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臺灣新銳電影配樂家王希文

2021-01-19 映畫臺灣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771539504@qq.com


【映畫臺灣】臺北聯絡人

 瓜子醬(郵箱:massugu@126.com)

   劉    旭(郵箱:315861106@qq.com)



今年大陸暑期檔,由暢銷漫畫改編的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成為逆襲黑馬,票房高達3.7億人民幣


《快哥走》班底堪稱兩岸合作範本


緊接著,臺灣暑期檔尾聲上映的驚悚罪案類型片《引爆點》,也因為在臺片中極為少見的類型和表現手法,而受到熱切關注


《引爆點》在臺北光點華山的首映


這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電影配樂,都出自同一個配樂家——


王希文



我們才猛然發現,如今,在臺灣專事電影配樂的音樂家,真心不多。王希文是其中非常活躍的新銳


王希文是臺灣第一位在紐約學習正統百老匯音樂劇的作曲家,此前他為電影配樂的作品包括《翻滾吧!阿信》、 《總鋪師》、 《健忘村》、 《痴情男子漢》、《帶我去月球》等,為許哲佩製作專輯《搖擺電力公司》等,作品皆有入圍三金(金馬、金鐘、金曲)獎項,今年再度排演原創華文音樂劇《木蘭少女》封箱場更是一票難求


【映畫臺灣】邀請到多年來一直從事兩岸音樂交流與深耕臺灣音樂研究的一衣小姐,在她近期的臺灣音樂之旅間隙,和王希文愉快地聊了一下午



很巧, 《快把我哥帶走》男女主角彭昱暢、張子楓近日分別以各自新作入圍了金馬獎,這部電影也剛剛網絡上線;昨天(10月18日)音樂劇《月光下的搖擺少女》12場在臺北西門紅樓完美落幕;《引爆點》原聲帶唱片即將在10月25日發行……這段聊天記錄,正好可以為我們解讀王希文的音樂歷程



(正文中,藍色字為一衣,黑色字為王希文)


希文你是臺大國際關係學政治組畢業的,為什麼研究所去美國學專業的電影配樂呢?


人生轉折吧。我從小就很喜歡音樂,大學時玩樂團彈吉他,我的專業輔修經濟學,畢業後當完兵就去了外商銀行工作,幻想著像日劇那樣白天上班,晚上提著吉他去表演,後來覺得這是不現實的


剛好,生活上經歷了一些轉變,於是想要認真地挑戰音樂,而不只是興趣而已,就開始很認真找人介紹和借書自學研究,也遇到貴人指點


現在的時代,資訊都很容易去自學,但要懂得過濾啊


之後我通過接工作積累一些短片配樂的作品,申請去紐約大學,我讀的研究所是電影配樂(註:王希文師從好萊塢資深作曲家Ira Newborn), 一對一的老師是音樂劇《獅子王》音樂總監Joseph Church,所以電影配樂和音樂劇,兩個都有學到



你一邊做電影配樂,同時也是劇團的創辦人,怎麼想到要去做音樂劇團?


我出國前在累積作品中,有做一些劇場配樂和短片配樂,和一些臺灣的劇團合作,歪打正著地結識了一些劇場人


2009年臺南人劇團的蔡柏璋正在籌備《木蘭少女》演出,我也剛開始正式在做音樂創作,所以這是我在紐約邊念書邊寫的,我們的創作,完全線上溝通,沒有見面。等到排練後期我才回臺灣,由臺大戲劇系的學生演出,到了2011年我有機會重新製作《木蘭少女》,烈姐(李烈)有來看,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做到更多電影配樂作品,包括第一部長片配樂《翻滾吧!阿信》


這幾年我靠做電影配樂來養劇團,劇團只是做專案,直到去年才成立公司,開始有辦公室,有員工,之後也會有做更多的原創音樂劇作品,也希望《木蘭少女》有機會可以到大陸演出啦


《木蘭少女》新加坡演出時,孫燕姿、楊採妮前來捧場


《快把我哥帶走》是你配的第一部大陸電影,是什麼機緣來為這部電影配樂的呢?


鄭芬芬導演通過我配樂作品的風格,一直想和我合作,正好有這次的機會,但世事難料,第一版12首曲子全部被退回……



啊,為啥退回呢?然後怎麼辦?


被退回的時候,他們說,太王希文啦!


原本,我有自己對這個題材和作曲上實驗的想法,可能對他們作品和角色來說太成熟,不夠年輕化……


我就進入一個小屁孩的狀態,去思考怎麼做出年輕又很個性的音樂。後來我還是從兄妹的角色入手,中間加了很多的口哨,來表現哥哥吊兒郎當,加上口哨的變化,來製造兄妹間的遊戲感,以此為切入點




你是不是比較喜歡用弦樂,這次在《快把我哥帶走》中有好幾個段落運用到,《引爆點》中也有幾段特別體現情緒的鋪排,你比較喜歡在什麼場景下用弦樂?


弦樂分弦樂團和弦樂獨奏。獨奏比較個性突出,弦樂團是一整片在背後,一般來說各種類型電影中場面比較大的還是會常用到弦樂,也是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


我的確常用到弦樂獨奏,而且我現在越來越喜歡用中提琴,我覺得小提琴很多都是愛情的象徵,大提琴比較多是深沉的情感,比如《引爆點》有一段男女主角在家門口的爭吵,我只用鋼琴和中提琴大提琴,製造一個對話,兩支弦樂的交織出他們牽扯的情感,所以我還是會回到那個場景下角色的象徵來思考


有時候直接從音色上考慮,比如《健忘村》有幾段中提琴演奏很神秘的旋律。所以有時候是從音樂上,有時候是從角色上思考,我現在常用獨奏也是覺得和弦樂團的層次也不一樣


除了弦樂,《快把我哥帶走》有很多吹奏樂,《引爆點》中也有,在你以往的配樂中,也聽到很多笛子的片段,你對笛子也比較偏愛用到嗎?


是啊,木管我也很愛用


《我哥》用了很多長笛,《引爆點》用了很多豎笛。一般大家對木管的想像很迪士尼,但我覺得木管都很有個性,有很鮮明的音色


像長笛可以很女性,很空靈,很浪漫,很詩意,也可以很懸疑哦,國外很多偵探電影常會用到長笛


而豎笛有很多神秘感,又古色古香,也可以很悠揚,很空靈;雙簧管有時候很古怪,也很異國風情……


它們有太多可能了,我很喜歡木管的樂器屬性,比起臺灣電影多用鋼琴、弦樂、吉他多,我更喜歡常用木管


《快把我哥帶走》裡手風琴也讓人印象深刻,而且我們發現你也很喜歡用手風琴來作為配樂中的點睛之筆,比如《總鋪師》的《三八阿花吹喇叭》裡的手風琴伴奏,《健忘村》裡《一片雲》的手風琴等等,所以手風琴也是你的偏愛嗎?


那段場景下面,父母要離婚了,小女生的大段獨白很蒼涼也很殘酷,緊接著是一段蒙太奇,手風琴有一種很吉普賽的,也帶有諷刺和自嘲的奇幻感,我是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手風琴的音色



我很愛用手風琴,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樂器,可以很法國香頌,也可以很南美洲探戈,也可以臺灣那卡西很接地氣


比如《總鋪師》中,臺灣很多辦桌文化,所以手風琴有很多戲劇想像,融合很多文化,加上我以前樂團有一個其他手,就是負責其他樂器,阿雞(張瀚中)什麼都會,鋼琴、嗩吶、手風琴……他自稱臺灣手風琴張三丰(他好敢,哈哈),我們也常常合作


《快把我哥帶走》中一些比較喜劇段落,我們聽到了有合唱的人聲,包括《健忘村》有很大段Acappella的人聲,你在配樂中是如何加人聲的?


《健忘村》中的Acappella,來自導演對山賊的設定,希望他們在搶劫的時候在山谷等待沒事那就來練團好了,影片本身很奇幻寓言,所以我們就用口技來模擬一些樂器,也是很有趣的創作體驗,Acappella我後來在《痴情男子漢》中也有用到


而《快把我哥帶走》中的人聲,鄭芬芬導演希望可以增加時秒的幻想情境,家庭的美好等等。芬芬導演也是很天馬行空的,願意丟很多想像空間給我。我在這裡用了類似日本女子樂團的合唱作伴奏,用人聲作為樂器的呈現,也是跟我做音樂劇的工作關係,讓我對人聲、合唱比一般純配樂的人有更多的接觸




再來說說《引爆點》,跟你之前接到的電影類型也不一樣,在配樂上有特別設計嗎?


是的,我很開心做到這麼類型不同的電影


《引爆點》是懸疑片,加上又有糾結的情感,但音樂的內容和聲,跟我過去做的也不一樣,這應該就是我做的懸疑電影配樂


《引爆點》 2018年8月31日臺灣上映

導演:莊景燊


比如片頭音樂的鼓聲,因為戲中的居民在抗議(打鼓),那我覺得這裡緊張的音樂如果可以跟鼓在聽覺上、節奏上有些互動,應該會很有意思,但如果完全照著它寫又會很刻意,所以我在拍點上有些設計,讓配樂的拍子跟現場的鼓,會形成某一種若有似無的關係,可是又不是非常明顯,但是你聽會覺得他們有在互動


這個巧思在原聲帶中,我們也特別重新錄製這些鼓的片段,大家可以聽到這個設計




我看完《引爆點》最大的感受是,影片的節奏太好了,情節非常緊湊,而音樂在推動情節的發展上加分很多


你說的很對,一般臺灣很多電影在配樂上,音樂不能太搶過表演,反而《引爆點》需要音樂去往前推,音樂是說書人在推進劇情,這也是跟我過去做的不太一樣


常常大家都會說你擅長什麼樣的風格類型,其實好萊塢的配樂家什麼風格都做,風格反應的只是曲風和樂器選擇,但同一個作曲家做不同的風格還是會聞到某種自己的氣味,所以《引爆點》可能不是我過去配樂的風格,但還是會有我的氣味在


《引爆點》即將在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展映


您的風格給人沒有太強烈臺灣味的感覺,反而偏好萊塢一些

或者說偏百老匯一些些,哈哈


所以你現在的電影配樂方式或者工作方式,也都是比較偏好萊塢的嗎?


還是有區別的,產業流程也不同


臺灣沒有電影配樂產業,我們在製作上,包括有很多程序和技術問題也都沒有標準化的做法,所以只能在作品中逐步調整,也會受到質疑,(很花錢!)還是希望更多人重視電影配樂,有了產業,配樂家的規模各方面也都會慢慢提升,才會越來越紮實


在樂團上,我看到你一直和蘇子茵的團隊合作,可以聊聊和她的創作合作嗎?


我們合作很久,在臺灣電影配樂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在還沒寫完就先要規劃錄音行程,包括需要多少樂手和時間


茵茵(註:蘇子茵,臺灣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她自己有一個廣大的樂手社群,很方便地可以組成一個我所需要的錄音的樂團的體系,她也可以幫我根據影片風格和她的經驗來判斷找誰比較好



不止是我,像侯志堅老師、陳建騏老師,以及很多流行音樂製作上的也會找她做樂隊規劃


可以簡短聊聊你做的其它幾部電影配樂作品的特色和風格嗎?比如《帶我去月球》都是張雨生的作品,想必你在配樂上會有很多的限制,你是怎樣在電影中不同場景下重新表達詮釋他的歌曲的等等


《帶我去月球》,我很榮幸可以和張雨生對話啊!


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和風格有一些日系,90年代那時候的臺灣很流行哈日文化,聽小室哲哉、安室奈美惠等等很多日本流行音樂,角色的年紀也是和我相仿的


我自己也很喜歡張雨生,從我自己出發,也有各種層面的連接和情懷在其中。在很多歌曲的重新詮釋表達上,我的工作,是在片中人所演唱的歌曲上,重新改編得讓他們的情感更出來


另外就是,我要用配樂旋律,再接上原本的歌曲形成關係。好萊塢太多配樂中,有一些現成的歌曲和配樂在互動,這樣的做法也會讓人很感動,有一種向他致敬和他對話的感覺


比如男女主角去看張雨生演唱會,在此之前,需要一段新的配樂來銜接上他的《我期待》,這裡我自己彈了一段旋律,再接上《我期待》的前奏鋼琴,一個和弦之後,張雨生直接唱出來



再比如結尾重新改編的《帶我去月球》這首歌,我在努力呈現我們這個時代,包括我自己對張雨生的很多的致敬與情懷,其中還有宋雲樺說的張雨生原版中的「把我的小提琴拿來好不好」,和小提琴的獨奏,背後很大片的音效,好像宇宙我們聽見張雨生傳來的聲音



其它電影呢


《南方小羊牧場》:較文藝的奇幻感,又很詩意,很貼近導演的鏡頭


《愛的麵包魂》:臺客+法式香頌


《一首搖滾上月球》,因為電影中四分衛樂團的歌曲已經是焦點,我做的很少,很傳統的鋼琴加弦樂,把配樂讓人物多一些情感


《總鋪師》:臺灣辦桌吉普塞那卡西,非常復古風



另外還有《沖天》,你是怎麼處理這樣一個距離和題材對我們來說都有點遙遠的紀錄片,喔還有《西子姑娘》的改編也聊一聊啦


《沖天》呢,導演在劇本中有幾段希望使用古典音樂,在跟導演溝通參考音樂方向時,我就有跟他聊這個原因跟想像


他(張釗維)提到說,當時這些空軍,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但是他們需要有非常好的教育跟人文素養,以及心智能力,才能夠面對這麼大的壓力跟任務


對導演來說,這些飛行員,都是具有非常堅忍的心智,跟高貴的情操的年輕人。導演一直希望用比較古典的(不見得是古典音樂),用古典跟菁英這種質地,來刻畫他們的心情跟人物



加上片中有一段是林徽因在客棧聽到有人在拉小提琴,結果發現正是先前遇到的那幾個年輕人。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切入,給他們更多貴氣跟情操,有很多弦樂、鋼琴、銅管、木管


因為是紀錄片,比較極簡,旋律性沒那麼誇張,但他的素材會比較有菁英的氣息,然後我們在片中也使用幾段改編的古典音樂


《西子姑娘》呢,本來我們是希望直接使用原曲(周璇的版本),但後來發現那個質地復古時代性太強,所以我們後來重新改編成更有現代的配樂質地的版本,然後請爵士歌手史茵茵重新演唱


除了電影配樂和音樂劇,我注意到你涉獵的音樂領域很廣泛,在流行音樂上你也和一些歌手合作,還擔任金曲獎的評審,流行音樂的創作,對電影配樂有怎樣的啟發和幫助?


我剛開始正式接觸摸索和創作劇場配樂和短片配樂,之後申請到紐約大學,寫了《木蘭少女》,認識烈姐之後才開始做長片配樂,就在電影和劇場間來來回回


在做了《翻滾吧!阿信》配樂讓一些流行音樂人知道我可以編弦樂和管樂,(我其實是吉他手,哈哈),於是他們就會來找我編曲編弦樂



流行音樂上其實我也沒有很密集地接,只有特殊的朋友才會來找我,peggy(許哲佩)、瑪莎(五月天貝斯手)他們都是很熟的朋友,和peggy會繼續合作明年的專輯




受邀做評審很受寵若驚,因為金曲獎也有演奏類,需要主流音樂以外的意見,我是以這個立場來參與給意見,我猜主辦單位是以這個立場邀請我參與


在做評委的過程中,我也可以聽到更多做唱片的思維,認識很多流行音樂的創作人和製作人,和他們不同的合作也很有趣,我自己也很愛玩,狡很多窟(笑)


最後,放眼整個華語電影界,你最想合作的導演是誰?

程偉豪



一衣的採訪後記


我們常常說,電影是門綜合藝術,而在電影中的配樂,看不到卻又深刻地刻畫著真實的人性與情緒——這是出自王希文在紐約學習電影配樂時,讀到的第一本教材中的一段話


這次的採訪,聽希文為我們解讀各種樂器的表情和音樂語言,也讓我們更近地去了解他所創作的電影配樂這個叫做「被忽略的藝術」


從臺大資優生自學到紐約求學,王希文從金融業上班族半路轉行成為專業的電影配樂師,同時他也是作曲人、編曲人、音樂製作人、音樂劇工作室的負責人,作品橫跨電影、劇場、電視、流行音樂等多個領域,可謂十足的的瘋玩樂家


在王希文的作品中,我們聽到了太多音樂語言的可能性,那天的採訪我仿佛上了一堂很生動專業的配樂入門課一般,去窺見到電影配樂的奧妙,他說配樂扮演的是說書人,用不同的曲風音樂幫導演講故事,是在和角色、與影像的對話,言談間感受到的都是他的堅定,不斷探索和挑戰的熱愛,常常被冠以青春系專業戶實在是太大的誤解,他笑稱自己是「美式」的,再為臺灣電影的配樂注入新的創作活力


在王希文傾注心血的瘋戲樂工作室上,他也將有更多大膽的嘗試與創作,近日正在西門紅樓與許哲佩合作演出《月光下的搖擺少女》,明年還會有原創音樂劇《臺灣有個好萊塢》


《月光下的搖擺少女》剛結束在西門紅樓的首演


採訪當晚,我還去了玉成戲院錄音室探班朋友錄音,那裡也是希文錄製配樂原聲帶的錄音室,剛錄完成的《引爆點》原聲帶也即將問世。提前透露一下,喵導(林育賢導演)明年上映的電影《跳舞吧!大象》也是由希文配樂的,我們也一起期待,這位臺灣新銳導演御用聖手,未來有更多的配樂作品,繼續用音樂為我們說故事。期待著更多有緣人,一起來聆聽這位吉他手的音樂狂想和弦外之音,感受他的音樂浪漫和時代的情懷


王希文部分作品唱片


王希文入圍得獎紀錄


2018 入圍 第29屆金曲獎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健忘村電影原聲帶》

2018 入圍 第29屆金曲獎 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 《蘇子茵同名專輯》

2016 入圍 第51屆金鐘獎 最佳音效獎 迷你劇集《溺境》

2016 入圍 第27屆金曲獎 最佳專輯製作人《搖擺電力公司》

2015 榮獲 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最佳製作人《搖擺電力公司》

2014 入圍 第51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十二夜》

2013 入圍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總鋪師》

2013 入圍 第24屆金曲獎 最佳原住民流行專輯《女巫芮斯─美麗末日預言》

2012 入圍 第23屆金曲獎 流行演奏類最佳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

《翻滾吧!阿信》電影原聲帶

2011 入圍 第48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翻滾吧!阿信》

2009 榮獲 第44屆金鐘獎 最佳音效《曬棉被的好天氣》


王希文影視配樂作品


2018 電影《跳舞吧大象》 配樂作曲 預計2019上映

2018 電影《快把我哥帶走》 配樂作曲 

2018 電影《引爆點》 配樂作曲 原聲帶10月20日發行

2017 電影《帶我去月球》 配樂作曲

2017 短片(VR)《全能元神宮改造王》 配樂作曲

2017 電影《痴情男子漢》 配樂作曲

2017 電影《健忘村》 配樂作曲

2016 短片《愛在世界末日》 配樂作曲

2014 第51屆金馬獎 開幕表演《穿越金馬》 製作、作曲、編曲

2014 短片《溺境》 配樂作曲

2014 電影《大宅們》 配樂作曲

2014 電影《想飛》 配樂作曲、音樂總監

2013 短片《小清新大爆炸》 配樂作曲

2013 電影《總鋪師 》 配樂作曲

2012 電影《天后之戰》 配樂作曲

2012 電影《南方小羊牧場》 配樂作曲

2011 電影《愛的麵包魂》 配樂作曲

2011 電影《翻滾吧!阿信》 配樂作曲

2011 電視《那一年曾做錯的事》公視人生劇展 配樂作曲

2010 短片《休學》 配樂作曲

2010 《Esha》New York Film Academy Production Composer

2009 《Daughter》Stratford Film Production Composer

2008 電視《芭娜娜上路》公共電視人生劇展 配樂作曲

2008 短片《Z046》 片頭動畫 配樂作曲

2007 短片《曬棉被的好天氣》 配樂作曲


王希文紀錄片/動畫配樂作品


2017 紀錄片《翻滾吧!男人》 配樂作曲

2015 紀錄片《沖天》 配樂作曲、音樂總監

2015 紀錄片《夢想海洋》 配樂作曲、音樂總監

2013 紀錄片《十二夜》 配樂作曲、音樂總監

2013 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 配樂作曲

2010 《A Wind-up Life》New York School of Visual Arts Composer

2010 《A Piece of Church》NYUL. Carter Journalism Institute Composer

2007 工研院專案《Woo Dance》 配樂製作

2007 北美館國際兒童藝術節紀錄片 配樂製作


王希文劇場作品


2018 瘋戲樂工作室《月光下的搖擺少女》音樂總監

2018 瘋戲樂工作室《木蘭少女》音樂總監

2018 瘋戲樂工作室《不然少女》音樂總監

2016 瘋戲樂工作室 X 臺南人劇團《木蘭少女》海外音樂劇 音樂總監、製作人

2016 當代傳奇劇場《仲夏夜之夢》 音樂設計

2015 綠光劇團《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 配樂作曲

2015 動見體劇團《想像的孩子》 音樂設計

2014 瘋戲樂工作室《瘋戲樂CABARET》 製作人、音樂總監

2014 全民大劇團《情人哏裡出西施》 作曲、音樂總監

2014 無獨有偶《怪奇馬戲班》 音樂音效設計

2014 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 配樂作曲

2013 一元布偶劇團《巧虎舞臺劇─彩虹王國曆險記》 作曲、音樂總監

2013 臺灣戲劇表演家《米克》 配樂製作

2013 瘋戲樂工作室《搖滾芭比》 音樂指導

2012 莎士比亞的姊妹們的劇團 《羞昂APP》 配樂、音效設計

2012 果陀劇團《再見女郎》 配樂作曲

2011 瘋戲樂工作室《寶島歌舞-行動音樂劇》 音樂總監、監製

2011 澳門青年劇團《憎死哈姆雷》 配樂、音效設計

2011 排灣族儀式音樂劇場《米靈岸》 編曲、音樂總監

2011 瘋戲樂工作室 X 臺南人劇團《木蘭少女》音樂劇 音樂總監、製作人

2010 果陀劇場《十七年之癢》 配樂作曲

2010 臺南人劇團《Q&A》 配樂作曲

2009 臺南人劇團《美女與野獸》音樂劇 作曲

2009 臺大戲劇系十年大戲《木蘭少女》音樂劇 作曲、音樂總監

2008 臺南人劇團《閹雞》 編曲、指揮

2008 臺南人劇團《愛情生活》 配樂作曲、現場吉他演奏

2008 外表坊時驗團《婚姻場景》 配樂作曲

2007 臺南人劇團《K24》 配樂作曲


王希文流行音樂作品


2015 許哲佩《搖擺電力公司》 專輯製作人

2015 家家〈我遇見你〉 編曲

2014 電影《時下暴力》主題曲〈渴〉 製作

2014 濁水溪公社〈南榕的遺言〉 製作、編曲

2014 徐佳瑩〈只要一分鐘〉 製作、編曲

2014 林育群〈雨後風〉 製作

2014 韋禮安〈江郎〉、〈沉船〉 管弦編曲

2013 許哲佩〈Tippy Toes〉 編曲

2013 管罄〈我帶刺〉 編曲

2012 陳妍希〈 I Lost My Sanity〉 、 〈Weak Light〉 製作、編曲

2012 R.S傳唱者劇團《美麗的末日預言》 專輯製作

2008 魏如萱單曲〈泡泡〉 編曲、吉他演奏


鳴謝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協力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黃豆豆、 落山風


相關焦點

  • 電影配樂師是如何工作的?專訪《快把我哥帶走》電影配樂師王希文丨畫外hoWide
    電影配樂師和導演又是怎樣的關係?電影配樂人背後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帶著好奇,畫外君專訪了正在熱映的電影《快把我哥帶走》的配樂師王希文。他也曾經擔任《翻滾吧!阿信》《沖天》《健忘村》等多部影片配樂工作。電影配樂於他而言,當初是夢想,而今是生活,音樂相伴,戲如人生。我們和他一起聊一聊電影配樂師的那些事兒。
  • 楊冪帶紅趙又廷阮經天,被稱臺灣男演員福星,這新片她會帶紅誰
    影人|新片|八卦|產業【9月5日至9月11日臺片消息亂燉】本文開頭,先恭喜臺灣導演黃信堯,獲得智族雜誌GQ MOTY年度人物之年度新銳導演GQ給阿堯拍的這張照片,還抓得蠻傳神的,是在一個遊樂場夾娃娃記得嗎?
  • 【專訪】著名電影作曲家彭飛:電影配樂的魅力
    【專訪】著名電影作曲家彭飛:電影配樂的魅力11月11日晚,著名電影作曲家、流行音樂編曲、音樂製作人彭飛做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第七屆北京·九棵樹數位音樂節大師講堂,帶來了「中國電影配樂現狀與分析」的精彩講座。彭飛老師對「電影配樂」有著怎樣的見解?講座中有哪些精彩內容?
  • 高人碟報:WM臺灣正版BD《電影配樂傳奇》
    越是家喻戶曉的經典電影,其配樂更是令人一聽難忘,歷久彌新。《電影配樂傳奇》並非首部關於配樂與配樂師的紀錄片,卻是第一部集結當代配樂名家,共同為「好萊塢電影配樂史」作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地精彩回顧。導演麥特許瑞德(Matt Schrade)共專訪超過三十位好萊塢重量級配樂家,藉由眾名家們的剖析與導聆,自默片時期,卓柏林(Charlie Chaplin)與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當紅年代所運用的鍵琴伴奏開始,爬梳好萊塢百年以來的電影配樂發展歷程,並且逐一瞻仰以《金剛》(1933)奠定日後災難片配樂風格的馬克斯史坦納(Max Steiner),以《欲望街車》開創爵士樂作電影配樂的先鋒亞歷克士諾斯
  • 專訪臺灣新銳導演柯孟融... 演員經紀匯.觀點...
    今天交流的好親友正是2004年既以短片《鬼印》在網絡上引發轟動,10年後又捧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剪輯獎」的灣灣級新銳導演柯孟融。與一位身跨網絡與專業兩極的新銳導演交流一個頗具挑戰意味的話題,其實充滿了一種未知的可能性,以至於令我這個編者也同你們一樣期待在文字間尋找火光與啟發...
  • 大觸專訪丨k大助教、行業新星,98年新銳臺灣畫師獨家分享
    ……………………………………………………………………………畫師微博ID:@摳肉肚臍_98年臺灣新銳畫師哈嘍大家好我是摳肉肚臍,今年22歲,來自臺灣臺北。大學時期就開始接美術外包了。在網易實習過一段時間,實習結束後就回臺灣了,目前擔任krenz大大的助教,平時主要畫宣傳海報,賀圖這類美宣圖為主,偶爾也會摸摸魚畫點動漫或者遊戲的同人圖什麼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臺灣作曲家史擷詠因病去世 曾為多部電影配樂
    史擷詠(資料圖)曾以電影《滾滾紅塵》、《唐山過臺灣》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項的臺灣知名作曲家史擷詠,19日晚間結束指揮演出後因心臟病發昏倒,未及謝幕即緊急送醫、以葉克膜搶救,經醫療團隊治療後仍於22日中午12時
  • 為什麼國產電影喜歡請日本配樂家?
    影片榮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合拍故事片,而由喜多郎創作完成的電影配樂,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傳為配樂史上的經典。喜多郎創造性地把電子合成器、西洋樂隊和中國絲竹結合在一起,將風雲變幻、中西融合的近代歷史表現得五味雜陳、入木三分。
  • 特搞|用原創音樂出演大電影
    同時這首歌還邀請到了另一至臺灣地區大熱的「復古浪漫」系樂隊落日飛車合作,主唱國國的吉他與貝斯還有尊龍的鼓,都帶著聽眾一步一步走向心中的美好淨地。對於首次嘗試電影原創音樂,李英宏表示,他不只是做配樂,而是用音樂參與演出。
  • 林強 金馬獎電影配樂的反骨人生
    他是賈樟柯、侯孝賢的御用音樂大師,在歌唱事業登頂之際,轉向電影、舞蹈配樂,將藝術作品帶給他的感動,化為極富意蘊的旋律音樂人林強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面,殊不知,如今熱議的電影《江湖兒女》和《撞死了一隻羊》幕後配樂都由他操刀完成。這位低調的樂壇才子,曾四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獎,也是坎城電影原聲帶獎得主。在人們眼中,他是侯孝賢與賈樟柯的「御用電影配樂」。
  • 獨家專訪 Mike Williams | 疫情期間來臺灣演出是什麼感受?
    🚄列車長廣播室🚄電癮快車「獨家專訪」系列,立志於尋覓電子音樂界好手的背後故事。從新晉新人到叱吒多年的電音老玩家,近距離接觸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最近,因為疫情許久未在中國露面的Mike Williams發布Instagram故事稱正在飛往中國臺灣參加在9月5日-6日舉辦的S2O!(詳情點擊右邊連結:疫情後國內首場有國際藝人的音樂節,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想必大家和我們一樣,腦海中有數不清的問題例如隔離生活怎麼樣,再次在觀眾面前表演是什麼感受等等。
  • 獨家專訪 5tv CEO楊立琮:臺灣視角看大陸影視市場
    在過去的2015年,有兩部臺灣電影被人們討論最多,《刺客聶隱娘》和《我的少女時代》。
  • 獨家專訪《痞子英雄2》三大主創
    在影片上映前,主演趙又廷、林更新、導演蔡嶽勳接受了時光網獨家專訪。趙又廷與林更新這對現實中的好夥伴不改逗比風格,在鏡頭前「秀恩愛」。導演蔡嶽勳則畫風一轉,嚴肅探討關於華語電影的未來與影片可能遭遇的非議。
  • 在這部電影中,出色的配樂堪稱神助攻!
    「——拜倫《唐璜》01相信大多數觀眾看完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都會有一個這樣的感受,這部電影的配樂簡直神了!《帶我回上海》(Take Me To Shanghai)Anna Rice作詞,John Hughes與Íse Downes主唱,亞洲影壇知名配樂家梅林茂一手製作,殺意綿綿,陰鬱性感,將畫面逼上更美的一個層次去,恰如這些年他經手的每一支電影配樂
  • 吳慷仁和鄭人碩,兩位臺灣電影一哥將同時降臨北京……
    一位是如今臺灣電影與電視劇都處於「一哥」位置的吳慷仁,《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王赦,那個很較真的援助律師事實上,吳慷仁也是2018年臺灣電影的「勞模」人物,全年他有多達三部院線電影推出去年暑期檔的《引爆點》,臺灣少見的政治驚悚片,吳慷仁演一個法醫。
  • 這幾部臺灣電影佳作,拯救你宅家無聊綜合症
    這是一部以史詩喜劇包裝的美食電影,講的是臺灣民間傳統的「辦桌」文化,在地性和神秘感的味道做得十足,喜感也是很臺式的。春節觀看,甚至讓人有研發新菜品的衝動。當時還是美食主持人的夏于喬,因為原定女主懷孕臨時頂上,沒想到和男主楊祐寧的CP感意外地強。插曲《三八阿花吹喇叭》也是繞腦神曲,春節下飯宅家慢搖必備。當時剛剛開始電影配樂的王希文做的音樂,也有點意思,大量手風琴和吹奏樂的運用,讓人心情愉悅。
  • 專訪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嗡嗡嗡」是什麼聲音?
    隨著今年《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的離世,人們在回憶莫裡康內配樂的同時,也追憶了他500餘部電影配樂作品橫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史。世上還有另一個人知道電影配樂的奧義——漢斯·季默(Hans Zimmer),這個名字已成為讓人屏息、共鳴的電影配樂代名詞,配樂涵蓋了數十年來最重要的電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就是漢斯·季默用音樂描繪的氛圍。
  • 臺灣金曲獎入圍名單揭曉 HEBE蔡健雅入圍7項
    臺灣金曲獎入圍名單揭曉 HEBE蔡健雅入圍7項 2012年05月15日 20: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獨家專訪丨著名導演謝飛:網絡電影會成為主流電影的一部分
    12月9日,謝飛在接受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專訪時提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十分有特色,國際性很強,未來可以不斷地探索特色發展的道路。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獨家專訪著名導演謝飛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獨家專訪著名導演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