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人生歸處:關於《杯酒人生》和口語小說的先行者顧前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很多年前,我們幾個寫作不久的晚輩計劃給老傢伙們做一個系列採訪,首選最年長的顧前。顧前在對自己小說的總結陳詞是:誠實、有趣。這四個字,也是多年來大家對顧前本人的印象,簡單有趣,幾乎透明,居家必備,差旅佳品。最近,隨著《嗨好久不見》《去別處》和《杯酒人生》連續出版,顧前的面目突然模糊起來,被冠以諸多標籤。拋開不靠譜的闡述和定義,有兩個值得進一步闡述,一是曹寇所說,顧前的寫作體現了「文學的正義」,即他並不刻意追求什麼價值和意義,更不追求在文學領域和文學史上任何形態的利益,卻由此獲得了罕見的文學性。一是楊黎所說,顧前開創了口語小說一脈,只是被幾十年如一日的先鋒小說和文學腔遮蔽,至今才獲得該有的影響,並且會影響更大。

所有的闡述對作者而言是好事,但也不重要。很多作家被過度闡釋著,卻並沒有讀者。小說的寫作總有一種專業化的趨勢,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是:大量寫得不好的小說作者,在努力讓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好起來時,一定會選擇更為複雜、精緻、雕琢、高級和易於闡述的路徑。鑑於絕大部分作者都是不好的,所以絕大部分的小說都變得那麼的精心打磨、腔調拿捏、意味深長、內涵飽滿、主題深刻——小說變得越來越像一些專業論文,如航天方面的發動機科學或者醫學領域的耳鼻喉科。小說作為一種專業且不斷勇攀高峰,也沒有問題,專業水準總會讓人肅然起敬,只是,文學只能和人發生關係,只能和普通人、非專業讀者發生關係,只有在非專業場合、非專業訴求下打動人才可以稱之為文學。一切刻意為之的、組織起來的文學都讓人索然無味。顯然,顧前的小說屬於人的文學,閱讀不需要專業門檻,甚至給人連寫作也不需要專業門檻的喜悅,簡直是一種理想狀態。

《杯酒人生》是顧前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篇幅不算長,耐心而輕鬆,猶如酒桌上漫不經心又起伏不已的講述,講幾個因為喝酒而不斷敗壞的人生。在敗壞的過程中,當事人無怨無悔,執迷不悟地喝著,直到人生徹底崩壞那一刻,才戛然而止,但並不是幡然醒悟——沒有什麼需要醒悟的,一個因為喝酒而草草結束的人生沒有可恥之處。這幾個以各種方式在喝酒的人,可以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然後醉醺醺地一路走著,走進了《杯酒人生》裡。讀著這些故事,既有一種由來已久的親切感,似乎回到此前的某年某月,又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多麼想和小說中的人一樣,長時間地一醉方休,在半醉半醒之中踏上人生歸途。

《杯酒人生》

不過,如果把《杯酒人生》放置在顧前整個寫作中來看,有幾層悖論充斥其中,非常有趣,讓人不解。

首先是篇幅的悖論。顧前以短篇見長,隨手一篇五六千字,都有種渾然天成的趣味,也有種家長裡短的溫馨。不知道是因為懶惰讓他多年來只寫短篇,還是因為短篇的順手讓他在面對寫作時變得懶得,總是很懶惰。所以長篇是顧前寫作的意外,不是常例。

然後是長篇和酒的關係,顧前愛喝酒,寫作只是喝酒間隙的行為,相對於喝酒的持之以恆,寫作總是被打斷。寫長篇需要一定時間的持續,顧前又是做到的呢?很難想像他每天精神抖索地撲在這部長篇小說跟前,一點點推進著野心勃勃的作品。這不是他的風格,這其中的進取之心有違他的人生觀。

再次是小說的內容,上一段說過,為了寫這個長篇,顧前必須把酒瓶酒杯放下一段時間,然而,在放下酒杯酒瓶的日子裡,他卻寫著關於酒的一切,關於幾個人一入酒鄉不復返的故事。那麼他會不會犯酒癮呢,會不會喝上一點?如果他喝一點,就回到了喝酒的狀態,而不是寫作尤其是寫長篇的狀態,如果他不喝,又怎麼能忍受長時間沒有酒的生活呢?我認為《杯酒人生》應該是一部怎麼也寫不完的作品,因為顧前在寫親切的酒鬼,寫著寫著就要喝一點,而只要喝一點就意味著喝多,喝多了就不能寫,不能寫就繼續喝……終於咬咬牙開始寫了,寫著寫著就又要喝一點,然後又喝多了……如此循環反覆,讓他永遠也寫不完他的《杯酒人生》。那麼眼前的這本《杯酒人生》,大概只能算作一個漫長的路途中的一個階段。事實也差不多,小說的最後一章,最後一段,最後一句,都完全沒有結束的意思,沒有一絲一毫的升華、下沉和隆重,只是喘了一口氣而已,但這本書結束了。

總之,《杯酒人生》是顧前小說寫作中的一個幾乎奇蹟的悖論。類似的悖論其實一直存在,在顧前諸多的短篇中,最大的悖論之處就是,一個人的欲望在最不能實現時蓬勃而起,在即將付諸實施時驟然熄滅。「未遂」的主題充斥著顧前那些都市男女的短篇作品。在顧前罕見且著名的中篇《打牌》中,有一個巨大的悖論:一群人為了逃避現實而打牌,但打牌一事毫不留情地把他們剝個精光,把他們的現實處境完整地昭示與眾。當然,顧前的小說主要是一種隨性而有趣的風格和操作方式,並非刻意搜尋和設定悖論,他更不是一個瞪大眼睛去發掘現代社會深層次荒誕和矛盾的那種作家。如果說顧前的小說始終在追隨「日常」這一概念,那麼只能承認,荒誕和悖論是日常的精髓。

回到《杯酒人生》,小說中的「我」,基本就是顧前本人,「我」對一切因為酒而報廢的人生都沒有任何的批評指責,就像顧前對任何志得意滿卓有成就的人毫無好感一樣。顧前對那些與酒為伍的人總是充滿興致和善意,這是他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的習慣,也是世界觀,那就是,這個世界總是在要求人圍繞一些事做一些改變,甚至要求人變成某些特定的事物,而酒後的人會恢復他本來的面目,會放鬆下來,被壓抑的一切會噴薄而出,氣象萬千。酒在顧前眼裡,不是養生與享受,不是社交與品位,而是他本人以及他所認為的所有人的歸處。

相關焦點

  • 【電影推薦】杯酒人生,平凡人的人生路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葡萄酒和生活的電影——《杯酒人生》(Sideways)。
  • 杯酒人生
    (此處又涉嫌打廣告)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做這期節目的時候,我甚至都沒有再完整的看一遍,因為每一個劇情點都是那麼熟悉,我對一部好電影的評價很簡單,就是結尾的時候想不想讓它結束,《杯酒人生》就符合這個標準,當邁爾斯最後敲了瑪雅的門,然後黑屏的時候,真是想讓它再演一會兒。
  • 《杯酒人生》人生最好的狀態恰如微醺
    《杯酒人生》一部關於葡萄酒的經典影片, 曾獲得過第7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在布滿葡萄園的公路上,一站接連著一站的都是味道迥異但都醇香入喉的美酒,而這兩個中年男人,借一杯又一杯的酒,品味事業、女人、愛情和中年危機。
  • <杯酒人生>三部曲 | 1部電影,1支酒,1部舞臺劇
    是的杯酒人生有三部曲   你沒有聽錯! 1部電影,1支酒,1部舞臺劇,   讓你從此愛上杯酒人生「黑皮諾「。👇1部電影:《杯酒人生Sideways 1 》這部葡萄酒公路電影想必很多人都看過,講述兩個男人葡萄酒之旅的輕喜劇。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酸中帶甜的《杯酒人生》
    不是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光鮮亮麗,面對夢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如何平衡自己,把握人生?2004年美國導演亞歷山大·佩恩用《杯酒人生》揭示了這一切,作為好萊塢最會寫劇本的導演之一,這部電影獲得了第77屆奧斯卡最佳劇本。裡面對於中年危機的精妙詮釋,打動了很多身處著人生困境觀眾的心。
  • 原 創|:《杯酒人生》PK《人生酒館》 新綜藝的創作與借鑑
    可以在一處安靜的地方,與好友小酌幾杯,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而這個節目是一個關於答案的酒局。第一期是趙正平和沈玉琳兩位,節目中他們互相之間邊喝酒邊交談,整體的氛圍和節目的特點都是不錯的。但是細心的觀眾也發現,這個《杯酒人生》和之前的韓國綜藝《人生酒館》非常相似,
  • 最佳金球獎電影《杯酒人生》——精彩「人生」對白
    喜歡葡萄酒的人,沒有不看《杯酒人生》的,它似乎可以稱作是葡萄酒的教材。
  • 【她 · 品味】電影《杯酒人生》裡的那些美酒和美酒哲學
    按語:「杯酒人生,人生如酒。」喜歡葡萄酒的人,沒有不看《杯酒人生Sideways》的,它可以稱為葡萄酒的教材,也讓很多不懂酒的人因為這部影片愛上了葡萄酒。其中女主人公Maya借葡萄酒來比喻人生的一段獨白,把葡萄酒的哲學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很多人產生了共鳴。
  • 《杯酒人生》:生而平凡,唯有細品
    感謝關注支持影片信息:中文名:杯酒人生
  • 杯酒人生,為樂?為喜?為憂?
    人生這杯酒,有人沉醉,有人清醒。人的一生,有苦,有澀;有淡,有烈;每個人所經歷的事,走的路不同,自然所品出的酒的味也不相同。所謂杯酒人生,為樂?為喜?為憂?為情?為痛?還是為了蹉跎歲月,沉迷人生?我想,或許只有喝酒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味吧!1、人生如酒,是金子總會發光。
  • 《杯酒人生》告訴你怎麼獲得幸福
    《杯酒人生》是獨立電影導演亞歷山大-佩恩於2004年執導的一部小成本電影。講述了男主人公邁爾斯和他朋友的七天葡萄酒鄉之旅。邁爾斯是名英語老師,有點禿頂,看起來邋裡邋遢的,懷揣著作家夢卻屢屢碰壁,兩年前因出軌離婚了。但他一直覺得他和前妻還沒完,他有一瓶珍藏的1961年的葡萄酒,還等著結婚10周年的紀念日再打開喝。
  • 體驗壹佰·影會丨第17期《杯酒人生》邊喝酒邊人生
    3月4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周三晚7:00,壹佰體驗中心將為您帶來一部美國電影《杯酒人生》,有人說這部片子,跟《聞香識女人》一樣,男人必看。本片的英文名叫「Sideways」,中文譯作「斜向一邊」,暗指了主人公——一個熱愛葡萄酒的老男人在愛情事業雙失意的時候,在朋友的陪伴下,人生軌跡開始有了偏移。
  • 一杯紅酒配電影 | 我們每個人的杯酒人生
    如今再重溫,特別是在2020這個異常艱難的一年的最後一天,又趕上瀋陽疫情反彈全民核酸,對生活、對人生,都有了新的認知和感悟。一如他的中譯名,杯酒人生,像我們嘗過的每一杯酒,或芳香,或苦澀,或清甜,或濃烈,或柔美,或熾熱,無論你慢慢品味,還是一飲而盡,總歸是要經歷的。 影片的主角是Miles和Jack,兩個都不盡如意中年男人。
  • 《杯酒人生》中出鏡的葡萄酒都是啥來頭?
    今年3月,我們給大家推薦過一部葡萄酒電影,《杯酒人生》。四個月過去了,你補完這部電影了嗎?
  • 《杯酒人生》
    杯酒人生講述的是一部與紅酒有關電影的故事,主人公邁爾斯是一個對紅酒頗有研究的人,再好朋友傑克的婚禮之前,他決定帶著老友一起旅行
  • 經典賞析 | 以《杯酒人生》為例,重新解讀小成本奧斯卡電影的魅力與觀影方式
    01、主線和副線相互交織的故事結構,實現了故事內容呈現的多樣化電影《杯酒人生》上映於2004年,是我們經常說的公路片的變體,是一個關於旅行的故事。可以說,要想把這樣的故事拍攝成功,是十分有難度的。因為這樣的故事,講述起來過於簡單,而場景也大多數是公路的畫面,拍攝不好,容易讓觀影者有絮絮叨叨之感。
  • 女演員羅絲控訴《杯酒人生》導演,稱在15歲時被侵犯
    據外媒8月18日報導,著名女演員羅絲·麥高恩(Rose McGowan)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指控執導過《杯酒人生》的導演亞歷山大·佩恩是一位偽君子、強姦犯,並自曝這位奧斯卡獲獎導演在她15歲時就性侵了她。
  • 《杯酒人生》:美酒與豔遇都難掩的失意,才是生活的底色
    與好萊塢千篇一律的宏大製作不同,電影《杯酒人生影片《杯酒人生》雖然有著一個略帶痛苦與悲涼的故事內核,但在導演充滿節奏感而且輕快的配樂編排下,那種苦與悲被巧妙地淡化了。相較於神經敏感、多愁善感的邁爾斯,想法簡單、欲望直接的傑克,其擁有的人生顯然更為輕鬆和快意。
  • 女演員羅絲控訴《杯酒人生》導演,稱在15歲時被該導演性侵
    據外媒8月18日報導,著名女演員羅絲·麥高恩(Rose McGowan)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指控執導過《杯酒人生》的導演亞歷山大·佩恩是一位偽君子、強姦犯,並自曝這位奧斯卡獲獎導演在她15歲時就性侵了她。
  • 羅絲麥高恩:杯酒人生導演性侵15歲的她
    亞歷山大·佩恩曾因《校園風雲》、《杯酒人生》、《後裔》、《內布拉斯加》等片6獲奧斯卡提名,其中《杯酒人生》與《後裔》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的小金人。他現年59歲,並未對這一指控提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