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Radiohead樂隊,不是Creep樂隊好嘛?
當我們現在提到Radiohead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了,最近的一次恐怕就是在2018搖滾名人堂提名的時候,想要被2018搖滾名人堂提名,這次的要求可不簡單,每支被提名的樂隊(或者音樂人)的職業生涯第一張單曲或者專輯必須發行於1992年或更早。這條時間的「硬條件」就卡死了很多人,作為足夠優秀的電臺司令在「有史以來影響力等級」排在所有樂隊的第32位,算是重量級級別的人物,甚至比已經入選了搖滾名人堂的尼爾·楊、Prince和R.E.M都要靠前。
而搖滾名人堂一直將電臺司令拒之門外不是沒有理由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好比最近當紅的一檔節目《中國新說唱》和陳冠希的較量一樣,陳冠希總是diss新說唱這個那個的,但孰不知人家導演車澈根本沒有想過要邀請你參加的欲望。放到電臺司令入選搖滾名人堂也是一樣的道理,首先當18年Radiohead入選慶典的時候,Radiohead已經確定南美巡演了,在此之前「聲音後果」網站有報導過,電臺司令樂隊成員明確表示「不會參加」;其次,搖滾名人堂的選民們也是知道這個事情的,所以大家都秉承著一種默契,你不鳥我,我還不鳥你呢。
其實反觀電臺司令所發的專輯可以知道,樂隊一直在創新實驗著新的曲風,到後期也拋棄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加入了更多的電子合成器的聲音,對比起一心一意玩搖滾,Radiohead還是更加關注自己未來所創造出來的新的東西。反倒是歌迷們跟不上他們的節奏了,在歌迷中間,起碼有一大半人是《Creep》的粉絲,這讓Radiohead也很是困惑,有的時候唱唱這首歌還行,但一到演出底下的人就要聽《Creep》實在是讓人感到難過,畢竟這首歌並不是電臺司令很滿意的作品。
為什麼連Radiohead自己都討厭這首歌,這就要從這首歌的創作過程開始說起了。這首歌過於流行的歌曲《Creep》其實有一個外號叫做「Crap」(廢話、廢物),是主唱Thom Yorke1987年還在埃克塞特大學上學的時候寫給一位心愛已久的女孩子,後來有一次她還突然出現在樂隊的某次演出中,這不得給主唱嚇個半死。如果當時Radiohead在唱這首歌的話,場面還是有點尷尬的,不知道主唱的心情如何。
這首歌的和弦走向的確有點太過於簡單,而且很喜歡用到小和弦和大和弦的並存,像恐怖童謠一樣,又想要童謠又想要恐怖,將魚和熊掌雜糅在一起;並且同時運用了大小和弦,展示了和弦的兩個面,但聽了電臺司令後面的專輯的朋友就會知道這首歌在編曲方面說不上有多麼精美,是能說算是Radiohead的經典作品,但並不是精美的作品。
我們來看看歌詞,就像歌曲裡面唱到的那樣,自己就像是一個creep,將自己的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感覺要卑微到泥土裡面去了。不過也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放在現在萬千少男少女的身上還是很合適的,反叛的大眾心理,讓每個人在聽這首歌的時候都感覺說的是自己。粉絲們倒是很喜歡這首歌了,Ed O'Brien就在一次採訪中說過,其實就連吉他手Jonny Greenwood都不是很buy這首歌,在錄音的時候,故意把吉他彈爛,但神奇的是這首歌很順暢的one take過,就連那兩聲故意搗亂的吉他轟鳴聲都成了有意的點睛之筆。
在那段時間裡,《Creep》一瞬間爆紅,大家似乎知道《Creep》多過Radiohead,並且唱得都爛大街了,堪比現在商店裡放著的「燃燒我的卡路裡」。 我們再看Radiohead《Creep》的live現場,有哪一次吉他手認真正確地彈出來過,更多的全是翻車現場,吉他手像飛了葉子一樣亂雞巴彈,主唱有的時候唱得都無奈的笑了。
一次在蒙特婁的演唱會,歌迷又開始要求電臺司令唱creep的時候,主唱ThomYorke破口大罵說道:「滾蛋!煩死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們都不曾聽過電臺司令唱這首歌,但就是很多人翻唱就對了。無論是宛若雨後春筍湧出的校園band隊,還是在演唱會上翻唱《Creep》的主流歌手,一唱一個火,甚至將這首歌作為演唱會的經典曲目來演繹,現在數起來肯定不只40個版本了,2007年小巨蛋演唱會上的蘇打綠,
2011年4月3日的春浪音樂節上的陳奕迅,
當年參加超級星光大道用來參賽的林宥嘉,
上韓國節目翻唱《Creep》的樸燦烈歐巴,
再加上2017年快樂男聲舞臺上面演唱過爵士版本《Creep》的黃榕生,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比一個還要賣力的演唱《Creep》。
不免看出這些歌手的都有著與世界不入流的人設特質,才都紛紛選擇了這首歌,寫歌其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它可以讓你變向地選擇你的聽眾,不出意外他們都是同一類的人。但其實我更建議大家可以多去聽聽Radiohead的其他作品,例如《Paranoid Android》這首歌的音樂片段和弦走向就會更加的飽滿,樂句由半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組成,不會顯得歌曲很是單調。
Radiohead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轉型就是《The Bends》這張專輯,無論是曲風上的轉變還是吉他和弦走向,大家可以花點時間去仔細聽聽,相信你會認識一個不一樣的Radiohead。不僅在曲風上面Radiohead一而再再而三的刷新粉絲的認知,在創意策劃方面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給大家驚喜。還記得16年的時候,為了發布第九張專輯《A Moon Shaped Pool》,Radiohead將自己社交平臺的所有信息都清空了,正當歌迷陷入一片恐慌的時候,他們發布了《Burn The Witch》的mv,就是這樣突如其來毫無防備,給大家一個大大的驚喜。
而電臺司令的粉絲們在偶像的薰陶下也養成了如出一轍的惡搞功力,有的時候皮一下也會很開心,讓我們也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The Bends》,今天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專輯《The Bends》的惡搞傑作吧。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原版的封面,如圖所示這是一個臉上帶著一絲痛苦又帶著一絲享受的男人,似乎感情表達方面有一點分裂,根據不同的觀看者,所看到的男子表達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而讓我們能夠仔細琢磨的是這男子胸前的兩個白色圓形的裝置,有一點像在接受醫院治療的設備,也可以理解為這個男子在垂死掙扎,生命微乎其微要靠類似心肺復甦儀來維持生命的感覺。
而搭配上這張專輯名字的直譯是神經質,那麼其實可以往病態這個方面想,除此之外,更多的人會理解為這是一次器官高潮的體驗所呈現出來的表情,如果考慮到18歲未成年人的因素,應該為這張專輯上馬賽克。
綜上所述,就有了以下一系列的惡搞圖片。
1
這是來自二次元的問候,同樣是仰頭眯眼的表情,用這張圖可以說是毫無違和感,就是偏卡通了一點,突破了三次元和二次元的次元壁,對比起專輯元封面,此少女的表情指向性更加的明確,神經質體現在被人戳中了笑穴,也可能服下了含笑半步癲,
神經質體現:含笑半步癲
創意指數:一顆星
2
這是來自HAROLD作石的一部少年漫畫作品中的惡搞,作者在《BECK》這部少年漫畫中惡搞的音樂專輯封面可不止電臺司令一張專輯,可以看出HAROLD作石的再創造的能力,採用了《The Bends》的靈感封面進行解構與重構,賦予了封面男子更加猥瑣的眉目神情,此男子的感情指向變得更加的模糊,但讓人像五官偏向日式。
神經質體現:日本式猥瑣發育
創意指數:兩顆星
3
這是一張融化了的輪胎人形象,封面字樣改成了屁股人的故事,並且這個人的屁股遭受到了強捏的壓迫感,例如兩個手指一掐的力度所達到的疼痛指數,此惡搞參賽者對專輯概念十分清晰,每一個小的模塊改良的時分到位,分析人物微表情分析得十分到位。
神經質體現:被人掐屁股掐到疼系列
創意指數:兩顆星
4
這張圖表達了海盜一隻眼的痛苦的狀態,也可能是此海盜搶竊失敗,反被截取錢財的挫敗表情,一聲仰天長嘯表達了自己的悲痛,海盜的表情神態為這幅惡搞傑作加分,特殊的人物身份選擇,也讓此人設特別於常人。
神經質體現:滄海一聲哮
創意指數:三顆星
5
辛普森的睡意很是濃烈,遭遇著壓床的疼痛感,鬼壓床指睡覺的時候突然有了意識但是身體不能動,事實上是罹患了睡眠障礙的疾病。「鬼壓身」的現象,在睡眠神經醫學上是屬於一種睡眠癱瘓(sleepparalysis)的症狀,萬萬沒想到的是國民漫畫偶像辛普森也有這麼一天,巧合的與電臺司令結合起來。
神經質體現:辛普森的鬼壓床
創意指數:三顆星
6
這張截圖來自於景點電影橋段片頭經常出現的獅子,獅子的沉睡時森林寧靜的象徵,自然與音樂的結合,就像沉睡的睡美人遇到了心愛的王子,當王子親醒睡沒人的瞬間,命運將被改寫。獅子沉睡的神經質也需要像Radiohead一樣的搖滾核心力量來將其振醒,相信聽到電臺司令的歌,獅子將不再沉睡。
神經質體現:沉睡的獅子怎會怕寂寞
創意指數:三顆星
7
口吐白沫可謂時更接近死亡的狀態,這樣的惡搞可以說是眾多病症中最為嚴重的。原版專輯封面的男子面部表情在這一刻得到了極致的敘述,可以說是痛苦的最頂端層面的感官體驗,相信男子在體驗高潮、痛苦、悲傷體驗到極致,也會是口吐白沫的。
神經質體現:極致感受
創意指數:三顆星
8
有一種偷拍叫做趁她在睡覺我要和她拍照系列,19日小s因為工作幸苦到在飛機上睡著,化妝師在小s處於沉睡狀態依然不辭幸苦,爭奪一分一秒,將小s的妝容畫完,並且完成了拍照留念的舉動,這樣敬職敬業的工作勞模,我們真的要為此點讚,無論是小s還是化妝師職業操守做到極致。
於此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還有我們的本山大哥和川普總統,作為劉老根大舞臺的頂梁柱趙本山老師稱之為東北二人轉的代名詞,一場二人轉舞臺下來的勞累程度不亞於一次公演,在這裡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點讚。
川普的艱辛我們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都懂得。
神經質體現:請叫我工作狂
創意指數:三顆星
9
單人的惡搞看了這麼多,我們來一張雙人的,一個人達到沉睡的精神狀態是容易的,當兩個人同時達到沉睡並且拍下了一模一樣的姿勢,稱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了,兩位老人家無論是真睡著還是有意的擺拍,能夠看得出來商場的轉轉椅質量是真心的好。
神經質體現:還是別人家的沙發好坐
創意指數:四顆星
10
這張圖充滿了蒸汽波的味道,一下子高逼格的圖片變得土嗨土嗨的,非主流的金髮仿佛讓人回到了洗剪吹的那個年代,披上了一層泰國人妖的糖衣,亮晶晶的星光點綴,讓少女心爆炸,瀰漫在整個屏幕上。
神經質體現:金髮妹子的異想世界
創意指數:四顆星
11
正方形的畫布對於有心的歌迷來說,發揮有限,才華無法發揮得淋漓精緻,當我們將專輯封面加以延伸的時候,能夠在畫面中表現的故事更多,更加豐滿了,蒙娜麗莎這幅永遠在微笑的畫作,一下子生動了起來,誰說蒙娜麗莎不能休息一下,跑去哭泣的呢?
神經質體現:蒙娜麗莎的哭泣
創意指數:四顆星
12
歌迷朋友怎麼能放過主唱,主唱的神經質一樣需要得到曝光,這張圖似乎有點內涵,我就不點評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即可。
神經質體現:我是主唱我怕誰
創意指數:五顆星
欣賞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原來《The Bends》封面的模樣,這都不重要了,希望大家度過美好的一天,有個好心情,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