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舉辦《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

2020-12-24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孫夏)1月15日,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開幕,吸引眾多浮世繪愛好者前來觀展。本次特展的展品,均由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先生捐贈。

據介紹,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特別是葛飾北齋的「巨浪」,已成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象徵。浮世繪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其裝飾性強,平面視角影響過梵谷等人。美術史有記載,梵谷曾臨摹過葛飾北齋的作品。

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收藏了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均為1919至1971年間日本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拓印的版本。2018年,馬達羅將上述兩套浮世繪作品共計101幅,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該館近年注重打造國際交流平臺,多次與國際友人馬達羅合作,在他的幫助下,將義大利的多個展覽引進到省博,並將楚文物展帶到國外。

浮世繪作品因其秀美的風情、傳神的人物、大膽的配色,受到世界多國人民喜愛,尤其是「巨浪」圖案,如今已成流行文化。本次配合特展開發的浮世繪主題文創產品,贏得觀眾好評。

本次浮世繪特展分兩期予以完整展出,第一期展出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展覽時間為1月15日至2月29日;第二期展出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展覽時間為3月6日至3月31日。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在湖北首展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記者喻珮)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15日在武漢開展。包括葛飾北齋的「巨浪」、《凱風快晴》等一套46件作品集中呈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世俗生活百態。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其中,在葛飾北齋名作《神奈川沖浪裏》中,作者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風浪中的船上,迎難而上,畫面充滿力量。這幅畫作也使得「巨浪」成了日本的流行文化,鞏固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其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
  • 藝術賞析|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與《富嶽三十六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這兩點說明葛飾北齋在描繪倒影時並不注重實際情況,而是在創作中增添了自己的想法,這種做法在他的作品中比較常見,也是浮世繪追求裝飾性效果的體現。
  • 浮世繪巔峰之作《富嶽三十六景》(全集)
    葛飾北齋(1760——1849),被稱為「浮世繪」巨匠,一生留下了超過3萬件的作品。其作品對梵谷、德彪等西方藝術家也有很大影響。北齋的代表作是《富嶽三十六景》,描畫從各地眺望的富士山景觀。 1.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の不二《富嶽三十六景》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 浮世繪的巔峰之作,來省博看這最著名的「巨浪」
    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綜合館大廳開幕,觀眾可欣賞《神奈川沖浪裏》的拓印版本。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 葛飾北齋大師富嶽三十六景賞析,被譽為日本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
    《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裡富士」。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 劉檸︱《富嶽三十六景》為什麼重要
    當然,所謂目標並非全是畫家個人的興趣、意志使然,也是江戶時代中期經濟社會發展和出版媒介的流變所致,浮世繪既是那個時代的藝術,同時也是媒介,而浮世繪師的創作活動也端賴媒介。多數浮世繪版畫作品上,都鈐有版元印,相當於出版商的Logo。《富嶽三十六景》是畫家在經過從幼少期、青壯年,直到人生初老的長期藝術歷練之後的一次全新挑戰——至此,北齋創作的時間線進入風景版畫時代。這時,畫家已年逾古稀了。
  • 《富嶽三十六景》
    《富嶽三十六景》,描繪的是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的三十六景大受好評,葛飾北齋仍以《富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十景,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四十六幅作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畫狂老人」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狂人畫師,逾越百年的傳奇大佬之《富嶽三十六景》》
    11東都淺草本願寺本文以《富嶽三十六景》高清系統套圖前36張+後續10張,結合繪畫狂人葛飾北齋一生的點滴,勾勒出在整個浮世繪發展歷程當中的大時代背景特色東都淺草本願寺富士山作為日本國內的最高峰,可以說是整個日本的象徵,而且他們將其一直尊稱為「聖嶽」,相信這裡大家一定就會明白,之所以叫富嶽三十六景的含義了吧。作為目前能夠在世界上排的上號的活火山,最後一次噴發也在公元1707年,至今仍舊處在休眠的階段。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你想看的都在裡面,有一個免費!
    這一部分展示了很多經典的作品,有「浮世繪之王」有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喜多川歌麿《歌撰戀之部·物思戀》、歌川廣重《木曾海道六十九次·宮之越》、江蘇桃花塢《一團和氣》、天津楊柳青《遊園驚夢》、北京《唱堂會》等。這個部分主要看美人、喜劇和風景。看浮世繪和木板年畫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異同。
  • 「畫狂老人」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文政末年到天保初年70歲的北齋陸續創作和發表了橫大判《富嶽三十六景
  • 跨越400年,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啦!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葛飾北齋這名字和他的《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對於浮世繪愛好者們來說就像是21世紀初的JAY CHOU和「雙截棍」。
  • A'g 冨嶽三十六景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冨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葛飾北齋筆下的富士,除早年一些風景版畫外,就是晚年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富嶽百景》了。1826年,葛飾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畫出了《富嶽三十六景》一系列的風景畫,因而遠近馳名。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葛飾北齋這名字和他的《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對於浮世繪愛好者們來說就像是21世紀初的JAY CHOU和「雙截棍」。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空降魔都這次展品更勁爆,布局更新穎,還融入了超多新元素...(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應展盡展,觀眾將能夠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一)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浮世繪丨從春宮版畫到皇室御藏
    這位高壽的畫家,一生中長達70餘年都在作畫,這也創造了浮世繪所有畫師裡面的最長工作記錄。《神奈川衝浪》圖出自於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這個波瀾壯闊的系列是他年逾七旬時所繪,也讓葛飾北齋達到了個人藝術生涯的頂峰。他花費五年時間,以不同位置、不同時間、不同季節全方位的表達了富士山這一個主題。日本人自古以來對富士山抱有一種近乎崇拜的心理,稱為 "富士講",顯然,這種情緒也深深影響了葛飾北齋。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 晚上賞梅的女子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的確,浮世繪上繪的皆是俗世,唯有對它祛魅,你才能看懂浮世繪。浮世繪最出名的雖是風景畫,但它仍舊是花街柳巷的藝術。使得他不得不為生計考慮,重新拾起了畫筆,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便是其中的一幅。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25×38cm 紙本 1831年 中國美術館藏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表示,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讓美育融入公共生活,讓藏品走出庫房,組織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