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懼怕死亡

2021-01-18 網易新聞
   韓浩月

  童年的時候,我是對

死亡

抱有好奇心的。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大概是上小學一年級。對死亡完全沒有什麼概念,只略微知道,這個人,可能以後永遠見不到了。

  我母親悲痛欲絕。整個大家庭裡的人都聚攏在院子裡哭送父親,唯有我,和別的小孩子一樣,呆立在一旁,內心塌陷,不知所措,希望有人過來抱抱肩膀,安慰一下,告訴我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

  但是沒有人這麼做。我長大之後,莫名其妙地,心頭總有一種罪惡感,覺得父親的死和自己有關。再深一點去思考,其實是為自己當時沒有能力去阻止這件事情發生而感到愧疚。

  父親去世的時候是29歲。在我29歲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以後每多活一天,都是額外的、多餘的、被命運所贈送的。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內心一定是有些什麼陪伴父親一起死去了。

  或是因為過早地面對過生死離別的場景,我對死亡並沒有恐懼,當然,也有可能童年的心靈出於一種自我保護,採取麻木的方式阻擋了恐懼。死亡是什麼?我對它有一定的好奇心。

  死亡是眼淚,死亡是冰冷,死亡是黑暗,死亡是伸出手去只能握到一片虛空?是,好像又不是。

  少年時我常穿過鄉村的一大片墳地,那裡草木深邃,安靜肅穆。通過那裡的時候,會覺得死亡是一個永恆的居所,是爭吵與喧鬧的結束,是一種恆定與永久。有夕陽照射的時候,死亡甚至會有一絲暖意。

  我經歷的第二個親人的離世,是我的爺爺。如同所有身在異鄉的人那樣,害怕接到老家打來的電話。因為那個電話,往往意味著一個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消息。

  七年前,這個電話還是打了過來。那是個清晨,我被家裡的固定電話吵醒,打開手機一看,有十幾個未接來電,有好幾個未讀簡訊。在拿起聽筒的那一瞬間,內心已經明白,將要聽到的,是一個黑色消息。

  乘坐回鄉的火車,穿過城市與田野,鐵軌撞擊的聲音,還有火車尖銳的鳴笛,仿佛都在提醒著將要面臨的一次告別。那個時刻很難熬,心像是煮在油鍋裡。

  見到了爺爺最後一面。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到親人的過世。死亡是真的可以看到的。它降臨的速度是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如陰雲壓頂,如蟻陣行軍。可以看到死亡的氣息在空中以某種形狀在移動,在等待最後時刻,它以俯衝的態勢奪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最後的留戀。在一聲嘆息之後,剩下的就是永久的安寧。

  人到中年,死亡就成為一個你不想參加卻又不得不參加的儀式。

  三年前,二嬸去世了。她在街上不小心被三輪車撞了一下,受到了一點驚嚇,回到家後到淋浴房去洗澡,可能是水溫有點高,導致了暈厥,在無人幫助的狀況下,離開了人世。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親人去世,最痛苦的是孩子。我回家奔喪,二弟看到我進門,抱著我就哭,「大哥,我以後就沒有媽了」……兩個人淚流不止。眼淚有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但更多還是對活著的孩子們的疼惜。

  二嬸對我很好,經常把我叫到她家裡吃飯。每次我回老家,看見我她都很開心,還像我小時候那樣喊我的小名。在她去世前的那個春節,我帶二嬸去縣城街上,給她買了一件羽絨服,她很開心。那是我第一次給她買衣服,沒想到也是最後一次。

  於是也明白了,對一個人好,要在TA活著的時候多關心TA,一旦陰陽相隔,就再沒有機會。

  去年底,四叔也走了。同樣痛苦的心理歷程,又走了一遍。我寫過一篇文章《他是世間一枚笨拙的陀螺》紀念他。四叔為了他的那個家庭,為了兒女能生活得好一些,像一枚陀螺那樣不停地轉、不知疲憊地轉,直到自己轉不動了為止。去埋葬四叔的時候,我和弟弟們把人們祭奠的盆花都帶到了墓地上,在新墳周邊挖了二十多個小坑,把那些鮮花都栽了進去,把車裡的一整箱礦泉水都拆了打開,澆灌這些花。這該是四叔這一輩子第一次收到鮮花,也是唯一一次收到這麼多鮮花吧。它們在冬天枯萎,可根卻留在了土壤裡,春天來的時候,幸運的話,那些花還會開。在栽下那些花的時候,想到明年春天,四叔的墓邊會開滿鮮花,不禁在心頭微笑了一下。

  寫下這麼多,其實如何理解死亡、如何詮釋死亡都不重要了。那麼多的詩人、作家都曾描述過死亡,但每個人對死亡的認知與感受不會是一樣的。有的人很害怕,有的人很淡然,有的人逃避談論這個話題,也有的人選擇直面。

  死亡是即將到來的日子。時間不過是一把尺子,可以丈量與死亡之間的距離。艾米麗·迪金森寫過一首著名的詩歌《因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描述了她與死亡之間的距離,按照詩歌裡的描述,是在一輛馬車上同車乘坐,她用輕鬆甚至有點戲謔的風格,來講述她對死亡的態度。

  「我們緩緩前行,他知道無需急促。我也拋開勞作和閒暇,以回報他的禮貌。」我在這首詩裡,讀到過世的親人,也讀到了自己。

  (本文作者為知名專欄作家)

(原標題:我不懼怕死亡)

相關焦點

  • 愛情哪有那麼多難言之隱,我不懼怕死亡,只懼怕餘生沒有你
    前兩天我看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跟室友聊到一個話題,情侶之間到底有什麼是不能說的,什麼又是難言之隱。我們幾個單身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期待我們有一天找到一個男朋友是個富二代,他的媽媽對我們說,給你兩百萬,離開我兒子。那麼我們一定會說,謝謝阿姨,這錢我就拿走了,祝您兒子早日找到真愛。
  • 聽說你不懼怕死亡,我可以和你聊一聊嗎?
    死亡是一個父輩們很忌諱的話題,這導致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接受過死亡教育。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死亡,不知道該如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我就是其中一個,所以,我一直很想和那些不懼怕死亡的人聊一聊。我第一次思考死亡這個嚴肅的話題,是在我九歲的時候。
  • 芭芭拉·布希——站在兩任美國總統背後的女人:我不懼怕死亡(附生前最後訪談視頻)
    我不懼怕死亡I have no fear of death,那是很大的慰藉which is a huge comfort因為我們可以離得很近because we're getting darn close,我對我愛人喬治和我自己的死亡都沒有恐懼and I don't have a
  • 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作者:李濛2017年,中國獨立影人榮光榮獲得了鹿特丹影展NETPAC獎,在接受採訪時他說道:「我看了無數的藝術電影,無數的中國獨立電影,但他們都有套路,他們都有規則。我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等我知道了這些後,我就更不要跟他們一樣。」他的獲獎影片《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恰恰就是他身上那根反骨的生動詮釋。 所謂規則與套路是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中摸索出來的一條便捷路徑,依據套路和規則創造的內容可最大化地喚起觀眾普遍的情感體驗。
  • 新院線||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點擊上面藍字 新院線 ▲ 訂閱哈嘍艾瑞巴蒂不知道大家的假期過得怎麼樣這周新院線又為大家邀請了一位優秀的導演
  • 維京狂戰士為何從不懼怕死亡和疼痛?
    提起《三國演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裡面所描述的戰爭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二,甚至有些戰爭還被拍成了影視作品。戰爭讓人感受到血腥,同時也看到了身穿盔甲戰士的厲害。然而,在歷史上,有一種戰士格外出名,那就是維京狂戰士。他們不會穿厚厚的盔甲,卻也可以奮勇好戰,兇猛得令人害怕。
  • 回到畢節,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我在那裡只算是過客,什麼睡在山上,吃在路邊,惶恐不安等等與孩子們相比這些就是九牛一毛的苦楚,我到了畢節可以說是什麼也沒看見,連死去孩子們的房子都沒看見,然後我安全的離開了那裡回到了我的家,片子在這版裡比較確定應該是讓永遠不在有機會發聲的孩子們說話了。
  • 72歲施瓦辛格最好的朋友去世,談不懼怕死亡,死後希望得到重生!
    當我們談到關於健美話題時,對於健美者來說可能這是一生的事業,但對於觀眾來說可能會想到健美接連不斷的死亡事件會影起大家對健美這項運動的不滿,它是一個極其危險的運動。但我們回到原本,任何一種競技運動如果你想達到頂峰都會犧牲很多,任何一件事想成功並沒有那麼容易甚至會希望自己的生命。
  • 我們不懼怕死亡,但也不能這樣死去,什麼都不比活著好
    我們不懼怕死亡,但也不能這樣死去,什麼都不比活著好茫茫宇宙,人只是這浩瀚中的一粒小小的塵埃。我不知道死亡的概念是什麼,人總歸會走向死亡這條路,只是有些值得這一生有些一生可惜。從小到大,身邊人的去世其實很少。
  • 愛裡沒有懼怕
    當神呼喚亞當,問他:」你在哪裡」時,亞當卻是回答:」我在園中聽見禰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創三8-10)。原本人尊神為大,人與神那種父子相依相隨的純全美善的關係全變了,人看到神竟然會害怕,人竟然要躲著那個把生命賜給他的神,這是人類第一次有了」懼怕」的經驗。
  • 直言曾在比賽當中想殺人,如今不懼怕死亡
    54歲的泰森透露,相比活著,他更期待著死亡,因為「生命可能比死亡更複雜」。泰森仍然是歷史上最年輕的重量級世界冠軍。1986年的泰森在20歲零4個月就成為一代傳奇拳王,至今這個紀錄尚未被打破。泰森經歷風風雨雨之後,對死亡看待得很淡了,絲毫不懼怕死亡,更是直言曾經在比賽當中渴望殺死對手。
  • 鐵血戰士維京人,英勇無敵不懼怕死亡,上戰場前會喝一種神奇藥劑
    維京人可以說是歐洲中世紀時期有名的族群,他們特別善於徵戰,而且不懼怕死亡。每次戰鬥,維京人都能大獲全勝,所以當時的歐洲海上地區到處都有維京人的身影。那時的維京人,也被稱為「北歐海盜」。在公元6、7世紀的時候,維京人就已經開始了侵略歐洲大陸。
  • 慄憲庭電影基金放映《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正式版
    《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  Children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Children are Afraid of Ghosts紀錄片 85 分鐘 「如果你不想恐懼魔鬼,也許只能把你自己的魔鬼也召喚出來才能與他對峙
  • 為自己禱告(第二十四天) 主啊,賜我自由,使我不受懼怕捆綁
    一直到我接受耶穌、有人為我禱告,求神救我脫離那樣的恐懼後,我才開始又能閉上眼睛,享受洗澡真正的樂趣。 除了害怕洗澡之外,我也害怕很多事情,如:死亡、飢餓、搭飛機、發生意外、針頭、刀子、迷路、生病、受傷、黑暗、未知、別人對我的看法、被人拒絕或拋棄等。可是神醫治了找,使我不再受那些懼怕捆綁。
  • 聖經通讀|罪與懼怕(創4章)
    罪與懼怕(創4章)  該隱建造了一座城(創4:17)  犯罪的人,自然會懼怕。聖經說:「惡人雖無人追趕也逃跑,義人卻膽壯像獅子」(箴28:1)。  該隱殺了他的兄弟亞伯,犯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件謀殺的刑事案件;他的手引進了「死亡」。他首先想到的,是會被別人所殺。
  • 山內櫻良——我只是個17歲的中學生,面對死亡,我怎能不感到懼怕
    是不是我只要表現的足夠勇敢,死亡就可以離我遠一點;是不是只要我笑的夠大聲,悲傷就不會靠近我。死亡,是所有生命都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因為有生有死,這個世界才會運轉。但是生命來的時候沒有經過我們的允許,在死去的時候也如強盜沒得商量。
  • 我從不懼怕死亡,我只怕沒有好好道別
    清晨6點過,在微弱的震感中,我醒來了。不知道哪裡又地震了,但是想來應該不大,而我躺在床上睡意全無,想了很久。一個人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班,又是獨居,四下無人,舉目無親。我不禁在想,假如這裡真的發生了地震,我該怎麼辦怎麼辦呢?
  • 心靈花園:在主的愛中,不懼怕
    寇紹恩 《在上帝的愛裡沒有懼怕》  經文:…他心裡想:「恐怕這地方的人為利百加的緣故殺我,因為她容貌俊美。」——創世記 26:7  每一天活在神的愛和恩典裡,真的很重要,全新的一年,祝福你。這真的是我們每一天生命的經歷,活在神的愛裡面。
  • 不懼怕 (只要信)神給我們同在的應許
    聖經中講到 "懼怕" , 要知道懼怕很多人都會,但是你在基督裡,  有懼怕的時候就不要灰心,即轉向耶穌,仰望耶穌祂,因為只有耶穌才能解決你的懼怕問題。懼怕 我們在聖經中看到舊約和新約很多的人,他們都曾經懼怕過。但是你要抓住神給你的話。神給你話,賜給你的。看耶和華 今天為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阿們!
  • 208-用神的恩典勝過定罪懼怕
    我告訴大家這是屬靈的爭戰,只不過是魔鬼的一個詭計而已,不要擔心它,根本不需要去理會它的,你要奉耶穌基督的名說:我肚子裡面的孩子就是健康的。禱告完之後沒多久,她就給我打過來電話說沒事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屬靈的爭戰,只不過魔鬼用一些謊言在欺騙你而已,阿們!當懼怕出現的時候,不要說我不懼怕,我靠著我的主我不懼怕。要知道為什麼你不懼怕,這才是我們要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