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 | 人類: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2021-02-08 每天一小時紀錄片

人類歷史紀錄片《人類: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Mankind:The Story of All of Us》是一部12集長的史詩般的關於史上最偉大的探險——人類的歷史——的紀錄片。在宇宙繁衍了100億年之後,一顆理想的行星出現了;而在人類誕生之前,恰當的生存條件在地球上出現又花費了30億年。從那以後,人類的歷史,從打獵採摘社會到全球化的公民社會,便通過關鍵的轉折點以快進的方式展開。這是一個關於關聯的故事:為何有限觀念生根發芽並傳播到了全球各地,以及一地居民的生活是如何被另外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所影響到的。


歷史頻道紀錄片《人類: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這是「我們」的故事——一個包括勝利與徵服,包括在一個嚴酷的星球上生存的故事。這是「我們」在看似沒有可能的情況下生存下來的故事。


歷史頻道播出的12集迷你劇《Mankind the Story of All of Us》,這個紀錄片從宇宙大爆炸說起,直到人類的出現和進化,其中包括很多鮮有人知的事情,如:維京人發現美洲大陸並與北美土著人(今天的加拿大)交戰的故事。紀錄片中也會提及到《Seeds of Change》,《People Power》,《Rise of Empire》,《Fall of the Empire》,《The Plaque》,《Rebirth》。透過各個片段從而加深我們的人類與宇宙之間的變化。


在一個獨特的星球上,一個獨特的種族開始了其最初的步伐:人類誕生了。但是這是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在滅絕的威脅面前,「我們」通過發明來生存——發現火和農業;建造城市和金字塔;發明交易,並且熟練掌握了戰爭的技藝。自從人類誕生那一刻,「我們」就成了這個星球上的統治者。


一個神秘的海盜幫派在地中海沿岸肆虐,四處留下毀壞的痕跡。帝國紛紛滅亡,但是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我們」發現了鐵。用這種神奇的金屬武裝起來,平凡的百姓也可以起來推翻暴君以建立新的秩序。從民主在雅典城誕生,到聖經在巴比倫城創立,人民的力量重塑了「我們」的歷史。


在耶路撒冷城,一個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他的死帶來了一個全球性的宗教。然後,若不是因為羅馬帝國,基督教也許永遠也不會落地生根。一個由公路和商道組成的龐大網絡,使得商品和觀念能夠在三個大陸之間傳播。耶穌的信念改寫了人類的歷史。今日,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信奉著基督教。


當羅馬城淪陷在野蠻族的手中時,歐洲進入了黑暗時代。然而在舊帝國的邊緣地區,兩股新的勢力重塑了世界。阿拉伯人,在金礦的資助下,統一在了伊斯蘭教的旗下。維京人為歐洲的城市重新注入了活力,遊歷到美洲,並成為了基督教騎士。世界的舞臺為文明的大衝撞殿下了基礎:十字軍東徵。


成吉思汗——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王——從蒙古向南橫掃進入中國,並且建立起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帝國。在這過程中,4000萬人死於戰爭。但是一個更大的殺手——瘟疫——盯上了「我們」。從蒙古的商路開始,瘟疫肆虐於歐亞大陸——造成了史上最大的生物災難。但是,美洲並沒有受到因此。在這裡,各個文明在孤立的地理環境中繁衍。


非洲的金礦激發了歐洲的重生。金錢湧入威尼斯,為那些願意冒險的商人創造了新的機遇。在中國,槍這一新的武器允許一個農民奮起統一了整個國家。中國的創新給歐洲帶去了靈感;印刷術就此誕生。成千上萬的書籍被印製出來;而其中的一本會激發一趟去到美洲新大陸的旅程。


阿茲特克人在美洲中部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是它卻會被7000多公裡外現今土耳其境內的商業中心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被一支伊斯蘭軍隊佔領而引發的多米諾效應而摧毀:歐洲人爭相尋找去往盛產香料的東方的新商路。然而鬼使神差的是,哥倫布來到了美洲並發現了金礦。自此,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阿茲特克文明便被徵服了。


在安第斯山區,西班牙人開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銀礦,並開始鑄造大量的錢幣。這些硬幣轉變了世界經濟。它們讓海盜的錢包豐盈。它們助燃了證券市場泡沫。隨著貿易的繁榮,數以百萬計的人們來到了新世界成為奴隸。然而,一小批清教徒卻當作先鋒來尋求自由。


「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探索時代,並徵服了嚴酷的自然環境。在北美、西伯利亞、以及澳大利亞,古老的傳統被人們以商業和科學的名義一掃而淨。在一百年的時間內,在麻省塞勒姆造成了女巫慘案的非理性恐懼讓位於對於自由的理性吶喊。美國的革命者挑戰一個龐大的帝國(大英帝國);爭奪現代世界的戰爭就此開始。


兩場偉大的革命相互交織:美國獨立戰爭激起了對於政治自由和個人自由的夢想;而英國工業革命用機器替換了勞力,將「我們」從自然的限制中解放了出來。然而「我們」最古老的對手——疾病——卻在各個工業城市肆虐。隨著美國內戰的爆發,這兩場革命碰撞了在一起。世界史上的第一場工業戰爭,是一場定義「自由」的戰爭。


美國內戰的結束使得「我們」能夠開足馬力!這是一個充滿創新,變革,和大規模生產的時代。人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在50年的時間內,日本從一個封建社會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巨人。然而,進步也有其壞的一面:對於橡膠的需求摧毀了非洲;而對於建造更大、更快、更好的製品造成了泰坦尼克的災難。


「我們」掌控了上帝般的能力:解決數十億人的溫飽問題,重新塑造大地,並且改造了人體。在1945年8月6日,這其中最強大的能力被釋放在了廣島。自從進入了核時代,「我們」便生活在永久和遺留之間。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變成了一個聯繫更加緊密的種族。在10萬以前,只有幾千原始人類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今日,70億人生活在全球各地。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僅限於人類的故事嗎?丨唐納德·沃斯特
    世界歷史僅限於人類的故事嗎?有些人一直都不明白:火跟稅收和城市化一樣,對地球及其人類居民一樣重要;空氣汙染比帝國的歷史還要久遠,而且它每年仍在讓數百萬人死亡——大概比戰爭殺死的人還多。還有那位著名的牛津歷史學家,到20世紀80年代仍在談論那種「常識」——世界歷史僅限於「人類」的故事,其任務是把人類的成就、苦難和幸福編纂成一部進步史。
  • 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
    每周兩期,我們在這裡為你推薦各類新舊好書。 第92期要推薦的,是英國歷史學者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託的《吃: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這部書可謂食物史領域的一部裡程碑式著作。
  • 紀錄片 | 《光的故事》,人類探尋光的歷史
    如果沒有光線就沒有生命、藝術、社會以及我們的存在。光線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天是藍色、草是綠色都是因為光線的關係。牛頓、伽利略和法拉弟的發現對社會有可以看見的深遠影響。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電力、電視和行動電話。社會跟人類一樣,沒有光線就不能存在。光線促使人類的存在進步。但是還有一個最後的疆域,宇宙,光線和人類的大腦如何互動,仍然是一個謎。
  • 戰錘40K系列——人類帝國的歷史
    不像其他的作品裡,人類只能等著被神級文明壓扁或拍碎。在這個更加黑暗恐怖的世界裡,卻處處展現了人類這個年輕種族的黃金精神。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爆發的勇氣是那般如恆星耀眼,以至於惡魔和異形也驚懼不已。這就是這個作品深深吸引我的原因。從這個系列我們開始介紹戰錘40k的故事。
  • 《來自新世界》「我們是人類」,斯奎拉所謂的「人類」是誰~
    斯奎拉口中的「我們是人類!」真的是指千年前的舊人類嗎?雖然早季夫婦就字面意思進行了積極探索,但這或許並非斯奎拉的本意。其一,無論是斯奎拉本人還是其部下,都沒有提到過舊人類;其二,雖然斯奎拉得到過擬蓑白,但其並不可能從擬蓑白那裡知道化鼠的前身是舊人類。在夏營時瞬就問過擬蓑白舊人類的去向,但擬蓑白裡並沒有舊人類改造成化鼠的任何資料。
  • 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黑格爾說過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當然,黑格爾並不是在這裡玩文字遊戲,你細細品讀這句話,其實基本上就能囊括人類發展史。所謂的歷史,哪能逃離開來呢?
  • 以時間為經,以故事為緯,用歷史特寫演繹2萬年人類簡史
    作者特意站在孩子的視角,拉近歷史與孩子的距離,從而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世界歷史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歷史的參與者和創造者。01、是生活,是故事,更是歷史特寫一部作品如何更好地書寫歷史、記錄社會,是很多作家孜孜追求的方向。奧地利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創作歷史傳記《人類群星閃耀時》時,打破傳統的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寫法。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這本書就是《人類簡史》,來自以色列「鬼才」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他大膽地將時間推回到14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用超越民族國家的視野,打破學科邊界,全面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展歷程,為我們講述地球和人類自己的完整故事。此書一出,便成為「現象級高品質暢銷書」。
  • 補貨 兒童版人類簡史《我們,我們的歷史》+英文原版《小屁孩日記》
    這是一本優質的世界通史繪本,堪稱兒童版《人類簡史》。適合6歲以上孩子及成人。(點擊閱讀 兒童版《人類簡史》,給孩子最震撼的人類文明史 )購買本書還可收聽哈佛文明史博士給孩子的配套講座: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文明(收聽方式下單可見)《我們,我們的歷史》的繪者伊萬波莫是法國殿堂級繪本大師,創作本書時已經72歲,據說他歷時5年完成了這部書的創作。大幅的精美手繪圖,讓人如同身臨其境,配上優雅的文字,我恍然覺得這就是一部製作恢宏的紀錄片。
  • 《人類之子》:如果所有人類都失去了生育能力
    《人類之子》這部電影就為我們開了個腦洞,故事背景設定在距現在20年後的未來社會,因為某種莫名其妙的原因,地球上的人類全部喪失了生育能力,18年來沒有一個嬰兒出生,也就是說最年輕的兒童也滿18歲了,這是個沒有小孩的世界。
  • 潘多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2017年2月6日晚上,我觀看了韓國電影《潘多拉》,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向朋友們轉發推薦: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這話不能隨便說的,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詹姆斯·卡梅隆、查理·卓別林,每一位都是大師級的存在,韓國年輕導演樸正宇的作品《潘多拉》,能超越所有這些大師,成為「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嗎?
  • 人類起源正解:人類的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為什麼?
    其中,支持爬蟲人論(認為爬蟲人就是「神」)的人,認為阿努納奇人也屬於爬蟲類。我並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阿努納奇人和爬蟲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種族,他們在人類歷史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數的研究者認為阿努納奇人是「神」,我個人也傾向於這種觀點,但是我不能斷定他不屬於爬蟲人。
  • 宗教,可以說是歷史上人類尋覓的精神避難所、人類的一方心靈淨土
    伴隨著歷史條件而產生、發展和演變的宗教觀念及其活動,對各相應歷史時段的人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等,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是無法用任何尺度來度量的。在信息爆炸、科技高度發展的當代,宗教依然有著它與生俱來的頑強生命力,它是人類自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矛盾的反映,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宗教凝聚了人類在精神領域中經過長期探索而積累起來的、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思想結晶,蘊藏著人類文化極其巨大的精神遺產。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瘟疫,醫學之父用生命守衛人類文明的火種
    東方的華夏文明自古多災多災,這個自不必多少,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梁支撐著這個民族度過了一次又一次難關。
  • 《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
    導語:《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阿方索·卡隆說他要拍的其實是反《銀翼殺手》的電影。《銀翼殺手》的故事線索是在人海之中尋找已經與人類在外形上沒有區別的機器人,《人類之子》則是拯救人類僅存的新生嬰兒,或者說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
  • 託納託雷「時空三部曲」| 人類對歷史的欲望
    人類偷窺著歷史,人類講述著歷史,人類終結了歷史。這三部堪稱完美的電影無一不是採用故事套故事的嵌套形式進行展現的,即在每一部電影中都有一個在電影講述的主要故事裡並不是主要角色的人物、在一切的一切都時過境遷之後,或向自己、或向旁人,講述他曾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過的、如泣如訴的歷史。
  • 書寫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中國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這是消除貧困的歷史上最大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上下一心、苦幹實幹,脫貧攻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 人類歷史上的那些瘟疫戰爭
    每當出現傳染性疾病,我們這代人很自然地想起17年前那場令人不寒而慄的「非典疫情」。「非典」改變了不少個人及家庭的命運,顛覆了中國人對傳染性疾病的認知,加速了阿里、電商及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進程。人類與傳染病毒抗戰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血與淚的歷史,也是一部社會經濟變革史。
  • 《國家寶藏》人頭型器口瓶,觸摸人類歷史起點
    而且,也把人類歷史向前推進8000年。他們同樣面臨著生與死,他們對於死亡一樣恐懼,他們一樣不願意與親人生離死別,他們希望留下親人的一縷香魂。於是,一個讓無數觀眾落淚的故事開始了。人頭型器口瓶的前生傳奇結束了,而觀眾還沉浸在悽美的親情故事中。對於8000年前的彩陶瓶,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我們無從得知,而這個悽美的故事充滿現代感,但它依舊滿足了我們對於這一文物的想像。「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上寄託的是遠古人類對於靈魂的想像,這是8000年前燦爛的中國彩陶文化的象徵。它早已經超越了實用性,更具有藝術性。
  • 講述人類遺骸背後的考古故事
    無獨有偶,我們從其他遺址(比如伊拉克沙尼達爾,Shanidar)得到的證據也表明尼安德特人富有同情心,會關照社群中的弱勢個體。一系列的發現表明,直到冰川時期晚期,人類這種對待同伴的友好態度在許多文化中都有所表現。考古學家發掘的大多不是木乃伊或者保存較好的人類遺骸,而是骨骼。然而它們卻能為我們提供大量的證據,尤其是在有隨葬器物或裝飾品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