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助老河南:老年人就醫有幫手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原標題:聚焦智慧助老河南:老年人就醫有幫手

□本報記者 李季

醫療機構如何採取不同方式暢通老年人就醫通道?近日,記者到河南省幾家醫院進行了採訪。

子女「遙控」操作

12月1日,鄭州下起了入冬以來第一場雪。

恰逢周二,是63歲的河南省漯河市民張阿姨每3個月回醫院複查的日子。自從兩年前確診為乳腺癌並進行手術切除後,這是她第三次回醫院複查。

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的門診大廳,她不慌不忙地從背包裡掏出身份證,遞給收費窗口的工作人員,說:「取號!俺閨女幫我預約過了,今天上午盧主任的號。」很快,工作人員把掛號憑條和身份證交還給張阿姨。

從診室走出來,張阿姨給女兒打電話。掛了電話,她把身份證和醫生開的檢查單一起交給診室隔壁彩超室登記處的工作人員,說:「俺閨女幫我繳過費了,你查查看到帳沒?」原來,醫生問診後在系統開立檢查單的同時,張阿姨女兒的手機上已經收到了檢查項目的帳單提醒,她在手機上即完成支付,而不需要張阿姨再到收費窗口排隊繳費。

河南省腫瘤醫院在不斷完善信息化技術和服務的同時,已將老年人不善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問題考慮在內。該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趙燕燕告訴記者,目前醫院的微信服務號、App都實現了同一帳戶可綁定、關聯多個就診人的功能,患者子女可通過自己的手機為老人預約掛號、繳費以及查看報告單,老人只需要攜帶身份證,到醫院的自助機或者人工窗口取號即可就診。

不僅如此,該院信息中心開發了在線訂餐功能,患者在住院期間,子女可以通過手機在醫院食堂訂餐,並由食堂工作人員把餐送到患者病房。

「紅馬甲」陪同就醫

12月6日14時30分左右,在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門入口前,74歲的帕金森病患者高俊傑在丈夫的攙扶下,在手機上擺弄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出健康碼。儘管天氣寒冷,她的鼻尖已經冒出細密的汗珠。

「大媽,您是來看病的吧?」一名穿紅馬甲的志願者跑到高俊傑面前。「我是來複診的,到門口手機裡調不出健康碼了。」高俊傑回應。

「我幫您登記。」說著,「紅馬甲」用戴著一次性手套的雙手接過高俊傑的手機,迅速調出她的個人健康碼,幫她驗碼入院。

在隨後的複診中,「紅馬甲」形影不離地陪同高俊傑,從取複診號到自助取檢查結果,從自助繳費到藥房取藥,一趟走下來,僅用了30多分鐘。

「現在看病都是自助的,時間上節省了不少,但是我們上年紀的人,尤其是我這病,手抖,手機玩不轉,感覺還是以前的看病方式好,雖然時間會長點,但是能不急不慌。」高俊傑對陪著她走出醫院大門的「紅馬甲」說。

「大媽,沒事,我們醫院設了志願者崗,以後再來醫院,只要有需要,我們志願者全程陪您看病。」「紅馬甲」告訴高俊傑。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陳岷江告訴記者,醫院門診、檢驗、掛號等窗口有近百名志願者輪值,為患者提供單項或全程就醫服務,絕不讓數位化「鴻溝」阻礙就醫者的腳步。

人與機器共同值守

12月7日9時,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門診樓前,患者正排隊進入,保安不斷提醒大家掃碼。「不會掃碼的可以到裡面服務臺,有護士專門登記,有身份證就行。」針對一位老人的疑問,保安回答。

進入門診大廳,記者看到,除了自助掛號機,還有10多個人工掛號窗口供患者選擇。77歲的老人丁滿國剛剛在導醫的幫助下完成自助掛號,他說:「我不會用手機掛號,有時讓孩子幫忙提前掛好,自己來的話,如果不會操作旁邊有人幫忙,但有時一些專家號很難掛到。」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手機上輕輕一點,掛號、繳費、查看結果等都能很快搞定,免去排隊、等候時間。然而,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這些便捷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享受到。記者在採訪中看到,雖然有的醫院已經取消人工掛號等服務,但醫院的自助機旁都有志願者或者導醫,採取人與機器共同值守的措施方便老年人就醫。(李季)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燕」助老 情暖金陵 南京聯通智慧助老暖心服務紀實
    近期,湖北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事引發全網關注,對於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便  早在今年8月,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後,江蘇南京聯通持續發揚「我們是南京精準戰『疫』志願者」行動精神,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央企擔當,把服務重點聚焦到廣大老年人群體,全面啟動「聯通小燕,服務到家」活動,關懷老年人,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務」。
  • 「金融+科技」 中信銀行助力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新華網重慶10月27日電 如何縮小資訊時代給老年人帶來的「數字鴻溝」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據悉,為促進科技進步與老年朋友的生活相融合,中信銀行零售業務在打造老年服務體系時依靠科技賦能、強調智慧助老,強化產品設計和場景服務的老年關懷屬性,形成了覆蓋全國主要中心城市的「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 全國老齡辦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共享之家助力長者智慧先行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老齡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近日,全國老齡辦決定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利用3年的時間,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動老齡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促進全社會推進適老化的改造和升級, 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廣東開展「智慧助老」 老人可憑紙質証明替代「健康碼」
    原標題:老人可憑紙質証明替代「健康碼」   如何切實解決老年人不會運用智能技術這類問題?近日,《廣東省老齡工作辦公室關於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正式下發。其中明確,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老齡辦),各涉老社會組織將重點開展愛老助老、老有所學、智慧課堂、愛心助老就醫及慧老公益等五項活動。
  • 老年人憑身份證、紙質證明...
    為抓好貫徹落實,12 月 25 日,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召開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對該項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不得將 " 健康碼 " 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 " 通信行程卡 " 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 【重磅】2020年中國智慧醫養領域發展十件大事
    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2020年1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制定《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方案從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方面進行部署。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 老年人憑身份證、紙質...
    >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隨著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會議指出,要深刻領會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事關億萬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新要求,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新內涵,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舉措,要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直接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最基層。
  • 敬老月期間,北京市老齡協會聯合學會開展「智慧助老•我教老人用...
    敬老月期間,北京市老齡協會聯合學會開展「智慧助老•我教老人用手機」行動 2020-10-1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通過「智慧助老」行動,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這對於弘揚中國特色的孝老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為他們適應智能時代、共享科技紅利,讓老年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出以下建議:(一)政府要把「智慧助老」行動納入議事日程,切實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45號)要求: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全國老齡辦決定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利用3年的時間
  • 陪伴老人跨越「數字鴻溝」貝殼公益助老在行動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指導各級政府與社會各方力量,切實做好老年人與智能服務的對接工作,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消減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產業發展迎來巨大藍海
    在信息科技和智慧城市大力發展的同時,如何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數位化帶來的好處,而不成為「被遺忘的角落」,這需要相關部門和產業界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案。11月24日晚,國務院緊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重點解決部分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以及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 @臨沂老年人:一攬子醫療優待定出時間表
    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如何優化老年就醫服務?《通知》作出如下要求:(1)提供多渠道掛號服務。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在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的基礎上,要根據老年人患病特點和就醫實際情況,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醫聯體的核心醫院應向醫聯體內基層醫療機構預留一定比例的預約號源,方便老年人通過基層預約轉診就醫。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愛老助老有真情,南京建鄴區打造適老化政務...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辦事更便捷,南京市建鄴區行政審批局積極貫徹《實施方案》,全面優化政務服務助老措施,以「傳統服務」和「數位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老年人辦事體驗。
  • 喜訊:臨沂市經濟學校榮獲臨沂市「尊老孝老助老模範單位」
    12月18日,臨沂首屆「尊老孝老助老模範單位及模範人物」評選揭曉,臨沂市經濟學校榮獲「尊老孝老助老模範單位」稱號。尊老孝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臨沂市經濟學校始終聚焦尊老孝老助老工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營造濃厚的「孝」文化氛圍,使尊老孝老助老的風尚在學校生根開花,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該校榮獲「尊老孝老助老模範單位」金字招牌,將有力助推市級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惜福鎮街道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城陽區政府副區長李玉海,城陽區民政局局長孫勳先、分管局長王忠武及相關科室負責人,惜福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趙建讓,街道分管負責人等相關工作人員以及部分老年人參加了開業儀式。同時也希望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平價優質的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為『陽光城陽』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 如何讓更多老年人趕上智能化這趟車?
    另一方面,就算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熟練程度也無法與年輕人相比,建議相關部門引導企業開發一些更簡潔的應用程式,專供老年人使用。 秦偉還說,幫助老年人融入快速發展的社會,家庭環節也非常關鍵。教父母使用科技產品,也是家庭成員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的方式。年輕人用「技術」反哺老人,可以給老人更多關愛;有子女的幫助和鼓勵,老人學習智慧型手機會更有信心。
  • 青蔥麻花助老服務隊|帶老人走進科技館
    12月30日上午,頤享·石嘴山「青蔥麻花」助老服務隊在石嘴山市科技館舉辦了「青春綠桑榆 科技綴夕陽」志願服務活動。助老服務隊成員帶領轄區內30餘位老年人參觀了石嘴山市科技館,感受科技的魅力。「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科技走進日常生活,很多老年人也迫切希望獲得更多關心和幫助。本次活動以科普助老的形式踐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理念,利用科普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關注健康、豐富生活的需求,充實了老年人的科技文化生活。」青蔥麻花助老服務隊隊長王天慧說道。「不是只有那些高齡、失能和貧困的老人才需要幫助。
  • 貝殼點亮長沙,助老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溫情暖人心
    作為根植於社區的公益力量,貝殼公益多年來關注社區助老工作,長期不懈推進「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廣受社區老人們的歡迎和讚譽。12月21日,貝殼以「冬暖30城」為主題,號召全國的貝殼志願者開啟2020年內最後一期「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活動,為30座城市的社區老年人送去一份溫暖關懷。
  • 就醫新變化!淄博接力式服務 扶老年人邁過就醫「數字困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打開手機微信端,預約掛號就能掌上辦;全自動發藥機,單張處方藥調配時間可低至8秒;接力式服務,幫老年人解決就醫「數字困境」。12月9日,「新聞媒體看醫療衛生變化」採訪團走進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區、市婦幼保健院醫院新院區,感受淄博醫療環境衛生新變化。
  • 上線「優先派單」 嘀嗒出行啟動「助老出行」專項行動計劃
    1月7日,嘀嗒出行啟動「助老出行」專項行動計劃。此次行動計劃是在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有關精神的指導下,在嘀嗒出行「計程車·新出行」戰略開始面向全國展開的基礎上,以開放合作的創新思路,推進產業深度融合,讓老年人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的打計程車場景中,都能更加便捷和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