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門球運動開展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俯瞰門球發展史,不僅是百姓熱衷的一項體育運動,更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巨大的神奇效應。
隨著省門球協會所承辦的中國門球冠軍賽浙江分區賽、錦標賽、老年賽、少兒賽、農村門球大聯動賽、單雙人賽等一系列賽事,以及積極參與國際邀請賽等,均受到各級媒體關注和宣傳。與此同時,近些年來各地門協修建了眾多人造草坪場地,不僅美化、綠化了環境,還有效地宣傳了門球文化向「健康、文明、益智、樂群」等方面的發展,擴大了門球文化的社會影響力。這也讓更多門球人看到了我省門球發展的現狀和魅力。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國民體質(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好壞和強弱,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建設和科技興國。古西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過:「要造就人的身心協調,發展成為完善的人,就要用體育鍛鍊身體,用音樂陶冶心靈」;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他在一生的活動實踐中,不斷向人們強調進行「六藝」教育(包括射箭、駕駛馬車和快步競走等),也就是現在我們所重視的群眾體育。其深意對發展門球體育文化的現實作用有一定的重要性。特別是對近些年來投入到門球運動中的一些新人來說,更應熟知這些意義,以便加深對我省門球運動的認識,更為建設我省體育強省這一目標努力奮鬥。我省門球發展的任務和方向一直是「健全組織、培育骨幹、重視技術、提高戰術、重在推廣、旨在普及、拓寬宣傳、借鑑市場、共創門球體育運動的輝煌明天」。
另一個需要我們關注的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門球同樣需要向鄉鎮農村發展,在鄉鎮農村中奠定基礎。我國農村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情況也不盡相同,體育基礎差異很大。特別是有些農村基層文化資源嚴重匱乏,活動形式單一,導致了農村文化的「荒漠化」。
不過相比投入巨大、技術含量高的運動項目,門球活動十分適宜在農村基層落地生根,拓寬普及之路。另外,還應在邊遠地區的廠礦、企業和少數民族地區加以推廣門球活動,也十分必要。
此外,我省的門球運動仍存在三低現象:一是門球運動的經濟效益較低,社會集資能力較差,活動經費多有不足。需要擴大籌資渠道,特別應主動爭取有關單位的關懷重視,支持門球事業的不斷前進;二是在市場運作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認真進行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三是門球運動的社會知名度不夠高,社會影響力和宣傳力還不夠大,特別是有些辦賽單位,不太重視大賽前的宣傳造勢和有效發布信息等,還有些門協基層組織,既缺乏自身的宣傳工具,又無專人負責。
對這一系列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迎難而上、力求破解。如鞏固和發展縣城以上的門協組織,把它作為依託和支柱。向社區街道、大、中、小學校、離退休幹部(包括軍退辦)以及各行各業發展,要以日常活動、小型活動為主,發展新生力量,壯大門球隊伍。另外,還要加強同國外門球組織的聯繫,交流經驗,互通信息,舉辦活動,促進發展,並吸收借鑑國外門球體育文化,加強國際間的傳播能力。
如今,我省的門球事業正在快速發展著,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矛盾和問題,如何更好的加強新的領導、增強公信力和執行力,已成為門球人最為關心的熱點,也是門球運動的領導者和研究者要認真解決的問題。提出上述這些想法,旨在引起更多門球愛好者的關注,使門球體育文化更好地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