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輸給走腎的,討巧的贏了討好的,演員請就位是什麼在就位

2020-09-05 梁梁梁非凡

熱播綜藝《演員請就位》進入了第二階段的比拼。觀眾還在咂摸第一階段誰該晉級誰可惜了誰在作妖的餘味之時,第二階段的兩場PK一下子讓人懵圈了。

第二階段,是由4位導演抽籤兩兩對決,每位導演帶著自己的7位組員,拍攝對手的影視片片段,然後由300位大眾評審(每人一票)和20位專業評審(每人兩票)投票選舉。

得票最多的獲勝一方,導演手握一百張演員票,失敗的導演手握五十張演員票,由導演分給自己組的參演演員。最後按得票多少,28位演員中晉級18位。

What? 演員請就位一下變成了導演請就位嗎?這畫風轉的太快,就象龍捲風!

節目伊始曾經說過:藝途浩瀚,上下求索,心懷執念,孜孜前行。這是考較演員演技的節目,為什麼評審們不能直接按演員的演技進行投票,而非要投票給導演呢?

如果劇本有先天缺陷呢?

如果導演有個人喜好呢?

如果贏的劇裡的演員演技,還不如輸的劇裡的演員呢?

這個時候,決定成敗的已經不是演技了。

走心vs走腎

陳凱歌導演抽籤與郭敬明導演PK。明顯陳導比較吃虧。他的作品數量多,對手的選擇範圍比較大。而郭導只有5部作品,《小時代》系列和《爵跡》都不適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展現,剩下的只有一部《悲傷逆流成河》,陳導別無選擇。而郭敬明導演選擇了《妖貓傳》。

陳凱歌導演的初衷是以演員為主,彰顯演技。所以他設計的故事情節和場景都很簡單。場景只在一間教室裡,女主要跳樓,兩個男生勸說。

他花了大量的時間細摳演員的演技,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叫演員過監視器前看自己的演出,直到把沈夢辰最飽滿的情緒逼迫出來。

然後通過明暗光影的轉換,來反映人物內心和情感的變化。

應該說,越簡單的劇情和臺詞越能直觀反映演員的演技。就象廚師考核,考一個清炒土豆絲,刀功、火候、調味全包羅在裡面了,所謂大道至簡。

可是這年頭愛吃清炒土豆絲的不多,愛吃「亂燉」的大有人在,什麼東西都放一些,看著華華麗麗的一大碗,直接刺激腎上腺素。

郭敬明實在是一個精準把握時代脈搏和觀眾喜好的導演,所以他的《妖貓傳》裡,處處「走腎」。

《陳情令》大火,帶動了男男CP。於是「郭版」《妖貓傳》,就貢獻了「俊俊美少男組合」——郭俊辰飾白龍,黃俊捷飾丹龍。除了宋芸樺的楊貴妃扮相差強人意外,兩位男主的顏值在剛一亮相,就伏獲了大批評審的心。

其次,與陳凱歌導演只拍了一個小片段不同,郭敬明導演是把整個《妖貓傳》的故事濃縮了一遍,是一部完整的微電影。將白龍丹龍與貴妃初相識,為了救貴妃想辦法,以及貴妃喝毒酒,白龍想去挽救貴妃,丹龍講述幻術等一系列情節都串起來了,讓觀眾前後呼應地觀看。

第三,郭導將《小時代》的風格成功嫁接到了《妖貓傳》裡,奢華、浪漫、夢幻和愛而不得。丹龍愛白龍,白龍愛貴妃,貴妃愛皇上,皇上愛江山。就像陳凱歌導演評價的:「這是抒情詩一類的影片」。而詩歌是跳躍的,不具體,不細節,甚至不連貫的。

郭敬明再次給評審們「造夢」,讓很多人沉迷其中,從而忽略了劇情的跳脫、鏡頭與燈光的不協調、臺詞的中二,以及演員演技的不在線。

最後,郭敬明以182票勝過陳凱歌導的159票,陳凱歌導演淡定地說:「非常正常」。

討好vs討巧

李少紅導演抽籤與趙薇導演PK。都是女導演,又是師生關係,兩個人執導風格也比較接近,都比較細膩而商業化。

李少紅導演選擇了趙薇主演的《親愛的》,這是一部反映被拐兒童家庭的影片,容易觸動觀眾的同情,傷心落淚。

她選擇了「主播直播」這個當下熱點為切入口,與陳凱歌導演相同,場景也只是一間簡單的直播室。不同的是,李導將幾種遭遇和感情濃縮其中,有丟孩子的賣菜大媽,有工作太忙的單身媽媽,有隱婚隱育的主播帥哥,還有身患重病被遺棄的孩子。

也許就是塞得太多,所以有些滿得溢出來的感覺。不象電影,有些象小品劇了。李導本來想用不同職業、不同遭遇的人來引起評審的廣泛共鳴,以「討好」觀眾的方式贏得比賽。結果卻適得其反,專業評審只給了她十票,而趙薇卻獲得了三十票。

趙薇導演拍的是改編版的《大明宮詞》。她延續了初賽時改編《還珠格格》的風格,再次將年輕演員的事業與愛情搬上了屏幕。這也是趙薇自己最熟悉的領域,也是年輕觀眾最愛看的內容。

與郭敬明導演類似,趙薇也是用多場景轉換,拍了一個完整的小故事。由片場、小餐廳、化妝間三個場景四段組成。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多劇情和場景的拍攝,對演員的指導必然不可能象老導演那麼細緻。

有演藝圈、有愛情、有經典加持,還有人氣最高的帥哥張哲瀚貢獻了屏幕上的超長吻戲,如此撒糖,如此討巧,焉有不成之理!觀眾可以完全忽略劇情上的紕漏、缺少矛盾衝突的鋪墊,以及細節的不完整。

最後趙薇以170票對李少紅的169票,一票之差險勝。

從演員角度出發,如果能在四天時間內,被陳凱歌導演和李少紅導演這樣細緻打磨,演技一定會有提高。但他們卻輸了,不是輸在演技上,而是輸在評審的觀影感受,輸在劇本和服化道上,輸在導演理念上。

多場景多劇情本身就會強化觀者的體驗與感覺,郭敬明導演的古裝劇更是在服化道上繁複華麗,視覺震撼。而趙薇的愛情戲比親情、友情戲更容易討得年輕評審的心。

不由想起郭敬明導演在抽籤時說的一句玩笑話:「我們(導演)幹嘛要緊張啊,有壓力的應該是他們(演員)!」

也許,應該就像陳凱歌導演說的:「這個結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從這一次拍攝中間有所領悟,能夠推動他們日後的進步。」

誠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走心還是走腎,討好還是討巧,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回歸本質!

相關焦點

  • 《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不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第一期播出後,網上層出不窮的消息,說看爾冬陞懟流量明星,太爽了。確實。爾導不僅懟了idol,還層層遞進,句句在點。每批一次,觀眾就爽一次。《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組,挺會搞事兒的。第一期,讓大眾知名度沒有那麼高的爾冬陞導演出圈。第二期,新瓶裝舊酒。郭敬明和李誠儒,又吵起來了。《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播出時,就算很多人沒看過節目,對「李誠儒懟郭敬明」也有所耳聞。
  • 郭敬明把《演員請就位》徹底變成了《導演請就位》
    被懟了半季,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的逆襲時刻如約而來。影視化考核階段,他的性轉版《畫皮》以393票的成績拿到第二名,按節目規則前兩名都是贏家,各獲得一張S保送卡。不多聊《畫皮》的藝術性,因為更想感嘆郭敬明把《演員請就位》徹底變成了《導演請就位》。
  • 演員請就位?不,演技請先就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4日電(袁秀月)「表演是一門學科,現在可能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個表演學科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認為只要自身外在條件還不錯,就可以做演員,實際上演員的門檻還是有一定高度的。」最近熱播的表演類綜藝《演員請就位》,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 《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不是演員,而是導師
    《演員請就位》實火,三天兩頭上熱搜。就算你沒真的看過,估計也常常在熱搜上看個七七八八,比如「爾冬陞懟流量」「郭敬明李誠儒罵戰」「趙薇說李溪芮孟子義矯情」等等。《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播出時,就算很多人沒看過節目,對「李誠儒懟郭敬明」也有所耳聞。
  • 《演員請就位》何昶希真的有演技?李誠儒不走心,張大大狂加戲
    《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節目中,何昶希用"毫無痛感+面癱"的模式完成了自己的角色,遭到導師批評、網友群嘲,但郭敬明偏偏在這種情況下給了他一張S卡。對此,郭敬明給出的解釋是,希望何昶希"作為一個學生,在這個舞臺上能到他想上的那一課"。只不過從網友反應來看,他的這個理由顯然不能服眾。
  • 唐一菲退出《演員請就位》:多少人的失敗,是輸給了自己
    人在選擇時認清自己在最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其實,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別人如何打敗你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在別人打敗你之前就先輸給了自己。很多人失敗,通常是輸給自己,而不是輸給別人。
  • 演員請就位被嘲是資本請就位
    網上曝光了一張《演員請就位》的關係圖,沒想到這檔節目背後居然有69家影視公司投資,而這些公司跟參與比賽的演員有著某種不言而喻的關係。有些演員甚至還是公公司的股東,面對這樣交錯雜亂的「關係網」,不少網友感慨演員請就位是資本請就位吧?前幾期演員請就位都有各種爭議,李誠儒跟郭敬明的battle,甚至還有導師跟學員的矛盾,郭敬明還在節目中大罵孟子義的網紅臉。
  • 《演員請就位2》第三賽段落幕 趙薇走心解讀《劇場》
    演員演出競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2》第八期已播出,第三賽段導演影視化作品比拼正式收場,節目播出後,趙薇執導的劇目《戲院》登熱搜第3,激勵網友的熱鬧談論。執導《戲院》時,趙薇的演出式講戲讓朋友們看到了她作為導演的職業性。
  • 《演員請就位》太諷刺,李成儒認輸開說假話,郭敬明真一手遮天?
    最近一周,郭敬明幾乎承包了熱搜,其給何昶希S卡那段視頻遭網友惡搞,熱度完全不輸當年黃曉明的「明學」,《演員請就位》隨即話題度飆升。要知道,《演員請就位原來,在參加過《演員請就位》後,他的部分朋友支持他說真話,但也有部分朋友勸他學著委婉一點。
  • 李誠儒才是《演員請就位》的最大贏家
    作為節目的流量擔當,李誠儒雖然只錄製了6期,但不得不說,他已經成為了《演員請就位》的最大贏家。完全可以說李誠儒是通過《演員請就位》而火起來的。「敢說」無疑是李誠儒吸引《演員請就位》節目組的最大特質,看得出節目組也有意在放大「敢說」的效果,為李誠儒打造了各種人設。
  • 《演員請就位》中的選手女星,為了討好導演,當眾吐槽張栢芝
    《演員請就位2》可謂近期最熱門的綜藝了。趙薇、郭敬明、爾冬陞、陳凱歌四大導演,和黃奕、馬蘇等40位選手演員之間頻頻互動,產生了不少話題。在《演員請就位2》的舞臺上,選手們的去與留幾乎完全掌握在幾大導演手中,在節目現場也能頻頻感受到選手們在想盡辦法討好導演。
  • 《演員請就位》:一場「反烏託邦」實驗性綜藝的出圈
    /《演員請就位》截圖 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爾冬陞一針見血的點評登上了微博熱搜。/《演員請就位》截圖郭敬明給何昶希發「S卡」引發的熱議更是將跨界演員的演技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何昶希在演繹《陳情令》雨中訣別的片段時,被劍捅入心窩居然面無表情,有觀眾戲謔道「雨,演得最好」。
  • 演員請就位,戲約已就位
    但事實上,《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在復刻真實的行業規則,揭示演員們生存環境的同時,在節目內核上是有溫度的。它更像是一個原生態的職場:演員們可以通過演技實現越級,獲得優先挑選資源的資格,而這一點在複雜的演藝圈中並不常見。
  • 綜藝《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何止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演員請就位》熱度如此之高更多是因為有爭議,很多節目沒有收穫口碑但收穫了熱度對於節目導演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成功了的,所以現在很多綜藝節目為了製造爭議點,刻意激發節目人員的矛盾,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熱度。
  • 《演員請就位2》,資本已就位
    李誠儒退出了,《演員請就位2》終於失去了最後一個說真話的人。但即便沒有李誠儒的退出,這檔綜藝也早已撕下「演員」的假面,露出中國影視圈的殘酷現實——演員能不能就位,要看資本夠不夠位。熱搜KPI拉滿的《演員請就位2》早已偏離軌道沒有選秀綜藝霸屏,各大嘻哈綜藝接近尾聲,Q3的綜藝市場略顯蕭條,於是幾乎每集都有「扯頭花」劇情上演的《演員請就位2》殺出重圍,成為今秋爆款之一。
  • 演員請就位,「貴圈」社會學
    空窗期裡出「西施」,輿論市場似乎只剩下一個《演員請就位2》留待圈點。 這場面有點好玩兒。 《演員請就位2》就勢開始了它的表演。 這幾年,演技比拼類綜藝真是太多了,隨便數一數,《我就是演員》《演員的品格》《演技派》《演員請就位》……,傻傻分不清楚。 但《演員請就位2》有一個區別其它所有節目的特點:只有它,最像演藝圈的微縮標本。 「高仿真」,仿全套的那種。
  • 唐一菲懟《演員請就位》剪輯,消費過氣演員,節目組道歉
    10月2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就引起了爭議,就有了話題。這季的選手和評委導師裡都有許多知名的演員和導演,這類型的節目,註定了是有爭議。10月3號下午,唐一菲就在社交平臺懟《演員請就位》剪輯。發文裡面都用了粗口,看來是非常的生氣。
  • 演員請就位?應該是撕B請就位吧
    因為《演員請就位2》,爾冬陞火了。本質上來說,《演員請就位》就是一個無比彆扭的節目。甫一開場,幾位製作人就用手裡「市場」的大旗把幾十位演員挨個評了級:有國民度的演員和突然爆紅的新人共享S級的沙發;被遺忘的中年女演員和還沒紅起來的小生一同坐在B級冷板凳。
  • 《演員請就位》的「就位」怎麼用英語表達?
    最近,熱門綜藝《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在微博上貢獻了8億閱讀量,演技炸裂的姐姐輩女演員訴說行業困境,耿直導演爾冬陞不留情面的點評,讓節目的火藥味愈演愈烈。具有天賦或實力的演員,確實能短時間內做到在不同角色中「各就其位」。那「就位」這個詞用英文怎麼表達呢?
  • 演員請就位改名噴子請就位,自稱導演郭敬明和李成儒對A花落誰家
    時隔多年,郭敬明一如往昔不改,在演員請就位又和李成儒大師對掐起來,好像他和德高望重的李成儒不止掐過一次,今天李成儒先生又被郭正確教育了一番,把李成儒當老師供起來,要把李成儒先生當小孩教育訓斥一番請節目組能讓郭敬明正常一次嗎?演員請就位,改為噴子請就位好了。滔滔不絕的郭敬明終是自我陶醉,他並沒有打動他的聽眾,反而惹人厭煩。郭敬明能寫小說,自然看過不少亂七八糟的書,可能這使他思緒不穩定有很大關係。他說理話外透露出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沒體現什麼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