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委婉告訴孩子寵物過世了?知乎這位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2021-01-12 騰訊網

孩子漸漸長大,自然而然地就可能會遇到「死亡」這個問題。而在孩子的小小世界裡,可能來不及面臨人的離別,而是寵物的離開?

如何委婉地告訴孩子寵物過世了?

孩子不得不面對的「死亡教育」,你知道要怎麼教嗎?

最近有個媽媽分享說家裡養了多年的狗狗去世了,4歲的女兒早上起床守著一動不動的狗狗,嚎啕大哭!

狗狗是女兒出生前就養在家裡的,也是這個家中陪伴女兒最多的,可以說女兒是狗狗看著長大的,他們之間的感情可想而知。

發現狗狗死了,4歲的女兒不懂什麼叫死了。這個媽媽怎麼勸,女兒都不肯聽,還固執地拿狗糧去逗狗狗,想要讓狗狗起來吃東西,說吃了東西就好了。

媽媽說她實在不知道怎麼告訴女兒,狗狗死了,不會再吃東西了,更不可能陪女兒玩耍了。

孩子第一次直面死亡,難以接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趁機對孩子做好死亡教育,當以後孩子面對同樣的狀況,甚至是在以後面對人的死亡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去應對。

上一輩的家長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將「死亡」敷衍過去

比如知乎上網友提供了很多上一輩家長的關於寵物死亡的謊言——說寵物離家出走了;或者換一隻新的一模一樣的寵物,試圖矇混過關……

當然也有媽媽趁機對孩子進行了關於死亡、關於生命的一堂教育課程。

知乎上名叫「大貓」的網友,他的媽媽當年帶著還是小孩子的「大貓」一起給死掉的寵物舉行了葬禮,還引導孩子說寵物可能會冷,讓孩子給死掉的寵物蓋上被子,甚至提議說:「可以再給它準備一點大米,萬一它餓了!」

當孩子問被埋起來的寵物都去了哪裡。

這位媽媽沒有敷衍了事,反而開始給孩子教授關於土地伯伯會把它們變成能量,再反過來孕育生命的過程。順便教了孩子一句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關於死亡的教育上,其實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無需因為生命的交替過分悲傷,生命有始有終,不用避諱

對於孩子而言,寵物是他們信任的小夥伴,小夥伴的離開,自然值得難過。但是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難過,認識死亡,這比欺騙孩子,讓孩子短暫忘記寵物死亡,更重要!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們當前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去解釋死亡這個事情,用一些委婉的善意的謊言,讓孩子暫時放下難過。

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之後,一定要嘗試著去與孩子聊關於寵物去世這件事!

孩子面臨死亡這個陌生的話題,一定會有很多疑惑,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耐心的傾聽,當孩子們提出各種問題,父母要儘可能的回答他們的問題,讓他們釋懷。

同時家長也要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態,不管是嚎啕大哭,還是恐懼,或是愧疚,家長們只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去釋懷,給孩子包容和理解,耐心幫助孩子去理解死亡。

如果家長們擔心太過直接的方式讓孩子接受不了,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比如《尋夢環遊記》的故事,比如《Until we meet again》、《蜉蝣的一生》、《一片葉子落下來》。

讓孩子在別人的故事中得到情感的共鳴,獲得啟發和力量。

甚至家長可以將寵物還活著時候拍攝的小視頻,照片等配上文字,用寵物的視角跟孩子告別。

最後,如果孩子願意的話,讓孩子單獨跟它告別,跟它說說話,唱唱歌,讓孩子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跟它告別。

「一個練習過離別的孩子,才有力量承受無常,並對生命充滿敬畏」。

- END -

相關焦點

  • 如何委婉地告訴孩子寵物過世了?
    媽媽眼見謊言被戳穿,一臉尷尬。這次我沒有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只是委屈巴巴地坐在餐桌前抹淚,晚飯也不肯吃,作業寫著寫著就在掉眼淚。慢慢地這缸魚死完之後(不要笑),我媽再也不同意我養任何的寵物,時不時就拿這兩隻魚讓我引以為戒。
  • 2歲孩子夾腿、摸私處,這位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很快,帖子就引發了熱議,幾百位媽媽留言,紛紛表示自己家孩子也有類似的行為,大家「同病相憐」起來。有位媽媽說,女兒兩歲半,總是夾大腿,搞得滿頭大汗,孩子卻說「感覺好玩就這樣做了」,媽媽煩惱得不行。同事的兒子一歲半,最近也總是喜歡摸小雞雞,平時穿著尿不溼摸不到,就會趁換尿不溼或者洗澡時,見縫插針地玩一下,根本管不住。
  • 女兒褲兜掉出「成人用品」,媽媽下意識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最讓父母頭疼的就是「早戀」的問題,尤其在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青春懵懂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影響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家長害怕孩子受到傷害,就想無時無刻地保護他們,往往弄巧成拙,所謂關心則亂。但是也有一些明智的家長,在孩子早戀的問題上,做法堪稱教科書,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
  • 寶寶不會吹蠟燭,爸爸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別,為這位爸爸讚一個
    各位父母,請用幾秒鐘時間想一想這事如果發生在你孩子的身上,你會怎麼做呢?當我在網上看到一段爸爸教寶寶吹蠟燭的視頻,真的震撼到我了,原來對於一個小寶寶來說,儘管是吹蠟燭一個簡單的動作,也是需要學習的。這位爸爸單位做法很只得我們所有父母學習,也讓人很想為他點讚。
  • 孩子的寵物死了怎麼辦?這媽媽的做法很可愛,卻充滿智慧!
    心理學家David Foulkes也說過,學齡前孩子的夢境,61%與動物有關。孩子們如此喜愛可愛的小動物,難怪壞人會通過寵物騙孩子。有人曾經給一位5,6個月大的女寶寶開了一個「小玩笑」:當寶寶開始在嬰兒床上哭鬧時,媽媽故意不回應,更不走到嬰兒床邊。當寶寶哭了一會,有人悄悄往嬰兒床放了一隻小奶狗。
  • 14歲黃多多染髮又化妝,誰留意到孫莉黃磊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大家知道孫莉跟黃磊是如何做的嗎?聽完孫莉的話,我們才知道父母這樣做才是教科書級別的教育方式。近期,孫莉回應多多染髮跟化妝、打耳洞的事情,引發了不少新手父母的思考。原來,14歲的多多染髮跟化妝,其實都是徵求過自己父母的同意的。
  • 4年出差,給孩子寫下無數長信,這位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原來,成都媽媽龔女士因為要出差,苦於不能陪孩子,便每天給孩子寫一封信,希望能夠陪伴孩子的成長。而這一寫,就是4年……龔女士說道,孩子現在7歲了,從第一封信開始算起來的話,已經差不多寫了4年。粗略估算,也有近百封信。1月12日:盼了一周的周末影院又要開播啦!
  • 10歲男孩磕掉門牙,媽媽的做法,連醫生都點讚,堪稱「教科書級」
    今天要說的案例就可謂經典,10歲的小男孩因為摔倒磕掉了門牙,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連醫生都為她點讚,是怎麼回事呢?#百裡挑一#10歲男孩摔倒磕掉門牙,媽媽的做法對此,相信很多家長的做法是,連忙將小孩帶到最近的衛生室處理吧。而這位男孩媽媽的做法,著實讓很多人想不到:將脫落的牙齒放進牛奶裡,一起帶給了醫生。醫生說,在門診經常能遇到因為摔倒能意外導致的牙外傷(通常包括牙齒和牙槽骨的骨折,及牙齒脫位性損傷),像這次小男孩遇到的就是較為嚴重的脫位性損傷。
  • 有種教養叫戚薇的女兒,錄節目傷到小朋友,之後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大家聊不完的話題。很多電視節目組也正是抓住大眾的這種心理,開設各種親子綜藝,來迎合大家的口味。前有《爸爸去哪兒了》,後有《想想辦法吧!爸爸》、《親愛的小課桌》等節目,各類親子類節目層出不窮……在《想想辦法吧!
  • 每回出差,都給孩子留下一張「藏寶圖」,這位媽媽的陪伴堪稱教科書
    畢竟,在陪伴孩子這件事情上,更多的應該是實戰,而不是形式上的「只需要做好這幾點,就能把孩子陪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實戰中應用呢?近日,有一條朋友圈引起了雲小編的注意:看完後,如果你不寫一個大寫的「服」,那就算我輸!
  • 李湘因誤會指責女兒,王詩齡氣憤掛電話,王嶽倫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不過現在11歲的王詩齡已經到了叛逆期,不但和媽媽頂嘴還氣氛的掛掉電話呢!到底怎麼一回事?我們接著看!不過作為老公又身為爸爸的王嶽倫,此刻的做法可以說是堪稱教科書了。李湘因為誤會指責王詩齡,她氣憤的掛掉了電話在節目中能夠看到李湘在和王詩齡打電話,當李湘叫王詩齡名字時,她也是怒氣衝衝的回到了一句:幹嘛。光是聽語氣就知道王詩齡此刻是相當生氣的了,就連李湘說自己很想她,王詩齡也無動於衷呢!還說沒有什麼事的話我就掛電話了。
  • 女兒守著狗狗屍體不肯離去:寵物去世,如何告訴孩子死亡留下的不只是陰影?
    據說男孩媽媽告訴他,馬桶的另一邊與大海相連,雖然小金魚死去了,但我們可以和它好好告別,送它回到海洋天堂。 在孩子心中,大海就是金魚的歸宿,這是一場童話般憂傷但暖心的葬禮。 在我們的建議下,朋友也為菲菲準備了一場送別的葬禮。
  • 如何讓孩子面對寵物死亡?
    飼養寵物,就有面對寵物死去離開的風險。學習與死亡的寵物分離,不僅可以快速安撫孩子悲傷的心情,更可以教會他以後如何面對分離。家裡的小寵物死了,是可以給孩子滲透「生命教育」的絕佳時機。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認識到死亡,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快樂地認識人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那麼,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教育寶寶坦然面對與接受寵物的死亡呢?1、告訴寶寶真實消息要坦然地告訴寶寶即將發生的一切。並且最好把孩子摟在懷裡或握住手,認真地告訴他。向寶寶解釋小動物病得很嚴重,不會再好起來了。我們需要把它交給獸醫,醫生會幫助小動物,讓它感覺舒服一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小豬佩奇中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如何讓孩子能夠積極持續地主動做一件事呢?不少留言問到,如何提升孩子的內驅力?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探討下。對於大多數新手父母來說,面對海量的育兒知識,很多時候會感覺無從下手,難辨真偽。有沒有一個簡單好用的方法論,能夠讓新手父母迅速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呢?
  • 4歲兒子被踢頭,這位媽媽的做法絕了!家長如何讓孩子擁有不被欺負的...
    這一幕正好被接他放學的媽媽看到了,媽媽頓時怒火中燒,上去站在兒子身後說到:「你可以打回去」,雙方家長因為這件事大鬧了好一頓。 事情被曝光後,意外的是有很多父母都表示很支持這位媽媽的做法,孩子被欺負了不打回去,就會被欺負的更慘,你教孩子忍讓就是在縱容壞孩子作惡。
  • 讓孩子學會愛惜糧食,廣東這位媽媽的做法太贊啦!很多家長捨不得
    讓孩子學會愛惜糧食,廣東這位媽媽的做法太贊啦!然而對於生長在幸福時代的孩子來說,有多少能真正懂得這背後的含義?又有多少親身體驗過幹農活的辛勞與汗水呢?如何讓孩子發自內心尊重勞動、愛惜糧食,陽江這位媽媽的做法,或許會給我們答案。
  • 「媽媽,你去死」,5歲兒子賭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媽媽,你去死",5歲兒子賭氣說狠話,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自從孩子出生後,孩子的一句短短的話、一個小小的舉動,都能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心。一句暖心的話,能讓家長展露一天的笑顏;一句無意的指責,也能讓家長的心掀起巨大波浪。
  • 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姐弟兩長大後到底該不該避險,我認為這位媽媽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答案,一起來看看吧。這位媽媽有一個15歲的女兒小a和一個12歲的兒子小b,姐弟兩的感情特別好。因為媽媽工作比較忙,姐姐要承擔一部分照顧弟弟的責任,甚至有一段時期小b洗澡都是姐姐幫忙的。
  • 孩子對媽媽說「壞媽媽,你去死」,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
    孩子對媽媽說狠話,讓媽媽去死,媽媽這樣的回答讓人點讚瑤瑤是個5歲的小朋友,平時都是媽媽一個人帶孩子,一次接孩子放學,在路上看到一個賣氣球的,瑤瑤喜歡的不得了,立刻不走了,一直拽著媽媽想要買這個氣球。雖然氣球沒有多少錢,不過家裡玩具已經很多了,媽媽 不想給瑤瑤買了,於是就委婉的告訴了孩子,拉著孩子往前走,結果讓人想不到的是,瑤瑤使勁掙開媽媽的手,說你是個壞媽媽,我不想讓你做我媽媽了,你去死。
  • 苦心媽媽為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讓兩個小女孩照顧46隻寵物
    如何教自己的孩子,迄今為止是世界性的課題, 大多數朋友認為實際上最好的方法是用語言教書,以身作則, 蘇格蘭有一位母親作為人類必須尊重動物的生命並承擔責任,以便讓自己的孩子們理解, 她選擇在家養46隻寵物,每天都有自己的兩個孩子照顧, 我希望你告訴我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