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

2021-03-03 九邊筆記

《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亮劍》《雪豹》等經典劇,還有一部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叫《血色湘西》。

近日重溫這部電視劇,依然熱血沸騰、感慨萬千,如果你沒看過這部電視劇,我建議你不妨看看;如果你多年前已經看過,我建議你重溫一下,因為不同的年齡看同一部影視作品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那麼我為什麼推薦這部電視劇呢?請往下看。

劇情緊湊、真實、引人入勝

這部電視劇是由業內享有盛名的龔若飛導演、金牌編劇盛和煜及青年編劇黃暉聯袂打造,這三人被譽為「鐵三角」,此前曾聯手打造《恰同學少年》,引起巨大的反響。

《血色湘西》講述的是湘西少數民族為了保衛家園浴血奮戰的故事,但抗日並不完全是這部電視的主題,一共34集,大約到了24集才講到抗日劇情。在此之前,主要圍繞湘西妹伢田穗穗、麻溪鋪龍家大少爺龍耀武、排幫石三怒的情感糾葛為主線,講述兩代人的恩怨情仇。

現在的很多電視劇,看了開頭,似乎就能推測出結局,而這一部不是。很多劇情安排都在意料之外,卻又合乎情理,引人入勝。

比如田穗穗和石三怒的感情線。在河邊初相遇,兩人就一見鍾情,龍舟賽後更是交換了信物:石三怒把他的牛角刀給了她,她把自己繡的荷包給了石三怒。按理說,這樣兩人就可以成親了,但很快現實就給了他們沉重的打擊:雙方父輩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儘管明明傾心於對方,但兩人的感情還是受到了嚴重的阻撓。之後石三怒為了跟穗穗在一起,忍受著殘酷的懲罰從排幫「脫幫」,就在成親的當天,又發生了意外,兩人不僅沒有成親,更成了仇人。直到最後,田穗穗和石三怒都沒有走到一塊,在抗日戰場上,石三怒奮勇殺敵,壯烈犧牲。

演員與角色匹配度高

這部電視劇可謂相當「走心」,匯聚了張光北、劉敏濤、白靜、高梓淇、李桓等演員,還有大部分(包括幾位主角)演員都叫不出名字,並不是一線演員,但是劇中每一位演員與角色的匹配度都很高,絲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跡,仿佛就是他們自己的故事。

憨厚仗義勇敢的田大有(田穗穗的父親),一身莊稼人的裝扮、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身材,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人就是湘西地區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身材瘦削、長相斯文的青山書院瞿先生;霸道又愚昧的龍十四爺……甚至麻溪鋪普通的民眾、排幫那群手下、龍十四爺5歲的重孫虎崽等等,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代入感極強。

比如,在送穗穗出嫁那個清晨,田大有已經知道這將是父女二人的生離死別,旁邊的司儀叫他說幾句話叮囑女兒的時候,他內心早已是悲痛萬分,強忍著眼淚,經不住大夥的起鬨,交代女兒要照顧好自己時,以後你就是一個人了,他早已哽咽不已。旁人不知所以然,觀眾卻從中看到一個父親沉甸甸的父愛,讓人跟著熱淚盈眶。

現在很多電視電影都喜歡用一線演員吸引流量,其實有的影視作品反而是用一些不知名演員更能拍出效果,更有代入感。

神秘的湘西風俗

這部劇主要是講述發生在湘西的故事,自然給觀眾呈現很多湘西少數民族風俗。對於湘西的印象,我記得最深刻的是沈從文的《邊城》。劇中的穗穗仿佛就是《邊城》中的翠翠,一個單純、善良、美麗、多愁善感的湘西妹伢。

劇中呈現了各種各樣的湘西風俗,讓人大開眼界。

先是成人禮。湘西妹伢滿16歲就要到戴銀鎖,拜「梯瑪」,男子滿18歲就要戴銀環,賽龍船。所謂的拜「梯瑪」,就是去廟裡抽姻緣籤;男子戴上銀環就說明可以娶妻了,也開始算是杆子兵了,到了60歲,就會取下銀環。

接著還有儺公。在這個湘西部落,儺公有著極高的威信。在劇中,儺公多次出現。一次是在端午節的龍舟賽上,儺公用粗獷悲壯又沉重的語調吟誦莊重古雅的《祭屈子文》,聲音綿長悠遠,仿佛把人帶到了那個古老又神秘的湘西地區。一次是田大有和麻大拐子的天坑賭命時,儺公作為裁判,維護著天坑賭命的規矩。最後一次是出現在抗日戰場上,曾經的大鼓成了戰鼓,鼓舞著廣大民眾的士氣。

還有哭嫁。在瞿月月出嫁的時候,因為她嫁給了自己心儀的男子龍耀武,所以她開心得哭不出來。穗穗一句話道破「俗話說,該哭的時候不哭,婚後就會經常哭」,月月這才開始哭嫁。還有月月在拜梯瑪時抽到的「大兇」的籤,這些都預示著月月的婚姻註定是一個悲劇(且聽下回分解)。

浪漫的開頭和悲壯的結局

有人說,《血色湘西》三分之二的基調是浪漫,三分之一的基調是悲壯,確實如此。

湘西青年男女的故事讓人憧憬,卻帶著一種命運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無奈和愛而不得的感傷。而到了後半段,在民族大義面前,這些個人的愛恨情仇都變得非常渺小。

湘西民眾置生死與度外,68歲的大爺重新帶起銀環,13歲的少年提前戴起銀環,男女老少紛紛獻出自己的力量,與日本鬼浴血奮戰,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誓死抵抗日寇捍衛家園之歌。

與其他以一敵百的抗日神劇不一樣,這部劇真實得讓人痛心。假裝投降卻一刀捅向敵人心臟的胡四混子,假裝帶敵人到雷達站點帶著重孫虎崽縱身跳下天坑的龍十四爺,用自己的身體充當麻線確保土炮順利發射的五叔和孫兒,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導體連接雷達電路確保敵軍信息順利傳出的保羅和童蓮……

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之軀守護著這片土地。除了女主角,其他人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喜劇讓人一笑而過,而悲劇更讓人刻骨銘心。也只有這個結局,才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對戰爭的殘酷性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相關焦點

  • 《血色湘西》13年:女配如今炙手可熱,而女主卻遺憾離世
    說到如今抗日題材的電視劇那是不勝枚舉,但是看其質量也是良莠不齊。特別是近幾年出現了很多的抗日神劇,簡直讓人無力吐槽。但是不乏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亮劍》《雪豹》等經典的抗日劇。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部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叫《血色湘西》。
  • 《東北抗日聯軍》創新紀錄 盤點十大抗日劇
    NO.2《亮劍》 有血有肉有脾氣 永遠的抗戰經典    豆瓣評分4星半(8.7分),一生推的抗戰經典。《亮劍》改編自都梁的同名小說《亮劍》,算得上一部背景宏大的年代戰爭大戲。草莽將軍李雲龍有血有肉有脾氣又滿富兒女情長,看膩了「高大全」式的英雄塑造,人們顯然對李雲龍這種更加喜歡。李幼斌演活了獨立團的團長李雲龍,劇情充滿血性,相信很多人都看得欲罷不能。
  • 幾乎0差評的4部抗日劇,《亮劍》上榜,最後一部還是楊紫主演
    幾乎「0差評」的4部抗日劇,《亮劍》上榜,最後一部還是楊紫主演第1部:《亮劍》說起這部劇,確實只能用幾乎「0差評」來形容,畢竟豆瓣8分以上算佳作,9分以上已經算是神作了,李幼斌塑造的「李雲龍」這一角色,確實太深入人心了
  • 《血色湘西》一部不只愛情還有國讎家恨的民俗好劇,再看還是經典
    《血色湘西》是200年在湖南衛視看到一部好劇,劇中以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湖南主戰場為背景,講述1935-1945年期間,以田穗穗、石三怒、龍耀文、龍耀武為代表的湘西麻溪鋪鎮一帶,抗日軍民在共產黨員教育發動組織領導下,面對日寇進範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在這部劇中有獨有的湘西面貌,有最淳樸的民俗,也讓臺詞顯得粗糙一些。
  • 《亮劍》15年,抗日劇為什麼越來越神了?
    和當時的《八路軍》《抗日名將左權》等劇相比,《亮劍》所塑造的「另類英雄」李雲龍打開了抗日劇的另一個維度,「亮劍」成了一種現象,「狼性」和「亮劍精神」成了企業信條。《亮劍》的熱,吸引著資本進入。抗日題材進入資本視野時,正逢其他幾大題材的滑鐵盧:黃金時段不準播涉案劇;限古令一下,古裝劇不再吃香;《潛伏》火了沒幾天,廣電總局又說諜戰劇、反特劇「格調不高」「價值混亂」。
  • 口碑最好的5部軍旅劇:雪豹第三,亮劍排名老二,第一是中國最牛!
    所以現在的觀眾人更傾向於看一些經典的作品,所以筆者今天給大夥介紹口碑最好的5部軍旅劇:雪豹第三,亮劍排名老二,第一是中國最牛!5.《戰長沙》自從開了第一集就完全停不下來。正午陽光的劇都是經典,主角們的演技不容置疑,就是後面基本上看一集哭一集。霍建華、楊紫、任程偉、左小青主演的近代革命史詩劇。
  • 7部抗戰電視劇,《雪豹》上榜,而《亮劍》不是排名第一
    七、《雪豹》:有人說他是繼亮劍之後最好的抗戰片。這點在下不敢苟同。不可否認雪豹確實是一部比較好的國產抗戰片,但說是繼亮劍之後最好就有點牽強了。
  • 評價最高的十部抗日劇,《雪豹》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NO4、《戰長沙》;說是抗日劇,其實是反戰劇。群像人物的刻畫,太厲害了。終究姐姐姐夫還是相隔兩地,終究,胡家一族只剩湘湘一人。NO2、《亮劍》;劇真的是一部好劇,但就是每次皇軍的對話又臭又長到底是什麼情況?整部劇前25集的亮劍是明的,後5集就是暗的,所以前25集是非常精彩的,而後5集就顯得有些枯燥,雖然要講的東西是深刻的,但5集是肯定不夠的。
  • 同是特戰題材劇,央視《老虎隊》被《雪豹》秒殺,淪為抗戰神劇
    文\市儈娛樂央視《老虎隊》成抗戰神劇,男主模仿李幼斌,「歸化」敵軍是標配國家70周年華誕對於國產劇來說喜憂參半,類似於《大明風華》《天下長安》等古裝題材劇被強制擱淺,而主旋律題材劇則得了不少便宜,比如抗戰題材劇《亮劍之雷霆戰將》,此前播出遙遙無期,如今得益於政策傾斜
  • 看了這麼多年的《雪豹》,雪豹到底是啥意思?
    《雪豹》是前些年很多人看好的一部電視劇,但是一直搞不懂此片名為何命名為「雪豹」,整部電視劇不記得說過「雪豹」一詞,此片命名為雪豹,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雪豹》的主題精神不明顯,不像亮劍精神這麼明顯!看過《亮劍》的朋友都知道,李雲龍的戰前動員沒別的話,從來就是兩個字:亮劍!逢敵敢亮劍,這是一種勇往直前的勇氣,所以他的獨立團才能是嗷嗷叫的隊伍,從李雲龍率領新一團突圍,到帶著獨立團打山崎大隊,還有後面的攻打縣城,都能看出李雲龍的隊伍素質很強,絕對是一支有精神支撐的隊伍,也讓觀眾對這種精神記憶猶新!
  • 盤點五部經典的抗日電視劇,尊重歷史,同「抗日神劇」說再見!
    正因如此,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有著不俗的觀眾基礎。在眾多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作品中,魚龍混雜,製作水平也良莠不齊,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五部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抗日電視劇,尊重歷史,同「抗日神劇」說再見!《亮劍》《亮劍》堪稱是作為經典的抗日劇作了,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這部劇劇情緊湊,人物形象飽滿,場景布置也非常符合抗戰時期的情況。
  • 抗日電視劇排行前10名(一):《亮劍》榮登榜首,這些你看過嗎?
    導語:抗日電視劇排行前10名(一):《亮劍》榮登榜首,這些你看過嗎?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以愛國為背景的抗日劇,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深深地激起人們的愛國心。小編整理了中國十大抗日電視劇,《亮劍》榮登榜首,這些你都有看過嗎?這篇前面5名,下一篇講了後面5名,記著要點進去看看哦!
  • 《血色湘西》——隕落的明星白靜成名作,悲壯、激昂、震撼人心!
    《血色湘西》是湖南電視臺出品的一部抗戰劇。由龔若飛執導,白靜、李桓、劉敏濤、張光北、黃若萌、高梓棋、王勁松主演。,她只有24歲,有人說:不知是這部《血色湘西》成就了白靜,還是白靜成就了這部《血色湘西》。
  • 抗日良心劇排行榜,《亮劍》屈居第二,第一全國公認,絕對經典
    在中國的電視劇中抗日劇佔了一部分,而這部分電視劇的目的也是警示國人勿忘國恥,而近些年出現了很多另類的抗日劇,手撕鬼子,褲襠裡藏雷,弓箭技術百步穿楊,而這也是對歷史的歪曲,而在中國眾多的抗日劇中,也有很多的良心劇,而下面我們就排下名第六 《長沙捍衛戰》
  • 評價最高的十部抗日劇,《雪豹》墊底,榜首實至名歸!
    《雪豹》雪豹劇中在中日戰爭爆發後身為中國人的各路精英他們在國家危難時刻做的犧牲都是偉大的,周衛國他的愛國心在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心中就是打鬼子,把他們趕出國門。他和他的戰友堅守著信念,肩負著重擔前行!今天也是公祭日,讓我們記住勿忘國恥!牢記歷史!
  • 這也能算「抗日劇」?子彈拐彎不算啥,最後一部明明就是偶像劇
    這也能算「抗日劇」?子彈拐彎不算啥,最後一部明明就是偶像劇!眾所周知,如今已經很少有算得上「佳作」的抗日劇了,但在過去這些年,諸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豹》、《歷史的天空》等優秀的作品,其實也並不少,只不過,由於前些年影視劇過審機制的問題,導致很多不入流的導演,都喜歡上拍一些「
  • 《亮劍3》沒開播差評如潮,新雪豹躺著中槍,網友:又戒了部電視劇
    一部好的作品,從來就不怕就翻拍,而且更有可能因為更先進的特效技術和演員而重新煥發活力,如果拍的不好,也可以靠著老作品的口碑回個本,所以說翻拍作品穩賺不虧,但有些翻拍卻是越來越爛了。
  • 口碑最好的6部抗戰劇:雪豹第4,亮劍僅排第2,第1堪稱中國最牛!
    口碑最好的6部抗戰劇:雪豹第4,亮劍僅排第2,第1堪稱中國最牛!
  • 推薦給大家兩部抗日劇,演技紮實精神純粹,看了感動到流淚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發生的最大的一場戰場,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換取了戰爭的勝利,所以抗日劇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影視題材,那麼有一些導演為了達到誇張的效果和感官刺激,不惜誇大抗戰時期我軍的裝備以及力量,這是對犧牲將士的侮辱也是對歷史的極大不尊重
  • 零差評的4部抗日戰爭劇,《亮劍》無緣摘冠,榜首百看不厭
    因為歷史的關係,所以大家對於抗日題材的作品還是特別喜歡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歷史,牢記歷史,所以這幾年也出現了很多關於這個題材的影視作品。雖然在這些影視劇中也出現了很多「神劇」,播出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還有些辣眼睛,但是大家也要看到那些優秀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零差評的4部抗日戰爭劇,《亮劍》無緣摘冠,榜首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