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奉天省海城縣北小窪村(今遼寧省盤錦市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人。北洋軍奉系首領,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1928年(民國17年)6月4日,張作霖所乘列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官邸後不久即逝世,享年53歲。
看了這段簡述,我們知道張作霖是北洋政府的元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只有53歲。張作霖的出身很低微,農民出身 ,且生父早亡,之後生母改嫁一位獸醫,為了生計,張作霖早期賣過燒餅,學過木匠,當過貨郎,還當過獸醫,可以說張作霖跟朱元璋差不多的出身,都是沒有勢力沒有錢的窮苦出身,之後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出人頭地,做了北洋政府的元首。那他是如何屌絲逆襲的呢,又為何會被日本人炸死?又如何公正的評價張作霖呢?
一:張作霖的發家起點
說到張的發家不得不提他的另一份工作:土匪。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經偶像老大哥馮德麟介紹,張作霖在廣寧縣(北鎮)加入綠林董大虎匪部,成為一員土匪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張作霖在老嶽父的資助下於趙家廟組織保險隊,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其實張作霖早對有槍的土匪羨慕不已,只是沒有下決心而已,真正下決心的是1894年甲午之戰張作霖參軍當兵,張做戰勇敢後升任騎兵哨長,但見到了清末的官員卻貪生怕死,知道清朝滅亡已迫在眉睫,所以有槍在手才是真理,才能保命,當然之後張作霖為了漂白又當了清朝的官, 那時的他已目標遠大了,不只是為了保命而已,也是為了權力與欲望。還是說說他的土匪這份工作,這份工作幹得怎麼樣呢?幹得非常好,隊伍也不斷壯大 ,也認識了很多結義兄弟,比如張作相,張景惠,湯二虎等等,之後把保險隊擴大為:保安團。在張作霖的庇護下,他管轄的地區人民不用擔心受怕,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大功一件。
二:張作霖的戰略發展(入主東北)
張作霖雖然在保安團幹的繪聲繪色,但畢竟保安團的性質還是土匪,想要幹大事,只做土匪是不行的,所以張作霖想玩點大的,必須漂白,成為官員,成為大官才能有大作為,當然想要成大官,必須先當小官,如何才能當官也讓張頗費腦筋,根據單田芳的評書【亂世梟雄】裡說的是對奉天將軍夫人「捉放曹」,之後由將軍夫人牽線受招安,當然這是評書裡的故事,事實是被新民府招安,先任巡警前路遊擊馬隊幫帶(副營長),後升管帶(營長),這已經是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的事了。張作霖為人圓滑,也有能力,又捨得花錢,也深諳做官之道,官職就是一路飆升: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被新任盛京將軍趙爾巽任命為五營統帶(團長);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張作霖因計擒匪首杜立三有功,被升為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旅長),管轄馬步5營;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張作霖帶兵入奉天省城鎮壓革命黨人。隨後,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命他兼任中路巡防營統領,統率15個營的兵力;1912年(民國元年),因擠走革命黨人藍天蔚,誘殺革命黨人張榕,深得清廷賞識。清廷授其為關外練兵大臣,以總兵記名,後任為第24鎮統制(師長),併兼奉天巡防營總辦,從此掌握了奉天省的軍政大權。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後,改巡防營為陸軍,任命其為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中將軍銜,從此張軍政權大握,成為一方諸侯,也為之後 成為東北王打下堅實的基礎。1917年兼併黑龍江省;1919年(民國8年)開始了驅逐吉林督軍孟恩遠的行動,他由此正式成為「東北王」。
當然在這期間張作霖除了為已之私,打壓同僚之外,也幹了幾份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比如:上面提到的1907年計抓遼西巨匪杜立三;還有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奉徐世昌命駐防鄭家屯、洮南,將被俄國收買的蒙匪陶克陶胡驅逐出境;1909年(宣統元年),奉錫良總督之命追繳蒙匪牙什、白音大賚等。
三:張作霖的元首之路
成為東北王后張作霖的野心又大增,想要問鼎中原,執天下牛耳,所以採取了一系列的戰爭來實現。1920年7月14日—7月19日(民國9年),在直皖戰爭中助直反皖,戰爭結果直系和奉系軍閥合作擊敗皖系軍閥,共同取得北京政權,段祺瑞下臺。直奉之間貌神離合,誰也不服誰,誰也看不起誰,更沒有誰願意分享手上的權力,所以三次直奉大戰也就爆發了。第一次直奉戰爭發生於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結果張大敗,退回東北, 北京政權全部落入曹錕,吳佩孚之手;張作霖退回東北後不甘心失敗經過二年的臥薪嘗膽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9月至10月爆發了第二次直奉大戰,這次戰爭規模更大,兵力更多,也更加慘烈,但東北王終於實現了問鼎中原,就差南方就可統一全國了,且扶持傀儡段祺瑞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的北京政權。從此成為北洋政府的元首。終於實現從農民到元首的轉變。當然成為元首後還發生了不過插曲,比如在1925年10月15日 至 1925年11月8日發生的第三次直奉戰爭,挑頭的是孫傳芳,第三次直奉戰爭影響比較小,對奉軍的影響遠不及郭松齡反奉。1925年11月,郭松齡在灤州起兵,同時殺害了姜登選,發表反奉宣言。郭反奉從開始到結束就一個月左右,雖然剛開始郭軍勢如破竹,大有大鬧天宮之勢,只不過是郭軍是奉軍最精良的第三兵團打了奉軍一個措手不及,又巧借少帥張學良的名義蒙蔽第三兵團官兵而已。至於這段我想放在下篇談張學良的時候再詳細說。畢竟這個事跟張學良有天大的關係。正是因為這個郭松齡反奉,鼎盛的奉軍開始走下坡路,張作霖也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 。甚是可惜!
好了,說了張作霖的屌絲逆襲之路,但張與日本人的關係到底如何 呢?為什麼他又會被日本人炸死?
四:與日本人的愛恨情仇
張作霖與日本人早就認識,早就有勾搭,早到什麼時候呢?早到張做土匪的時候就與日本人暗中聯繫,張能做到元首一路上也與日本人的支持分不開,包括上面說的郭軍反奉時也得到了日本人的支持才迅速的把郭軍擊敗。日本人為什麼要幫助張作霖呢?因為張是東北王,日本人在東北有很多僑民也有很多企業與利益關係,日本人不想東北亂,更不想東北變成別國的蛋糕,想要獨吞東北就必須扶持代理人,因為張與日本人早就熟悉,自然張是不二人選。但張與日本人處得怎麼樣呢?由於張作霖比袁世凱都要圓滑,張的權力也一直不是最大,所以他能讓日本人嘗到甜頭卻不會讓中國的主權喪失,等他權力達到頂峰沒人可以頂雷時,張與日本人就走向對立了。
為了更能說明問題,我舉二個例子證明張是如何處理與日本人關係的。第一個就是著名的「張作霖手黑」故事:有一次,日本駐華大使邀請張作霖大帥賜字,其實他知道張作霖沒文化,就是想藉機羞辱他,張作霖寫了一個大大的虎字,落款寫張作霖手黑。這時旁邊的副官上前小聲提醒,哪知張作霖眼睛一瞪。說道:媽了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麼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麼。我這叫寸土不讓。第二個就是:當時日本人在中國無惡不作,隨意殺人,等中國領事去交涉的時候,日本人就以一個中國人十個銀元的價格進行賠償,當張作霖聽到這個事後就吩咐一些手下人去殺日本人,等日本領事來交涉 的時候張大帥去同樣的方法去賠償。這就是張對日本人的態度,即與日本人相互利用,卻不失一個中國人的良心。在國弱的時候能做到這一步確實不易,這點比袁世凱要強,袁的真實情況也並沒有電視上演的那麼糟糕,如果有機會我想我也會寫關於袁的故事。這二則小故事能說明問題,但問題帶來的結果是嚴重的,上面說到的郭軍反奉日本人支持張,所以郭才失敗的那麼快,既然得到人家的支持就要付出代價,代價就是割讓主權給日本人,開始張還是像之前一樣採用「拖」字決,但日本人明顯受夠了,所以步步緊逼,這時的張作霖就差南方就可一統天下實力大增,明顯也沒有耐心與日本人周旋,所以就產生了錯覺,認為日本人不敢對他怎麼樣,就數次拒絕日本人的無理要求。日本人氣急敗壞,於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義一首相召開的東方會議上討論如何對付張作霖,如何處理滿蒙問題,總之一句話這次的東方會議就是討論如何對付張大帥,會後日本田中首相就向日本天皇上了奏摺,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欲先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欲先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其實這個奏摺上意思很明顯欲先徵服滿蒙,必先幹掉張作霖,所以這次會議的結果就是要幹掉張作霖。於是針對張作霖暗殺就在日本軍部開始策劃,於是在1928年6月4日張作霖所乘列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官邸後不久即逝世,享年53歲,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五:張作霖的功與過
坦白說這個問題很大,也很難,這並不是我們這種小人物可評價的,今天既然寫到這,我就鬥膽說說。說到張作霖的功其實真不好說,因為說太多,會有替張讚美的嫌疑,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還是不帶有立場的好。反正在他治下的東北,人民生活的比其他地方的好,東北應該還會有不少老人會說聽他的父輩說過在張作霖的治下東北人民生活的如何如何 ,總之還是好話的多,東北人民對張作霖還是感恩的多。東北軍在他的治下海陸空軍發展迅速,實力強大,在當時的中國絕對第一,連日本人都十分忌憚,新中國建立後中國作為重工業基地,也離不開張氏父子的耕耘。在此我想著重說下很多人覺得張作霖過的地方。網上能查到的張的過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張作霖三大「汙點」1.與日本糾纏不清的利害關係2.鎮壓革命,處決李大釗等3.發動兩次直奉戰爭,窮兵黷武。
至於第一點上面寫與日本人的愛恨情仇已經說過了,總之張沒有出賣過國家主權給日本,如果有人說有,請拿出證據,讓大家都長點見識。可嘆的是最後張還是死在日本人手上的。
至於第二點鎮壓革命,處決李大釗。這個我個人覺得只是各為其主罷了。當時的政府是北洋政府,作為北洋政府的重要一員,誰反對政府,政府人員肯定是要去鎮壓的,就算這個政府不夠好,但作為食俸祿的政府官員鎮壓反對政府的人,也是忠心一件。好比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劉備不是還去鎮壓過起義軍嗎?劉備不就是正氣凌然的嗎?
至於第三點發動直奉戰爭,窮兵黷武,這點確實有張的過錯。畢竟連年戰爭苦的還是農民,還是老百姓。但作為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想一統天下的大人物哪個不是由戰爭來統一國家的嗎?比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統一國家前不也是長年徵戰嗎?在直奉戰爭前中國到處都是軍閥,不經過戰爭國家統一就做不到,在外國列強虎視眈眈之下總不能讓偌大的中國四分五裂吧?沒有大一統的國家做後盾這樣不是更容易被列強欺負嗎?我們都是小人物,而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這些軍閥都實力強大,誰都不服誰,誰也都想做老大,戰爭自然不可避免。所以這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的必然。所幸, 我們現在生活在統一的和平的國家裡,能夠安居樂業。
最後我想說,作為一個土匪出身的且大字不識的張作霖卻能做到北洋政府元首的位置上「梟雄」這個稱呼他絕對配得上,如果他沒被日本人炸死,絕對有可能統一全國。也許可以與朱元璋相提並論!但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也許也就沒法讓張作霖與朱元璋相媲美了。這何償又不是歷史的遺憾呢?
原創文章,如有喜歡 請幫忙關注,轉發。謝謝。