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鈣鈦礦量子點激子複合與自旋弛豫的定標規律

2021-01-18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鈣鈦礦量子點體系的激子複合與自旋動力學,揭示了量子點尺寸與組分對俄歇複合和自旋弛豫壽命的影響,並基於光學斯塔克效應實現了對自旋態能量的操縱,對理解鈣鈦礦量子點的基本光物理及其在光電和量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鉛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光電器件領域展現了極大的應用前景,基於鈣鈦礦的納米晶材料也在近期被廣泛研究。文獻中經常籠統地將鈣鈦礦納米晶稱為量子點(QD),而這些納米晶的尺寸通常在10 nm左右,大於材料的波爾激子直徑。嚴格意義上,小于波爾激子直徑的強限域納米晶才能稱為量子點。在強限域區間,QD表現出很多新奇的光物理性質,比如尺寸可調的吸收和發射譜、顯著增強的多激子俄歇複合及其逆過程(多激子產生)、豐富的帶邊精細能級以及強烈離域到表面的載流子波函數等。吳凱豐團隊在國際上較早開展強限域鈣鈦礦QD的光物理和光化學動力學研究,揭示了波函數離域增強的界面三線態能量轉移(Nat. Commun.,2020;J. Am. Chem. Soc.,2019)及熱激子非絕熱弛豫(Chem. Sci.,2019)等現象。

  在近期工作中,該團隊基於尺寸及組分可調的一系列鉛滷素鈣鈦礦QD樣品,系統研究了鈣鈦礦QD的雙激子俄歇複合動力學。作為一種超快的非輻射複合方式,俄歇複合對於QD在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及光伏器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測量和理解鈣鈦礦QD的俄歇複合動力學。該團隊研究發現,鈣鈦礦QD的俄歇壽命呈現出對QD體積的線性依賴關係,且俄歇壽命與A位陽離子組分基本無關,但對陰離子組分敏感依賴。此外,所有鈣鈦礦QD的俄歇壽命都顯著短於傳統的CdSe和PbSe等QD材料。該團隊基於帶間躍遷機率和能帶結構等物理參數對觀測到的壽命規律給出了半定量解釋。這些俄歇壽命的定標規律(scaling law)為鈣鈦礦QD的器件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鉛滷素鈣鈦礦除了應用於光電器件以外,在自旋電子學和量子信息學領域也有重要的基礎研究價值。這是因為鉛元素導致強烈的自旋-軌道耦合,特別適合通過光學手段注入自旋並進行自旋相關性質的操縱。然而,自旋-軌道耦合在另一方面也導致快速的自旋翻轉,限制了光生載流子的自旋壽命。該團隊提出,強限域的鈣鈦礦QD具有離散的帶邊能級,有可能通過抑制聲子散射的方式延長自旋壽命。該團隊採用圓偏振飛秒泵浦光共振激發自旋(或準自旋)量子態,並利用具有相同或相反圓偏振的飛秒光探測量子態信號的衰退或增長,以此獲得自旋翻轉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雖然量子限域可在一定程度抑制聲子散射機制,但QD中存在著納米尺寸誘導的超快自旋弛豫機制。這些機制包括電子-空穴交換作用,表面散射以及自旋與表面懸鍵自旋相互作用導致的自旋翻轉等,且在不同材料中存在普適性的尺寸依賴規律。這些物理規律為鈣鈦礦QD在自旋相關領域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礎。

  除了測量自旋壽命以外,該團隊還基於圓偏振飛秒泵浦探測技術在室溫下實現了對鈣鈦礦QD自旋態的純光學手段操縱,即光學斯塔克效應(OSE)。量子限域使得鈣鈦礦QD的帶邊激子躍遷具有很大的振子強度,特別適合用於觀測OSE。該團隊採用非共振的圓偏振飛秒光泵浦樣品,在採用相同偏振的飛秒光探測樣品時觀測到巨大的斯塔克位移,使得原本簡併的自旋態能量劈裂達到近10 meV。根據斯塔克位移得到的QD帶邊躍遷偶極矩與文獻中各類材料報導的最高值相當。該結果表明,鈣鈦礦QD在基於光學自旋操縱的量子信息學領域確有重要應用前景。

  上述研究成果分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美國化學會能源快報》(ACS Energy Lett.)及《物理化學快報》(J. Phys. Chem. Lett.)。相關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科院先導專項B「能源化學轉化的本質與調控」、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項目等的資助。

鉛滷素鈣鈦礦量子點雙激子俄歇複合壽命的體積定標規律

鉛滷素鈣鈦礦量子點中的自旋弛豫動力學及自旋態光學操縱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在量子限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的激子離化機理方面
    近年來,新型滷化鉛鈣鈦礦量子點由於螢光量子產率高、螢光半高寬窄及螢光波長可調等優點,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光致和電致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相比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全無機鈣鈦礦CsPbBr3量子點具有高的室溫相穩定性、光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因此獲得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對滷化鉛鈣鈦礦材料的高溫激子態及其捕獲行為的研究
    顯然,在鈣鈦礦的直接帶邊之下的低能電子態在決定其光電特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對這些電子能態的研究尚未獲得共識,進而導致了研究人員對鈣鈦礦材料最基本光學和材料特性的持續的爭論,比如單晶的低能量吸收,超長的載流子冷卻和複合壽命,自由載流子-激子,以及直接和間接帶隙特性。成果簡介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孟慶波教授團隊和澳洲莫納什大學的Jacek J.
  • 壓力調控激子複合增強二維鈣鈦礦發光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呂旭傑研究員與楊文革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壓力可以有效抑制激子缺陷俘獲從而顯著提升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發光性能。  該團隊選擇了一種新型二維鈣鈦礦材料(HA)2(GA)Pb2I7作為研究對象,其獨特的晶格結構為深入理解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的結構-物性關係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
  • 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目前,製備Mn2+摻雜Cs4PbX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併揭示Mn2+發光中心的激發態動力學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福建省納米材料重點實驗室陳學元團隊採用改進的熱注射法首次合成出單分散、形貌粒徑均一的Mn2+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二維鈣鈦礦半導體螢光激射及動力學研究方面...
    在新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家族中,二維Ruddlesden-Popper鈣鈦礦具有高激子結合能、高結構穩定性、天然量子阱結構等優勢,在下一代低成本、柔性光電子器件如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極具潛力,也為發展高速、低功耗激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 《自然》雜誌:範德華磁性材料中發現的量子激子
    如圖所示的磁性範德華茲材料NiPS3中發現的量子激子。a(上)NiPS3的晶體結構;b(下)為NiPS3提出的激子態。Park指出, 「要掌握激子物理學的這種新狀態,需要直接的帶隙,最重要的是,具有強量子相關性的磁階。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使後者可以利用固有的相關性的範德華磁性材料NiPS3系統」。
  • 科學網—鈣鈦礦雷射器可實現室溫連續雷射輸出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日本九州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開發了一款鈣鈦礦的雷射器。
  • 找到你了,激子素
    找到你了,激子素20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伯特•哈爾佩林提出了「激子素」這一概念,經過50多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確定了這種物質形態的存在
  • 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出在室溫下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具有可低成本溶液加工、發光波長可調、發射光譜穩定等優點,作為工作物質在雷射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然而,室溫下連續激發工作數分鐘後鈣鈦礦雷射將會消失,且原因未明,限制了進一步發展。溶液旋塗製備低成本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過程及工作示意圖在有機半導體器件中,正負電荷結合後,可先形成激子再釋放能量,其激子行為與特性已得到廣泛深入研究。
  • 科學家發現:用於集成量子光學,二維材料中的局域激子!
    spe以單個粒子或光子的形式一次發射光,在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處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spe採用二烯化鎢等二維材料開發,為半導體製造環境中的潛在器件和電路集成提供了靈活性。然而,二烯化鎢中這些實驗發現的spe的性質並不清楚,這阻礙了它們在量子應用中的潛在應用,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的蘇英國教授和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來自二烯化鎢局域激子態的單光子發射,是由於存在於單層二維材料中的氧間隙造成。
  • AOM:抑制固態薄膜量子點Förster共振能量轉移 — 助力實現高效...
    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量子點間FRET而不影響電荷的注入,仍然是懸而未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陳樹明課題組提出了量子點摻雜抑制激子淬滅的新策略,並製備出了基於紅光和藍光量子點互混的二元量子點發光層。
  • 化院任天輝教授團隊李志鵬博士後在谷間激子研究方面獲得進展
    其中,過渡金屬二硫化物(TMDC)單層材料由於反演對稱性破缺和三重旋轉對稱性,產生一個類似自旋的谷自由度(valley degree of freedom),可開發谷電子學應用,有望成為下一代量子信息科學的重要載體。但是亮激子的壽命非常短,一般只有幾到幾十皮秒,成為開發其應用潛能的最大挑戰。
  • 激子絕緣體,研究證明了上世紀60年代的預測!
    伍倫貢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的一項合作研究發現了證據,證明上世紀60年代預測的物質新階段——激子絕緣體,在銻銻(110)納米薄片中觀察到激子絕緣相的獨特特徵。這一發現為尋找可能攜帶激子超流體的激子絕緣體提供了一種新策略,進一步研究將需要充分理解這一物質新階段的豐富物理學。發現物質新相是凝聚態物理學的主要目標之一。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三線態激子在室溫磷光方面的應用
    主要原因在於:(1)發光過程一般涉及到從短壽命(納秒)自旋允許的單線態激子向長壽命(微秒)自旋禁止的三線態激子的轉換;(2)三線態激子對氧氣和溫度極其敏感,因此需要嚴苛的環境條件,包括超低溫、惰性氣氛、特定的主體基質和設計晶體等。相比之下,無機餘暉材料由於獨特的激子躍遷過程,使其顯示優越的發光效率和長的壽命(可以天或月為單位)。在近日發表的Adv. Funct.
  • 「激子」為高性能電子產品鋪平了道路!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學類在開發出一種在室溫下控制激子流動的方法之後,EPFL的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些準粒子的新特性,這些特性將促使更節能的電子設備產生。這是是第一個在室溫下控制激子流動。現在,來自EPFL納米電子和結構實驗室(lane)的科學家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控制激子的一些性質並改變激子產生光的偏振。這可以導致新一代的電子器件的電晶體,經歷更少的能量損失和散熱。科學家們的這一發現是電子學研究新領域的一部分,並於2019年1月4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 交大化院博士後李志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撰文完善雙激子結合...
    近年來,以石墨烯(Graphene)和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為代表的二維材料,因其優越的光學和電學性質,激起世界範圍內研究人員空前的研究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