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那個火紅的年代!永久自行車的故事,也是上海的故事

2020-12-23 瀟湘晨報

第18期上海·故事讀書會《永久故事》新書首發式本周末在上海書城福州路店舉行。

首發式上,嘉賓們分享了永久的故事,現場擺放著永久自行車13型、51型載重車、亞運會賽車和永久新品種車的身影,更有滬上收藏家收藏的歷史上各種永久自行車頭牌商標及自行車購車券展示,勾起人們很多回憶。

在國慶70周年遊行隊伍裡「青春萬歲」方陣中,350輛騎永久自行車的年輕人出場,永久車成為新中國70華誕之際獻給共和國的重要禮物,承載著幾代永久人對共和國的崇敬熱愛之情。

永久品牌有悠久的歷史,曾經創造過許多行業之最,為行業乃至整個國家作出過重大貢獻。

隨著時光流逝,早些年的永久故事漸行漸遠。為了不讓這些曾經使幾代永久人乃至中國人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歷史被堙沒和消失,傳承永久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永久故事》編委會在老廠長章和軾的帶領下,組織老永久職工撰寫了《永久故事》。自2017年至今,完成了180餘篇故事創作,大多數已在《永久故事》(微信公眾號)上發布。

一篇篇故事情節生動、感人,編委會從中選出110篇故事,2020年10月,《永久故事》一書出版發行,這部真實反映自上世紀40年代至改革開放初期,幾代「永久人」創業經歷的書籍,把人們重新帶回到了那個如火如荼的歲月。

上海自行車廠的前身是1940年日商創辦昌和製作所。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年8月,誕生了「永久牌自行車」,翻開了中國自行車工業史的嶄新一頁。

永久自行車品牌的歷史是一部新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不吃草的小毛驢」——永久51型載重車誕生、打破「零」記錄的永久賽車問世、PA13型奪得國家首枚銀質獎、以紙代木的自行車包裝改革……這一個個鐫刻著時代印記的故事,記錄著那些激情歲月,也展現了永久人深深融入於血脈之中的、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無私奉獻的壯志豪情。

上海自行車廠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在行業技術領域裡開創先河的歷史。原副總工程師張德昌、技術部門負責人鄔城鈞、老勞模沈佔陶等人的回憶,再現了永久人敢為人先,在材料革命、工藝革新、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領域中的生動故事。

該書編委會成員之一安軍說,編輯出版《永久故事》的初衷是寫給永久人看的,如今圖書出版發行了,更希望永久故事能成為上海故事的一部分,能將圖書推向全社會。

安軍表示,「永久精神誕生在上個世紀,但它也是上海工匠精神的體現,有傳承意義,是可以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封面·印象|《火紅的年代》- 講述六十年代上海某鋼鐵廠的故事
    這是一本電影故事連環畫,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5月一版一印。電影《火紅的年代》根據話劇《鋼鐵洪流》改編,由傅超武、孫永平、俞仲英執導,于洋、中叔皇、張雁等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了1962年發生在上海某鋼鐵廠的故事。
  • 淄博「三轉一響」驚豔「上海灘」三千展品帶你穿越「火紅年代」
    「鳳凰」自行車、「上海」手錶、「蝴蝶」縫紉機、「紅燈」收音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家庭會客室、裁縫店、商店……置身於這樣的場景,讓人有種「時光穿越」之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組成的『三轉一響』,曾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家庭最流行的奢侈品,那時候一般家庭有了這『三轉一響』就算是過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體現了當時中國輕工業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準。」淄博盛康「三轉一響」博物館館長張維傑現場講解。一件展品,一個故事,一段生活。
  • 母親是村裡第一個女秀才,也是第一個擁有「永久」牌自行車的人!
    母親那輛加重「永久」牌自行車文|王玉芹母親有一輛加重「永久」牌自行車,它為我們全家及很多親朋好友立下過汗馬功勞!讓我至今難忘!至此,姥爺毅然決定,要給母親買一輛自行車!在那個物質異常貧乏的年代,買一輛自行車談何容易啊!於是姥爺想千方設百計,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終於在惠州花了145元錢,買了一輛二手的加重「永久」牌自行車。姥爺在車站等車的時候,有人要出450元買姥爺的自行車,被姥爺斷然拒絕。回家後,姥爺更加知道了這輛自行車的分量。
  • 黃建新解讀電影《1921》:以全新故事再現黃金年代
    1905電影網訊電影《1921》將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敢闖敢拼的動人故事。該電影由著名導演黃建新擔任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並將於2021年7月1日全國上映。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建黨初期這段歷史,黃建新導演用電影鏡頭,展現了平均年齡僅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們,將青春理想化作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信念的執著,以及他們在上海開天闢地、在風雨如磐中擔起民族救亡圖存重任的擔當。該片導演黃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開創了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商業片時代。
  • 郝巖談《高大霞的火紅年代》:革命英雄的「三十而已」
    從《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到《高大霞的火紅年代》,在作家郝巖筆下,這些充滿活力的女性英雄,讓人既親切又感動。近日,郝巖新作《高大霞的火紅年代》已經改編成為影視劇,由佟麗婭領銜主演,日前登陸大連衛視,即將在央視播出。此劇在大連衛視一經播出,便引發收視熱潮。
  • 我和警察的故事|李姐就是「隔離區」裡火紅的"薩日朗"
    我和警察的故事|李姐就是「隔離區」裡火紅的"薩日朗" 2021-01-02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播電視劇《高大霞的火紅年代》的同名小說上市
    在近日央視電視劇頻道公布的排播計劃中,由大連華歌時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出品方,與北京完美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儒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共同製作的電視劇《高大霞的火紅年代》赫然在列,即將在央視8套電視劇頻道黃金檔播出。而這部投資1.5億,全景式揭秘1945年到1949年間大連重大歷史事件的50集大製作電視劇,已從7月30日起,搶先登陸大連新聞綜合頻道黃金劇場。
  • 我和警察的故事|李姐就是「隔離區」裡火紅的「薩日朗」
    我和警察的故事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深刻反映人民公安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光輝歲月,與祖國同步伐、共奮進的忠誠歷程,省公安廳組織開展「我和警察的故事」主題徵文活動,日前已面向全省徵集了相關作品,現將優秀作品集中刊載播映。
  • 我與自行車的故事
    為了往返醫院和單位,父親借了同事的一輛自行車。然後,然後你們懂的,屋漏偏逢雨,車被偷了。把人家的東西丟了,賠唄!你說的輕巧,騷年!那時候還是物資緊缺的年代,沒有票證,有錢你也買不來自行車。更何況,沒錢。
  • 創業年代,即將登陸CCTV-1 再現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創業故事
    《創業年代》即將登陸CCTV-1 再現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創業故事由林柯執導,畢鑑威擔任編劇,馮紹峰、袁姍姍、喬振宇、潘之琳、公磊、董晴、李洪濤等主演的年代創業劇《創業年代《創業年代》以科技改革發展三十年的歷史變化為原型,講述了以鄺銘籌、洪雨橋、江城、周定北等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他們順應潮流,艱苦創業,在時代洪流中摸爬滾打,不斷創新的故事,展現了中國IT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風雨歷程。劇中,不僅書寫了中國科技發展30年來的時代巨變,更展現出改革開放下第一代科技創業者的夢想和情懷,以及他們孜孜求索、敢為人先的精神追求。
  • 永久自行車攤上大事兒了!大股東成「大負翁」 「回憶殺」老品牌淪...
    不管共享經濟如何廝殺,自行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上依然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  一提起自行車,諸位「後浪」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摩拜」、「青桔」,以及押金都退不出來的「ofo」等共享單車,而對於70-80年代的自行車品牌,能一口就說出「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恐怕就是無形中暴露年齡的「大叔」、「阿姨」們了。那麼,現如今這些「回憶殺」的老品牌自行車公司們狀況又如何了呢?
  • 想當年,我擁有了第一輛自行車,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年輕的朋友一定會說,不就是買輛自行車嗎?有什麼好「顯擺」的?值得那樣大驚小怪嗎?因為年輕,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理解不了,情有可原。當年,有了錢還得有「票」,大到自行車、縫紉機,小到香菸、白糖,都得「憑票供應」。
  • 永久自行車攤大事!大股東成「大負翁」老品牌淪為尷尬「打工人」
    不管共享經濟如何廝殺,自行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上依然是最便捷、有效的工具。一提起自行車,諸位「後浪」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摩拜」、「青桔」,以及押金都退不出來的「ofo」等共享單車,而對於70-80年代的自行車品牌,能一口就說出「永久」、「鳳凰」、「飛鴿」等品牌的,恐怕就是無形中暴露年齡的「大叔」、「阿姨」們了。
  • 【太平洋風向標】《1921》 將以全新故事再現黃金年代!
    據悉,影片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新華社上海分社和騰訊影業戰略合作,將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敢闖敢拼的動人故事。他在此前的《1921》發布會上曾透露,電影將集結一眾青年實力派演員,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驅,再現一個敢拼敢闖的黃金時代,傳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堅定信念。
  • 毛衛寧執導諜戰新劇《高大霞的火紅年代》!劇中女主佟麗婭為同名新書打call
    《高大霞的火紅年代》新書分享會日前在上海書城舉行。著名導演毛衛寧、表演藝術家劉威、金牌編劇作家郝巖三位嘉賓即興暢聊高大霞這個人物、這本書、這部劇。由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高大霞的火紅年代》,以1945年到1949年間解放戰爭時期「特殊解放區」的大連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高大霞在風雲詭譎的環境中,以她崎嶇坎坷、不畏艱險的革命成長曆程見證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相連,展現了共產黨員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堅毅勇敢的光輝形象。「諜戰劇一般是敵我爭奪、時間推進,講究情節起承轉合、出人意料。
  • 自行車什麼牌子好之上海永久自行車試用測評
    永久作為一個79年的國民老牌,小時候家裡自行車就是永久牌的,質量值得信賴,這款車型也是比較喜歡的樣子,紅黑色搭配,簡潔大氣。物流很快,包裝也很結實,收到後好像中了魔一樣,去哪都騎著,無論他的款式、顏色、質量都是無可挑剔的。車架為仿碳鋁合金,重量很輕也很牢固,兩隻手可以輕鬆提起。外形小巧靈便,如行雲流水,恰到好處。質量好,硬度強,不怕磕碰。把手防滑紋路,汗手騎起來也不會手滑。
  • 80年代的物價是什麼水平?中學老師半年的工資,只夠買輛自行車
    作為那個時代的過來人,我對此可是記憶猶新啊!八十年代的時候,咱們國家剛開放,自行車可是個稀缺東西,價值不菲。記得82年還是83年的時候,我叔剛提幹,想著自我獎勵一下,跑去買了一輛的鳳凰牌兒自行車,二八大直槓,花了大概160塊。千萬不要小瞧這160塊,那可是我叔攢了大半年的家底兒。
  • 重憶「三轉一響」裡的光陰故事:40年前騎自行車居然要辦駕照?
    INVITATION「三轉一響」又名「四大件」是中國50年代後期出現的一種流行稱謂它們分別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收音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時上海的夏天悶熱又沒有空調,常常整棟樓的居民都會在傍晚到樓下空地上納涼,搖著蒲扇聽「半導體」廣播。多少個日夜的平靜與喧鬧,都伴隨著調頻旋鈕慢慢轉動,在電流雜音和電臺廣播聲中響起、消失、又響起。
  • 42首ABBA金曲再現那個迪斯科年代
    《舞蹈皇后》的著裝營造出1970年代的迪斯科演出效果。瑞典流行音樂組合ABBA,成立於1972年,解散於1982年。有人甚至戲言,整個瑞典1970年代最大宗的貿易出口商品,並非老牌汽車製造商沃爾沃,而是ABBA的音樂。ABBA十餘首冠軍單曲中,《舞蹈皇后》是其唯一一首攻入美國主流市場,並一舉在全球16個國家打榜成功的單曲。鏗鏘有力的舞蹈節奏外加紐奧良R&B風格,讓《舞蹈皇后》兼具了熱辣的陽光與性感氣質。
  • 故事‖熱播諜戰劇《胭脂》帶你看30年代的老上海腔調
    除了演技在線的演員們,《胭脂》劇組在服化道及歷史細節上也非常良心,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不如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細節?【3】接下來說說紅綠燈,那個年代的上海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落後,早在1919年的上海就有紅綠燈了,20年代主要是由人工控制,到了30年代就出現了自動控制的紅綠燈,這是羊城晚報爆的20年代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