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乾貨〡解開你對深蹲最關心的兩個困惑、對高次數訓練的誤解

2021-03-05 健身大咖說

關於深蹲即使你沒健過身,

你也一定聽說過這兩句話,

「無深蹲,不翹臀」

「深蹲,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因為它們早已經深入人心啦!

應該說是最具實力的訓練「硬廣」

以至於你在健身房練深蹲,

稍不留神就有「專家」出來提醒你,

沒點知識存量還真會把,

好不容易練對的動作都錯誤地改一遍!

1

深蹲從來都不是

練臀的最佳選擇

沒錯,深蹲是訓練動作之王,

尤其是下半身動作之王,

但絕對不是針對性效果最好的動作。

之所以被稱為訓練動作之王,

是因為深蹲訓練的「面面俱到」:

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繩肌、

臀大肌、核心肌群等,

都能在深蹲中得到很好的訓練。

為了舉起更大的重量,

習練深蹲的你,

還需要統籌、協調各個肌群的發力順序等。

難道深蹲對翹臀沒幫助麼?

也不是。

深蹲會練到臀大肌,

又能上大負重,當然會對翹臀很有幫助。

但說到對臀大肌的針對激活,

深蹲就差得遠了。

沒有深蹲,也可以翹臀,

而且有比它更好的動作——硬拉!

硬拉更「專注於」臀部,

硬拉主要提升的是伸髖肌群的力量,

最主要的伸髖肌群就是臀大肌啦,

綜合訓練效果上,

硬拉比傳統深蹲來得好,

硬拉也有很多種形式,下周系統分享!

而針對動作跪姿腿後踢等,

對臀部的刺激,深蹲就更比不過了,

不恰當的深蹲還很容易練粗腿,

而這樣臀部 的針對性訓練,

顯然更滿足你對翹臀不粗腿的追求!

這也不意味著我讓你徹底放棄深蹲,

畢竟深蹲有訓練之王的獨特優勢,

僅僅是重新認清「無深蹲、不翹臀」這句話,

不被誤區。

2

很多傳言說深蹲下蹲時,

膝蓋超過腳尖容易對膝蓋造成傷害,

所以深蹲為了保護膝蓋,

一定要保持膝蓋不超過腳尖!?

事實是:

標準的深蹲,肯定是過腳尖的!

標準深蹲,膝蓋需要超過腳尖一個髕骨。

至於膝蓋為什麼會過腳尖,

和標準深蹲的正確下蹲過程有關。

標準深蹲的動作第一步,

是同時進行向後蹲+膝關節外展。

注意:

第一步是同時屈髖後蹲+膝外展,

不存在先後。

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

使用上關節內收和外展肌群的力量。

別忘了,你的髖關節處不光有臀大肌,

同時還有負責外展的臀中肌和負責內收的大收肌等。

 

如果你要進行的是標準的深蹲,

有兩個參考標準:

 第一,屈髖到膝蓋微微過腳尖

(嚴格的說,是膝蓋過腳尖一個髕骨的距離)

 第二:膝關節外展

(到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

然後繼續往下蹲,

一直保持膝關節超出腳尖一個髕骨位置。

在公眾號《健身教練冉苒》,

Alisha在冉教練的分享中,

還獲得以下重要的信息,

再次分享並向冉教練答謝,

更多內容請讀者關注《健身教練冉苒》。

對於相同身材比例的人來說,

訓練目標不同,深蹲動作也會有區別。

看圖,前蹲、高槓位深蹲與低槓位深蹲,

都是非常經典的下肢蹲訓練動作——

不同的負重位下,

動作重心不同,

膝蓋與腳尖的距離自然也是有區別的!

現在你該明白了吧,

深蹲動作是否標準,

不是由膝蓋有沒有超過腳尖來判斷的!

它首先取決於你本身的生理結構,

其次取決於你的訓練目標和動作類型選擇。

避開個體差異和訓練目標,

只談「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是沒有意義的。

重要的是,去實踐,

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最合適你的深蹲技術。 

3

高次數訓練=耐力訓練?

 

『高次數訓練』

一直以來是健身屆流行的訓練方式。

健身屆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每組做超過20下,那就是高次數訓練,這對於力量的增長是毫無幫助的,只能算是耐力訓練。」

高次數對於力量的增長沒有幫助,

高次數訓練=耐力訓練?

——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帶大家看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

研究人員對高次數和低次數訓練做了記錄和分析。

兩組研究對象分別採用:

「高次數(小重量)和低次數(大重量)的訓練方式,但他們的總訓練量(次數x重量)是一致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記錄與對比,

分析兩組成員肌肉量、收縮力量、肌肉纖維成分和比例等數據。

拿數字說話,

兩組研究對象分別採用了:

10組x36次(負重為絕對重量的15.5%)

和10組x8次(負重為絕對重量的70%),

這兩個訓練方式,每周進行3次訓練。

 

12周後,10x8的那組成員:

平均肌肉量上升了7.6%,

而絕對力量(一次能舉起的最大重量)上升了35%。

關鍵是10x36的那組成員變化如何?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麼高次數的訓練方式,

肌肉耐力想必有很大的提升,

但肌肉量和力量應該不會增長,

能維持原來的水平就謝天謝地了。

最後的數據結論是:

採用10x36計劃的那組成員,

絕對力量上升了19%,

肌肉量也上升了2.6%,

作為一個『純耐力訓練』,

似乎效果還不錯,

高次數訓練對於力量和肌肉量的確是有積極效果的。

不能因為低次數訓練的效果好,

就完全否認了高次數訓練的效果,

健身沒有什麼『非黑即白』,

分的是『無效』、『有效』和『效果卓群』。

傳統的健身觀念是:

『高次數練耐力,低次數練力量』,

其實這樣說並不嚴謹,

高次數訓練對於力量的提升是有的,

只不過效果沒有低次數訓練那麼好而已。 

一個抗阻動作不會因為,

你在第12下之後多做1下就變成耐力訓練,

它訓練的是你的肌力,

肌力是力量與耐力的結合,

你在訓練的時候兩者都會被練到,

只不過在1-15次的訓練裡力量提升大。

而耐力提升小,

隨著抗阻動作次數的增加,

你的耐力訓練效果則會進一步增加,

而力量的提升則會隨之而減少,

兩者不是『有你無他』的敵對關係。

我們能從研究中借鑑的是:

傳統健身觀念裡的『耐力訓練』,

並非只是練耐力,

尤其是超過12次小於20次的抗阻訓練,

在這個次數範圍內,

你的肌肉依然會得到力量上的增長,

而且效果並不差。

參考文獻:

1.  Brzycki, M,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Strength Training,Masters Press, 1995, pg 38 2. Izquierdo M, Ibanez J, Gonzalez-Badillo J, Hakkinen K,Ratamess N, Kraemer W, French d, eslava J, Altadill A, Asiain X, Gorostiaga E.,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trength training leading to failure versus not tofailure on hormonal responses, strength, and muscle power gains, J ApplPhysiol, 2006, 100:1647-1656 3. Holm L, et al,Changes in muscle size and MHC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resistance exercisewith heavy and light loading intensit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Nov 2008, 105:1454-1461

乾貨分享完畢,

希望你能在文章中受益,

同時關注一下Alisha組織的:

「不曬汗,不過癮」視頻秀活動,

裡面有教練和健身達人的勵志故事,

同時也邀請你參與進來,

把健身進行到底!

邀你投票

點擊進入:

「不曬汗、不過癮」健身爆汗視頻秀

——戀練匯明星買家SHOW

相關焦點

  • 這種深蹲的強度可以讓你邊哭邊練,「呼吸深蹲」,聞風喪膽
    這種高次數深蹲也稱為「呼吸深蹲」:使用一個你只能做10次的負重,做滿20次。在每個次數之間,你要停下來做幾次深呼吸。在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這種方法對增肌困難戶很有效——Mark Berry說,他在一個月內用高次數深蹲增重了29磅,J.C.Hise 說,他在兩年內增重了75磅。所以在今天,我也很確定這種方法對增肌困難戶有奇效。
  • 「深蹲練那麼重幹啥?」淺析深蹲訓練追求重量的意義
    近年來,越來越多健身愛好者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的訓練視頻、照片;其中,深蹲成為了一個曝光率非常高的訓練動作,而深蹲所使用的負重也成為了大家的關注點;為什麼要「蹲這麼重」呢?這背後有什麼原因?今天我為大家解開疑惑!
  • 不練槓鈴深蹲,能不能把腿練好?
    簡單來說,深蹲成績特別好的小夥伴,他們天生通常股骨都比較短,身軀比較長,因為他們更容易做到相對直立的姿勢,從而在深蹲中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相反,如果天生股骨較長,身軀較短,他們需要俯身更嚴重,才能把槓鈴保持在腳掌的中點。
  • 每天一百個深蹲和每周只蹲一兩次腿,健身房新手怎麼選?
    每個人都從新手期過來,誰都希望健康安全地開啟訓練。而了解並開始深蹲,是每位新手朋友的必修課,因為腿部訓練太重要了。對於剛接觸深蹲的人來說,網絡上的信息十分龐雜,大致有兩類導向吧:一類是立竿見影型,以網絡推文為主,用典型案例給你詮釋每天堅持高次數深蹲的各類好處。
  • 苗條、性感、結實───談女性的重量訓練
    「重量別用太重了,要不然你會變的像那些肌肉女一樣又大又壯。如果你要你的肌肉線條變好看的話,你要做的是小重量高次數的訓練。「OK,我們現在來做這個夾腿機,這個對於大腿內側的贅肉超有用的。」 這些錯誤資訊老是在一般人之間流傳也就算了,但是這些話事實上是從那些「合格的」私人教練口中講出來的。男人的運動?這算啥?難道女人這麼柔弱和無能,而無法用槓鈴和啞玲訓練嗎?
  • 掌握深蹲和腿舉能突飛猛進?搞清楚了讓你快人一步
    減脂期很想吃東西,你會怎麼辦?終於可以換大一碼的褲子了!玩鐵的你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全身上下最難練的部位,圍度竟然超預期地增長?穿牛仔褲也能側漏自己的霸氣,這是享受練腿的結果,但超強打樁機一點都不好練,很多小夥伴搞不清楚腿舉和深蹲,但高手的方法就在這裡。腿舉VS深蹲:你不需要兩個都做?如果想提升體型和力量,訓練裡都包括腿舉和深蹲,一些小夥伴喜歡兩者都做,一些小夥伴只做其中一個。
  • 開合跳作為經典訓練動作,標準教程是怎樣的?帶你了解開合跳
    那麼我們不妨了解一下現在時下相對火熱的波比跳開合跳這一類的運動,對於健身新手而言,可以先了解開合跳運動動作相對簡單一些,同樣是一個很好的燃燒脂肪的運動。即使成為了健身老手之後,該訓練練習也可以作為我們訓練之前的熱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開合跳。
  • 史上最全面健身房器械使用圖解+訓練計劃
    有氧部分:我們進行跑步,跑步(隨著訓練的適應,時間要慢慢增長)或有一次早上空腹,我每周還會給你加一次爬樓訓練,找一棟教學樓進行爬樓,模擬登山訓練。周期安排:一周我們進行5次訓練,兩天休息,其中一天為飲食放縱日。器材準備:準備兩個裝滿沙的礦泉水瓶子模擬啞鈴,當然有啞鈴最好。(啞鈴重量:1.25kg,2.5kg,5kg)時間安排:兩個時間段。
  • 為啥健身房練硬拉和深蹲的人很少?直接放棄會後悔,你不妨這麼練
    來到健身房訓練的朋友,前期更加關心自己的「面子肌肉」,例如男生的胸肌、手臂和腹肌,女生的馬甲線和臀部。深蹲似乎還好一些,畢竟男生練腿女生練臀都會接觸深蹲;但硬拉在不少朋友的眼中就像是「腰背殺手」,看不出什麼實用效果,反倒很危險的樣子。
  • 兩個腿並在一起做深蹲和兩個腿分開做深蹲,哪個效果好?
    在健身房裡深蹲是最重要的訓練動作之一。無論是對於增強全身肌肉力量,肌肉,還是動作表現,都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強壯的身體。在這種情況下,最主要的限制應該是關節的活動度(關節的活動範圍)!許多人沒有很好的關節活動能力就開始行動了!這很容易導致,活動範圍受限,其他部位補償。
  • 深蹲沒你想的那麼難,解決這些問題,正確完成深蹲訓練
    但是在實際訓練中,許多健身者都對腿部訓練避之不及,自我安慰說雙腿部鍛鍊也可以。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就是練完雙腿後,很少有健身者能承受得住訓練完後帶來的酸爽感。這種酸爽感直接刺激大腦,並且持續的時間還很長。即使有健身者知道練腿的重要性並且在實際中訓練了,也是進行腿舉等簡單動作,很少進行深蹲。
  • 想要加強深蹲的訓練效果,了解負重深蹲,從標準動作開始了解
    但是對於健身老手來說,深蹲訓練的效果會越來越差,因為畢竟他的訓練強度有限,那麼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了解一下深蹲的其他運動形式,比如說負重深蹲就可以很好的解決訓練強度低的問題。所以對於健身老手來說,負重深蹲反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任何一個訓練動作都是有它獨特的標準教程的,很多人都知道標準深蹲動作,卻很少有人去了解負重深蹲,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負重深蹲的標準動作是怎樣的吧!
  • 槓鈴深蹲最容易出現的八個訓練錯誤
    但可以肯定的是:深蹲是這個世界上錯誤率最高的訓練動作(沒有之一)!在本次科普中,運動專家 Eirik Sandvik 為大家羅列了幾種最常見、最致命的深蹲錯誤,一起看看這些錯誤有沒有在你身上出現! 錯誤6:身體過度前傾深蹲時身體過度前移,臀部過度後移會對下背部造成極大的壓力,當你的訓練重量較大時,下背部受傷的風險會急劇增加。
  • 了解掌握單腿半深蹲,能夠讓你的深蹲訓練,效果先人一步
    總是想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一步一步的突破自己,那麼突破的過程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訓練動作的難度。以深蹲為例子,我們能夠完成一個標準的深蹲,之後可以試著去嘗試單腿半深蹲,偏重深蹲等等。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關於單腿半深蹲的一些訓練內容。
  • 你只需要做到這一點
    研究人員是這麼做的:他們招募了18名至少有3年力量訓練經驗的年輕男性,然後隨機分配受試者做高次數訓練和低次數訓練。在8周內,兩組受試者都在非連續的日子裡做力量訓練,每周3次。他們做了7個不同的動作,每個動作3組,動作包含了大多數複合動作,比如深蹲、坐姿划船、臥推和推肩等。
  • 了解健身中的經典訓練動作,提高你的訓練常識,了解一下槓鈴深蹲
    在健身領域當中並不會要求我們強制性地去學習某一項健身動作,但似乎大家不謀而合的都想要更多地了解槓鈴深蹲動作。想要充分地了解某一項訓練動作,我們應該先從基礎的內容開始了解,比如說該訓練動作的發力方式是怎樣的,以及該訓練動作的標準教程是怎樣的。只有了解這些,才能夠真正地著手到日常健身中。
  • 【臀腿訓練】過頂深蹲——改善自身缺點的黃金動作
    與後蹲相比,過頂深蹲與抓舉更加相似。槓鈴位於頭部上方而不是背部頂端,這一點大大改變了動作的形態。因此,我認為將這個動作命名為抓舉深蹲更加合適,但過頂深蹲是約定俗成的叫法。價值---過頂深蹲是一項重要的舉重輔助訓練。它能夠教會你舉重時正確的下背部姿勢。
  • 健身房器械使用指南之腿部訓練
    腿部訓練器械介紹 5種器械 01 槓鈴深蹲 腿部訓練器械擔當必須是自由槓鈴深蹲架,注意是自由式,不是史密斯。
  • 20個為一組的深蹲,可能是鍛鍊下半身肌肉的最好方法
    但它真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鍛鍊你的腿的肌肉大小和力量的最佳動作之一(因此,嘔吐或噁心的感覺永遠不會白費)。今天我們來具體地說說,高次數深蹲。有很多擼鐵的小夥伴寧願去其他任何地方,都願困在沉重的槓鈴下。所以說,練腿,特別是蹲都是很痛苦的事。但那些能忍受痛苦的人將會收穫更大的回報,如四頭肌、膕繩肌和臀大肌。
  • 一個動作從易到難,練出的身材比深蹲好
    我們一直在說深蹲練不出翹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是個多關節複合動作,講求」雨露均沾「。雖然可以使用很大的負重,但是你的下肢肌群都在參與動作。這個過程中你很可能靠的是膝關節的屈伸完成動作,而不是髖關節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