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去賭場被人活埋,逃脫後帶人抄家:媽了個巴子

2020-12-24 騰訊網

提到「東北王」張作霖,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東北軍閥,大帥少帥之類的詞,張作霖在當初也算是錚錚鐵骨,沒有向日本人低頭,坐鎮東北王長達八年之久,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張作霖是土匪出身,早年也是非常落魄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個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這在他的人生經歷中算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插曲,因為他差點就被人倒栽蔥給活埋了。

張作霖有個二叔,非常好賭,經常在各大賭場裡晃蕩。有一次,他被一家賭場的老闆坑了錢,很不服氣,就找到了自己做土匪的小侄子張作霖。張作霖一聽,這還了得,我二叔都敢坑,於是他帶了五千兩銀票跟著二叔就去了那家賭場。賭博有個規矩,出老千是常有的事,只要你不能當場抓住,那只能認栽,張作霖也不來硬的,自己也是在賭場混過幾年的,那就跟你比一比出老千的技能,看看誰厲害。

這個賭場的老闆叫張大虎,他聽說過張作霖的名字,又看到五千兩的銀票,心裡直痒痒,送上門來的錢哪有不收的道理,於是他親自搖色子,跟張作霖對賭。張作霖了解賭坊的內幕,張大虎押什麼他就押什麼,而且每次都把全部銀兩都押上,這下不得了,一牌就是三倍,連押三牌,張作霖一注就贏了一百二十多萬兩,他也不客氣,直接跟張大虎說:「小零頭就當我贏錢高興打賞給兄弟們的,你直接給我拿一百二十萬兩銀票吧。」張大虎也不是什麼大老闆,一百二十萬兩就算把他賣了也湊不齊啊,他只能想法子,先穩住張作霖,讓他先住下,等過兩天把錢湊齊再給他。

張作霖倒是不怕,可他二叔慫了,就怕錢沒拿到命還沒了。張作霖慢慢等了五天,感覺事情不對,就先讓他二叔走了,自己拿著槍還等著。張作霖感覺沒錯,張大虎哪有本事拿出那麼多錢啊,於是就找人準備把張作霖和他二叔給做了,一了百了。這天,張大虎帶了一幫人,直接把張作霖給摁住了,二話不說,拉到後院,挖了個坑就要活埋。也可能是張大虎臨時慫了,埋了一半,又恐嚇張作霖,說只要他立下字據不找他要錢就能放了他。張作霖也不傻,好漢不吃眼前虧,滿口答應,這時候剛好他的槍掉了出來,張大虎有了把柄,說要是張作霖還要錢的話,就報官抓他,說他有槍是土匪,他一家都得完蛋。

張作霖當然答應了張大虎不要錢了,張大虎還真放了他,不過槍不能還他。還是先保命要緊啊,張作霖趕快跑了。幾年之後,張作霖跟了大土匪杜三立混,並且認識了道上有名的金爺,於是他跟金爺借了二十多個兄弟和槍,直接衝到張大虎家裡去抄他家。見了張大虎後第一句話就是:他媽了個巴子!我們也都知道只是張作霖有名的口頭禪!

這一去,把張大虎嚇得半死,張作霖就說了一句話:媽了個巴子!於是就要像當年一樣埋了他。張大虎怕得直接跪下來求他,說當時就是一時糊塗,其實沒想殺他,不然這麼多年怎麼沒拿著他的槍去報官呢。張作霖一想,也是,當初自己做的也太絕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擱誰誰難受啊。於是他跟張大虎說:「媽了個巴子,

這樣吧,把你現在的全部家當都拿出來給我,咱們就兩清了。」張大虎湊了湊也就兩千多兩,都給了張作霖,臨走時,張作霖毫不客氣地在張大虎腿上砍了一刀,這一刀,也算是張大虎當年欠的。張作霖拿著這兩千多兩,全都給了金爺,感謝他對自己的照顧。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道上都知道了張作霖的豪氣,這也為他日後坐上東北王的寶座打下了基礎。

相關焦點

  • 張大帥:媽的個巴子!
    他招安剿匪、鎮壓革命、擁護袁世凱帝制、支持共和、反對張勳復闢、統一東北。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張作霖這個「罵了個巴子」不離口的大老粗,卻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徵服了後世。副官提醒他應該是「手墨」,墨字下邊還有個「土」呢!誰知張作霖當時就罵:「媽了個巴子!老子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張作霖大聲地說:「我張作霖就是不願意把『土』送給日本人!」 一種文人雅士的咬文嚼字,在張大帥面前頓時不再酸腐,反而妙趣橫生,揚眉吐氣!
  • 日本人打死兩個東北軍只賠240元, 張作霖此舉, 使其只能認慫
    ,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卻足以說明他的不凡,能從一個小匪做到「東北王」,無論是情商、眼界還是度量都非一般人所能比的。張作霖是個標準的大老粗,沒上過學,大字都不識幾個,再加上草莽出身,身上充滿了綠林好漢的特質,尤其是經典的口頭禪「媽拉個巴子」向不離口,但他野蠻卻並非不講理。有一次張作霖和他的智囊楊宇霆為一件事爭論起來,張生氣了,隨口來了一句「媽拉個巴子」。楊噌地一下站起說:「你罵誰!」張自知口誤,馬上作揖賠罪,說:「這是咱的口頭話,一個不留心溜出來了,敢是罵誰?」
  • 「東北王」之傳奇:張作霖帶兵二三事
    近代中國,不能不說是個亂世。甲午戰爭爆發、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及以後各路軍閥混戰,都發生在張作霖出生的1875年以後。因父親早亡,沒讀過幾天書,做過貨郎、木匠、獸醫的張作霖,被生活所迫,拉起十幾人成立了保安隊。此後,經過多年世事的磨鍊,他逐漸成熟,最終成為雄踞東北,在亂世中縱橫捭闔的大帥。雖然當中有許多運氣成分,但其用人帶兵的很多方式方法是有其獨到之處的,下面試舉三例加以說明。
  • 「東北王」張作霖的後人:女兒個個貌美如花,四子還成為開國少將
    他的母親在父親去世後,就去了香港,曾經想讓他一起走,但是他堅持要回國參加抗日。後來周總理知道了,就把他送到延安去學習。 二、張作霖關心教育 張作霖土匪出身,是一個沒文化的大老粗,卻很重視軍隊跟子女的教育。 他在東北的時候,也十分尊重文化人。
  • 張作霖活著的時候,東北有多強?飛機比蔣介石南京政府都多
    張作霖其人,文化不高卻腹藏雄才,出身土匪卻從不搶劫,殺人如麻卻愛民如子,窮兵黷武卻發展經濟,可謂一世豪傑。雖然他沒文化,但是卻具備一個成大事者應有的一切素質,能聽取別人意見,粗中有細、脾氣好,而且情商、智商頗高,這使他最終成為「東北王」的基本要素。
  • 張作霖執政東北時,老百姓生活好不好?為何很多人想「闖關東」?
    在位期間,日本人多次拉攏他,讓他籤訂一些賣國條約,都被張作霖嚴詞拒絕。所以,他是愛國的,也有底線。別看張作霖是鬍子出身,但非常重視政府民生建設,建立起了一隻比較廉潔高效的行政隊伍,在剿匪治安保障社會穩定;吸納外來人口、制定農村經濟政策,促進農業生產發展;開發礦業、建設鐵路、制定民族工業政策,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方面;投資興辦教育以及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等方面都出得了矚目的成果。
  • 看看張作霖的書法,再對比下張學良的書法,真是「字如其人」嗎?
    意思是說,從一個人的書法字跡,可以洞察他的內心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字如其人」。品格高尚之人,書法就顯得脫俗;品德清純之人,書法就顯得瀟灑;若是忠臣烈士,書法肯定端正、厚重。那麼,今天我們就對比一下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墨寶,看一看真的是「字如其人」嗎?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湯玉麟
    張作霖一生傳奇,從身無分文的草民,一路走來,到最後做了北洋政府的統治者、奉系軍閥的首領、東北王,這肯定與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的成功除了本身有能力之外,也有賴於他人的幫助,而居功至偉的就是他的七個結義兄弟,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
  • 李雪健的電視劇《少帥》演活東北王張作霖
    張學良出生於軍閥混戰的年代,幼年喪母,是大軍閥張作霖最鍾愛的長子。這位頂著父親光環的風流公子,自進入父親創辦的陸軍軍校起,便踏上了一條戎馬之路:從最初帶兵打仗到幾經戰爭的洗禮,遭受過摯友郭松齡舉兵反奉的打擊,忍受著父親被日本人謀殺的家仇國恥;最終擔負起身上的家國重任,成長為東北三省的領導者。張學良一生風流倜儻,卻情歸兩位奇女子,與原配于鳳至、摯愛趙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癮,最終靠外國醫生打戒毒。
  • 張作霖很迷信,馬半仙給他算命一語成讖,後來果然成為「東北王」
    近幾年隨著很多歷史劇的熱播,張家父子再度成為熱議的焦點,但在人們心中張作霖還是那個''張大帥'',至少東北人並不恨張大帥,因為張大帥對於東北還是有功的,張作霖戎馬一生,從窮苦農民出身,最後成為''東北王'',最輝煌時曾出任陸海軍大元帥
  • 帥府秘聞之老帥張作霖:從獸醫到東北王,是愛國梟雄還是反動軍閥
    但在物質貧乏、家境落魄的張家,哪怕再得父母偏愛,張作霖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本來在張作霖祖父張發時當家時,張家還算富庶,不過後來張發時去世,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同兩個哥哥一個弟弟便瓜分了家產。遊手好閒的張有財並沒有利用手中分得的資產發家致富,反而每天沉溺於煙館賭場,後來因欠下賭債,被債主害死,而這年,張作霖剛剛13歲。
  • 張作霖給日本人題字,故意少一個偏旁,日本人看後決定炸死他
    張作霖張作霖早年因為父報仇錯殺女傭人而逃亡家鄉。於是張作霖下令到街上打死三個日本兵,日本軍官要求嚴懲兇手,這個時候張作霖扔出了1500兩,說道:「根據你們日本人的習慣,500兩銀子一條命,我這邊有1500兩,拿走吧。」日軍軍官被氣得啞口無言,最能拿錢走人。
  • 張作霖的七個結義兄弟之張景惠
    老帥由一介草莽最終變成了成東北王,北洋政府最後一任掌門人,這一路上歷經坎坷,也得益於許多曾幫助過他的人,做個可能有些不恰當的比喻,如果要將那時還尚未崛起的老帥視為潛力股的話,那麼張景惠就最早投資張作霖的「天使投資人」。
  • 「東北王」張作霖有多狠?命令:「全體士兵放假,上街殺日本人」
    張作霖便是那個時期的著名人物。張作霖出生於東北的一個貧苦家庭,但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也決定不了成就,他是名震一時的「東北王」,堪稱梟雄! 掌握著東北的張作霖可說是毀譽參半,一方面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更好的掌控東北以便進軍中原,張作霖曾和日本有過合作,這不能不說是引狼入室;另一方面張作霖又相當的抵制日本入駐東北,這同樣不能不說是捍衛了我國的領土。作為一方豪傑,一員大將,張作霖本身就不可能是那種軟軟綿綿的小綿羊的性子,說是殺伐果斷都不為過。
  • 《威震東北張作霖》從出身草莽到「東北王」的傳奇一生
    離家出走張作霖,字雨亭,1873年2月12日生於遼寧海城縣西小窪村,原籍河北大城縣,張家祖輩早在大清道光年間就挑著擔子闖關東來到東北,落籍遼寧(舊稱奉天省)海城,父母替他起了個乳名叫張老疙瘩,發跡後人稱大帥、老將或雨帥。
  • 張作霖上臺演講,一激動忘詞了,情急之下說句髒話,結果成了經典
    張作霖,奉系軍閥首領,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是一個充滿野心,極有能力的人物,在他統治時期,東北三省乃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張作霖也被人們尊稱為「東北王」。很難想像,幹出如此大事的人物,不過是個出身貧苦村戶,書沒讀幾天,大字都不識幾個的鄉野之民。  古語有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隨著張大帥地位的提升,他身邊的人,自然也從底層人民變成了上流社會人士,而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夠站在上流社會的,大部分都是有背景、受過先進教育的人物,面對他們,張作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 東北王張作霖究竟有多少錢?死後巨額財產去哪了
    東北王張作霖起初靠剿匪發家,被晚清招安從而走上了仕途,在日本與俄國夾縫中八面玲瓏實力大增,最後坐上了北洋政府的頭把交椅。作為東北的霸主,張作霖的財富到底有多少呢。
  • 「民國四王」中東北王張作霖人盡皆知,西北、東南、西南王又是誰
    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四大軍閥,佔據了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地區,他們也因此被稱為「民國四王」。而在這「四王」之中,奉系軍閥「東北王」張作霖當屬最為知名的一個,那麼西北王、東南王、西南王又都是誰?背後又有何種故事呢?東北王張作霖如今東北王張作霖的人盡皆知,很大成分是得益於其子張學良。
  • 張作霖成為東北王,這7個結義兄弟功不可沒
    馮德麟早年間投身行伍,後又歸於綠林,曾是張作霖的對手。不過,俗話說得好,不打不相識,張作霖和馮德麟最終成結義金蘭成了異性兄弟生死與共。後馮德麟又投身實業,其子馮庸還創辦了馮庸大學,是東北少有的高等學府之一。
  • 閒談張作霖
    張作霖為人圓滑,也有能力,又捨得花錢,也深諳做官之道,官職就是一路飆升: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被新任盛京將軍趙爾巽任命為五營統帶(團長);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張作霖因計擒匪首杜立三有功,被升為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旅長),管轄馬步5營;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張作霖帶兵入奉天省城鎮壓革命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