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代孕棄養風波」的鄭爽仍是微博熱點,只不過這一次站在了演藝生涯的終點。
1月18日,當紅女星鄭爽前男友張恆,突然曬出與兩個孩子的合照,並在微博上為自己受到的網絡暴力「叫冤」。
國內吃瓜圈瞬間炸開了鍋,在熱心網友的「添磚加瓦」下,「鄭爽隱婚代孕生子又想棄養」被坐實,當事人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從19日下午1時開始,鄭爽幾度發聲回應,所述文字「驢頭不對馬嘴」,不少網友甚至質疑其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公關效果適得其反。
吃瓜群眾踴躍參與,造梗無數,從「爽死了」到「TMD,煩死了」再到「對鄭下藥」,再厲害的公關公司都救不了「涼涼」的鄭爽。
無論輿論怎麼發酵,對公眾人物的道德要求一向不低,從「頂流藝人」到「劣跡藝人」,當事人可謂「咎由自取」,然而慘的卻是其代言的品牌及合作項目等第三方。
此前,在張恆曝出「大瓜」的18日,鄭爽代言過的奢侈品牌Prada港股股價從下午開始大跌,一度跌超3%。
隨後,「語文不好」的鄭爽首發聲明更是死死摁住對方股價。「Prada的眼淚prada prada地掉」也成為2021年第一梗。
1月19日晚間,Prada在官方微博正式宣布終止與鄭爽的所有合作關係,第一時間與僅代言8天的鄭爽完成切割。一天後,Prada港股高開,盤中漲幅超5%,一度突破50港元。
走出鄭爽陰影的Prada很快被其他品牌效仿。據統計,出道到現在,鄭爽曾代言過的品牌接近20個,都在紛紛與其劃清界限。
Aussie袋鼠洗護髮、Lolarose、周末畫報、守滬平安、時尚芭莎等均已刪除與鄭爽合作的官宣微博。
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初看中公眾人物背後流量的品牌合作,機動性也更強,當代言人踩雷時,終止合作對於品牌方來說不是大問題,但那些與之深度合作的影視劇綜背後的投資方或許才是最倒黴的。
如果不是這次代孕事件,或許大家都不一定知道原來鄭爽身上背著這麼多的「生意」。
作為近幾年娛樂圈的頂流藝人,鄭爽幾乎一年360天都在熱搜上,更是在最近的熱火綜藝《追光吧,哥哥》裡耿直發言,圈了一大波粉。
鄭爽的邀約自然也是不斷。據統計,僅2020年,鄭爽就以固定嘉賓或特邀嘉賓的形式參與了二十餘部綜藝,包括《讓生活好看》等6檔固定綜藝;《脫口秀大會》等十餘個綜藝或晚會。
拋開其中大多已經播完的綜藝,尚未播出的影視劇或將面臨「生死考驗」的命運。
據了解,目前鄭爽尚有三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待播,分別為《絕密者》、《翡翠戀人》和《只問今生戀滄溟》和獻禮片《1921》。除此以外,她還客串了《劉老根4》。
其中,鄭爽作為主演的《絕密者》、《只問今生戀滄溟》檔期被臨時延後。電影《1921》態度更加堅定,直接將鄭爽從演員表中除名。
甚至網傳某製片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
「如果自己的節目能播出來,說張恆的孩子是我的都行!」
回到她與張恆的身上,兩人2018年公布戀情後,雙方還共同成立了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鯨乖乖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鄭爽為最終受益人。
此前,上海鯨乖乖人工智慧已數次被列入失信公司及限制高消費企業名單,目前已經再無財產可供執行;投資9家企業,目前註銷5家;2020年1月,鄭爽還被爆出捲入了民間借貸糾紛案。
一邊是被娛樂圈封殺的事實已成定局,另一邊是和前男友留下的一地雞毛。這位在娛樂圈瘋瘋癲癲十多年,清純小仙女人設屹立不倒的鄭爽終究還是要倒下了。
鄭爽自己曾經說過:
現在看來,熱搜是上了,但還能否拍戲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2014年,5月15日,黃海波在北京工大建國飯店嫖娼,被抓後在收容教養半年。當年11月30日收容教育期滿從看守所被釋放。2019年10月,導演劉江在採訪時透露黃海波目前生活窘迫,靠父親的養老金生活。
也是這一年的8月17日晚,臺灣男星柯震東被曝在北京吸毒被抓,和他一起被控制的還有房祖名,後者家中被繳獲毒品大麻100餘克,最終的結果是,一個被拘役14天,一個被判刑半年。
2018年1月,在《中國有嘻哈》聲名大噪的PG One,因歌詞含不尊重女性、黃色信息等問題被紫光閣點名批評,於是PG One被全網下架歌曲,在娛樂圈直接銷聲匿跡。
左:吳秀波 中:範冰冰 右:翟天臨
10月,範冰冰被爆出利用陰陽合同偷稅漏稅,最後被罰高達8億的稅款和滯納金,時至今日新聞裡都沒有她的消息。
該年末,一個名為陳昱霖的年輕演員指控吳秀波多年「玩弄女演員感情」,「用佛經洗腦」,還「將女孩送進監獄」。事件發生後,吳秀波的身影幾乎在一夜之間消失。
2019年2月,「高學歷」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中說漏嘴「知網是啥」,從此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學霸人設倒塌,論文抄襲造假風波熱度持續了十多天,再也沒接到新戲和節目。
一年後的4月23日,羅志祥前女友周揚青爆料羅志祥私生活混亂,「去到每一個城市,都有可以約到酒店的女生」,且與多名女性有「有長期不正當男女關係」。隨後,羅志祥的黑料像滾雪球般襲來,再無翻身可能。
當下主流輿論對明星藝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一旦藝人前面加上「劣跡」二字,基本上就意味娛樂圈事業的終結,再想出鏡難上加難。
早在2014年9月29日,廣電總局就曾正式下發「封殺劣跡藝人」的通知,由「劣跡藝人」參與製作的電視劇、電影、電視節目、網絡劇、微電影等被要求暫停播出。
去年11月,廣電總局再發通知稱對劣跡藝人必須「零容忍」,要求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並明確提出網絡直播也不行。
即便如此,還有頂風作案者。有部分劣跡藝人並不滿足於演藝生涯的結束,寄希望於風頭過後重回娛樂圈淘金。
2018年6月,沉寂已久的柯震東出席了彩妝品牌Nars的活動,遭到了網友的集中聲討,品牌方最終不得不緊急撤換代言人;2019年12月12日,吳秀波錄視頻為藝考生加油打氣,遭到網友們一致抵制.
事實上,網民有底線的,網際網路也是有記憶的,他們的如意算盤終究還是打錯了。
柯震東只能在臺灣拍電影;PG One只能去國外開演唱會;在翟天臨偶爾出現在戲劇舞臺上,如此種種可能是劣跡藝人最好的結局。
回到鄭爽這件事上,1月20日,央視新聞、中央政法委等多家國家級媒體對此批評,廣電時評更是嚴厲聲明:
可以預見,這場從頭到尾的鬧劇,最終依舊將會以鄭爽被驅逐出娛樂圈劃上句號。
明星的流量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風光無限時,搭上能順風順水,可當其負面纏身時,與之綁定也附連帶風險,深受其害。
對於品牌方來說,廣告代言和嘉賓邀約考慮更多的是商業利益,根本無法顧及藝人私德,隨著風險越來越大,挑選藝人也變成了一種「風險投資」,於是,資本市場上的「業績對賭協議」也被借鑑到了品牌方和藝人之間的合作中。
品牌方不再是「啞巴吃黃連」,而是事前採取各種協議、合同手段進行預防,減少藝人負面輿情對品牌的次生災害,道德協議是目前品牌方在同代言人籤約時一般都會在合同中約定的條文。
所謂道德條款,指的就是品牌方與品牌代言人或其經紀公司籤訂合同時,明文規定品牌代言人在代言期間不得出現涉及「劣跡」。如果違反,品牌可以終止代言,並要求明星賠償。
不過,和品牌方撤物料、刪微博等相比,顯然,製片方那些和劣跡藝人沾邊或主演的作品,很有可能難見天日,一旦無限期壓箱底,無數人的辛勤勞動毀之一炬。
比如由範冰冰主演《手機2》,黃海波的《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吳秀波的《情聖2》等直接撤檔,上映遙遙無期。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影視作品因為耗資巨大承載了巨大希望,嚴重起來還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巴清傳》就因為用了兩個劣跡藝人,一部投資巨大的劇遲遲不能播出,致使一個上市公司幾乎瀕臨破產。
所以,「刪減鏡頭、換人重拍、AI換臉、完全P掉」等手段就成了製片方最後的倔強。
範冰冰參演的《爵跡2》改片名,採用了AI換臉技術,大幅刪減範冰冰戲份;
原本由柯震東主演的《捉妖記》,以「壯士斷腕」的做法,追加7000萬成本換男主角重拍,改由井柏然出演,好在最後拿下24.3億票房。
最絕的是,連續多次「踩雷」的北京電視臺竟然玩起了一通反常態的騷操作。
吳秀波「消失了」
在吳秀波出事那年,他還在北京衛視春晚中擔任主持人並且晚會已經錄完。為了剪掉他的鏡頭,北京衛視連夜加班,剪掉了所有主持人的報幕環節。
有趣的是,在這臺晚會,以看熱鬧心態的觀眾們都想找一找吳秀波的痕跡,但因晚會超快的節奏,北京衛視竟以絕對優勢拿下同時段收視第一。
值得商榷的是,在當下的「鄭爽事件」中,北京電視臺再一次試圖故技重施。就在1月18日輿論的風口處,北京衛視發文力挺鄭爽。第二天晚,鄭爽被曝參加北京電視臺錄節目。
身處「劣跡藝人」之列的鄭爽參與的節目鏡頭大概率會被剪掉,北京衛視劍走偏鋒玩擦邊球撐起收視率的做法也該停一停了。
時間管理大師曾說過,娛樂圈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世界,藝人沒有舞臺是一種無奈。對於賺錢太容易的藝人來說,一有劣跡即被封殺,也算是對整個娛樂圈的警示。
或許有一天,品牌方、製片方不再盲目追求明星的流量效應,開始真正的尊重德藝雙馨的藝人,也許從那時候起,藝人才能真正重回職業身份的本質,帶給觀眾膾炙人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