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便利店,便利店人間

2021-03-02 無物永駐

Arielsaku:走一步看一步流資深選手。世界上令人快樂的事情很少,讀書和寫作大概算吧。

在初看標題的時候,我還以為《人間便利店》是類似於《深夜食堂》一般,窺探世間百態,又略帶有人情味的小說。但在看到一半之後,它用自己的內容告訴我,不,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與「社會」的故事。

說到這個,我們往往會最先想到美國電影裡的那一套充滿英雄主義的勵志橋段,亦或是日劇裡面所講述的,主人公在生活遭遇意外後坦然接受,最後逆襲成為人生贏家一類的劇情。

但到了《人間便利店》中,直到結尾,我都無法確定,這是一齣悲劇還是喜劇。

《人間便利店》的日文標題是『コンビニ人間』,有趣的是,「人間」二字在日語中是「人類」的意思。而在中文版的翻譯中,並沒有被翻譯成「便利店人類」,而是將「人間」二字與中文的「人間」相呼應,組成這本書的標題。

主人公古倉惠子是一個36歲還在做兼職的單身女性,在便利店兼職18年。對她來說,自己正兼職的「微笑便利店」便是一個世界。她是維持其運作的零件之一,其他店員乃至店長都是她的親密同事。他們在清晨練習喊口號,在高峰期前把食品擺上貨架,給特賣食品貼上標籤。一切的一切無不都是為便利店的營業而勞作。惠子在兼職過程中同樣受著其他店員影響。她認為只有在為便利店工作時,自己才顯得有價值。

在便利店這「發光的盒子」之外是社會,惠子並無心融入它,不想戀愛,結婚,生小孩。她只想為便利店服務——這放在現實中是要被人嚼舌根的,而放在《人間便利店》中,也確實如此。

在同學聚會的時候,由於知道了惠子還沒結婚,在便利店做兼職的事實,她的同學們,以及同學的丈夫們紛紛為她擔心了起來,說你這樣怎麼行,要不要上徵婚網站,等等。這令惠子感到莫名其妙,同時也想起了由於違規而被便利店開除的前店員白羽——他們都是因為不合常理的「異常」舉動,才面臨著被「正常世界」處理掉的危險。

用白羽的話來說,他人對自己人生的幹涉,就是一種強姦。

白羽這個角色不討喜,甚至到了面目可憎的地步。一面控訴他人對自己的攻擊,一面又反過來,用相同手段對惠子加以攻擊與約束。明明二人都處於相同處境,他卻毫無同理心,反倒想讓惠子「變得正常」,從而養得起躲在她家的自己。

至於為什麼待在惠子家白吃白喝,白羽給出的回答是「只要我在這裡,外面的人都會認可你的」。

——只要家裡有個男人,就代表你不是單身,不是處女,做兼職也有理由了。

惠子知道白羽是在騙她,但由於她被問為什麼沒戀愛以及結婚的次數最多,也就答應了下來。

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同學們非但沒有停止對她的「關心」,還更加多嘴了起來——開始向她傳授「戀愛經驗」,開始分析起白羽的性格(就算他們素未謀面),開始把他們的一切往自己的理想方向預想過去。

還不止如此,當惠子在店裡說漏嘴後,她眼前的「便利店世界」便出現了崩塌。

平時只跟她確定便利店事項的店長開始頻繁問起白羽的事情,鮮少與惠子閒話家常的其他店員也加入進來,聚在一起說起對方的閒話——仿佛這些是比在便利店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白羽總是喜歡用「繩文時代」來比喻現代社會,他認為現在與當時沒什麼兩樣,勝者為王,只要不處在「正常」中,那就是受人唾棄的「異常」。但如果融入了它,一個人的所有便都要為這個社會服務——從頭到腳,從精巢到子宮,變成單純的「雄性」或「雌性」。

當惠子向周圍人透露自己跟白羽「同居」的事實後,她便不再是任何店員的親密夥伴,只是一個可供談資,按部就班的「雌性」而已。

便利店中的世界與外面世界在此刻出現了融合,它們的光芒相互貫通,就好像惠子在便利店中感受到的一樣,它的光芒與聲音灌滿了她的身體,一如人間與便利店的相容。

日本被稱為「便利店之國」,在便利店中幾乎什麼都能做,從單純的買東西到訂票,從繳費到複印,無所不包。

而也許是由於這種特有的功能性,便利店內部是不是也可以被稱為一個「小社會」了呢?可能是由於這樣的相關性,作者才會將舞臺設置在其之內——這是一個應有盡有,秩序井然,但脆弱的小世界。

人間是便利店,便利店也是人間。

而這人間,是七十億人所處的現實世界。

Janelle Monae的在其專輯《Dirty Computer》中提出了「骯髒機器人」的概念,其內涵便是,如果你與正常人不一樣,哪怕只有一點,那你就是骯髒的,待清理的。

在同名微電影中,Janelle飾演一個黑人同性戀女機器人,由於異於常人的行為與個性,被機器人總部抓獲,並綁在治療臺上進行清理。

而舞臺調到日本,去掉所有藝術表現,《人間便利店》的主角惠子,不是同性戀,不是異種族人,沒表現出強烈個性,卻依然被認為是要被「修復」的。

「治療」這個詞在書中出現過很多次,最開始是由於惠子小時候的異常——在公園裡看到小鳥的屍體,其他小朋友都很難過,但她卻認為可以把鳥烤給爸爸和妹妹吃,甚至還可以捕殺更多。這個想法嚇壞了惠子的媽媽,震驚之餘她還不斷把女兒向「小鳥好可憐我們應該花葬它」的「正常」思維上進行引導和修復..直到後來,惠子聽到侄子的哭聲,甚至會對其感到不解,還在想為何不割破喉嚨讓他閉嘴。

若說惠子會有如此想法是因為性格「淡漠」的話,好像也不是這樣,筆者更偏向於認為這是一種「無」的狀態。即她本身是空的,沒有被周圍灌輸的「正常」所填滿,就算會受人影響改變說話的方式,照著其他店員身上的牌子挑選衣服,但這也不過是惠子為了應付外界而採取的措施。

古倉惠子的內在,是便利店賦予的。

她稱自己大學時到微笑便利店兼職是一次「轉生」,是將她由無所事事轉化為有所作為的一次契機。而事實證明多年的工作經驗也讓惠子對於便利店的工作遊刃有餘——如果按照勵志片套路來的話,她應該發現自己的天賦,將其運用到極致,逐漸升職,最後擁有好幾家屬於自己的店才對。

可要是,她只是想當便利店店員呢?

那麼,打工18年,單身,處女的惠子依舊是要被修復的。

於是衝突就發生了,當妹妹發現躺在惠子的浴缸中玩手機的白羽後,十分驚訝地問惠子這是幹什麼,而惠子告訴了她真相。妹妹由於接受不了而大哭,對姐姐大叫你怎麼還沒被治好,為什麼還這麼不正常。

最後白羽向妹妹扯了個謊,對她說他們是同居關係,只是鬧了彆扭才這樣。這番「正常」言論讓妹妹鬆了口氣,破涕為笑起來,以為惠子正常了。可實際上她跟惠子的同學一樣,都只是把兩個人的名字套入自己的想像中,還信以為真罷了。

就這樣,白羽扯的謊越來越多,到了不得不去圓的地步,於是他要惠子寫簡歷,要帶她去面試,想把他過不了的「正常」生活強加到她身上,而惠子也在與外面世界越來越像的便利店中待不下去了——自從她洩露出與白羽「同居」的事實後,沒人再關心她的工作能力,大家的話題通通繞著這個前便利店員工轉,就好像惠子的家人,同學一樣,令她喘不過氣。

結局,在去面試的路上惠子走進另一家便利店,裡頭的聲光在那一刻重新灌滿了她的身體,讓她不由自主地開始工作了起來,白羽見狀忙去拉她,卻被惠子拒絕了。

她開始稱自己是「便利店人」,是傳達便利店聲音的人類,整個身體只為它的運作而活。

白羽大罵惠子是瘋子,可對方已經不在意了——她已經決定去找新的便利店兼職,待不下去了就找下一份,只要能被便利店的聲光,氣味再次填滿,古倉惠子這個人才有活著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何開頭會寫,不知結局是喜是悲的原因,確實,惠子到最後依舊是便利店員,確實,她堅持了自己的初心。可另一方面,年齡的增長與周圍的成見只會讓她在周圍人眼裡顯得更加「不正常」,還可能被家人以心理問題為由送進療養院,或者被看作不正常的瘋子,越來越難找到新的便利店兼職..但好在仁慈的是,作者並沒有給讀者看「真正的結局」。

讀完全書後,筆者想問,古倉惠子真的很不正常嗎?

其實不然,她有地方住,有收入,能養活自己,也能與他人交往。

可是住的地方不大,職業不正式,還沒有結婚。

因此,就算沒有異於常人的性取向,奇怪的外表,特立獨行的態度,她依舊是「骯髒」的。

雖然沒有傷天害理,但如果你與常人有一點不同,就算這是先天的,都只能等待著被清理的命運。

說到底,白羽避世,惠子自稱便利店人,都是在現實重壓下造成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不是虛構的,在現實中隨時都可能發生。

我認為,這便是本書想表達的主題。 

《人間便利店》也許是日本文學在某方面的縮影,充滿無可奈何與失望,在它的世界觀中,巨大的社會機器無法被改造或重啟,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碾死或修復。

所有人都在發出聲音前就被割斷喉嚨,只能靜默地成為零件的一份子,並要其他與自己不同的人也成為同類。

人間便利店是常態,便利店人間是特例。

後者註定會被前者吞噬。

相關焦點

  • 《人間便利店》:人生苦短,你要快樂,不必「正常」
    ——《人間便利店》人到了一定年齡,不結婚,會被大眾判為異類。結了婚不生孩子,依舊會被投以質疑的眼神。這就是我們生活著的人間,人們似乎最擅長用自己的思想左右別人的人生。因而出現了一些人,為了讓自己與這世界「合群」,為了證明自己並非「異類」,在生活中,漸漸迷失自我,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令自己也煩惱無比。
  • 不賣蔬菜的便利店,不是好便利店?
    便利店賣菜關於便利店賣菜,之前有過討論,也有過一些品牌便利店做過這方面的試點,好像也沒有引起一絲波瀾。這段時間,關於生鮮關於蔬菜一直以來是持續的熱點,想必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民眾困守家中,買菜是最首要的一件事吧。
  • 分享《人間便利店》
    周六是飛滬繼電器學院學習的美好時光,在這與您分享《人間便利店》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往往是從不合群開始。
  • 日本第155屆芥川獎獲獎作品 |《人間便利店》
    持續了18年便利店人生的她,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這種不變才能夠使自己安心。
  • 便利店裡的失格人間
    對於惠子而言,便利店是經過漂白的空間,只有在這裡、成為便利店的店員,她才可以擺脫困擾。一樣的制服,一樣的禮儀訓練,變成惠子眼中「均為同種稱為『店員』的生活」。抹去性別、年齡、國籍等差異,每個人都依照便利店的工作導引被正常化。惠子沒用多久便掌握了稱為一名稱職店員的全部技巧,她覺得自己獲得了重生。「我化身為店員,稱為世界的齒輪,唯有這件事,讓我得以是一個正常人。」
  • 「人間值得便利店」一路火到寧波,進店都捨不得出來!
    ■便利蜂,24h守護你的胃■傳說中便利店界的黑馬——便利蜂,最近悄悄在寧波火起來啦!24h無休不打烊,默默守護著你,像家一樣的溫暖。為什麼能這麼火?當然是有著比起其他便利店更勝一籌的地方啦! ■熱門美食,一站式購齊■ 一進店像是誤入了多啦
  • 《人間便利店》: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往往從不合群開始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本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的《人間便利店》。這本書所講述的,正是一個大多數人眼中的「異類」,掙脫社會束縛,找到真實自我的故事。個性古怪的古倉惠子,缺乏共情能力,在社會中屢屢受挫。為了尋求安全感,她模仿別人的言行舉止,笨拙地進行社交,執著地在一家便利店兼職,過著自認為平凡普通的生活。
  • 在全家集便利店 不止是販賣商品,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嚮往
    這時候,不妨到全家集便利店小坐一下,感覺片刻的人間小美好。因為你能在這裡,找到生活的儀式感。為什麼說在便利店也能找到生活的儀式感呢?因為便利店就是生活節奏加快的產物,都說便利店是人們的生活管家,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像全家集,TA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用品。不僅如此,TA還有鮮食簡餐、咖啡、網紅食品等個性化的商品,豐富了不少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
  • 便利仔便利店,愛上一座便利城市
    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北京是便利店荒漠,上海是便利店森林」,內容主要是抨擊在北京便利店的發展水平,還處於比較初級的狀態。因此,各區域都在提倡打造15分鐘便利生活圈,進而方便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給予一定的便利生活體驗。
  • 對標日本第三大龍頭羅森便利店,中國便利店行業得到哪些啟示
    其實,作為三大日資便利店之一的羅森,1996年入華後策略偏向保守,直到2017年才提速。從店鋪規模看,羅森第一個1000家店用了21年,從1000家到2000家用了1年11個月,從2000家到3000家再次提速,衝破疫情影響花了1年9個月。
  • 再見了,7-Eleven便利店?
    更重磅的消息是,公司旗下便利店的店鋪數量也將調整,將關閉1000家「7-Eleven」便利店 。《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中國便利店全年銷售額為2264億元,門店數量達到12萬家。截止目前,7-11在全國擁有門店1882家店,其中珠三角地區就佔有1000多家。
  • 便利贊便利店,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要賣關東煮?
    目前便利店品牌越來越多,大部分都會提供熱食售賣,熱食可謂是冬天裡溫暖肚子的好幫手,說起便利店裡的熱食,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提到關東煮,反而好像很少看到專門賣關東煮的店,大家印象逐漸停留在便利店那一格格熱氣騰騰的各種肉丸,關於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會提供關東煮這個問題,也沒有太多人在意,沒有人去想是誰開啟了便利店關東煮的先河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虎嗅網
    不過,就在這個「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它的門店已經盈利了。今天有消息稱便利蜂完成新一輪融資,便利蜂方面在回復媒體消息時提到,便利蜂北京門店去年已經實現盈利。 放下融資消息,我們可以先看看盈利這件事。
  • 便利贊便利店,選品的幾個關鍵點!
    便利店是以便利市民為主的零售門店,其中選品對便利店的經營又起著關鍵作用,但是隨著我國便利店市場的日漸成熟,其門店整體形象和經營品類都大相近同,根部無法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從而大大降低了消費者進店率。便利贊便利店就跟大家分享幾個便利店選品的關鍵點,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進店率和銷售業績。商品豐富性便利店雖然不及大型超市的品類多,但也要儘量做到豐富全面,更有利於實現快速把賣場熱鬧起來,給消費者帶來一種有活力的購物體驗。
  • 曾經的ok便利店,正在「消失」了?
    >便利店行業進行洗牌階段 曾經是便利店四大巨頭之一的ok便利店 一直以來的懷舊「人設」也會隨收購而更改嗎?曾經的ok便利店,其實正在漸漸消失... 廣州首家OK便利店於2002年11月以合營企業的方式投入服務。 2006年,按照數據,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與7-eleven、喜士多一同躋身便利店三巨頭之列。
  • 你去過日本的便利店嗎?來看看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你去過日本的便利店嗎?來看看日本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不管是哪個行業,想要抓住大家的心,那麼一定要給消費者提供便利,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會來二次消費。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日本的便利店,它真的和名字十分相符,「便利」到了極致。
  • 加盟便利店有什麼好處?
    科技的不斷發展,品牌效應已經成了當代人而是耳濡目染的,一個品牌可以影響很多人,品牌可以帶來品牌自帶流量,加盟和不加盟其實關係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麼加盟便利店有什麼好處?關於加盟便利店有什麼好處,首先加盟品牌有著品牌店的形象裝修,這是統一的。他們有多年的便利店行業經驗,能用成熟的便利店經營經驗扶持你直接走向正軌,而且配送等相關商品都是總部統一配送到店。
  • 萬嘉旗下新型便利店品牌便利客在福州泰禾廣場開業
    7月7日,《零售圈》獲悉,福建百年萬嘉超市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全新便利店品牌「便利客(Buylike)」全國首家新型門店在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開業。這個店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便利客Buylike)就開在自己兄弟品牌「萬嘉便利」的隔壁。
  • 便利店能便利到什麼程度?全家集一定有「話語權」
    相信大部分人去日本旅遊,一定會去感受那裡的便利店文化。不論是7-11,還是全家,或者是羅森,凡是看到街邊或巷子裡有便利店的時候,就忍不住進去,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便利店最早起源於美國,卻興於日本。凡是去過日本便利店的朋友們,都會讚不絕口,誇讚他們的服務多,服務好,商品多。更多的是感嘆: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才有這麼便利的便利店啊!其實,有!我們本土就有一家可以和日本便利店媲美的便利店,去過那裡的人都說好。不信?
  • 日本的便利店便利到「變態」?網友:國內也有一家,叫全家集
    在日本現在有近6萬家便利店,基本每條街道都有一家便利店。而且日本人超愛便利店,日本便利店的銷量竟有10萬億日元。這甚至超出如斯裡蘭卡、白俄羅斯和亞塞拜然等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出。     這都是因為,日本便利店一點都不普通,從乾淨整潔的廁所到琳琅滿目的商品,從郵寄大小包裹到繳納各種費用,一個便利店幾乎能解決人們日常生活的全部需求,簡直是便利店到「變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