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備志中記載了多種明代的弩。據書中記載,明軍最常用的是一種蹶張弩,這種弩以硬木做弩身,以六層竹片做弩弓,以鹿角製作弩機。除了這種弩之外,茅元儀還曾經製作出一種腰開弩,使用仿古式弩機,以油桑木做弩弓,棗木做弩身。
當時的明軍中還裝備一些源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弩,如苗人木弩、苗人竹弩、宣湖射虎竹弩。苗人木弩使用硬木製作弩弓,弓力較大;苗人竹弩的弓臂為二十根細竹紮成,使用粗竹削成的竹箭,弓弦和綑紮弓臂的繩索都是麻繩;宣湖射虎竹弩使用五層竹片製作弩臂。以上這三種弩的弩箭都需要餵毒。
宋代著名的神臂弓,在明初時期已經失傳,武備志中說,明代的人曾經在西安的城樓上發現百年前遺留的數百張神臂弓,然後對其進行了復原,復原後的神臂弓使用安裝四稜箭鏃的弩箭,作戰時,上面還要蘸嵩縣射虎藥。
▲日本浮世繪中的重型連弩
天工開物裡說,神臂弓和克敵弓都是明軍的軍器,都是同時可以發出兩三隻箭,但宋代的武經總要和武備志裡記載的神臂弓都是是普通的蹶張弩,每次只能射出一隻箭。不過武備志裡另外記載有一種神臂床子弩,是架在木架上使用的中型弩,一次可以發出多支箭,明人在西安發現的神臂弩,或許便是這種弩。
用於防守的中大型弩由於形態笨重,因此使用時一般都需要安裝在架子上,明代火器已經比較成熟,因此明軍淘汰了大型床弩,但中型弩仍然存在,除了神臂床子弩外,武備志中還記載有一種雙飛弩,由兩具弩組成,安裝在木架上,木架下安裝有和弩機相連的踏板,上弦後,使用者用腳踏動踏板,然後便可發箭。
明代還有一種連發弩,稱諸葛弩,這種弩的弩弓使用柔木製成,弩臂上帶有裝箭的箭匣,箭匣上有扳機,使用者拉動扳機的時候,弩弓被拉開,同時弩箭落入箭槽,發出一箭後,使用者再度重複這個動作,直至將箭射完。諸葛弩雖然能夠連發,但弩弓無力,射程只有二十步,是民間用來防盜的武器,軍隊很少使用。
不過武備志中又說,由於諸葛弩弓力較小,因此婦孺也能使用,在守城時,可以讓老弱之人手持諸葛弩環繞於城池之上,執行防守任務,由於諸葛弩威力較小,因此鏃上必須餵毒。從流傳下來的古畫中看,諸葛弩也有較大的類型,可以應用於水戰等場合。
弩還可以作為陷阱使用,山民們為了捕捉猛獸,會把弩安裝在地上,用引線連上弩機,野獸經過的時候,如果絆上引線,便會牽動弩機,被弩箭射中。這種安裝在地上的弩被稱為窩弩,又稱伏弩或者耕戈,也可以用於軍隊設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了解更多兵器,請掃描下方冷研運營微信二維碼,添加微信了解。
為何明代弩的射程只有五十步?
揭秘蹶張弩明代的製作和保存方法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