們代入感十足,從銀幕中看到了似曾相識的自己,與熟悉的生活底色。
這些小人物,仿佛就是我們的化身。
當邁爾斯就著漢堡,用一次性紙杯喝光他那支1961年的藏品葡萄酒時,隨著一絲短暫的揪心閃過,內心取而代之的,更多是嘆服。
嘆服於導演佩恩,嘆服於他在喜劇中表現嚴肅主題的駕馭能力。
畢竟,邁爾斯這樣的狂飲,何嘗不是象徵其擺脫束縛、打破抗爭、走向新生的一場儀式?
生活原本就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管遭遇什麼,真的無需太在意短暫的得與失。
若能像邁爾斯這般,去感受生活,回歸真實,就值得我們勇敢舉杯。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杯酒人生》裡哪個角色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